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仗花开了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boy5493213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月,炮仗花开了。
  我青少年时的家,在村子东北角隅。房子白墙黛瓦,围裾一圈黄色土墙的院子,四不搭邻,稍显突兀和凄落。院子东边不远处,就是田岸;北边稍远一点是一条深阔干涸的河。所以,一年中,我比村里其他孩子,能早看到村外面朝朝暮暮的不同风景,能早领略四季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五月的此时,炮仗花开了,楮树叶长出来了,榆树叶长肥了,我家的猪又有好的吃食了。
  此时,我要背起小箩筐,寻着有楮树生长的田岸和荒岭,在炙热的阳光下为我的猪捋楮树叶。这是我从六岁起就自觉坚持的一项活儿,因为楮树叶猪特别爱吃,在这个季节多喂猪楮树叶,猪长得膘肥体壮、连猪毛都是油亮油亮的;因为猪吃了楮树叶还长得快,别人家喂的猪要一年才出栏,而我家用楮树叶喂过的猪,只要十个月,就可以足斤满重卖给县收购站了;因为每当卖了猪,父母会给我一份奖励,如给我买一些上学用的文具等。我家可以两年喂养三头猪,实实在在为家里解决一些开支需要。
  近处的楮树叶捋完了,要到别人不易光顾的荒僻地方去,才能找到猪最爱吃的楮树叶。于是,小小年纪的我,常常在炙烤的烈日下,在麦浪滚滚的田间埂头,一边惧怕着可能有狼从岸角或麦地里窜出,一边惶惶然、急切地将见到的楮树叶捋完捋尽,直至装满箩筐为止。当一个人从那恐怖的偏僻岸角荒岭走出,我会长长舒一口气,顺手从脚边摘一朵炮仗花,放到嘴边,伸出舌头,轻轻舔吮那一点微微的糖味,觉得不渴了,感到美极了!
  楮树叶春夏两季连续滋长,生生不息,也为我能很好地喂猪创造了条件。但有时别人也知道楮树叶喂猪的妙用,众人关注,总有楮树叶枯竭的时候,于是我便去捋榆树叶。榆树不同于楮树(一般为灌木状),往往樹干高大,树枝高悬,不易攀折。我人矮够不着,就攀爬上树,并在腰间系一根绳子,上挂一个小铁钩,爬上树以后,用带钩的绳子将箩筐吊上去。当箩筐里捋满榆树叶,用绳子小心翼翼地把箩筐吊放到地上。几乎每次从树上下来,胸部和肚皮被树皮擦划出道道血痕,又遭汗水渍,阵阵辣疼。然而,抚按着伤痛,心里是愉悦的,一边喘着粗气,一边俯身掐一朵石卵间伸出的炮仗花,放到鼻翼前嗅闻那沁人心扉的芬芳。
  因为捋榆树叶,我还出过一次事故。那年初夏,我到一堆乱坟滩上的一棵榆树上捋榆叶,由于过于专注,竟从树上掉落,摔在遍地砺石的树下。后来,据不远处干活的村里人讲,我仍然从容地捡起鞋子、背起箩筐,赤脚走回了家。万幸的是,那么高的树,我掉下来竟无大碍,连皮都未擦破。母亲后来说,看到我闷闷地走进家门,脸色煞白,神志迷糊,问答不语,知道出事了。母亲赶紧向邻居小孩索取童尿,对我进行灌服,少顷,我脸色恢复了正常。
  这次事故,我病了一周,浑身乏力,食欲不振。记得一天傍晚,父亲和母亲拿着黄表纸去什么地方进行了焚烧祷告。从此,母亲再也不让我去那种地方捋榆树叶了。
  然而,这却是五十年前的故事了。
  炮仗花又开了。我看着城市里不多见、乡村遍地开的炮仗花,那滋那味,那苦那乐,思绪悠远,怀念久远。
  ——选自2017年06月15日《安阳日报》
其他文献
背靠着黄河面对着天  陕北的山来山套着山  东山上的糜子西山上的谷  黄土地里笑来呀黄土地里哭  夜黑着,我贴着窗站着,清楚地看见外面还有一个我,正默默地紧盯着我看。我跟“我”只隔着一层厚玻璃。夜越来越黑,正前方的山头有亮着的灯光,证明那里存在着一个家。太远了,太远了。除了那点光,我啥也看不见——在黄土地上的无数个夜晚,我都是这样与窗外的“我”对视,我从来没有看清过“我”,却无比清晰地看见了时间的
期刊
冬日的午后,闲散,房间里空气有些闷,情绪就有些躁动。百无聊赖,翻开家里的一本旧相册,随意看看一些过去的旧照片。突然,一张老照片映入我的眼帘,看着它,过去一些温暖的画面就浮现在眼前了。  这张照片是奶奶生前为我们过年摊米黄时留下的记忆。我上高中的那年腊月,放寒假后从城里赶回老家过年,刚进院子,就闻到一股久违的味道。走进窑里,土炕上的大笸箩里放满了米黄,奶奶盘腿坐在炕上摊米黄的鏊子前,消瘦的脸上染上了
期刊
这是一片苍茫辽阔的黄土地,沟壑纵横地北枕梁山、东依黄河,乱而有序地在黄河岸边排列着。这延绵百里的黄土台塬屹立在黄河岸边,似有万马奔腾的震撼,与黄河的壮阔浑然天成,铸就了这一个独特的自然地理奇观。  在它的身后,是连绵起伏的黄龙山脉,它护佑着这一沉淀着几千年来具有厚重历史沧桑感的黄土塬。站在这山脉最前沿的禹山之顶,向东而望,好一派大好河山,尽收眼底,韩塬大地尽在脚下。远处的黄河似一条宽阔而洁白的哈达
期刊
夜已深,此时对我正是“一窗明月半床书”。全然没有睡意的我,禁不住在想,自调入伊旗矿区联社七年多来,究竟在得失间收获了什么,摒弃了哪些。是啊,七年弹指一挥间,目睹了伊旗矿区联社在经济鼎盛时期的辉煌和低谷中的蓄势待发,亲历了改革与发展中的拼搏,在回眸与展望间有快乐、有艰辛、有汗水、有赤诚,当然最多的是一天天成长起来的作为农信人的自尊与自豪。  回想逝去的年轻岁月,那时在一家国有大型企业就职,主要负责工
期刊
飞絮飘落,融入了那一池春水,孳生出满眼的绿萍;春笋一个尖一个尖迫不及待地从土里冒出来,转眼已是棵棵秀竹。姹紫嫣红的花瓣被谁偷偷挪移到了这亭轩中,池塘畔?不远处,零落的花枝间仍有“留连戏蝶时时舞”。葱郁的庄稼外,绿荫浓密,乳鸠稚燕嬉戏盘旋。  在这些芳情氤氲的暮春别样情致中,穿着谢公屐的史达祖,扶着祓兰,看着流淌的曲水,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一阕浓浓的伤情:  “坠絮孳萍,狂鞭孕竹,偷移红紫池亭。余花未落
期刊
老屋原本不老。  三十年前,村子里落成第一幢一楼一底的八间砖瓦房。  苍翠的柑橘林掩映着白墙、青瓦、朱红的木窗、透明的玻璃。房前有一宽敞、用水泥硬化得平平整整的地坝,地坝干爽、整洁,找不到一星半点的枯枝败叶。地坝的边缘砌有花台,山野里最寻常的花经过姐姐的手便增添了不少姿色,桃花还未谢幕指甲花已迫不及待地登台,野菊花还未收起笑脸蜡梅花已悄悄地献上花蕾。  村口,上山下街的村民都会停下来,指手画脚地谈
期刊
我这只孤雁划破青天,奋力的飞,不停不止,不悔不怨,衔着真诚,怀抱夙愿,投下一片清影,留下了几许爱恋,把泪水,把悲伤留给自己,把真诚,把深情写上蓝天祝愿于你们,我就是这只悲伤的孤雁。  我说我怎么就那么爱听古琴,马头琴,悲哀的曲子,原来你在荒野中拉的就是那古琴,拉的也是那悲伤的曲子,飘渺的天空幻化成的彩云,飘荡在平静的心湖。我不禁努力向前奔跑,只为捕捉你遗留下的背影与灵魂。一次与你平常的相识,竟有一
期刊
相对于各种诗歌节、朗诵会频仍的青海诗歌现场,青海散文作家们依然保持着少有的矜持与沉稳。这样的创作姿态在微信写作之风席卷过纯文学的平静湖面之后,面对不断扩大的快餐文学涟漪,显示了一种守望的诗意与可贵。评论家彭学明在《走进沼泽:迷路的中国散文》中也持有类似的观点:“散文跟任何文学样式一样,需要诗心、诗意和诗情,诗心、诗意和诗情是一切文学艺术所必需的。文学艺术有了这三点基本要素,就会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期刊
这块鱼跃龙门硅化木石73cm×19cm是存放于亿昌博物馆众多藏品之一——鱼跃龙门石。  它的整个轮廓像一条大鲤鱼,身体向前上方直立起来,鱼翅像两把划桨的竹篙,扑闪着腾跃而起,大鲤鱼嘴形宛如一个“o”型,有吞吐天地的韵味。仔细再看,在它的怀抱中又隐藏着四条相对小的鱼,四条小的鱼在母腹中也翩翩向上遨游。排在最前面的那条侧着水面体型偏大,显然精神状态极佳,大有冲锋陷阵,时刻牺牲自我的精神状态在为后面的小
期刊
正值天寒地冻、北风凛冽之时,南京紫金山南麓梅花山的梅花却开得异常热烈,三万多株梅树亭亭玉立、蓬蓬勃勃、云蒸霞蔚,开满了密密层层的花朵,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儿空隙,竟是这样饱满,这般豪放和烂漫,带着狂野和自信。空氣中弥漫着点点香气,这新鲜的奇香,不像玉兰花那样浓郁,倒像水仙花透出的淡淡香气。  梅花把一个冬天所蕴藏的精、气、神都尽情地散发出来。梅树风姿卓雅,铁骨虬枝。细细的花蕊似抽穗,像刀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