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花溪·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boy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掉落的最后一片叶子告诉秋天,冬天来了。
  他老了,冬天一到,关节的疼痛便开始发作。人老了,总是会有很多不如意的,轮椅已经成了他形影不离的伴侣,而他同样离不开的,还有妻子。
  生病是很多老年人的生活状态,有的疏于照顾,显得脏和颓。而他却不一样,你仿佛总能看到他挺直的脊梁。
  二
  年轻人常来拜访,三五年的时间是一个周期。熟悉的去了远方,偶尔见上一面或是知道一点消息的时候,总是格外开心。陌生而稚嫩的脸渐渐熟悉起来,家里永远有青春的味道。
  他爱跟年轻人聊天,讲起当年在课堂上的事,兴起,从《卿云歌》里的“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一直说到巴金、老舍,或是激昂,或是骄傲,或是批判,或是愤怒,做过老师的人,说起话来,面前总像是摆着一张讲台,无论坐着还是站着,年轻或是年迈。
  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个年轻人,你会看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中间,他的眼睛格外亮,如同镜子。镜子里是年轻人围在他身边坐着,像围着炉火,脸上印着跳簇的光。
  时间已经晚了,可他感觉还有很多要说的,妻子提醒着时间,他便催促着他们回去。一个女孩临别前说,“老师,我们改日再来。”他点了点头,想起从前的学生,又看看面前的学生,问道,“你知道我这么多年的支撑是什么吗?”女孩咬了咬嘴唇,犹豫着,不敢轻易措辞,《论语》、信念、文化、思想,还有一些欲言又止的答案,她张了张口,刚想要说出来。他好像知道了她的答案,看着那个女孩的眼睛说“我这么多年的支撑,就是学生”。说罢,挥手跟她道别。
  晚上,女孩辗转难眠。闭上眼,是老人眼里的光,睁开眼,启明星亮了,跟那束光重叠在一起了。
  三
  他也看到那颗启明星了,比往日亮。
  妻子外出了,他一个人在家。敲门声在寂静里响起,他在轮椅上,喊了半天,门外的人听不到,敲了一阵便离开了。明明已经没有声音了,那阵门声却还像回音一样荡着。是谁,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了呢?
  街上的行人在白色的世界中匆匆穿梭。思想超越了肉体的自由,如同冬日的暖阳,克服了寒冷的侵蚀。
  有时候他会想起一句文言或是诗词,忘了前面或是后面的一句,想上许久,以为真是忘了,欲得而不可得地迫切着和惦记着,却在一个人对着墙壁或是黑暗的时候想起来,像是得了一句问候或是一声招呼。
  四
  残破的躯体吱呀吱呀地扭转着老旧的已锈的齿轮。
  近日,他反复念着“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念着念着,坐在椅子上睡了。
  梦里梦见旧友重逢,是难得的乐事。妻子坐在他身边,笑着听他高谈阔论。当年的学生已是中年了,一眨不眨地看着老师,还是当年的意气风发,他就站在讲台上,脊梁永远挺得笔直。说到兴起,大家举杯来敬他,他仰头喝干,多年没碰的酒激得胸里有了一股火。
  酒杯空了,人也走了,刚刚跟他干杯的人已不见了。眨眼的功夫,很短,也很长,又看见一张张熟悉的脸,却已不是刚刚那些人了,二十年前去世的他,十年前去世的她,还有几个月前刚走的他,还有些人,面容都已经快记不清是谁了。他们举着酒杯,喊着要给自己接风洗尘。
  他也笑了,拿起盛满琥珀色液体的杯子,细品了品,滋味绵长,是这一生涓滴的意念汇成的。
  此时,屋内并无四季,窗外大雪簌簌
其他文献
所谓“反常规”工作法,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计划决策、组织协调、指导激励和放权考核等关键性工作环节上,打破常规思维模式,以某种“正常”现象或人们“惯常”心理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作逆向推进,探寻新的有效的领导方式,以期革除积弊,抓住要领,提高效率,赢得主动。这种“反常规”领导行为,其表现形式因事而异,不拘一格。下面仅举几例予以说明:  1.决策之前搁“新”理“旧”。亦称“继任者反常规工作法”。现实生活中,新
期刊
刚走出屋子,一阵沁人心脾的异香就迎面扑来。奶奶总是这样,每次下完雨都要到院子里看看她的花花草草,生怕哪滴个头儿儿大的雨点打坏了这一瓣、那一叶,只有围着院子转过一圈她才算放心。  奶奶最喜欢的花儿永远是栀子花。每次下过雨她都会步履蹒跚地直奔那棵栀子花树。几十年的时间竟然让本是灌木的栀子有了乔木一样的身材,挺拔俊美,那涌动的生命在雨水的冲洗下藏都藏不住。孙子搀扶着奶奶站在花下,看着这生机勃勃的栀子,奶
期刊
河里的倒影,一个健硕,一个衰颓,中间隔了一段往事,一刀时光。  ——题记  离外婆家不远处有一条小溪,小溪上有一座古桥,古桥边有一大片紫藤萝。溪水从桥下淙淙流过,紫藤花落在水中,空气中就有了几丝香气,像远处传来的若有若无的歌声。  我和外婆行走在古桥上,一老一少,在水中的倒影显得清晰而苍老。外婆有点累了,把拐杖挂在紫藤架上,在古桥边坐下了。外婆确实是老了,年轻时候嗜好吃肉的牙齿现在已经是“青山遮不
期刊
一天,一个人来到一个牧场,他听到牧场主说,牧场饲养的鸡、猪、牛、羊时常受到外来狼群的袭击与残食,牧场虽然养有几条狗,但也难以抵挡,真是一种苦闷与无奈!  这个人听后,便立即给牧场主出主意,想办法,排忧解难,购置了猎枪,帮牧场主预防和驱赶狼群的骚扰与侵害,为牧场主明显减少了损失和麻烦,并赢得了牧场主的信任和重用。  一次,牧场主安排这个人外出推销牧场产品,这个人领到货款后携款逃跑,牧场主得知情况后立
期刊
似乎从小到大,生活中的自己总是得到了又失去什么,身边的人来来去去,恍若黄昏时的公共汽车,各自忙于自己的利益还有追求,偶尔与生命中的同行者聊上两句,却又在不经意的时间里分道扬镳,从此再无联系。而回望一起走过的人,一起经历的事,才在颓然之间发现,那么多的自己,竟没有一个是“真我”,不觉有些遗憾,没有做一次真正的自己,又有些慰藉,因为扮演了那么多的角色,像《浮士德》中的梅菲斯特,诱使着自己去享受这种善变
期刊
[摘 要]每个时期,每一所学校都有后进生,转化后进生是最让教育工作者头痛和费心劳力的事情,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却是面向全体学生。因此,转化后进生是教师所肩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班主任工作让我深深地体会到:爱是教育的灵魂,唯有爱,才是转化后进生的灵丹妙药。  [关键词]爱心 转化 激发 完善  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都当班主任工作。我想,如果没有做过班主任的老师,还不算是
期刊
[摘 要]我崇尚一种境界,优雅地面对教学,欣赏自己的教育事业,把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放在重要位置,满心兴致地欣赏自己的学生。未来的某一天,我满身轻松地走进教室,取下了多年来套在头上的紧箍咒……  当我还是个年轻教师的时候,我崇尚一种境界,优雅地面对我的现在和未来,欣赏自己的事业。这份优雅就是在生活岁月的淘洗中始终守候的那份坚韧,就是对人生目标默默追求的那份专注。我梦想着有这么一种姿态:优雅地拿起课本
期刊
忙于事业,淡漠家业,步入而立之年,仍孓然一身。  一日,热心人介绍一“圣女”。认识不久,其父心脏病发,入院三次。其弟未娶早操,女友暗结珠胎。其母爱面世俗,以弟超姐先婚,家门不利为由,催女快结连理。其父亦说,我身体欠安,三日两头入院,恐不久谢世,愿小女速结连理,为父死而无憾。  不久,“圣女”上门见家长。除了吃饭,闲聊家常外,男婚女嫁,尚未深谈。  一次,我约“圣女”看电影,至影院门口,我欲牵“圣女
期刊
曾以为美遥远。遥多少,远多少,因想象和畏惧而从未考量。当我读到罗丹的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时,有所触动,决心“换”一双眼睛,再看看这些我所熟悉的景物。  清晨,和着泥土和花草散发的沁香空气形成细细缕缕的微风,在我出门的那一瞬恰到好处,又不是失热情地送来了一个清爽的拥抱。多么舒服,我立刻醉酒般轻倚着风儿,直至它完全消散。在这种享受的回味下,我漫步到了街
期刊
哑巴和瞎子是一对夫妻。  哑巴爱瞎子,瞎子也爱哑巴。  他们住在华龙小区,一栋低矮的破楼里。生活两年多,日子过得很安静,也很平淡。哑巴经常偎依在瞎子的怀里,掰开他的手,在手心里比划着,写下“我爱你”三个字。瞎子嘿嘿地笑起来,脸上簇起  核桃般的笑纹。瞎子说,春妮是红太狼,自己是灰太狼。邻居们都纳闷,他们一个是哑巴,一个是瞎子,怎么能生活在一起?更费解的是,他们却没有斗过嘴。  哑巴模样俊,手又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