以博客为平台,构建教师课程资源库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aodefei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新课程的改革必然需要课程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而现有的课程资源还是比较匮乏,或者说更新不能及时,不能跟上国家对新课程的要求。本文提出依托博客这个数字化平台进行课程资源的建设,打破了传统的课程资源开发模式,引导一线教师加入课程资源建设,使课程资源真正来自教学实践、来自交流和反思、来自共同的分享和体验,使课程资源真正可用,真正共享、分享和生成。通过教师个人资源库的构建和共享来最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关键词 博客 网络空间 课程资源库
  
  一、对“课程资源”的理解
  
  什么是课程资源?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育目标的所有因素。对“狭义的课程资源”理解是:为丰富课堂教学过程和实现课堂教育目标提供服务的各种因素。因此,狭义的课程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课程标准”处于其核心地位。因为课程标准决定了学科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②教师的备课活动。围绕课程标准的要求、围绕如何学习知识和技能、如何丰富学习过程和方法、如何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而选取信息技术素材成为备课的主要活动和主要内容。包括编写的练习、资料,准备的实验等。③教材是主要课程资源之一。因为教材是直接根据课程标准编写而成的教学材料。④教师的素养是决定课程资源质量的最主要因素。教师本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资源。各种课程资源必须通过教师进行选取和有机整合,才能传达给学生,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同样的课程资源在不同的教师手里,发挥的作用是有天壤之别的。同时,教师素养决定他能否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以及对课程标准的深入解读。⑤课程资源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同时在生成。在师生的对话、交流和思想的碰撞中,新的课程资源会不断产生。⑥学生的智慧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
  本文所构建、共享的课程资源库,指的是狭义的课程资源。
  
  二、教师如何构建、共享自己的课程资源库
  
  1 教师个人课程资源库的构筑平台——博客
  将博客作为构建、共享教师个人课程资源库平台。是由于博客归属的独立性、操作的傻瓜性、存放的时序性、交流的互动性、链接的无限性、显现的多样性。
  上海师大黎加厚教授认为:博客的教育意义在于将互联网从过去的通讯功能、资料功能、交流功能等进一步强化,使其更加个性化、开放化、实时化、全球化,把信息共享发展到资源共享、思想共享、生命历程共享。以往课程资源库的建设所缺的正是博客所具有的这些特质。的确,博客是个人性和公共性的结合体,其内在精髓是以个人的视角,以整个互联网为视野。精选和记录自己所见和所思,为他人提供帮助,使其具有更高的共享价值。其内在的精神核心不是自娱自乐,而是体现出一种高度的利他和共享精神,为他人提供帮助与服务。以博客为平台的个人课程资源库的构建和共享,将更全面地呈现博客这种精神实质。同时,不仅利他而且利己。
  2 充分利用网络空间。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和生成
  有了博客这个平台后,如何将自己的课程资源放到网络上,实现共享?对于教师个人而言,最好的途径是寻找网络上的免费空间。以构建个人课程资源库为例,腾讯的QQ空间还是比较好用。
  (1)每一个博客都带有一定的空间,大的有lG。这样的空间可以放下大量的文字。我们的生活随感、教学技巧心得、教学经验等都可以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写在博客中和大家分享、探讨,让大家共享成长快乐,共享生命历程。
  
  (2)教学过程中需要的图片,可以将其归类放入电子相册中,上传也很方便,而且管理简单,运行稳定。
  (3)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说明某些现象和过程,我们需要借助一些音、视频资料来辅助教学。音、视频的共享可以借助“播客”,目前提供播客服务的网站也非常多,中国播客网、土豆网、波普博客都可以。为了方便管理,我们还需将播客地址链接到博客主页上。
  (4)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试卷、课件、软件等。如“体积”较小,可以直接上传至博客中,但博客对上传大文件有一定限制,所以很多文件我们无法直接上传到博客中。因此,我们需要寻找一些稳定的网络硬盘。目前提供网络硬盘服务的网站有很多。文件上传到网络硬盘后,将其设置为共享,并将网络硬盘的共享地址链接到博客主页上便可以方便地登录和管理了。
  (5)我们还可以利用的空间:电子邮箱。QQ免费邮箱空间有2GB。我们可以将任何课程资源发到一个公布登录名和密码的公用邮箱中进行共享。但其存在的明显不足是,任何人只要登录了这个公用邮箱,都可以删除里面所有的课程资源。所以,这种方法适用于小范围的课程资源共享,如教研组组内、校内等。
  这样,教师个人的课程资源库便“搭建”起来了。而要“构建”起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型的个人课程资源库,则需要在共享、分享的基础上,通过彼此交流和思想碰撞,使课程资源得以生成和完善,并使其因相互探讨、实践再修改而变得适用。
  
  三、构建、共享教师个人课程资源的作用和意义
  
  1 教师个人课程资源库的构建、共享,将会成为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巨大力量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未来,而目标的实现却需要相应的配套措施和支持系统。基于新课程改革下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构成这一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课程资源的支撑,再好的课程理想也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上,不能进入课堂教学,不能带来实效。而传统的课程开发模式是自上而下的,课程由校外专家开发,教师处于课程权力结构的最底层,只是课程的“消费者”,不能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所以目前以专家开发为主的课程资源,更多的是注重理论与课堂生态相距甚远;同时,网络中一些提供课程资源的专题网站,其资源不免费、不共享,其内容不丰富,下载还需要注册、点数等,对广大教师具有很大的限制性。
  教师位于实现课程教育目标的第一线,他们是课程资源的直接使用者,他们应当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师对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的水平与素养,将直接影响课程资源教育效果的发挥。因此,教师应成为课程开发的“生力军”,应当成为课程资源的“生产者”。因此,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博客这一平台,自主开发来自教学一线,取自课堂、用之课堂的完全免费共享的课程资源将成为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一环。同时,本着博客共享、分享、生成的基本精神,将真正体现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高效、协调、共享的基本原则。
  2 教师个人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共享,将成为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巨大力量
  在每一个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肯定会积累一些很有效的教学“手段”、很精彩的教学片断和很深刻的教学反恩。一方面,这些类型多样的课程资源被“闲置”,甚至正被开发者所遗忘;另一方面,现实教学过程中的课程资源存在巨大的缺口。如果我们能把这些开发和整理的课程资源,作为一种共享放在网络上,那么不仅为自己在网上建立了一个课程资源库,为同行提供帮助和便利,而且还可以促使自己对教学过程、方法不断反思、整理和归类,形成积累,从而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它将改变把教学研究视为自上而下的控制和管理过程的做法,确立教学研究的实践取向、问题中心和共享生成性质。改变了把教师视为别人的教学研究成果的被动执行者以及专家所开发课程的忠实实施者的角色,从而确立起教师即教学研究者,教师即课程开发者的理念,增强教师课程开发的主动性、主人翁意识。并能促进课程资源库的生成、发展、完善和创新,将会对学科教育教学的思想、手段、方法和技巧的发展与创新产生深远的影响。
  教师将自己的有效实践、教学反思等在博客上共享,通过“回复”探讨,一方面,会在无形之中激发教师相互交流的动力,激发教学研究和探索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回复”交流中所感到的知识缺陷,会促进教师之间对教育理论和专业学术进行深入学习。这一过程的发展,将使教师的课程实施过程,成为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和规律的探索,使课程资源不断丰富,并使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以博客为平台,构建、共享教师个人的课程资源库,将不断提升教师的网络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使教师逐步形成教学反思的习惯和教学研究的意识,在自我发展中实践“教学即研究”这一深层教学理念,同时,使课程实施过程成为多样而丰富的课程资源的生成过程。不断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入。
  
  (责编 覃亮生)
其他文献
本文详细论述中式菜肴翻译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如采用写实性命名法等.并联系实际,就当前迎奥运与海西经济区建设的需要,如何强化此课题教学改革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设想.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体外培养的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s)在高糖刺激下主要细胞外基质I型胶原,及其降解酶系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分泌与表达的影响
依据对这几年江苏省体育信息工作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做好江苏体育信息工作的开展。体育信息工作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信息工作与体育工作相辅相成,江苏体育信息工作
翻开七年级的政治教材,最明显的特色是书中内容形式不一的角色扮演,给师生们的教与学提供了无限广阔的舞台。讨论交流成为政治课堂的主旋律,颇受广大师生的喜爱。但在课堂小组讨论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  1.忽略话题策划环节  有的教师认为,讨论活动只要给学生话题就行了。因此,不少教师会如此布置讨论活动:“同学们,现在进行4人一组的讨论活动,话题是‘青春的旋律’。”如果小组中有思维反应较快的学生,
人的素质中心理素质是 最基础、最重要的。为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造性人才,学校应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阵地,从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多年的实践证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化解许多心理问题,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推进学校各项工作,效果良好。  中学生心理问题有如下几大类型:  1.學习问题  (1)学习压力大;  (2)考试焦虑。  2.人际关系问题  (1)与教
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由此可见,兴趣是求知学艺的先导,是同学们学习的动力,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切入口。我们传统的教法大多奉行“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方式。教师一节课以讲、写为主;学生以听、抄为辅。只有这样
本文从一个典型的校园网管理与建设工作过程出发,分析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岗位任务,并以网络管理员为例给出了如何设计该专业的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的基本方
多媒体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使得以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发展为以班级教学、小组讨论、个别指导和网络并举的局面。传统教学往往使学生感触不深,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因此,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使教学成为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活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取得传统
改革后的CET4-6,听力测试的比重由20%增加到35%,题型也有了相应的变化.本文介绍了各种新题型的测试方法和相应的解题技巧,以帮助应试者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以南京市13个区县7-18岁中、小学学生为研究对象,对我市青少儿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并与2010年全国同龄学生平均值及2005年南京市同龄平均值相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我市青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