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课堂探究式学习的尝试

来源 :教育实践与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f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倡探究式学习。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性,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创设情境,挑起矛盾,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探究。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
  现代教学观告诉我们:确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新理念,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和探究者。整个学习过程应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的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着重注意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获得新知,是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的主要策略,也就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提倡的“探究式学习”。 那么,如何使探究式学习成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学习方式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尝试: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新课标》指出:“教学中,既要有教师的讲授和指导,也要有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也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由此可见,创设问题情境更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因此,根据学习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创设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研讨的问题情境,把教材中阐述的内容创造性地,组织成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探究发现的研究材料,让学生从中自主掌握有关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对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1.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
  单纯的数学知识往往比较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他们的学习情感。因此,要从现代生产、生活实际或社会热点问题出发创设情境,给出一些新鲜的、生动的、有趣的、真实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解答,引发学生对真实问题的探究,进而诱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例如,在教学“四则运算”时,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景:展示“七星公园”门票价目表:成人票:10元,儿童票:半价,爸爸妈妈一同去游玩,购门票需要花多少钱?再如教学“统计”知识时,可让学生绘制奥运会中各国夺得的金牌数的统计表等。这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乐于探究,而且还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1.2通过数学游戏,创设问题情景。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究过程。在《圆的认识》这节课中,我设计了讨论套圈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这一问题情境,趋近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他们从各自已有的知识背景与生活经验出发,迅速投入现实情境中,从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角度,发现只要每人到投圈目标的距离相等就行,自然抽象出圆的形状,初步形成圆的概念。这里孕伏着圆的特征,为后面的教学打下了伏笔。这种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作用,从而自觉地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观察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探究圆的特征的过程中,我从甩动小球的动态演示中生成问题:为什么小球不会跑到别的地方去?自然而然引出固定的一点即圆心。那么圆的大小由什么决定的?学生从观察和画圆的体验中获得各自的看法,在交流中生成讨论“半径”的需要。对半径的探究,充分相信学生,合理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促进学生有效互动。“圆纸片上找不到圆心怎么办?”这个问题是学生提出来的,又是他们自己通过探究发现可以用对折的方法很快找到圆心。“说说你是怎么画出这条半径的?”学生在正确或错误的表述、辨析中,对半径的概念由模糊变清晰,概括定义水到渠成。对于“直径概念和直径与半径的关系”,更是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运用联想、类比、推理等方法合作完成。
  2优化师生关系,营造探究氛围
  2.1留出空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儿童的天性是活泼好动,乐意在游戏和活动中学知识,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但在传统的课堂上,学生的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往往被过于严肃的“管教”所压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留给学生一片自主探究的空间,让他们经历知识的发现、问题的思考、规律的寻找、结论的概括、疑难的质问乃至知识结构的建构的过程。在丰富多彩的自主探究活动中,学生的生命潜能和创造精神才能获得充分的释放。
  只有充分相信学生的内在潜力,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宽松的空间,让他们去自行探究,才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潜力。
  2.2群体互动,提倡合作探究。
  学会合作与交流是现代社会所必须的,也是数学学习过程中应当提倡的组织形式。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具有爱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探索材料,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进行合作探究,以形成集体探究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教学《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为例,学生对于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怎样的变化的知识很模糊,通过小组的交流探讨,不仅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更能培养他们和睦相处、协同学习、取长补短的良好品质,使他们逐渐养成具合作意识、又具有竞争意识的团队精神。
  2.3激励评价,使学生保持探究热情。
  发挥评价作用,不仅要重视对知识理解是否正确的评价,更要注重评出自信,产生激励效应,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教学中发现,学习成功者会产生自我激励,然而未必人人次次都会获成功。对于未获成功者,教师决不能简单地给予批评责备。在学生解题的错误中往往有正确的成份,我们应尽量发现其错误中的正确成份予以肯定,并启发学生自己发现、纠正错误,使每位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评价要以激励为主。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探究性问题或设想,教师都应认真对待,积极引导。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多种评价策略,并以自己的神态、动作、语言激励学生,使学生保持探究热情,激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情感,促其积极自动地参与到探究数学知识的活动之中。
  总之,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是一个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鼓励者。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设情境,挑起矛盾,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促使学生积极探究,并在学生研讨时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使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层层推进,直至达到研究目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学生学会在复杂的环境中运用探究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发现、创造,以适应未来终身学习的需要,实现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17大标志着中国已名副其实地进入了以“和谐”为基调的时代,“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首要工程。理所当然,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当前,德育工作中,“假、大、空”的反科学现象积久成弊,德育课程被束之高阁、华而不实;反道德的行为往往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让更多的人感觉道德走失了。  学校是进行青少年思
期刊
【摘要】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由于学科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作用。为此,我试图从创设氛围、展开想象、重视朗读、开展研究性学习和信息化教学五个方面作些探讨,力求探索语文创新教育的真谛。  【关键词】激励; 培养; 提升; 扩展; 信息化  江总书记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创新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语文学科的课堂
期刊
【摘要】尊重孩子的想法,为孩子的创作创造条件——童心是创新之源,儿童由于所掌握的知识量较少,不易受到现有的经验束缚,因而他们的思维比成年人更加活跃大胆,充满想象力。在科幻画的创作中,教师应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意义,充分相信学生,充分启发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进行创作。让学生产生大胆独特的奇思妙想。  【关键词】科普知识的学习; 绘画技法的传授; 科学创意及联想力的素质培养;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已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并为之付出了不懈的努力,跨出了厚实的步伐。然而,数学课堂教学中,在表面上看来是操作问题,但从根本上看,是对教学理念的迷失或犹豫不定。“良好的教育就是系统地给学生自己发现事物的机会”。重温数学教育思想家波利亚所倡导的教学缄言,使我们再次驻足,审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自主探究式学习,以使
期刊
【摘要】教师是一种资源 , 学生也是一种资源 , 他们实现着来自教师、学生、教材等多种渠道的知识信息的共享和互动。 在互动教学中 , 师生共同努力达成课堂教学目标 , 促进师生人格的发展与完善。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多维互动,主要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数学课堂; 多维互动; 提高效率  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 , 教师和学生的人格地位是平等的 , 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人
期刊
今天拜读了高中华先生著的《和谐教育的追求与理想》一书,仿佛看到了教育的梦想已经实现。从我们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开始到今天我们提出了和谐教育,和谐是和平与发展之后的又一主题。  和谐教育是笔者一直追求的教育梦想,更是我们教育第一线教师的梦想,而实现这个梦想有多难、有多久是我不敢想的。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孔子强调“和为贵”,而孟子强调“天人合一、天时不同、求同存异”的思想,
期刊
【摘要】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众多教师不懈追求、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新编初中历史第一册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体会。  【关键词】历史教学; 激发兴趣; 教学效果  兴趣是知识的入门,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尴尬的现象:有的课堂既没有传统教学中扎实的基础训练,又没有落实新课程的精神实质;有的课堂仅追求形式上的热闹,却忽视了知识的落实。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听课交流和调研,对生物教学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和更多的同行共同探讨和进步。  【关键词】高中生物; 教学方式; 教学效果  1对教学方式的转变与教学效果的思考  教学方
期刊
【摘要】作为教育引领者,我们首先要端正思想,摘下有色眼镜,努力走进民工子女的心灵世界,关爱孩子、理解孩子、激励孩子,使他们成为性格活泼、自立自强、合群合作的一代新人。对他们多关爱一点,多理解一点,多帮助一点,多宽容一点,用真诚的心去和他们建立一种友好、平等的关系。师生间的深情、伙伴间的友情、父母间的亲情……这就是爱的阳光教育。有爱的地方,就有歌声相伴,就有快乐相随。我相信,爱就像一场不会结束的接力
期刊
【摘要】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数学认知能力、数学实践能力等方面的信念,它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习任务的选择、接受和学习状态的准备;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绪调节和坚持。可以说,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是能否获得数学学习成功的关键。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我们应以学生为本,多方面地注重建立学生的自信心。  【关键词】课堂教学;自信心  自信心,简单地说就是自己相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