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学生心情绪促进有效教学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ang340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在教材、教师及学时都相同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却大相径庭,有些学生似乎轻而易举地取得了好的学习效果,有些学生却历经艰辛也难以达成预期的目标。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的情绪,学生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学习过程和质量。如何有效调节学生情绪,取得良好的课堂学习效果,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一、运用幽默调节学生情绪
  幽默是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的,让人在笑过之后明白了许多道理。如果我们适当运用幽默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绪,宽松学习氛围,促进知识记忆,效果一定是非常高的。
  开学不久,我在执教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我爱你啊,中国》时,都上课五分钟后了,刚范读完课文,门外有报告的声音。铭铭又迟到了。我就借助课文内容给他提建议:“尽管‘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东海的碧波’,可能亲爱的铭铭同学仅仅看到‘帕米尔高原依然是群星闪烁’,误以为天还没有亮,‘啊,我们爱你’。铭铭!——如果你不再迟到,如果你能将今天的诗文背诵下来,你就是我们的自豪!”学生们哈哈哈大笑,同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有个别学生喊道:铭铭加油!铭铭很激动,攥紧拳头说:“行!”这一幽默让他不至于尴尬。全班同学并不因为他的迟到而影响上课,那一节课因为幽默学生很放松,效果非常好。
  二、通过游戏调节学生情绪
  在低段生字教学中,我经常使用游戏手段:例如:“火眼金睛”,把生字、词或错别字、词制作成卡片。引导学生整体、小组、个别迅速拼读,他们注意力高度集中,迅速辨析,并且识读、拼读、识记,效果非常好。
  在高段的作文教学中,也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先确立作文主题。指导写作方法,然后组织学生一起玩“占房子”、“持拍端球夺第一”等有趣的游戏,在游戏体验结束后,让学生进行作文,学生在作文中对游戏规则的说明条理清楚,对场景、人物形象描写生动、有感染力。在作文评讲时,我通过“方法指导—游戏体验一回忆写作—反思指导一同类拓展”的思路,指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断提高同类型题材的作文水平,使他们能够用巧妙的笔触记录富于童真童趣的生活。
  三、依据教材内容调节学生情绪
  如果单纯按照文本内容所能激发读者的情绪为标准,笔者将课文分为三类:欢快的、悲伤的、平和的。《安塞腰鼓》、《雨后》等能够激发欢快情绪的教材,往往带给学生愉悦的情绪。在这类课文教学中,我们可以融合多媒体资源,辅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在教学《安塞腰鼓》时,课前播放陕北民歌或者酣畅、奔放的安塞腰鼓视频,触发学生情感,为文本学习作铺垫;在《赶海》教学中播放欢快的歌曲《赶海的姑娘》,激发学生情感,使这种情感契合文本内容,完成语文学习目标,这种效果是高效而且持久的。
  四、使用激励语言调节学生情绪
  当学生的回答很精彩时,我可以通过诸如“你说得很精彩!因为你能结合课文认真思考,既可以联系自身的生活体验,又可以条理清楚地表达出来,继续坚持,你在语文学习方面一定非常出色!”之类的激励,使被提问学生的情绪处于亢奋的状态,此时所总结的规律、阐明的学法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效果更佳。
  当学生迟疑、不够自信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表扬:“他的看法可以吗?试着表达出你的不同意见。”“这是你这几天来第一次回答问题,不管回答得结果如何,你站起来想要回答,就比前几天进步了!请说你的答案……”“来,请你谈谈这个问题,我从你的眼中看出来,你的心中一定是有了与其他同学不一样的看法,勇敢地站起来。”
  当学生回答错误的时候,一方面可以迂回激励;另一方面可以直接激励:“你很勇敢,第一个举起手来,说错不要紧,关键是敢于发表个人见解!”这样的激励方式,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不会被影响,而是在鼓励中接受被否定或者纠错,他们会心悦诚服,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编辑 薛小琴
其他文献
笔者在长期从事语文教研工作中发现一个共性的问题是: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虽较之过去有很大的变化,然而,教师们一直未变而且始终丢不下的东西——教案,仍然是束缚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张无形的网,一堵无形的墙,致使语文教师们在课堂上始终放不开、拓不宽——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无疑是语文教学中的拦路虎、绊脚石,应引起广大语文教师们的高度重视,否则将会使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穿新鞋走老路。  教学。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工作;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初中美术教学应随之发生根本性变革,不但要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教育功能,还要提高公民的人文素养,顺应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文就如何实施有效美术教学谈一下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教学氛围  师生之间要想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最好的方式是让学生信任你,而不是跟他们说自己是多么的负责任。教师必须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和
期刊
古往今來,人们把写文章的最佳境界称之为“凤头、猪肚、豹尾”。其实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精彩的导课方法就像文章的“凤头”,要漂亮、醒目、吸引人的眼球,而课堂导入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趋进)的倾向,当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就会在强烈的求知欲刺激下进入主动学习状态。因此培养兴趣是培养智力和能力的必要前提与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而
期刊
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丰富学生各方面的信息,提高学生的智力,增强社会适应力,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新课标明确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际,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多种形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可见“读”的重要性。在语文教
期刊
尽管是冬末,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走了五个多小时,我们已大汗淋漓。在寒风与汗水的挟裹中,我们终于到达了紫阳县联合镇中心学校。眼前是一栋两层的教学楼,蜷缩在一道深沟里,在光秃秃的大山的映衬下显得有些矮小和陈旧。从一扇半掩的门里望去,三张笑脸突然出现在眼前。一张饱经沧桑的老人的脸,一张清秀稚嫩的孩童的脸,还有一张亲切和善的中年人的脸,三个人围在办公桌前开心地交谈着。微笑着的中年人便是龚孝双,马校长介绍说。
期刊
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浅析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他们找到打开自主学习之门的钥匙。  1.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教育思想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教,学生的任务是学。教师占用大部分课堂教学时间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的传授,学生则处于
期刊
如何把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内化为语文教师的个性化认识,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如何将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每天的课堂上,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呢?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 自主学习需要教师讲授  新课程期待着教师们重新审视课堂教学中教师作用的准确定位——在新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合作者,其次才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要尊重学
期刊
在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引入了“画线段图”这一思考辅助方式,帮助学生在数形结合中发展思维能力,提升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意识。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如果仅仅停留在就题论题、机械运用的层面上,就不能充分发挥这一解决策略的巨大作用,也难以推动学生在抽象思维与几何直观的相互作用之间自由穿行。因此,教师需要深入钻研“画线段图”这一策略的内涵,从不同角度引领学生品味“线段图”的应用价值,从
期刊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中还存在有活动无探究,有思考无智慧,有回答无质疑的现象,有悖于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学习的理念。鉴于此,笔者开展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进行了五个层面的实践,提炼了如下可借鉴的经验。  一、课前导学,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以导学单引导学生课前自学,记录疑难问题,以便教师授课时有的放矢,精讲多练。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笔者设计导学单:“做:用卡纸做一个底为8
期刊
《比较水的多少》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科版(修订版)三年级上册《水和空气》单元的第4课。本文基于《比较水的多少》的课堂教学过程去探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下,教师的策略选择和组织的问题。  一、教学流程的剖析  基于“在教学活动中注意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对学生问题解决的过程做一下分析:  1.提出问题,引起冲突。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比较多少,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