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后硅酸钠处理对杏果黑斑病的控制及品质的影响

来源 :食品工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jian_you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采后硅酸钠处理对杏果黑斑病的控制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体外条件下不同浓度硅酸钠对黑斑病病原物Altemaria alternata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以25mmol/L处理效果最好,抑菌率可达72.73%。50mmol几硅酸钠浸泡可明显降低杏果损伤接种A.alternata的病宽直径.处理组病斑直径低于对照22%。且抑制效果可持续96h。50mmol/L硅酸钠处理还有效延缓了常温贮藏初期果实硬度的下降,维持了较高的可滴定酸和Vc的含量,但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明显影响。由此表明,采后硅酸钠
其他文献
采用太阳能资源与西北干燥空气合理结合的方式,以娃娃菜为例进行脱水干燥实验研究。研究西北地区不同季节的气候条件,对娃娃菜实际脱水速度与理论空气脱水速度的影响。得出全
为了对山蓝中的色素主成分进行鉴定,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实验采用了D101大孔树脂柱色谱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化合物,结合化学鉴定法和UV、IR、1H-NMR和MS光
采用响应面法对粗壮脉纹孢菌发酵稻谷加工副产物(砻糠和脱脂米糠)生产类胡萝卜素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法,研究了脱脂米糠、(NH4)2SO4、KH2PO4、MgSO4、Mn
为了研究抗微生物肽在水产制品保鲜方面的应用,该文探讨了枯草芽孢杆菌WL17产抗菌肽对鱼丸贮藏过程中菌落数、硫代巴比妥酸值(Thiobarbituric acid,TBA)、挥发性盐基氮值(Total
采用0.01%、0.02%和0.03%三种浓度的4-己基间苯二酚(4HR)溶液和VC溶液浸泡蚕豆10min,观察蚕豆在(1±1)℃贮藏环境下的营养品质和褐变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0.02%的4HR处理较
本文针对卧式火管式蒸汽发生器的结构特点,对水平加热管束间的汽液两相内循环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用单纤光导探针测定了加热管束间的空泡份额分布。同时开发了二维汽液两相低
详细测量了常规直叶片与正弯叶片栅间隙内与上,下游流场,比较两套叶栅的实验结果发现,叶片正弯减小了叶顶后3/5轴向弦长范围内的横向压力梯度,并消除了上通道涡,因而大大削弱泄漏流与
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甚至消除米曲霉固态发酵豆粕产品的免疫反应性,此研究利用响应面法对米曲霉固态发酵豆粕降解大豆致敏原的条件进行了优化。首先对影响米曲霉固态发酵豆粕降
本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在电站锅炉排烟温度条件下,水蒸汽对钙基脱硫剂的活化作用。这为进一步了解活化机理及开发省水,经济的排烟脱硫技术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