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Bt基因棉Bt蛋白的亚细胞结构定位

来源 :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bsiszx123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明Bt棉晶体蛋白在细胞中定位的特异性,揭示Bt棉抗虫稳定性,以转Bt基因棉GK-12为试材,采用免疫细胞定位的方法,在亚细胞结构水平上研究Bt蛋白的定位取向。结果表明,Bt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和细胞壁间隙中,并且在细胞质中的分布密度高于细胞壁间隙;在细胞质中,晶体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膜、内质网、叶绿体和前质体上,并且在叶绿体和前质体上面高密度集中分布。说明转Bt基因棉GK-12叶肉细胞中,外源晶体毒蛋白的定位取向于惰性细胞器—叶绿体及其前体。
其他文献
以65个水稻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chromosom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以Asominori为背景,置换片段来自IR24)为材料,对比分析了正常大气CO2浓度(对照)和FACE(Free Air CO2 E
利用珍汕97B/密阳46RILs群体及其构建的连锁图谱,对水稻株高和基部Ⅰ、Ⅱ伸长节间性状与稻株抗倒伏能力进行相关分析,并对基部Ⅰ、Ⅱ伸长节间性状进行QTL定位,共检测到加性效应QT
选用强筋小麦皖麦38、中筋小麦扬麦10号和弱筋小麦宁麦9号,研究不同类型专用小麦籽粒中蛋白质含量及组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其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化动态基本一致,均呈“高-低-高”
以N87—1(耐旱)×9526(敏感)的R群体为作图群体,构建了包含103个SSR标记的连锁图谱,在干旱胁迫与正常灌溉两种环境下对183个F1家系的初生根数、根干重和产量等3个性状进行
用4个纯合不育系菲A、中9A、金23A和珍汕97A,4个杂合不育系菲A,协青早B、中9A/协青早B、金23A/协青早B和珍汕97A/协青早B,3个恢复系752、测64-7和优米2号,按8×3 NCⅡ交配设计
以杂交粳稻常优1号和常规粳稻武运粳7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粳稻稻米淀粉RVA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两供试品种的RVA谱特性存在品种间差异,常优1号的峰值黏
在大田和池栽条件下,以徐州26、宁麦9号、扬麦10号和扬麦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播期、库源改变和水氮互作对小麦籽粒戊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播或迟播均能显著提高籽粒戊聚
蛋白质是结构基因编码的产物,其组成不因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可以作为对其编码的结构基因的标记。大量研究表明,禾谷类作物种子贮藏蛋白具有相当大的多态性,不同品种贮藏蛋白的
以甘蓝型油菜不同发育时期的花粉与种子为材料,开展了有关NAD—IDH亚基1基因表达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发育时期花粉与种子的NAD—IDH比活力均比叶片的高。花粉与种子发育
以18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进行强化栽培和传统栽培试验,研究了组合类型与强化栽培的关系。结果表明,强化栽培和传统栽培的稻谷产量差数与组合的每穗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小穗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