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优化中国艾滋病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

来源 :药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iff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滋病患者需要终生进行药物治疗.我国常用的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药物主要有依非韦伦、替诺福韦、奈韦拉平、拉米夫定、齐多夫定、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等.为了明确国产抗反转录病毒药物在中国人群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K/PD)特性,进一步明确和优化治疗方案,开展中国成人HIV感染者服用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的PK/PD系列研究,结果表明这些药物在中国HIV感染患者的PK参数和安全性与外国人群不尽相同,主要表现为峰浓度(Cmax)和药时曲线下面积(AUC)较高,表观清除率(CI/F)较低,肝毒性、皮疹、骨骼和肾脏毒性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其原因可能与体质量和不同种族人的药物遗传学差异有关,提示应根据中国人的PK/PD特点调整给药方案.综述5种常用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的PK/PD,以期为优化中国HIV感染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药物在机体内需通过跨膜转运才能进入细胞中,进而发挥治疗作用.药物载体作为能将药物装载作用于靶细胞/组织的工具,能够解决药物在生物体内运输过程中诸如半衰期短、稳定性差和难溶于水或脂质等问题,但也存在着药物包裹率低、易渗漏的缺点.自组装是指无序的基本结构单元自发排列成有序结构.自组装药物载体可以保护药物不受生物体内免疫系统的影响,使药物在合适的条件下以可控、高效和低副作用的方式作用于靶细胞.概述自组装结构药物跨膜转运的基本概念,总结近年来生物医学领域相关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为研究人员提供自组装结构药物跨膜转
受益于独特的磁学性质和较高的生物学相容性,铁氧体纳米材料作为影像对比剂在磁共振成像临床诊断和影像学研究中获得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尺寸小于5 nm的准顺磁超小铁氧体纳米颗粒,具有高T1信号增强以及快速的肾清除能力,有望克服现有临床钆基T1对比剂在灵敏度和安全性方面的不足,发展成为下一代先进磁共振对比剂.从准顺磁超小铁氧体纳米对比剂的安全性、T1-T2信号增强特性、多模态成像及诊疗一体化应用等方面,综述近年来其在磁共振分子影像领域的研究进展及临床转化面临的挑战.
基于纳米发电机的自驱动技术自被提出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该技术可将人体生命活动中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可用于自驱动的生理信号监测、电子医疗器件和药物可控释放等.综述自驱动技术在微针药物释放、膜控型药物释放、电穿孔药物释放、微流控药物释放及电化学药物释放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探讨自驱动的药物控制释放技术应用于临床治疗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精准医疗研究方向.
艾沙康唑是新型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尚未在中国上市.艾沙康唑抗菌谱广,体外研究和临床试验提示对霉菌、酵母菌、双向真菌及一些罕见真菌等均有抗菌活性;对特殊部位,如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临床治疗有效;其血药浓度稳定,安全性和耐受性好,长期使用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少.综述艾沙康唑的药理学特征和临床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由于生物大分子复杂结构的微小差异可能导致临床有效性和免疫原性等的改变,目前大多数生物类似药的上市仍然需要一项/多项Ⅲ期临床比对研究.和创新药上市不同,Ⅲ期临床比对研究的关键点在于适应证、临床终点和研究周期的选择以及等效界值的确定等,且在审评实践中存在对比对结果进行科学考量后适当放宽标准的特殊情况.目前已有一些生物类似药利用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K/PD)比对数据证明疗效相似来代替Ⅲ期临床疗效比对研究并获得批准,这是监管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和趋势.就生物类似药的Ⅲ期临床比对研究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旨在为中国
2020年江苏省药品注册批准上市品种以及创新药数量保持全国第1,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为保证疫情防控期间药品注册审评审批正常进行,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积极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联合开展药品注册核查工作,承接任务占全国的1/4以上.按时完成药品再注册,全省常年生产品种占42.6%.稳步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异常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多肽药物由于其独特的优势被广泛用于靶向肿瘤相关PPI调节剂的开发,并获得了成功.通过对近几年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从靶向PPI多肽的设计与应用角度总结抗肿瘤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基于靶向PPI的抗肿瘤多肽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通过对芳香开窍中药麝香、冰片、石菖蒲、苏合香、安息香和以这类中药为主的安宫牛黄丸、麝香保心丸和苏合香丸相关的药理作用进行总结,发现它们对缺血性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癫痫和帕金森病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具有治疗作用,其主要是通过调节血脑屏障通透性、抑制炎性反应、抗Ca2+超载所致神经毒性、抗氧化应激损伤、调节中枢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和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等发挥保护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通过对这些芳香开窍中药的药理作用进行整合和总结,以期为该类药物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耐多药结核病(MDR-TB)是当前结核病实现有效防控的主要障碍.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药物组成治疗方案是MDR-TB 防控困难的重要原因.肺结核的治疗以化学治疗为主,从早期链霉素、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到利奈唑胺、贝达喹啉、氯法齐明等药物的涌现,MDR-TB治疗药物经历了数十年的革新和发展.通过介绍MDR-TB国际治疗指南更新,讨论不同抗结核病药物的治疗特点、在MDR-TB治疗中的角色变迁以及在中国临床应用的前景.
微针是一种新型经皮给药技术,具有无痛高效递送药物、良好的患者依从性以及便于自主给药等优势.较其他类型的微针而言,可溶性微针具有制备成本低、载药量大、应用范围广、无尖锐废弃物残留、易于控制药物释放等优点.综述可溶性微针的基质和制备方法、质量评价及其在药物递送、免疫接种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探讨可溶性微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未来的研究方向,为进一步开发、应用可溶性微针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