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回顾”到“回归”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18088297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理念:
  本课试图通过听一听、看一看、演一演、小组讨论、自己收集资料等学习方式,和学生一起回顾鸦片战争那段历史,分析近代中国挨打的原因,了解中国发展的现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最终回归到对学生行为的指导。让学生通过对历史的感悟和体验,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形成基本的爱国主义精神,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实现品德课程的归宿性回归。
  教学目标:
  1.知识:了解近代中国挨打受辱的原因,知道当今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2.情感:从近代中国挨打受辱的原因中获得启发,激发追求先进、摒弃落后、热爱祖国的情感。3.能力:培养学生小组讨论的能力,以及自主收集资料的能力。
  课前准备:课件制作、改编课本剧《七子之歌·台湾》、收集资料。
  课时安排:共四课时,本课为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听歌曲《七子之歌·澳门》。
  学生讨论:歌中的母亲是谁?谁要回来?
  揭示课题,继续学习《鸦片的背后》。
  【设计意图:歌曲导入很直观,学生感性地认识本课的话题,从而容易进入教师设定的历史情境。】
  二、走进新课
  板块一:回顾昨天
  1.回顾历史。(1)多媒体出示:闻一多《七子之歌》创作背景。(2)自由读书本上的《七子之歌·台湾》和《七子之歌·香港》。(3)学生表演自编的课本剧《七子之歌·台湾》。(4)谈谈从《七子之歌》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表演,以真情传递真情,以心灵感动心灵,拉近了学生与学习对象的距离,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作铺垫。】
  2.自主探究。课内找原因:读书本62页和63页的资料,小组讨论,找出原因。
  (1)数据会说话——学生通过讨论,从书上提供的数据中得出结论:落后,让中国挨打。(2)人物喻道理——从慈禧的奢侈和和坤的贪婪中得出结论:腐败,让中国挨打。(3)事例明原因——从道光帝和两江总督牛鉴等可笑的事例中得出结论:保守,让中国挨打。
  课外找证据:课外还收集到哪些挨打的原因?一起来交流交流。
  学生交流:社会制度的落后、生产方式的落后让中国挨打!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与学生之间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从而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
  板块二:了解今天
  1.“拉回”现实,感受巨变。(1)收集祖国近几年发生的令人自豪的事。(2)除了这些,还知道哪些让你自豪的事?
  2.模仿谈话,激发情感。(1)2003年7月,英国首相布莱尔来华访问,就历史问题表示歉意,这是怎么回事呢?一起来看一看书本64页上的内容。(2)模仿清华大学的学生与英国首相布莱尔进行对话。
  一百多年前清朝官员卑躬屈膝,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而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的大学生都可以和英国首相平等交流,说明了什么?
  【设计意图:模仿谈话,角色的转换,让学生置身其间,不仅缩短了学生对布莱尔访华在空间和心理上的距离,而且在亲身参与中更能激发炽热的爱国情怀,受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板块三:展望明天
  今天的中国扬眉吐气了,我们的国家终于可以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十四亿中国儿女斗志昂扬、意气风发地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让我们一起展望精彩的明天,谈谈自己的理想吧!
  【设计意图:学生的爱国情感已经被点燃,通过畅想未来,回归到对学生行为的指导。既延伸了课堂教学内容,又指导了学生的行为实践,达到了“课已终,趣未了”的效果。】
  作者单位 江苏省启东市紫薇小学
  编辑 薛小琴
其他文献
尽管是冬末,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走了五个多小时,我们已大汗淋漓。在寒风与汗水的挟裹中,我们终于到达了紫阳县联合镇中心学校。眼前是一栋两层的教学楼,蜷缩在一道深沟里,在光秃秃的大山的映衬下显得有些矮小和陈旧。从一扇半掩的门里望去,三张笑脸突然出现在眼前。一张饱经沧桑的老人的脸,一张清秀稚嫩的孩童的脸,还有一张亲切和善的中年人的脸,三个人围在办公桌前开心地交谈着。微笑着的中年人便是龚孝双,马校长介绍说。
期刊
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浅析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他们找到打开自主学习之门的钥匙。  1.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教育思想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教,学生的任务是学。教师占用大部分课堂教学时间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的传授,学生则处于
期刊
如何把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内化为语文教师的个性化认识,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如何将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每天的课堂上,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呢?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 自主学习需要教师讲授  新课程期待着教师们重新审视课堂教学中教师作用的准确定位——在新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合作者,其次才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要尊重学
期刊
在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引入了“画线段图”这一思考辅助方式,帮助学生在数形结合中发展思维能力,提升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意识。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如果仅仅停留在就题论题、机械运用的层面上,就不能充分发挥这一解决策略的巨大作用,也难以推动学生在抽象思维与几何直观的相互作用之间自由穿行。因此,教师需要深入钻研“画线段图”这一策略的内涵,从不同角度引领学生品味“线段图”的应用价值,从
期刊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中还存在有活动无探究,有思考无智慧,有回答无质疑的现象,有悖于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学习的理念。鉴于此,笔者开展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进行了五个层面的实践,提炼了如下可借鉴的经验。  一、课前导学,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以导学单引导学生课前自学,记录疑难问题,以便教师授课时有的放矢,精讲多练。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笔者设计导学单:“做:用卡纸做一个底为8
期刊
《比较水的多少》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科版(修订版)三年级上册《水和空气》单元的第4课。本文基于《比较水的多少》的课堂教学过程去探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下,教师的策略选择和组织的问题。  一、教学流程的剖析  基于“在教学活动中注意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对学生问题解决的过程做一下分析:  1.提出问题,引起冲突。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比较多少,比
期刊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在教材、教师及学时都相同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却大相径庭,有些学生似乎轻而易举地取得了好的学习效果,有些学生却历经艰辛也难以达成预期的目标。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的情绪,学生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学习过程和质量。如何有效调节学生情绪,取得良好的课堂学习效果,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一、运用幽默调节学生情绪  幽默是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的,让人在笑过之后明白了许多道理。
期刊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桂林山水》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的一篇优美散文。课文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多姿,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作者按总分总的结构,先总体写出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然后生动具体地描写了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和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最后又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作结。这篇散文构思精巧,句段精美,首尾照应,结构浑然一体,是学生品诵
期刊
2013年底,当我走进勉县境内最西边的乡村小学——青羊驿镇板庙小学的时候,唐自银给我的印象很干练,说话还有点男中音,但是当和他握手的时候,他满手的老茧硌得我手生痛,那种痛揪扯得心疼。  板庙小学现有学前班、一年级和二年级共56名学生,都是来自本镇四个村和宁强县观音村的孩子,其中最远的学生家住在距离学校13公里以外,每天都徒步而来。学校原本配备了三名教师,一位长期住院,另一位高度近视,唐自银几乎承担
期刊
有效教学管理就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实现课堂融洽和谐,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和谐发展而采取的方式和策略。要求课堂管理一方面保证教学过程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要以促进学生身心共同发展为宗旨。笔者以为有效的课堂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实施:  1.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建立课堂常规。  開学第一节课,教师首先提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提出对学生的期望;其次让学生提出我们要怎样上课才能达到教学目标,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