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茫拙朴 元气淋漓

来源 :书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z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建,别署傅东,号承一,山东曲阜人。曲阜师范大学书法学院书法教研室主任、首都师范大学艺术硕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教育书协理事、济宁市青年书协副主席、济宁市书协主席团委员、曲阜市书协副主席。作品曾参展全国第七、八、九届书法篆刻展,第四、五届中国书坛新人新作展,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第二届册页展,西泠印社首届中国书法大展,一、二届“杏花村汾酒集团杯电视书法大赛”,《书法导报》首届当代书法家评展并获奖,山东省第三届、第四届书法篆刻展并获奖,第六届山东青年书法篆刻展,首届山东省临帖展,《书法》杂志百强榜。主要著作有《浪漫经典·宋明二十家书法集萃》《陈建书法集》等。
  陈建,山东曲阜人。20世纪90年代末,陈建便已在高手如云的中国书法界崭露头角。这些年来,陈建凭着自己在书法艺术园地中的勤奋耕耘,凭着自己在国内最高层次的书法赛事中屡屡取得的优异成绩,而被公推为当代书坛实力派青年书法家。
  古人说:“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我与陈建相识,时间并不算长,屈指算来,还不到四年。但人之相交,盖非以时间之短长而可衡量也。相识之初,我记得,陈建和我一样,平时话语不多;彼此相识至今,已三年有余,他依然和我一样,平时话语不多。但是,三五弟兄,工作之余,青灯之下,酒肆之中,陈建有时也会打开话匣子侃侃而谈的。陈建尝言,他“生于阙里,户傍鲁都,门对沂河,幼时即喜笔翰,见乡间红白之事捉笔者,每每盘桓。偶得毛颖,以草纸涂画。其时正弱冠之年,精力弥满,昼夜不辍。后有乡间教师寄居邻家,稍通书理,即求教之,始知书中有体,体分颜柳云云。虽不会意,亦兴趣盎然。及长,学颜,三四年,久之,学《祭侄稿》,乃知其雄浑出自篆籀八分;学《散氏盘》《石鼓文》《张迁碑》《石门颂》;日久,喜《苕溪》之俊迈,用功最勤。因慕宋人道德文章,习苏东坡、黄山谷、林和靖、张即之、陆剑南、范石湖辈,作书时有宋人遗风。浸淫其中,知宋人多源于唐人,上溯求之,习《张翰》《书谱》《刘中使》,又转而习宋。循环往复,如黄牛反刍,乐此不疲。又曾于沪上遍观晋唐宋元真迹,悟无垂不缩、无往不收之妙。”
  孔子认为:“巧言令色,鲜矣仁。”陈建从来不属于那种夸夸其谈者。这几年来,就是往往在这样的场合,在酒酣耳热之际,陈建有时才会谈及自己曾经的学书之路。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曲阜古城有着至为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生于斯、长于斯的陈建,对曲阜三孔的诸多历史典故,对鲁国古城的无数民间传闻,对孔孟家族千百年来的兴衰发展历史,都有详明而切实的了解,这些,都是让人深深为之震撼的。寒来暑往,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所以,陈建之自幼喜欢书法,乃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陈建于书法,走的是一条非常地道的传统习书之路。他最初从颜真卿入手;继之以学金文,摹《石鼓》,写汉碑;随着视野的开阔,又学宋人行书,转而上窥唐人行草,然后再回头临写宋人,并最终精研“二王”,且深得其妙。多少年来,陈建“侣青灯以娱性,友星斗而陶情。濡墨点染,或手足俱黑,或废纸盈室,其余不顾。”他的学习,是忘我而用功的。
  “心既贮之,随意落笔,皆得自然,备其古雅。”正是因为有这种多年的艰苦努力,陈建才在书法艺术上渐臻自由驰骋的境界。陈建于书,真草隶篆,四体兼擅,而于隶书和行草,更能显现其过人之处。“天下汉碑半济宁”,因了地利之便,陈建善隶书,实属自然;而陈建之深爱行草,乃是因为行草书更便于作为性情中人的他借以“达其情性,形其哀乐”。故而,这些年来,陈建在国内重大赛事中频繁获奖的作品,也多是他的隶书和行草作品。观其临古之作,不论是他追摹的欧阳询、颜真卿、杨凝式、苏轼、米芾,还是他临习的《乙瑛碑》《孔宙碑》《礼器碑》《张迁碑》,无不形神兼备。我喜欢展读陈建的临作。因为,观其临作,如果不看落款,我往往难以分辨,我所面对的,究竟是今人的临作,还是先贤的原迹。
  我固然喜欢展读陈建的临作,而我尤其愿意欣赏陈建所创作的那些书法精品。欣赏书法,当有所侧重。米芾读帖,重在“看其下笔处”。我们欣赏陈建的书法作品,须从他作品通篇的笔法、结构、章法、墨法等方面去细加审视。陈建的笔法,讲究起笔,讲究行笔,重视“无垂不缩,无往不收”,重视方圆枯润、提按顿挫、粗细轻重、强弱徐疾等丰富多变的艺术处理,从而使其笔下的每一根线条,都用笔精到,古典而纯粹,且富有音乐的节奏与韵律。在字结构的处理上,其大小、开合、欹正、肥瘦的对比,出之自然而不见造作。其章法布局,则充分注意到了虚实相生,计白当黑,变化错综而又协调统一,将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至于其作品的墨法,更是多有变化,做到了枯湿浓淡,相映成趣,燥润互生,精神焕发。通篇作品生气无限,天真烂漫,风神高雅,飘扬洒脱,给人一种美不胜收的感觉。
  概而论之,陈建的作品,在我看来,具有多方面的魅力。他的作品,既有遍临古帖的传统积淀,又有自己的独特面目而不至于落后于时代,所谓“古不乖时,今不同弊”。那么,其个性风格究竟来自何处呢?我想,这风格当来自于他对历代书家的深刻理解,来自于他对经典作品的准确把握,来自于他对西方艺术理念的恰当参考,也来自于他对中国古代文史的广泛涉猎。孔子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从整体上看,陈建的作品,肉能裹筋,筋又藏肉,险而不怪,老而不枯,富有变化而不失之造作夸张,苍茫拙朴而不失之简陋呆板,元气淋漓而不失之笔法单调,因而透露出一种文质相涵的意趣,显得堂堂正正,落落大方。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我看陈建的书法作品中所充溢着的,正是孟子所说的这种“浩然之气”,或者如苏东坡所说:“山川之有云,草木之有华实,充满勃郁,而见于外”。艺术品的气息与品位,跟一个人的性格是有极大的关系的。陈建曾言:“吾有志于书学,矢志不渝,而每恨胸无陶朱之术,手无缚鸡之能,马齿徒长,未有建树。所幸,行路之侧,多有君子,周老凤羽,蒋老公棹,刘老汉良,王老子中,韩师宗棹,李师开元,于吾皆有开悟启发之功,幸甚之至。书斋常悬‘与人为善’条幅,奉为座佑。得真善美之书者,必为真善美之人。操劣行,为恶事,焉有嘉书?虽蔡京、严嵩辈善书,然人品龌龊,书终不彰也。至若颜平原、黄石齋、傅青主、倪鸿宝,书文俱佳,忠气贯日月,大义震九垓,其书品必传百世、千世、万世而不朽,是学书者不可不察也。”陈建坦荡正直,光明磊落。待人接物,真诚而排斥虚伪;处世立身,朴实而拒绝矫饰。他的作品,所流露出来的,当然就是这种“浩然之气”了,要不,清人刘熙载怎么会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呢?
  姜夔,号白石道人,南宋文学家、书法家、音乐家,终生未仕。姜夔在谈到自己作诗的甘苦心得时,有一段话说得十分精彩:“作诗求与古人合,不若求与古人异;求与古人异,不若不求与古人合而不能不合,不求与古人异而不能不异。彼惟有见乎诗也,故向也求与古人合,今也求与古人异。及其无见乎诗已,故不求与古人合而不能不合,不求与古人异而不能不异。其来如风,其止如雨,如印印泥,如水在器。”在这里,“求与古人合”是初级阶段;“求与古人异”是第二阶段;“不求与古人合而不能不合,不求与古人异而不能不异”则是更高的阶段。所谓“不能不合”,乃是自然相合;所谓“不能不异”,乃是自然相异,换个说法,就是自有所得,自成一家了。我国的文化传统是诗书一家,所以,姜夔的诗论,其实也可以用来论书的。陈建书法,苍茫拙朴,元气淋漓,“其来如风,其止如雨”。我认为,得力于先天的禀赋,得力于后天的勤奋,得力于广博的传统文化素养,陈建之书,差不多已经达到了“不求与古人合而不能不合,不求与古人异而不能不异”的阶段了吧。
  大家知道,姜白石多才多艺,对诗词、书法、音乐,无不精通,是继苏轼之后又一位罕见的艺术全才。白石的诗词,题材极为广泛,但凡感时抒怀,写景咏物,交游酬答等,无所不有。其诗文,感时伤世,情真意切,独具一种超凡脱俗、飘然不群如孤云野鹤般的强烈个性。平时,我读姜白石,便每每想到陈建。陈建旧体诗之严守格律、刚健豪迈;陈建书法之沉着痛快、气息圆融;陈建偶尔于酒后在卡拉OK包间里引吭高歌时的那份忘情和投入,都让我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姜白石。只是,我认为,较之姜白石,陈建少了一份伤感,多了一份潇洒;少了一份苦闷,多了一份豁达;少了一份阴柔,多了一份阳刚;少了一份拘谨,多了一份奔放。或许有人认为,今天的书家,怎么能够与千百年来家喻户晓的词人相提并论?但是,我却想反问一句,谁能断定,当代的青年艺术才俊,几十年后,不能成为无愧于前贤的大家?
  约稿、责编:徐琳祺
其他文献
导言  “东艺登高顶,世山列一峰”。乃周昌谷先生生前书写之对联,亦是他与人共勉的目标,表达了高远志向和爱国情怀。尽管生命短暂,S7个春秋,但他创造的艺术却绽放出无比灿烂的光辉,照亮了中国画写意人物画发展的道路,也使他成为20世纪中国美术史无法绕开的一位名家。  20世纪,随着我国民众的觉醒,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中国文化艺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关注民生,贴近生活,成为文化艺术的主流,美术革命势不可挡,
期刊
米芾,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书法艺术家之一,他不仅在当时的北宋就名震天下、享誉朝野,在南宋、元、明、清各代乃至当代的书坛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重要的影响。他的书法艺术是宋代写意书风的代表,他所取得的书法艺术成就,所达到的艺术高度后人难以逾越,是中国书法史上一座伟大的丰碑。米芾在书史上的崇高地位和巨大影响,不仅表现在他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上,更得益于历代对他作品的摹塌、传刻、碑铭的传世和流传。特别是现代印刷
期刊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解读郭列平书法 柯文辉  郭列平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政协委员、盐城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盐城印社社长。曾就读于首都师大书法研究院、中央美院国画系书法专业、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中国画写意人物专业、被中国书协授予“中国书法进万家活动先进个人”,被江苏省文联授予“江苏省优秀青年书法家”,是江苏省文联打造的江苏书法“苏军”30家之一,被盐城市文联
期刊
散之先生走的太早,从我认识到他离开人世仅仅两年,见过几面,目睹过先生作书,聆听过先生教诲。20多年了,每每想起,自感乃人生之一大幸事。  1986年秋,我最早见到先生的那张宽225厘米,高32厘米的草书书手卷作品,写的是李白的《草书歌行》。这幅写于1973年元月的作品,草中寓隶的用笔,神清气朗的意境,方圆结合的浑厚线条,把草书的情愫挥洒得栩栩如生,让人一见倾心。很多评价先生的书法文章却没有提及这幅
期刊
在现藏于苏州博物馆的元《七君子图》卷中,元代画竹名家柯九思、赵原、顾安、张绅、吴镇等五人六段墨竹图,以清新雅逸的君子风度以及各自不同的风姿,令人读来心襟荡漾、遐想无尽。展观此卷的组合形式,使我不禁想到了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徐禹功《雪中梅竹图》卷,那个卷子在清官收藏时,经乾隆皇帝于卷首题签为:“宋元梅花合卷,古香斋御玩,无上神品。”卷中集汇的南宋徐禹功的《雪中梅竹图》、元代画家昊瓘《梅竹图》以及吴镇
期刊
本刊讯2014年4月13日,晓风澄怀——董晓书法展在江苏省美术馆成功举办,共展出了董晓的真、草、篆、隶作品160余幅。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章剑华,南京市委常委、纪委书记龙翔,江苏省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李向民,江苏省人大科教文卫委副主任王慧芬,《书法》杂志执行主编朱培尔,无锡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姚建华,无锡市委宣传副部长杨福良,无锡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刘基平,著名书法家尉天池、
期刊
尚辉  艺术史学博士,现任中国美协理事,《美术》杂志编审、挠行主编,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委员,国家近现代美术研究中心、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上海刘海粟美术馆艺术委员会委员,南昌大学、首都师大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新疆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等。版画《诞辰的音符》荣获建军
期刊
马锋辉 1963生,浙江浦江人。1988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并先后攻读中国美术学院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学位。曾任吴弗之纪念馆馆长,中国书画名家纪念馆联会常务理事,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秘书长。现任浙江美术馆馆长,国家一级美术师。文化部优秀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中国画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社员。作品入展笔意墨韵·国际水墨画邀请展
期刊
任乘鋈 生于四川南充,1997年肄业于南充师范学院经济管理系,2003-2005年结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助教班,师从何家英先生。现为职业画家,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美术》《中国画家》《工笔人物》《2010年当代艺术文献》《中国画》《美术报》等专业专业刊物。2000年作品《哈达》入选“西部大开发全国美术作品展”,2005年作品《藕花深处》入选“全国第六届工笔画大展”,2007年作品《春
期刊
王伯勋 1975年生于山东省鄄城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95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李少文等教授,获得学士学位,1999年任教于郑州纺织工学院艺术设计系艺术基础教研室,2005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师从胡明哲教授,获得硕士学位,200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研究所,师从袁运生教授,攻读(实践类)博士学位。1998年《山村》获“中央美术学院年度展”二等奖并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