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创新教育初探

来源 :教育实践与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qing8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由于学科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作用。为此,我试图从创设氛围、展开想象、重视朗读、开展研究性学习和信息化教学五个方面作些探讨,力求探索语文创新教育的真谛。
  【关键词】激励; 培养; 提升; 扩展; 信息化
  江总书记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创新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由于学科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作用。为此,我试图从创设氛围、展开想象、重视朗读、开展研究性学习和信息化教学五个方面作些探讨,力求探索语文创新教育的真谛。
  1创设宽松氛围,激励学生质疑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注意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启发思维,引导学生质疑、解疑,激励学生敢于吹毛求疵,发现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上鲁迅《风筝》一课时,我让学生根据现有的资料、课文中有限的注释来加以评论、质疑。有位学生说:“我读过鲁迅先生的文章,许多写童年经历的文章都收录在《朝花夕拾》中。而这篇文章为何放在《野草》中呢……瞬间,气氛宽松了,各式各样有价值的问题接连提出,学生们各抒己见,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教师通过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状态,从而启发学生可贵的创新意识。
  2激发学生想象,培养创造能力
  想象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能力,对学生想象思维的训练与培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想象的方式可以说是丰富多彩:同一体裁、同一作者、同一写作内容的联系;教材中所讲事理的进一步推断;课文里所叙情节的再一次假想;作文里对未来世界的畅想……所有这些,无不可以用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比如,在我们讲授《消失的罗布泊》时,让学生设想如果罗布泊至今没有消失,依然美丽,那它今天的价值又会如何……我想,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如果能经常这样地激发学生的想象,那么培养他们的创造性能力将不再是件难事。
  3重视朗读训练,提升创新能力
  朱高认为:“凡读书……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读数遍,自然上口,永久不忘。”
  上朱自清的《春》,这是一篇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写景散文,我便很注意地鼓励学生进行朗读,于朗润的山、涨起的春水、红彤彤的太阳中踏着青青的小草,徜徉于清雅的花海中,对春的欣赏、喜爱之情也油然而生。由此可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在理性分析的同时,适当地加入一些朗读,不仅能让学生更贴近作品本身,还可以锻炼想象、联想能力。
  4开展研究性学习,扩展学生创新空间
  叶圣陶先生说:“‘讲’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必须亲自去做,在实践中去体会、领悟。既可放在课内,也可放在课外,既可全班一起,也可分小组进行。对于题目对象,既可针对一个大的问题,也可针对问题的某一方面,既可老师提出,也可让学生寻找。但需注意一点,把握好难易程度,符合学生的认知层次。
  例如,在我们讲完了《背影》,可以让学生结合以往的课文和其它资料研究“朱自清散文的语言风格”……因而,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5开展教育信息化活动,实现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
  面对信息化时代到来,语文教学也应当有新的改革和突破。开展语文创新教育活动,可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的情境,使学生展开认识、分析、综合、比较等学习活动,同时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提供的思考诱因加深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进而发挥创造潜能。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要抓住诱导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思维的契机,使传统意义上的书本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得到极大的扩展,使学生在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自由广阔的空间。
  创新教育要逐步增强课堂教学的选择性和开放性,构建以学习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育过程,大力推进教学活动由教向学转变,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这样就需要努力创设一个让学生能更积极主动地思维和参与教学活动,并乐于、勇于表现自己所知、所想、所能的新型教学氛围,以利于师生共同进行知识的发现、创造和成果分享。
其他文献
【摘要】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充分认识和评价。它是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地实现理想的内部动力;是一个人成才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品质。正如范德比尔特所说:“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自信心作为成才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心理;自信心;鼓励;评价  这一年来,上半年我担任三(2)班语文科的教学,下半年任教该班的数学科,同时担任
期刊
【摘要】以我近几年来的教书育人的体会,对待他们要付出更多的爱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满腔热情去感化后进生那颗冰冷的心,这是转化他们最有效的“处方”。  【关键词】后进生; 爱心; 转化工作  当班主任以来,我深刻地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繁重和艰辛,同时,更懂得了转变后进生任务的艰巨。  后进生,通常指无心向学,成绩差,思想差,纪律散漫等有许多不良习惯和行为的学生。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是班主任的职责之
期刊
【摘要】大多数的学困生对数学的学习存在畏惧感,一看到数学题目还没思考就发出“好难!”这样的感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来至于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较强, 而且大多数学生偏重数学结论而忽视数学过程。此外,还有自卑心理、自谅心理、迷惘心理、厌学心理、封闭心理等等。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做到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究,并重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学困生;畏惧感;依赖性;主动探究  数学
期刊
【摘要】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的学生好奇心强,而好奇心又是激励人们探索知识的起点,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时时注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学习。  【关键词】初中物理; 激发; 培养; 兴趣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巩固、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之逐步深化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且对将来在事
期刊
【摘要】英语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实用性的语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从交际的情境出发,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真实自然、简单合理、灵活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受到情境的感染,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语言交流,达到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英语; 教学情境; 有效创设  英语是一门学科,同时也是一种语言。我们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会认几个单词,会读几个句子,会做几道题,我们
期刊
【摘要】作者通过自己亲身经历谈一位在怎样的班主任领导下的班集体。在职业观上,教师应做到时刻为学生服务,对工作“多抢挑重担,少推御责任”,有敬业精神;在道德观上,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学生的模范。  【关键词】班主任; 推御责任; 道德观  清晨,当又一轮红日露出她那金灿灿的笑脸透过厚厚的白雾洒向美丽的校园时,老师和同学们愉快的沐浴着阳光,那“五三五三,猛虎出山,顽强拼搏,勇夺桂冠”的口号声、“
期刊
【摘要】进城务工子女因家庭生活相对贫困,父母忙于务工,缺少父母的关爱、引导和教育,他们面临着许多学习、家庭、社会和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不但会影响到他们将来的生活,还会让中国未来的社会面临着很大的不安定因素。作为班主任,对进城务工子女要投入更多的耐心和特殊的关爱,要投入更多的热情和耐心的心理疏导,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发展,让他们沐浴在充满爱的阳光教育中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阳
期刊
【摘要】在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产生的效果也各有不同,对不同的学生也同样产生不同的效果。但总体而言,在教学中,较好地应用逆向思维来教学,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达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文就是结合自身在教学中的切身体会,阐述了一些个人见解,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语文教学;运用;逆向思维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现代的人,尤其是农村青年人与老一辈所看问题分歧较大。老人喜欢用过去的思想观
期刊
【摘要】开展文学社活动是语文教学加强素质教育的一个好途径。对于大面积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培养适应新世纪要求的高素质、高品位的人才,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文学社活动; 语文教学; 提高学生全面素质  开展文学社活动是语文教学加强素质教育的一个好途径。对于大面积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培养适应新世纪要求的高素质、高品位的人才,具有积极作用。  1文学社活动能够充分激发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诱发学生的素质
期刊
17大标志着中国已名副其实地进入了以“和谐”为基调的时代,“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首要工程。理所当然,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当前,德育工作中,“假、大、空”的反科学现象积久成弊,德育课程被束之高阁、华而不实;反道德的行为往往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让更多的人感觉道德走失了。  学校是进行青少年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