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题创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现代铁路两条铁轨之间的标准距离是1.435米,为什么采用这个标准呢?原来,早期的铁路是由建电车的人所设计的,1.435米正是电车所用的轮距标准。而电车的轮距标准来自马车,马车的轮距标准来自古罗马战车的宽度;整个欧洲,包括英国的长途老路都是由罗马人为他们的军队所铺设的。而古罗马战车的轮距是根据牵引一辆战车的两匹马的屁股的宽度确定的。
美国航天飞机燃料箱的两旁有两个火箭推进器。因为这些推进器造好之后要用火车运送,所以火箭助推器的宽度受限于铁轨的宽度。这就是说,今天世界上最先进的运输系统的设计,在两千年前便由两匹马的屁股宽度决定了。
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很难轻易走出去。这种现象被称为“路径依赖”。
请以“路径依赖”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津梁】
这个题目很有意思,它可以引发我们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向的思考。尤其“今天世界上最先进的运输系统的设计,在两千年前便由两匹马的屁股宽度决定了”一句,令我们深思。于是,我们便有话可说了。
首先,“路径”可以理解为道路、习惯、规矩、传统、原则等,对此,我们不可以随便逾越,只能循规蹈矩。其次,可以引发这样的立意方向:1. 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只有遵循既定原则,才能办好事,才能一帆风顺。2. 条条框框束缚了我们的手脚,“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确定了立意方向,不仅作文有话可说,而且也不会偏离题意了。
【学生佳作】
做一个冲破牢笼的逃亡者
清新县第一中学高三(29)班 邹相昀
真是难以料到,当今尖端运输系统的设计,竟然受限于两千多年前两匹马的屁股宽度。可见,由于惯性的力量,对固有路径的依赖会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越陷越深。为了避免这种无法自拔的结局,还是让我们从固有路径上逃亡吧!
固有路径源自于偶然的选择。这种选择本来是意义不大的。就如马路上靠右行一样是我们早已习惯的路径,而在日本、香港等地则是行人靠左行的。这些都是源自于前辈们的喜好,谈不上谁好谁坏。又如曾经的半斤是八两而不是五两,规定一天24小时而不是20小时等,都是固有的路径。我们一直在依赖着他们,其实,他们本身却没有多大的意义。
固有路径并非金科玉律。前人的一次偶然选择却让人们沿用了千百年,以至于让它们成为一种准则而严格遵守,不要再去考虑的反面,为什么会这样呢?
美国新泽西州的一条大桥建好之后,遇到尴尬:由于人流原因,桥的一边塞车严重,而另外一边却十分空闲。人们强烈要求,为什么不把大桥加宽呢?这个人人都够想得到的解决方案,却因为劳民伤财不现实。后来,有一个年轻人首先提出了一个十分简单的解决方案:把桥面的三三车道改为四二车道,即加宽桥面塞车的一边。果然不出所料,选择这种逃出“只有保持大桥的两边同样的宽度才不至于破坏了对称美”路径依赖做法却开辟出了一条畅通的阳光大道。可见,这个人不但清醒而且也很有勇气:既然固有路径只是偶然的选择,我们何必长期被它桎梏?
“常人遇事会问,为什么这样;而我却假想事情的反面,并问为什么不是这样。”这就是一个逃亡者的大胆宣言。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经在做一种重复的无聊工作:盯着油滴数到38滴时就换一个机器。他曾经问自己为什么不是37滴呢?如果这样,可以让公司每年节省几百万美元啊!正是因为马云想到了为什么不能在中国开创互联网市场这个问题,才有了阿里巴巴的诞生。正是因为袁隆平质疑了“杂交水稻无优势”怎么会成为权威结论,才有了连提出这种理论的专家也在吃袁隆平的超级杂交水稻的奇迹。为什么总是有人在抱怨世界的单调乏味,生活的简单重复却又没有解决的办法呢?因为他们过于依赖固有的路径了,以至于固步自封,而不敢从中逃亡。
据说,森林里的猿人遇到了麻烦,在树上越来越难以生存了,于是有几个猿人就大胆地逃离了森林而跳到了地面,于是就有了我们人类。后来,逃亡者的后代们都喜欢到动物园去,看看那些一直留在树上的猿人们的后代。
【点评】
作为话题作文,文章首先在概述材料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心论点:面对固有的路径,我们必须冲出重围大逃亡。然后,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层层递进,不断深化主题。这种典型的五段式模式使文章的结构完整。作为考场作文也是合符阅卷老师的口味的。本文中间部分论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时,没有明显的痕迹,即没有明显的三个套作式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分论点,而是十分自然地表述了上述三个分论点,且层层递进,凸显了作者不凡的写作功底。
(作者单位:清远市清新县第一中学)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现代铁路两条铁轨之间的标准距离是1.435米,为什么采用这个标准呢?原来,早期的铁路是由建电车的人所设计的,1.435米正是电车所用的轮距标准。而电车的轮距标准来自马车,马车的轮距标准来自古罗马战车的宽度;整个欧洲,包括英国的长途老路都是由罗马人为他们的军队所铺设的。而古罗马战车的轮距是根据牵引一辆战车的两匹马的屁股的宽度确定的。
美国航天飞机燃料箱的两旁有两个火箭推进器。因为这些推进器造好之后要用火车运送,所以火箭助推器的宽度受限于铁轨的宽度。这就是说,今天世界上最先进的运输系统的设计,在两千年前便由两匹马的屁股宽度决定了。
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很难轻易走出去。这种现象被称为“路径依赖”。
请以“路径依赖”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津梁】
这个题目很有意思,它可以引发我们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向的思考。尤其“今天世界上最先进的运输系统的设计,在两千年前便由两匹马的屁股宽度决定了”一句,令我们深思。于是,我们便有话可说了。
首先,“路径”可以理解为道路、习惯、规矩、传统、原则等,对此,我们不可以随便逾越,只能循规蹈矩。其次,可以引发这样的立意方向:1. 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只有遵循既定原则,才能办好事,才能一帆风顺。2. 条条框框束缚了我们的手脚,“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确定了立意方向,不仅作文有话可说,而且也不会偏离题意了。
【学生佳作】
做一个冲破牢笼的逃亡者
清新县第一中学高三(29)班 邹相昀
真是难以料到,当今尖端运输系统的设计,竟然受限于两千多年前两匹马的屁股宽度。可见,由于惯性的力量,对固有路径的依赖会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越陷越深。为了避免这种无法自拔的结局,还是让我们从固有路径上逃亡吧!
固有路径源自于偶然的选择。这种选择本来是意义不大的。就如马路上靠右行一样是我们早已习惯的路径,而在日本、香港等地则是行人靠左行的。这些都是源自于前辈们的喜好,谈不上谁好谁坏。又如曾经的半斤是八两而不是五两,规定一天24小时而不是20小时等,都是固有的路径。我们一直在依赖着他们,其实,他们本身却没有多大的意义。
固有路径并非金科玉律。前人的一次偶然选择却让人们沿用了千百年,以至于让它们成为一种准则而严格遵守,不要再去考虑的反面,为什么会这样呢?
美国新泽西州的一条大桥建好之后,遇到尴尬:由于人流原因,桥的一边塞车严重,而另外一边却十分空闲。人们强烈要求,为什么不把大桥加宽呢?这个人人都够想得到的解决方案,却因为劳民伤财不现实。后来,有一个年轻人首先提出了一个十分简单的解决方案:把桥面的三三车道改为四二车道,即加宽桥面塞车的一边。果然不出所料,选择这种逃出“只有保持大桥的两边同样的宽度才不至于破坏了对称美”路径依赖做法却开辟出了一条畅通的阳光大道。可见,这个人不但清醒而且也很有勇气:既然固有路径只是偶然的选择,我们何必长期被它桎梏?
“常人遇事会问,为什么这样;而我却假想事情的反面,并问为什么不是这样。”这就是一个逃亡者的大胆宣言。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经在做一种重复的无聊工作:盯着油滴数到38滴时就换一个机器。他曾经问自己为什么不是37滴呢?如果这样,可以让公司每年节省几百万美元啊!正是因为马云想到了为什么不能在中国开创互联网市场这个问题,才有了阿里巴巴的诞生。正是因为袁隆平质疑了“杂交水稻无优势”怎么会成为权威结论,才有了连提出这种理论的专家也在吃袁隆平的超级杂交水稻的奇迹。为什么总是有人在抱怨世界的单调乏味,生活的简单重复却又没有解决的办法呢?因为他们过于依赖固有的路径了,以至于固步自封,而不敢从中逃亡。
据说,森林里的猿人遇到了麻烦,在树上越来越难以生存了,于是有几个猿人就大胆地逃离了森林而跳到了地面,于是就有了我们人类。后来,逃亡者的后代们都喜欢到动物园去,看看那些一直留在树上的猿人们的后代。
【点评】
作为话题作文,文章首先在概述材料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心论点:面对固有的路径,我们必须冲出重围大逃亡。然后,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层层递进,不断深化主题。这种典型的五段式模式使文章的结构完整。作为考场作文也是合符阅卷老师的口味的。本文中间部分论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时,没有明显的痕迹,即没有明显的三个套作式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分论点,而是十分自然地表述了上述三个分论点,且层层递进,凸显了作者不凡的写作功底。
(作者单位:清远市清新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