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1

来源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nley45518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是《非洲猪瘟——威胁全球猪业的重要疾病重现江湖》的第二部分,主要介绍非洲猪瘟病毒东欧分离株的试验性发病机制和疫苗研发情况。
  关键词:非洲猪瘟;流行病学;免疫应答;免疫接种
  在非洲猪瘟已经呈地方流行的地区,持续感染的带毒猪在维持非洲猪瘟病毒在该地区的长期感染上起着一定的作用。业已证明,猪在感染I型非洲猪瘟病毒减毒株后会长期维持感染状态。试验性感染已经证明,感染会从持续感染低毒力I型NH/P68毒株的猪传染给接触该猪的猪。
  1 Ⅱ型非洲猪瘟病毒东欧分离株的试验性发病机制
  一些研究已经探讨了目前在欧洲流行的Ⅱ型非洲猪瘟病毒毒株的毒力。虽然,自非洲猪瘟首次在伊比利亚半岛出现后,由高毒力和中等毒力的非洲猪瘟病毒毒株造成的疾病已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是人们对非洲猪瘟在野猪中的流行情况知之甚少,目前只知道野猪在疾病传播上有重要意义,它们对疾病高度易感以及可能作为病毒携带者在欧洲的病情蔓延中起一定的作用。仔猪、青年猪和成年野猪经口和肌肉试验性感染中等剂量和高剂量的来自高加索地区的Ⅱ型非洲猪瘟病毒毒株后会造成野猪暴发急性型非洲猪瘟,并且12 d以内的死亡率达100%。另外,研究人员并未在血清样本中检测到抗体。虽然非洲猪瘟病毒通过发病猪的鼻涕或粪便排出的数量似乎有限,但是病毒能够有效传播给作为接触对照组的家猪和野猪,并且还能导致这些接触者暴发急性型非洲猪瘟。血液被证明具有高度感染性,其可能是接触猪受到感染的主要来源。
  在另一项使用相似非洲猪瘟病毒毒株的研究中,家猪肌肉注射102的50%血红素吸附量(50% Haemadsorbing Doses,HAD50),接触传播造成所有猪都暴发急性型非洲猪瘟。一头攻毒猪存活到攻毒后第12天,其他猪均在第9天安乐死,所有接触猪均在接触后第14~18天安乐死。仅活到攻毒后第12天的攻毒猪出现可检测的非洲猪瘟病毒特异性抗体。攻毒猪通过鼻腔和直肠低水平地排出非洲猪瘟病毒。该研究表明,流行早期(2007—2009年)的Ⅱ型非洲猪瘟病毒毒株造成猪群持续感染的潜力有限。
  在感染非洲猪瘟病毒期间,潜伏期、间歇期和传染期与感染动物的排毒量和排毒途径有关系,这反过来可能与感染的剂量和毒株有关。Pietschmann等研究了感染低剂量的Ⅱ型非洲猪瘟病毒延长疾病的潜伏期和引发慢性疾病或者造成带毒状态的可能性。研究人员用美国非洲猪瘟病毒的08毒株低剂量经口鼻感染家猪和欧洲野猪。这种分离毒株在极低剂量(3或25凝血单位,Haemagglutinating Units,HAU)下就足以通过口鼻感染动物,尤其在动物体质虚弱无力时。在这些低剂量感染病例中,临床症状出现的时间推迟,但是感染的病程和后果没有改变,受到感染的猪经过11天到4周的潜伏期后会出现急性型和亚急性型非洲猪瘟,并会出现严重的血管病变。
  从2014年起,家猪肌肉注射低剂量(10 HAD50)的非洲猪瘟病毒立陶宛毒株(LT14/1490)会暴发急性致死型非洲猪瘟,要求在7 DPI~9 DPI安乐死7(或8)头猪。与接触猪相似,一头攻毒猪开始出现临床症状的时间推迟,该猪可能通过与其他受感染猪接触已经事先感染了非洲猪瘟病毒。除了一头猪外,其他所有接触猪都出现急性非洲猪瘟典型症状,并在14 DPI~ 22 DPI进行了安乐死。一头接触猪保持不感染,直到试验进行到61 DPI,研究人员间歇性地检测到极低水平的病毒序列,检测不到抗体应答,在组织样本中检测到低水平的病毒序列。
  家猪试验性经鼻或肌肉注射低剂量 (50 HAD50)和高剂量(5 000 HAD50)2013年的非洲猪瘟病毒俄罗斯毒株从家猪和野猪上分离到,结果造成接种和接触的家猪出现急性型非洲猪瘟。高剂量肌肉注射的家猪潜伏期和感染期最短,低剂量经鼻感染的家猪则最长。在该试验中,Mur等在3.7%的血清样本中检测到非洲猪瘟病毒抗体。
  Nurmoja等利用动物传代方法从PCR阳性组织样本中分离到了非洲猪瘟病毒毒株,该组织样本来自2015年发生在爱沙尼亚东北部、死亡率明显低的野猪非洲猪瘟病例。在欧洲,研究人员经口鼻途径让野猪感染非洲猪瘟病毒104.5 HAU,结果除了一头野猪外,其他所有野猪均在 7 DPI~13 DPI发生严重的急性型非洲猪瘟,幸存野猪具有高水平的非洲猪瘟病毒抗体,这表明病毒已经复制。然而,当幸存猪与其他猪在50 DPI~90 DPI混群饲养时,研究人员未发现从幸存猪到接触猪之间的传播。这些结果表明,并不是所有幸存猪均能成为非洲猪瘟病毒的携带者。
  尽管一些现场观察表明非洲猪瘟病毒的某些毒株只能导致受感染猪出现低死亡率(如非洲猪瘟病毒爱沙尼亚毒株),并且存在非洲猪瘟病毒的遗传变异型毒株,但是到目前为止研究人员尚未在东欧和欧盟不同地区的Ⅱ型非洲猪瘟病毒毒株的试验研究中从野猪或家猪上找到非洲猪瘟病毒毒力减弱的明确证据。在大多数病例中,由于急性型非洲猪瘟发病快,研究人员并未观察到可检测的抗体反应。尽管Gallardo等和Nurmoja等观察到了受感染猪偶有存活的情况,但大多数试验已经表明Ⅱ型非洲猪瘟病毒毒株造成猪群持续感染以及进一步产生非洲猪瘟病毒携毒者的潜力有限。然而,我们仍有必要持续监测流行毒株的毒力,并且需要对非洲猪瘟病毒在野猪群中维持存在的机理进行评估。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监测了散养野猪对同类尸体的行为,没有证据表明野猪自食。然而,该研究还表明,非洲猪瘟病毒能在尸体中存活相当长的时间。
  2 非洲猪瘟病毒疫苗的研发
  免疫接种是控制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然而,由于人们对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和免疫的认识存在着巨大的缺失,因此非洲猪瘟病毒疫苗的研发已经受到了挑战。目前,我们尚不明确动物对非洲猪瘟病毒产生保护性应答的精确机理,同时还没有鉴定出保护性抗原,这影响了研究人员研发非洲猪瘟病毒疫苗的思路。此外,人們对非洲猪瘟病毒如何调节宿主的感染应答也知之甚少。一旦鉴定出保护性抗原,研究人员就可以研发出针对相关非洲猪瘟病毒毒株的广泛有效且具有交叉保护的合理疫苗(表1)。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生产者和行业中间商再次联合,以应对到2050年供养90亿人口的挑战,一系列“大趋势”将永久改变农业业务格局,普华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 L.L.C. PwC)总裁老Christopher Nolan说。  Nolan所述的一大趋势是已被科学和数据证明的宏观经济下滑,最终改变社会格局。根据与客户、行业领导者以及政客的交流,总结出PwC“大趋势”作用的常规特性:  
中图分类号:S815.9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7)07-0063-02  1 总体观察  美国养猪生产者正从快速上涨的生猪价格中获利。上周,瘦肉率约53%~54%的生猪价格从9.53元/kg(62.50美分/lb)上涨到10.67元/kg (69.94美分/lb),每头生猪可额外获利102元(15美元)。在过去的两周中,每头生猪的市场价格增长了将近170元(25美元
摘 要:本文介绍了给家禽的入孵种蛋注射L-肉碱、肌酸和植物提取物对胚胎和所孵出雏禽的组织机能、生产性能和免疫力等的影响。  关键词:L-肉碱;肌酸;植物提取物  中图分类号:S815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20)03-0007-03  1 L-肉碱  Zhai等于孵化第17天或第18天用配置长度为3.81 cm的21-G针头的注射器手工将100 μL含0.05 μmol
【摘要】古诗是融音乐美、书画美、意境美为一体的古典艺术。每一首诗都流淌着生命意识之泉的汩汩清流,起伏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诗的语言极其凝练含蓄又生动形象,是运用语言的典范,也是学生学习语言最好的材料。如何让稚嫩的小学生真正读懂一首诗,认识诗人,了解诗文化,是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的。  【关键词】融合 古诗教学 韵律美 形象美 意蕴美   在古诗教学中,遵循学生认知的一般规律,选择多元感官,融合多种学习方
摘 要:人们过去主要用剩余的粮食或泔水喂猪,以增加副产品的价值。在拥有良好组织和监督的规模化养殖情况下,荷兰依然存在这种饲喂方式。  关键词:湿饲料;猪;土豆;蒸馏谷物  中图分类号:S815.4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9)07-0032-03  湿饲料与食品工业生产的产品、谷物、土豆、甜菜以及种子等组分密切相关。大部分湿的副产品最终会成为养猪和养牛的湿饲料。然而,情
上周我们参加了德国汉诺威国际畜牧展。我们看到:  德国汉诺威国际畜牧展两年举办一次,展会所在的大展览中心有超过20个大型建筑。这是我们参加过的最大的畜禽展。  有数百家参展商。有很多非常大的展位,特别是一些养猪设备公司。我们估计有些公司花了上百万美元来参展并布置展位。有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展位,似乎养猪设备行业展开了军备竞赛来布置更大更漂亮的展位方面。必达公司为其它公司设置了高门槛。  德国汉诺威国
摘 要:人们通常根据酶所能分解的物质对其分类。蛋白酶具有分解蛋白质的能力。在替代性饲料原料使用量不断增加并试图减少生态足迹的时代,蛋白酶是一个令人关注的选择。  关键词:蛋白酶;替代抗生素;饲料  中图分类号:S816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9)11-0078-04  在猪的生产中蛋白酶是一种非常现代的饲料添加剂,可改善猪的营养、健康和环境条件,有助于补偿因猪饲料中抗
微生物、饲料和应激等都可能引发猪的胃溃疡。胃溃疡对圍产期的母猪和快速生长期的青年猪影响较大。本文将简要介绍该病的病因、临床症状和预防措施等。  中图分类号:S856.4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8)01-0003-03  发病范围:全球。  发病年龄:断奶仔猪、生长猪/育肥猪、后备母猪、经产母猪。  病因:日粮因素,应激。  影响:苍白、失重、突然死亡、磨牙、呕吐、黑便
钩端螺旋体病是人和家畜(主要是犬、牛和猪)的一种全身性疾病,以发热、肝脏和肾脏功能不全,肺脏病变和繁殖障碍为特征。临床症状表现多样:大多数病例可能不明显,与宿主适应的血清型相关,例如发生在犬上的犬型(Canicola)、在马和猪上的布拉迪斯拉发型(Bratislava)、在牛上的哈尔乔型(Hardjo)以及在猪上的塔拉索维型(Tarassovi)和波莫纳型(Pomona)。如果感染非适应性血清型(
众所周知,日粮中的氧化锌可加快仔猪的生长,减少仔猪断奶后的腹泻。但其他形式的锌为什么不能产生像氧化锌那样的作用呢?让我们来了解氧化锌的抗菌活性。  中图分类号:S816.71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7)07-0055-06  断奶时,仔猪肠道微生物菌群发生了改变,同时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病原菌如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 coli,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