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梦

来源 :花溪·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long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崇尚一种境界,优雅地面对教学,欣赏自己的教育事业,把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放在重要位置,满心兴致地欣赏自己的学生。未来的某一天,我满身轻松地走进教室,取下了多年来套在头上的紧箍咒……
  当我还是个年轻教师的时候,我崇尚一种境界,优雅地面对我的现在和未来,欣赏自己的事业。这份优雅就是在生活岁月的淘洗中始终守候的那份坚韧,就是对人生目标默默追求的那份专注。我梦想着有这么一种姿态:优雅地拿起课本,我已经非常有经验了;优雅地上好每一堂课,对我的教学已经了如指掌;优雅地面对我的学生,把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放在重要位置,而不是追逐名利,任考试制度牵着鼻子走,满心兴致地欣赏自己的学生。
  体验小学语文教学20年了,我先是懵懵懂懂知道要教好语文这本书,让学生喜欢语文课;然后肤浅地思考我们的语文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做什么?带着问题实践探索,我渐渐发现语文教学承载着“价值引领,打好人生底色;习惯培养,获得学习能力;兴趣激发,引入读书殿堂”三大使命。有了这样的认识,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课堂,究竟我所做的哪些事,是对学生发展有帮助的;哪些事情纯粹是在搞应试教育。经过解剖,我发现,自己的很多教学行为,的确是为了应试。焦虑的心情大都是因那些中下游学生的应试能力而起。发现这些,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是继续这样在束缚与开放的路上挣扎徘徊,还是冲破应试教育,把目光盯向未来,走自己的路?心中那美好的梦想日渐清晰,期盼在今后的教学日子里实现自己教育梦想从潜意识中凸显出来。
  未来的某一天,我满身轻松地走进教室,取下了多年来套在头上的紧箍咒----不能让一个孩子学习考试掉队,评学生看分数,评学校看升学率,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现在小学关注学生的素质和兴趣特长,不只看分数。因此,我们能容忍孩子的各种错误,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满足自己的癖好。坚信时机一到,孩子会成为有用的人。这里的老师有足够的耐心陪伴孩子,和校长一样,不干涉孩子的成长,不向孩子施加压力。孩子自由生长着,但自由不代表可以为所欲为,如果影响了其他人的生活,就要受到规则的约束。我们有一本厚厚的手册,包含172条规则,甚至包含干坏事的罚款建议。这些规则是每周的学生会通过的。
  我走进教室,看了看生性善良、天真活泼的35位孩子,我为他们庆幸,因为学校开发了足够大的空间,足够多的项目来适应孩子的发展。现在是学校适应孩子的发展,而不是孩子适应学校发展。学生甲,如果按以前的评价标准,我会恨铁不成钢,然后要求家长配合老师占用他一切空闲时间,软磨硬练,让他会做语文试卷的所有题目,会写像样的作文。但现在,我和他的父母商量后,他只上语文的识字和阅读课,会认字,会写字,会读整篇文章,一学期朗读10本课外书,考试就考这一级别的识字写字,朗读,阅读体会。其余的语文课时间和课余时间他去学校上他喜欢的象棋课和长跑课。每个人身上都是带有能量的。健康、积极、乐观的时候带有正能量,学生甲这时就带有正能量,和他交往能将正能量传递给你,令你感染到那种快乐向上的感觉,让你觉得“在学校学习是一件很值得、很舒服、很有趣的事情”。学生乙是位女生,数学解应用题能力让老师头痛,她申请选择不考应用题的试卷。学期结束,她用自己擅长的绘画及手工测试得分按比例纳入“综合素质报告单”中。总之,文化课不是强项的孩子除了争取必须的语文数学基础学分外,都在根据自己爱好和特长选择兴趣班课程补充学分,争取“综合素质手册”上最后得分是100分。因为综合得分达到100分的同学有资格去参加一次学校组织的夏令营或冬令营。
  我开始上课了,这节课,我们上阅读课。我喜欢将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探索融于简朴、真实的教学情景之中,让他们在轻松的思考、坦诚的交流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升。我们阅读了语文书上的课文《触摸春天》,几遍下来,我们疏通了字词,提出了质疑,但无法真切地感动。我没有多解释,和孩子们一起读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接下来两天的语文课及课余时间我们都在读这本书,没有其它作业,读书就是作业。孩子们有的借,有的买,有的打印网上的电子版。个个读得津津有味,交流时,有表演书中场景的,有写信给“安静”(“触摸春天”一文中的主人翁)的,有写信给海伦凯勒的,有谈读后感想的,教室里好不热闹。我听着他们不太成熟但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欣慰地笑了,因为孩子们懂得了拥有健康健全的人体器官就是幸运,就是幸福。
  在学校,老师不必为学生文化课成绩而伤透脑筋,也不用削尖脑袋比职称,一切都是发自内心的付出。教师智慧的表现在为学生创设一个激发创造的“场”。用心做事、做事用心。用心和仅仅用力是很不同的,用心是一种对自己的要求,更是一种境界,是把自己融化在成长的追求中的一种忘我的状态。用心做教育就需要我们留心观察、细心品味、专心实践、恒心坚持;用平常心去面对誉毁成败,用童心和感恩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和工作。教师工作成绩认定来源于教师每学期的述职报告视频,视频中要有平时工作代表性的画面;来源于校长信箱中家长对老师的匿名评价;来源于孩子品德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的认定;来源于兴趣特长发现和养成。
  梦想中教育的一切是那样的真切,那样的优雅和谐。我们为孩子送上一阵清风,撑起一片天空。三尺讲台,舞台虽小,但我手捧爱心,憧憬明天。一间教室,视野虽短,但我热爱事业,辛勤劳作。让梦想成为信仰,感悟生命,享受快乐。
其他文献
滠水扬波,双凤起舞。人文大黄陂,经济大发展,文化大繁荣,值此繁荣和谐盛世,胡礼兴先生历时二十载,写就的《黄陂古今谈》在黄陂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终于问世了,可喜可贺。这是黄陂文化史上的一件大喜事!我作为大型地方文化丛书《黄陂古今谈》的特约编辑,更是“初闻涕泪满衣裳” ,为胡礼兴先生美梦成真高兴得夜不能寐。为人文大黄陂,文化大繁荣高兴得把酒高歌,欣喜欲狂!2012年7月17日,在区会议
期刊
在校学生知识的形成,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教师的教学。而教学又绝不仅仅是教师单方面的活动,它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这就要求教师要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它是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活动。常言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师生关系融洽,配合默契,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实效。因此,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创建相对和谐的课堂气氛,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极为必要的,反之
期刊
我家的阳台上长着一株三角梅,它乖巧地呆在花坛一隅。还没扎稳根基呢,弱小到人们无需用力就可以将它连根拔起。  见没人伤害它,三角梅便裂开嫩嫩的三瓣嘴唇窃窃地笑。  成群的麻雀在旁边的石榴树上叽叽喳喳,说三道四,三角梅只是竖起耳朵怯怯地听。鸟雀们争论的话题内容丰富,可是没有一次提到它的名字。对此,三角梅只观望,不介入。  不久,我因公外出,一周回归。三角梅给我的见面礼物是意外地开了花。三枝并蒂,开得不
期刊
[摘 要]努力给自己建设一个正能量圈子,让幸福、愉悦、快乐和爱与自己结伴而行。  [关键词]正能量 心态 学习  正能量,当今时代生成的流行语,从“给力”,从“稳住”一路走来,是我们的集体潜意识。它已经上升成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正让越来越多的人力不从心,就业、买房、 结婚让我们“亚历山大”(压力山大)。在现实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行为似
期刊
所谓“反常规”工作法,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计划决策、组织协调、指导激励和放权考核等关键性工作环节上,打破常规思维模式,以某种“正常”现象或人们“惯常”心理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作逆向推进,探寻新的有效的领导方式,以期革除积弊,抓住要领,提高效率,赢得主动。这种“反常规”领导行为,其表现形式因事而异,不拘一格。下面仅举几例予以说明:  1.决策之前搁“新”理“旧”。亦称“继任者反常规工作法”。现实生活中,新
期刊
刚走出屋子,一阵沁人心脾的异香就迎面扑来。奶奶总是这样,每次下完雨都要到院子里看看她的花花草草,生怕哪滴个头儿儿大的雨点打坏了这一瓣、那一叶,只有围着院子转过一圈她才算放心。  奶奶最喜欢的花儿永远是栀子花。每次下过雨她都会步履蹒跚地直奔那棵栀子花树。几十年的时间竟然让本是灌木的栀子有了乔木一样的身材,挺拔俊美,那涌动的生命在雨水的冲洗下藏都藏不住。孙子搀扶着奶奶站在花下,看着这生机勃勃的栀子,奶
期刊
河里的倒影,一个健硕,一个衰颓,中间隔了一段往事,一刀时光。  ——题记  离外婆家不远处有一条小溪,小溪上有一座古桥,古桥边有一大片紫藤萝。溪水从桥下淙淙流过,紫藤花落在水中,空气中就有了几丝香气,像远处传来的若有若无的歌声。  我和外婆行走在古桥上,一老一少,在水中的倒影显得清晰而苍老。外婆有点累了,把拐杖挂在紫藤架上,在古桥边坐下了。外婆确实是老了,年轻时候嗜好吃肉的牙齿现在已经是“青山遮不
期刊
一天,一个人来到一个牧场,他听到牧场主说,牧场饲养的鸡、猪、牛、羊时常受到外来狼群的袭击与残食,牧场虽然养有几条狗,但也难以抵挡,真是一种苦闷与无奈!  这个人听后,便立即给牧场主出主意,想办法,排忧解难,购置了猎枪,帮牧场主预防和驱赶狼群的骚扰与侵害,为牧场主明显减少了损失和麻烦,并赢得了牧场主的信任和重用。  一次,牧场主安排这个人外出推销牧场产品,这个人领到货款后携款逃跑,牧场主得知情况后立
期刊
似乎从小到大,生活中的自己总是得到了又失去什么,身边的人来来去去,恍若黄昏时的公共汽车,各自忙于自己的利益还有追求,偶尔与生命中的同行者聊上两句,却又在不经意的时间里分道扬镳,从此再无联系。而回望一起走过的人,一起经历的事,才在颓然之间发现,那么多的自己,竟没有一个是“真我”,不觉有些遗憾,没有做一次真正的自己,又有些慰藉,因为扮演了那么多的角色,像《浮士德》中的梅菲斯特,诱使着自己去享受这种善变
期刊
[摘 要]每个时期,每一所学校都有后进生,转化后进生是最让教育工作者头痛和费心劳力的事情,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却是面向全体学生。因此,转化后进生是教师所肩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班主任工作让我深深地体会到:爱是教育的灵魂,唯有爱,才是转化后进生的灵丹妙药。  [关键词]爱心 转化 激发 完善  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都当班主任工作。我想,如果没有做过班主任的老师,还不算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