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专业结构选型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 :建筑与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wx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建筑结构选型课程中的现状和问题,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通过经典案例分析、设计模式改革,并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和“探究式”学习模式,培养建筑学专业学生的结构构思能力.
其他文献
如何协调好村庄中各要素关系是村庄规划能否充分发挥应有效力的关键.当前协同规划研究在城市层面已形成一定体系,但针对乡村地区的研究尚不足.同时,村庄的各类规划、参与主体等时常冲突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村庄发展.文章主要对村庄协同规划相关文献研究进行分析与归纳总结,介绍了当前国内村庄协同规划研究现状及不足,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将乡村设计实践与教学研究相结合是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文章探讨了在乡村设计中植入设计文化、思政元素,并通过设计与教学相结合的思考与探索,阐述设计实践对乡村文化的延续,设计实践观念与乡村文化的融合以及设计形式与细节的创新等方面的认识、观点、思路与方法.针对乡村振兴发展建设中乡村文化传承与形式创新方面出现的问题,提出和分享如何形成区域特色鲜明,将乡村设计方案有效转化为“文化与形式”相结合的研究成果等方面的感想与经验.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人居空间环境建设已初显成效,而乡村人居空间环境的研究相对缺失,人们渐渐将目光聚焦于乡村人居空间环境的优化与提升.文章以环境美学为切入点,以当代环境审美模式中“卡尔松的自然环境审美模式”“伯林特的参与审美模式”“海德的后现代审美模式”为理论依据,对乡村人居空间环境进行美学探讨.分析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美学本质、审美机制,进而提出乡村人居空间环境“居”的自然本质美、“游”的景观体验美、“境”的场域诗性美,以期从美学的角度,为我国乡村人居空间环境的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理论指导.
地铁作为城市的重要公共交通工具,周边集聚了大量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研究地铁周边公共服务设施的相关情况,对提高人们生活品质,促进城市发展有重要意义,符合当前规划精细化的趋势.文章利用百度地图POI数据,通过网络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手段,对站点进行便利度评价,研究地铁步行生活圈内的公共服务设施的规模、聚集情况以及便利性并探究其内在规律,最后针对设施规划、线路选址、拓展步行圈范围、站点业态发展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规划措施.
大型商业综合体内部空间逐步向高大通透、功能全面的方向发展,相应的消防策略应运而生.文章总结了商业综合体公共空间和多业态空间同消防问题协同共生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消防设计对于方案能否实现的必要作用,旨在实现二者的统一性.
随着生态危机和人类健康成为当下紧迫的全球性议题,健康城市理念应运而生,并已成为重构城市公共健康的重要环节.文章从审美观、设计观和生态观三个维度出发,在城市设计视域下梳理了健康城市理念对健康城市建设的积极回应,探讨了如何在设计中以“生态”为转化枢纽,用一种可解读的“白话”符号将科学融入艺术和人文,造就一种日常语境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愉悦,由此展示城市设计学作为一门“生存的艺术”的魅力.
城市总是伴随着文明而产生的,世界上第一座城市乌鲁克伴随着苏美尔文明产生,这是人类文明迈出的一大步,同时,人类的聚集以及城市的产生也在反哺文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明诞生于某种文化之中,城市早已与文化密不可分了.亚文化不同于主流文化,它是相对小众的文化,如果说文化是文明的外壳,那么文明就是文化的内核.主流文化是对一个时代、社会产生主要影响的文化,那亚文化就是汇入时代海洋的细流,它对社会的影响微乎其微但是同样不可或缺.
城镇建成环境通过改变城镇空间要素属性和布局逐渐适应城镇气候环境系统,是影响城镇气候适应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以协调度分析为评价方法,构建城镇街区空间形态与其气候背景适应性的量化评价方法体系.以浙江省长兴县典型街区空间紧凑度为例开展案例研究.结果表明:(1)降水、气温对研究区气候系统的温和湿润程度综合贡献最大,达到64%,土地开发强度、土地集约利用对街区空间紧凑程度影响最大,达到60%.(2)就促进系统协调度而言,地域气候的温和湿润程度与街区空间紧凑程度均存在临界值.
儿童友好型城市的标准之一是儿童可以独立自由探索城市空间.在我国,城市儿童的自由出行通常受到父母的严格控制.然而,作为拥有自由权利的独立个体,儿童实际践行的独自出行范围会一定程度上超越父母允许的范围.因此,该研究以北京什刹海地区为例,通过半构建式访谈的方法对三代童年的自由出行范围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在城市环境迅速变化的情况下,儿童的自由出行范围在父母允许和儿童实际践行两个层面究竟有怎样的差异.结果显示:随着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形体环境变化和城市社会环境的剧烈变化,父母允许层面的儿童自由出行范围逐代缩减;而且,
文章从凯文·林奇的《the Image of City》一书入手,探讨了《the Image of City》的基本内涵,并以此为切入点提出《the Image of City》与“城市意象”这一概念存在差异;延续这一思路,作者探讨了中国“意象”语境下“城市意象”的基本概念,并进一步提出“城市意象”是城市特色生成建构的载体;最后作者以亲身实践,进一步探讨了“城市意象”作为塑造城市特色的载体在城市设计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