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教师心理压力的形成与应对策略

来源 :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bmh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一种专门化的职业,它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自身的理论武装、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高度成熟的技能技巧,具有不可替代性。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是思想的启迪者,是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是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师;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样传授知识,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师职业的专门化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因此观念的更新是教师开展教育活动的前提,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条件。
  
  一 、问题的提出
  
  压力的概念最早是取自于物理学和工程学,20世纪初,压力的概念才出现在医学界,表示人体的过度负荷,在生理学和医学领域被称为应激,心理学领域除译为压力、应激之外,也译为紧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把压力理解为一个人在生理或心理方面负担过重的状态。现在压力的范围已触及各个领域,作为教师也不例外。
  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曾经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是知识和技能的象征者。但是在教育改革和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教师的角色被定义为“学习的服务者”。教师社会角色认同的改变,学习主体的现状以及社会的客观现实都给教师心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据权威调查显示:30%~40%的教师经常处于情绪波动之中,15%的教师心理有问题,7%的教师有心理障碍。由此可见,教师心理状况不容乐观。教师心理压力是客观存在的,这是时代发展的一种必然性。那么,我们如何正确认识这一问题并寻求合适的应对策略呢?
  
  二、教师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心理压力的社会根源来自于客观现实的挑战
  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过去教师职业的相对稳定受到很大的挑战。教师数量的相对过剩,教育管理中竞争机制的引入,招聘、下岗、分流等人事制度的改革,使教师产生了生存危机。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深化改革的今天,社会结构和社会分配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分配不均,脑体倒挂的现象,从而导致教师心理失衡。而且,社会对教师期望过高,家长在独生子女教育中输不起,于是对子女在校教育有着强烈的期望。当孩子的成长与自己的愿望出现偏差甚至偏离时,就会迁怒于学校教育。再则,不良的社会风气、网络环境的不良诱惑、家庭的不稳定,日趋严重的“留守孩子”问题,贫富悬殊的拉大……凡此种种,无不在孩子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这就要求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孩子身上反映出来的社会问题。
  (二)教师心理压力的原动力来自教育对象的复杂
  教育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人际互动的过程,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有思想感情、有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人。人的问题是教育的中心问题,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职能,教育的直接目的是满足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因此,教育所面临的是社会发展中的人的培养。现在的孩子自我意识觉醒较早,又受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学生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主体意识都得到极大发展;独生子女所表出来的自私、任性、依赖、孤僻、缺乏集体意识和劳动观念,意志薄弱等现象更为突出。由此,教师工作中的难度增大,现有的方法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而一时又没有系统全面地掌握新的理论和方法。
  (三)教师心理压力的内在根源来自于教师的自我认识和发展的需要
  教师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而产生新的压力源。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新知识、新观念、新技术层出不穷,作为以传播人类文明和文化知识的教师,理所当然应走在知识海洋的前沿。人们对教师的知识构建、学历层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遭遇职业枯竭,感到自身发展方面的压力。有些教师生理耗竭,表现为:失眠、头痛、背痛 、肠胃不适、精力不济、体重改变、精神疾患等。有些教师情绪不良,具体表现为烦躁、易怒、抱怨、沮丧、抑郁、悲观、失望、丧失工作热情。甚至出现攻击性、人际摩擦、自伤等行为问题。有的教师才智枯竭,表现为:心理被掏空、注意力下降、效率低、缺乏创造力。还有少数老师甚至是去人性化的,表现为:多疑、待人冷漠、麻木不仁、消极、与人冲突。
  为此,教师必须克服时间、经济、身体及精力等方面的诸多困难,尽最大努力丰富和发展自己,这即是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教师敬业乐教,更好地开展工作的内在驱动力,因而教师对自身发展的需要空前增长。但是,由于各种条件所限,只有极少数教师才有进修学习的机会,大多数教师的职业发展需要得不到满足;另外由于工作聘任、职称评定和进修机会等导致教师之间的竞争,如果学校处理不好,也容易引起教师之间关系紧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教师的职业压力。所以有些老师就有了开学恐怖症和“我们才是学校中的弱势群体”等不健康想法。
  同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产生教师心理压力的一个重要背景:教育改革的不确定性使教师对教育改革适应水平的预期不高,外部强加的教育改革,教师对教育改革的应对能力和顾虑等。
  以上种种因素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既有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又有我国传统文化和教育现状的影响,同时我们还应看到教师压力发展变化的新趋势,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最终导致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问题日益严重。
  
  三、教师消解心理压力的应对策略
  
  压力是生命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适度的压力是维护生命体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动力,是主体适应环境的客观需要。但是,持久和强烈的压力对于主体会产生较大的伤害,这种伤害有时会是毁灭性的,因为这种压力破坏了已经建立的平衡。心理学研究表明,过多、过重的职业压力是人们产生身心疾病和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目前,教师这一职业,正在成为由于职业压力过大而引发身心疾病的“高发职业”。较高的职业压力不仅对教师自身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不良影响,而且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的职业压力还会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身心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不良影响。教师的职业压力与教师的职业满意度和职业承诺呈负相关系,压力越大的教师越容易对教学工作和学校工作怀有不满情绪,教师带着沉重压力和不满情绪走进课堂,易丧失幽默感、对学生失去爱心和耐心、容易发怒、处罚学生等行为。教师在压力下表现出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也会造成间接的影响,甚至对学生一生的发展留下阴霾,严重的还会对整个学校的教学造成不良影响。
  那么,如何帮助教师缓解压力?教师又如何自主缓解压力呢?
  (一)积极拥抱压力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思想可以使天堂变成地狱,也可以使地狱变成天堂。”作为教师,要认识到危机即是转机,遇到困难,产生压力,一方面可能是自己的能力不足,因此整个问题的处理过程,就成为增强自己能力、进步成长的重要机会;另外也可能是环境或他人的因素,则可以理性地沟通解决。如果无法解决,也可宽恕一切,尽量以正向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每一件事。正向乐观的态度不仅平息由压力而带来的紊乱情绪,也能使问题导向正面的结果。
  (二)追求适可而止
  心理健康十分讲究“度”的把握,无论是追求、感情、个性,还是言谈举止,度的掌握都很重要。即使本身是正常的、无可非议的,但是一旦过度就会失之偏颇,甚至走向反面。个性过强,期望过高,要求过严,情绪过大,工作过多,这些情况在教师中容易出现,并且很容易引起心理问题。因此,既要积极进取,又要适可而止,否则物极必反。
  (三)保持一颗平常心态
  心理失衡,是现代不少人很容易遇到的问题,其源于比较与差别。如自己的付出与收获比较;待遇上与别人的差别;把自己与周围的同事、朋友进行比较;与自己的理想比较。一些教师心理常常不平衡,时间长了,就容易产生冤气、憋气、恼火等。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何况在一个充满竞争、挑战的年代,成败得失,此起彼伏,是常有的事,这就需要我们有一颗平常心。有时候要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有时候要退一步才能海阔天空,有时候也要学会放弃,保持心理的平衡与自在,才能更好地体会人生的快乐境界。
  (四)多交往、多谈心
  心理的保健是一个积极行动的过程,如多读一点心理健康方面的书,将知识变成能力;多与他人交往,交心谈心,既能密切关系,建立友情,体会沟通的乐趣,又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要积极改善人际关系,特别是要加强与校领导、同事、学生的沟通交流,切记当压力过大时,要寻求领导、同事的协助,不要试图一个人把所有的压力都承担下来。在压力到来时,还可以采取主动寻求心理援助,如与家人交谈、进行心理咨询、给亲朋好友写信等方式来积极应对。以开放的、豁达的心态对待外界与变化,有利于保持一颗年轻、快乐、充满活力的心。
  (五)处理好工作与休息的关系
  8小时的内外界限常常是不分明的,教师常把很多工作带回家去做,如备课、批改作业、家访等。因此,如何把工作与休息处理好,休闲与发展结合起来,有张有弛,养成良好的工作与生活习惯,也是心理健康的要求。健康的心理来自健康的生活方式。笔者认为要主动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注重业余生活,不要把工作上的压力带回家。要留出休息时间与家人共享。交谈、倾诉、阅读、冥想、听音乐、处理家务、参与体力劳动都是获得内心安宁的绝好方式。选择适宜的运动,锻炼忍耐力、灵敏度或体力……持之以恒地交替应用你喜爱的方式形成习惯,逐渐体会它对身心带来的裨益。
  (六)不断欣赏自己
  要心理健康,要心理平衡,就要接纳自己、欣赏自己、喜欢自己,接受自己的长处与缺点。一些教师为追求完美,总是挑自己的毛病与不足,这样做虽然有利于不断进步,但是也给自己过大的压力,其实也是跟自己过不去。不但做不到完美,反而造成紧张,让自己活得太累。人,只有欣赏自己,才能有信心,才能有发自内心的微笑,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才能有成功的机会。每天微笑多一点,每天快乐就多一点,一件挺难的事儿,一个微笑,就简单许多。微笑还可以互相感染,人往往从微笑中会变得自信起来。
  (七)淡忘压力,培养良性思维
  有些人总爱用过去做错的事和不愉快的事来烦恼自己。其实,不佳的心绪只能靠自己去“平息”。最好的方法就是丢掉和忘却,过去的一切就让它过去吧!时常给自己一点时间,聆听自己的心、用心去寻找、接纳自己的才华。宽容是一种自我解放,朋友是互惠的。不要让自己成为别人,同时要心存感激,时刻感谢自己的同事和对手,尝试做一些幸福联想。永远不要忘记,从他人身上,可能找到自己,也可能失去自己。因而我们要把握生活从改变自己开始!把握现在,接受改变。我们的责任就是充满期待地解开礼物上的丝带,高兴地走过每一天,享受我们自己的选择,尽力而为地去做事。因为人生的目标不是要摆脱困难,而是要积极面对。
  综前所述,面对教师现状的压力,笔者认为,要以积极的心态来鼓励自己,以积极的情绪来享受工作的乐趣,经营好自己的教师生活,积极培养自己的良性思维——当不能改变环境时,就尝试改变自己;不能改变事实时,就改变态度;不能改变过去时,就改变现在;不能左右天气时,就改变心情;不能选择容貌时,就展现笑容;不能预知明天时,就把握今日;不能事事成功时,就事事尽力……让自己的生命之花尽情绽放!
  
  (作者单位:秭归县实验小学湖北宜昌443600)
  责任编辑 郑海燕
其他文献
【摘要】尽管许多老师在英语教学中实行翻转课堂,但他们未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学生下课后的自学成绩不理想,而且在课堂上的实际效果也令人担忧,根据翻转教室的特点,分析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本着统一教育教学的理念,着重于课前、课中、课后更新教学方法,精心设计三个教学环节,以期大大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初中英语是初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对未来学生的个人发展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随着新课程改
凡事总有正反之分,用于品德课堂教学中的一些素材,也可以分为正面素材和反面素材。所谓的反面素材,是指其所反映的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些负面现象,多为不幸、消极、不健康、错误的视频或图文材料等,具有超常、新奇、冲击性大等特点。  随着道德教育要回归生活这一理念的普及,大家认为学校教育应该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不能一味展示现实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否则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同。但是,反面素材虽然能震撼心灵,发人深思,给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语文课堂上引领学生用心触摸文字,感悟文字,让文字成为通往美好心灵家园的桥梁,必将更有效地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在学生生命成长中的引领作用。    一、 续写课文,启迪真善美     《小珊迪》是一篇令人难忘的课文,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
自强、自主、自律和自信的人格在名人和成功人士中具有普遍性的意义。笔者和学校课题组的成员对中外名人传记共104本的研究发现,在这些中外名人身上,100%的人至少具备“四自”人格中的一项,七成的人具备全部的“四自”人格特征。当然,我们不可以说,有“四自”人格特征的人一定能成功,但是,我们有较大的把握说,具备“四自”人格特征是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为此,学校把培养学生具有自强、自主、自律和自信的人格作为
一、基本情况     小杨,女,11岁,原籍贵州安顺。以前一直在老家的一所山区小学就读,2009年9月跟随父母来到慈溪,插班进入我校五年级就读。  进入新学校后,小杨感觉很不适应:作业比原来的学校多了很多,学习越来越吃力了;对频繁的学科单元测试产生了畏惧心理,考前焦虑,经常失眠。有一次测试前她竟痛哭起来,自述很害怕,想逃避,情绪非常激动,老师安抚许久才慢慢平复下来。  在人际交往方面,自述与同学交
“每个孩子都应该做的101件事”(简称“101”工程)是浙江省诸暨市实验小学打造的一个德育品牌项目,其策划源于美国阿莱西亚·T·德万迪尔撰写的《每个孩子都应该做的101件事》这本书。该书围绕“什么样的童年才是最美好的童年”展开阐述,介绍了许多件能让孩子享受童年的事:每个孩子都应该经营一次茶水小摊;每个孩子都应该给长辈送上一件自制的礼物;每个孩子都应该尝试用舌头和睫毛去接触雪花……如果让学校的每一个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語言学习需要大量的输入,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对英语学习尤其重要。”大量的输入离不开阅读,而图文并茂的绘本是人人所喜爱的阅读素材,是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资源。通过英语绘本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本文就英语绘本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绘本应用  【作者简介】王建芬,浙江省杭州市萧
【摘要】在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小学英语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选取合适的阅读材料,通过创设情境等教学方式,引导小学生掌握阅读技巧,锻炼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从而实现学生英语学科素养的有效提升。本文分析了当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改革途径,以期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核心素养培育理念;阅读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袁红
小时候,爱看旧时那些古色古香的木楼,爱看楼里厅上那些精雕细琢的镂花刻艺,更喜欢的是檀香缠绕间,碧纱阁里轻抚木琴的闺房小姐。  她们的容貌都宛若天仙,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你看她们,永远恬静淡然的脸庞,面露浅笑,静若幽兰,芬芳四溢。像潺潺溪水,让周围的人被浸润。如夏天里刚绽放的白荷,清闲洁净,纯洁无瑕,容不得一丝亵渎。她们走在路上,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颦一笑,都在无意中显露了她们高贵的身份,脱俗的气
摘要:历史知识是《品德与社会》教科书中重要的学习领域之一,而现有教科书中历史内容的编写在淡化历史学科体系、突出主题的同时却导致了学生时序感的混乱与历史理解的肤浅等问题。事实上,国内外已有经验表明,时序思维能力是历史思维能力的核心,是《品德与社会》中历史内容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自然也是教科书历史内容编写的重要维度。为此,本文尝试对教科书历史内容编写以及时序思维能力的培养方式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