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五分钟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_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表达与交流”课程目标明确要求学生“学会演讲,做到观念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在讨论或辩论中积极主动发言,恰当地应对和辩驳”。但每接手一级学生,都为这些学生的表达能力犯愁:学生上课不愿发言,即使发言也是声音很小,表现不佳。针对这种情况,我利用课前五分钟让学生轮流演讲,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经过两个学期的实践,五分钟演讲竟然成了每节课我们师生共同期待的内容。每节课前的五分钟演讲,不仅带给师生精彩与震撼,而且收到的效果比我预先设定的目标要好很多。
  一、五分钟演讲给学生提供了展示风采的平台
  班里的杨家囤同学以主持人身份进行的《智三分,乐三分》演讲,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的同学评价:“有赵忠祥的风范!”还有同学赞叹道:“太有才了!”这次演讲之后,班里的精彩演讲层出不穷:雷丹同学的《五只毛毛虫》,讲人生的不同奋斗方式,形式新颖,说理透彻;张创同学在演讲中声情并茂的朗读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一次比一次精彩的演讲,使后面的同学想要演讲得更加新颖独特,就必须得动一番脑筋,促进了学生学习上的竞争意识。五分钟演讲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风采的平台,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获得自信。同时,演讲活动本身也体现了新课程注重体验的理念。
  二、五分钟演讲给学生提供了心理宣泄的空间
  在一次课前五分钟演讲中,一位女学生首先向大家展示画着一个方框的白纸,然后问大家是什么意思,大家都不出声,等着她的下文。她又拿出来一张同样的纸,只是方框里多了几个字——“可怕的定义”。她说这是她演讲的题目,女孩在演讲过程中显得很愤慨,演讲内容大体是说当一个人在心里已经对你有了一个先入为主的定义之后,无论你怎样表现,他的看法也不会改变。最后她又拿出一张上面什么也没有的白纸说,希望大家能够像这张纸一样,不被框住,努力向上。
  演讲结束时,大家给予了热烈的掌声:一部分是被她的真切情感所感染,一部分是肯定她精巧的构思。在学生评述完之后,我告诉大家:“这次演讲给我最大的启示是,千万不能用老眼光看人。尤其是老师,更不能这样。”我不知道这位同学在演讲时为什么会那般愤慨,但在我说完这番话时却发现她的双眼亮晶晶的,似乎有被人理解的兴奋,一节课她都听讲认真,发言也很积极。给学生提供一个不拘束,可自由表达的空间,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表,如此,可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心情。
  三、五分钟演讲取得了明显的德育效果
  班里曾有一位叫张颖的同学,平时很腼腆,上台演讲时声音比较小,但她的演讲内容却以精彩的构思和对班级的炽热感情吸引了大家。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回响着她轻轻小小的声音:“我的桶里装满了老师的关心和同学们的爱心;我也用我的碗从桶里舀着送出不少……”我知道,这是我们高一(2)班的精彩。”说到此处,同学们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大家被她对班级的热爱所感染,被她演讲稿新颖所吸引,使我感觉比上一节班会的效果要好很多。
  张小磊同学的演讲稿《爱自己的母亲吧》,讲述母亲为自己的付出,讲述自己曾经是如何的不懂事,最后向同学们发出“爱自己母亲,回报自己母亲”的号召,大家反响很是强烈!
  车凯同学的演讲以《苦三年,乐三年》为题,对同学进行学习态度方面的引导,使大家获益匪浅,班级学风明显浓厚起来。五分钟演讲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更让学生在演讲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取得了明显的德育效果。
  五分钟的精彩,为我的语文课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在演讲活动中不仅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本来只设置了一个目标,谁知却收获颇丰,我期待着有更多的精彩出现。五分钟演讲活动给我的最大收获是:相信学生的能力,就会有更多的惊喜出现。
  作者单位 陕西省大荔县同州中学
  编辑 薛小琴
其他文献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中还存在有活动无探究,有思考无智慧,有回答无质疑的现象,有悖于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学习的理念。鉴于此,笔者开展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进行了五个层面的实践,提炼了如下可借鉴的经验。  一、课前导学,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以导学单引导学生课前自学,记录疑难问题,以便教师授课时有的放矢,精讲多练。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笔者设计导学单:“做:用卡纸做一个底为8
期刊
《比较水的多少》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科版(修订版)三年级上册《水和空气》单元的第4课。本文基于《比较水的多少》的课堂教学过程去探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下,教师的策略选择和组织的问题。  一、教学流程的剖析  基于“在教学活动中注意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对学生问题解决的过程做一下分析:  1.提出问题,引起冲突。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比较多少,比
期刊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在教材、教师及学时都相同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却大相径庭,有些学生似乎轻而易举地取得了好的学习效果,有些学生却历经艰辛也难以达成预期的目标。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的情绪,学生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学习过程和质量。如何有效调节学生情绪,取得良好的课堂学习效果,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一、运用幽默调节学生情绪  幽默是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的,让人在笑过之后明白了许多道理。
期刊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桂林山水》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的一篇优美散文。课文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多姿,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作者按总分总的结构,先总体写出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然后生动具体地描写了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和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最后又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作结。这篇散文构思精巧,句段精美,首尾照应,结构浑然一体,是学生品诵
期刊
2013年底,当我走进勉县境内最西边的乡村小学——青羊驿镇板庙小学的时候,唐自银给我的印象很干练,说话还有点男中音,但是当和他握手的时候,他满手的老茧硌得我手生痛,那种痛揪扯得心疼。  板庙小学现有学前班、一年级和二年级共56名学生,都是来自本镇四个村和宁强县观音村的孩子,其中最远的学生家住在距离学校13公里以外,每天都徒步而来。学校原本配备了三名教师,一位长期住院,另一位高度近视,唐自银几乎承担
期刊
有效教学管理就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实现课堂融洽和谐,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和谐发展而采取的方式和策略。要求课堂管理一方面保证教学过程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要以促进学生身心共同发展为宗旨。笔者以为有效的课堂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实施:  1.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建立课堂常规。  開学第一节课,教师首先提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提出对学生的期望;其次让学生提出我们要怎样上课才能达到教学目标,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
期刊
设计理念:  本课试图通过听一听、看一看、演一演、小组讨论、自己收集资料等学习方式,和学生一起回顾鸦片战争那段历史,分析近代中国挨打的原因,了解中国发展的现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最终回归到对学生行为的指导。让学生通过对历史的感悟和体验,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形成基本的爱国主义精神,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实现品德课程的归宿性回归。  教学目标:  1.知识:了解近代中国挨打受辱的
期刊
关于选文的“用件”功能在习作教学上的运用,应以作文技巧和能力的训练为线,解决“怎么写”的问题。或者可以这样认为,如果以“写什么”为经,以“怎么写”为纬,就可以构建起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纵横交织、循序渐进的立体化、动态化的网络系统。对于站在作文门槛前尚未入门的孩子,必须要有一个成熟的写作体系示范与借鉴。  一、敲碎与重组:让作文语言吐新芽长新枝  (一)学会破词,依己感受创出新词  一些固定的词汇,在
期刊
中小学英语衔接问题自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以来一直是一个引发众多思考的热点问题。无论是一线教师还是科研人员,把目光更多地聚焦在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衔接上,如教学策略的衔接、教学习惯与情感的衔接、教学方法的衔接以及教学评价的衔接等。可即使这样,我们还是会看到中小学英语教师各自为政,学生英语两极分化时间提前,愈演愈烈;我们仍会听到中小学英语教师的相互抱怨,学困生的痛苦倾诉。而这些现象在农村中小学尤为突出。 
期刊
音乐是一种无形却有“感”的声音艺术,美术则是一种有形更有“感”的形象艺术。美术课是小学美育的重要形式,它不但能够帮助小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还能带领小学生融入到美术作品所创设的情境氛围中,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小学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失的一个教育板块,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不但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商和情商,还能净化小学生的内心世界,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美术鉴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