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水平和栽插密度对粳稻淀粉RVA谱特性的影响

来源 :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nnesel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杂交粳稻常优1号和常规粳稻武运粳7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粳稻稻米淀粉RVA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两供试品种的RVA谱特性存在品种间差异,常优1号的峰值黏度和崩解值较大,冷胶黏度、消减值、回复值和糊化起始温度较低。(2)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RVA谱特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施氮量的影响更大。(3)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两品种的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冷胶黏度等特性逐渐下降或变小,消减值呈上升趋势,而其他特征值无明显变化规律;随栽插密度的增加,两品种的峰值黏度、崩解值等特性先增后减,消
其他文献
下生殖道子宫内膜异位症7例报告姜卫国(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多发生于盆腔内,医院发病率为10%~50%[1],近年有上升趋势。而临床上下生殖道子宫颈、阴道、外阴内异症则较少见
葡萄胎宜作预防性化疗(附102例临床分析)柳淑稳,栾继清(山东省蓬莱市人民医院)马仁智(山东省蓬莱市中医院)葡萄胎在临床上较常见,由于滋养细胞浸泡于母血中,故滋养细胞团甚至整个绒毛可脱
以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的RNA为模板,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分别扩增出长度为681bp的非翻译马铃薯X病毒25kD运动蛋白基因(PVX-p25)和长度为714bp的
以两系杂交稻培矮64S/E32、培两优500为材料,采用留高桩和节插两种试验方法,对两组合各节位腋芽的再生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头季稻齐穗期中部腋芽较长,齐穗到齐穗后20d各
以10个玉米自交系及按10×10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的90个F2杂交组合在两个地点的试验资料,研究玉米淀粉含量的杂种优势和基因效应。结果表明,淀粉含量表现正向的平均杂种优势,但
以65个水稻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chromosom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以Asominori为背景,置换片段来自IR24)为材料,对比分析了正常大气CO2浓度(对照)和FACE(Free Air CO2 E
利用珍汕97B/密阳46RILs群体及其构建的连锁图谱,对水稻株高和基部Ⅰ、Ⅱ伸长节间性状与稻株抗倒伏能力进行相关分析,并对基部Ⅰ、Ⅱ伸长节间性状进行QTL定位,共检测到加性效应QT
选用强筋小麦皖麦38、中筋小麦扬麦10号和弱筋小麦宁麦9号,研究不同类型专用小麦籽粒中蛋白质含量及组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其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化动态基本一致,均呈“高-低-高”
以N87—1(耐旱)×9526(敏感)的R群体为作图群体,构建了包含103个SSR标记的连锁图谱,在干旱胁迫与正常灌溉两种环境下对183个F1家系的初生根数、根干重和产量等3个性状进行
用4个纯合不育系菲A、中9A、金23A和珍汕97A,4个杂合不育系菲A,协青早B、中9A/协青早B、金23A/协青早B和珍汕97A/协青早B,3个恢复系752、测64-7和优米2号,按8×3 NCⅡ交配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