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奥运时代的场馆商业悬疑

来源 :楼市·居住房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c26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还有两个多月,奥运会就将在北京拉开帷幕。目前,31个北京奥运场馆已全部建设完毕,正逐步接受检验。在2008年奥运会结束前,每个场馆将承载各项体育赛事。那么今年8月24日奥运会闭幕之后,这些投资上百亿元的场馆将会有什么样的出路?如何避免出现“人去楼空”的尴尬?
  
  仅靠奥运难以支撑后续发展
  
  国家游泳中心即“水立方”、国家体育场即“鸟巢”以其独特设计、高额建造费用成为北京奥运会场馆的代名词。然而场馆设施高额的维护费用让北京奥运会场馆的赛后利用和运营问题一直备受世人关注。在奥运场馆商业比重日益明显的今天,奥运会的品牌效应能否支撑起各个奥运场馆的商业运营?
  在华体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体育设施咨询中心运营总监陈林看来,北京奥运场馆的运营,单靠打奥运牌是难以支撑其后续发展。“对于奥运场馆而言,其建设的基本目标是办好奥运会。在奥运会半个月的竞赛期内保证各方面的需求。奥运会结束后,奥运场馆则需要考虑如何服务于大众、提高场馆使用效率。因此,在奥运场馆建设之初,便要充分考虑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结合的问题,加强场馆大众化、多功能性等方面因素的应用效果。”陈林说道。
  作为由中国奥委会控股的企业集团,华体集团在体育产业开发方面有多年的经验。曾参与为“水立方”运营方案提供咨询服务的华体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体育设施咨询中心策划总监李长江表示,早在2006年“水立方”便启动了赛后运营规划。
  “总建筑面积超过六万平方米的“水立方”在奥运会比赛前后的使用有很大区别。我们曾为“水立方”的后期运营出谋划策,其中涉及在奥运比赛结束后将1.7万个座位拆除很大部分,增加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的两层小楼,从而使得“水立方”的商业比重达到30%以上。”李长江如是说到。
  虽然这仅是“水立方”赛后运营的建议方案,但作为业主的北京市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能在两年前就想到场馆的赛后运营工作,说明了场馆运营并非只能依靠奥运品牌效应来运营。“大型体育场馆赛后的长期运营和可持续发展是场馆建设的一大难点,必须在进行建设时就同步考虑到赛后运营的需要。而奥运场馆的赛后运营更需要未雨绸缪。”李长江表示。
  实际上,北京市政府在决定新建奥运场馆时,就已经考虑到了场馆的赛后使用问题。并且在奥运场馆建设与投融资模式上进行了大胆尝试,为奥运场馆的后期运营提供了有效保证。据悉,北京市政府贯彻“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原则,摒弃体育场馆以往那种政府投资、主管部门经营、财政补贴亏损的旧模式。对于由北京市负责的新建奥运场馆和配套设施项目,北京市政府在保证必要投资的基础上,采用项目法人招标的方式进行建设,由中标的项目法人负责项目的融资、设计、建设和运营。
  其中,“鸟巢”项目采用政府与企业合作模式。国家体育馆、国家会议中心和五棵松体育中心等项目,则全部采取建设—经营—移交的模式。早在2006年,北京市政府便举行了2008年奥运会场馆项目法人招标签约仪式,宣布了奥林匹克国家体育馆及奥运村、会议中心、奥林匹克水上公园项目的中标方分别为北京城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联合体,以北京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联合体及以北京天鸿集团为代表的联合体。
  作为投资回报,中标者除享有一定政策优惠外,国家体育馆和奥林匹克水上公园的中标者还将获得2008年奥运会后30年的特许经营权。“奥运场馆的建设通过运用特许经营模式,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建立社会化的投融资机制,相应减轻了政府的投资负担和项目的运营风险。”陈林说道。
  
  推动“体育商业化”
  
  从北京奥运会官方网站上不难看出,北京将有31个体育场馆来承接奥运期间的赛事。具体包括“鸟巢”、“水立方”等12个新建场馆,11个改扩建场馆以及8个临建场馆。(以下图表中显示)尽管体育场馆内的商业比重没有明确指标要求,但从新建大型场馆来看,商业比重日益突出已是不争事实。
  


  以“鸟巢”为例,在2003年中国中信集团联合体中标成为“鸟巢”项目法人合作方,与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共同组建国家体育场有限公司,负责国家体育场的融资、建设、管理、运营、维护和移交等各项工作,并享有政府授予的30年特许经营权。这一政府把体育场馆交给企业管理的行为要求企业有很强的经营管理经验。
  在国家体育场有限公司运营部负责人张恒利看来,“鸟巢”将以大型文化和体育赛事为主,以人流量为基础,通过经营体育场内的商业设施、广告、场地出租以及冠名权来实现基本赢利。据悉,总建筑面积达25.8万平方米的“鸟巢”商业面积比重达到35%左右,其中规划了包括酒店、餐饮、超市、俱乐部以及精品卖场等业态。
  “作为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奥运场馆,其商业运营不得不考虑到其原有的体育功能,且这部分占很大比例的功能并不能直接创造价值。以商业化的运作让体育赛事得以持续发展,正是奥运会成功举办的指导思想。在体育领域,商业化的渗透是对体育发展的一种助推力。”张恒利说道。
  依靠文化、体育赛事等活动来吸引人流量,从而实现体育场馆的持续发展被李长江称之为体育的商业化。“体育商业化指以竞技体育为主体的各类体育运动,采取商业化的运作方式,以获取最大利润作为推动和发展体育运动的杆杆。体育场馆商业从功能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体育场馆自带的基本配套商业设施。另一类则并非是为了体育竞赛而必须匹配的商业。”李长江说道。
  目前,包括“鸟巢”、“水立方”在内的奥运场馆都有面积不少的商业,而这并非是体育竞赛必须配备。据悉,“鸟巢”赛后运营主要是分为品牌运营和盈利性运营两类。品牌的运营主要为大型文化体育活动,盈利性的运营则包括经常性场地出租(超市、宾馆、餐厅)、命名权、包厢、广告收入等。
  “过去体育场馆的商业运营与体育本身是割裂的,很多体育场在商业部分建立了家具城等与体育并不相关的业态。现在体育场馆运营更多的是依靠体育赛事来拉动商业发展,例如“水立方”、“鸟巢”等奥运场馆在商业规划上更多的考虑与体育相结合。”李长江表示。
  
  场馆冠名权酝酿出售
  
  近几届奥运会的经验证明,奥运建设投资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会带来负面影响。例如奥运会后大量体育场馆和设施被闲置或利用不足,一些与奥运相关的行业可能出现衰退等现象。据张恒利透露,在奥运会结束之后,除了积极推进以体育来推动场馆商业发展之外,包括“鸟巢”在内的部分奥运场馆正酝酿在奥运会后出售冠名权。
  “以冠名权和豪华包厢为代表的无形资产开发收入是大型体育场馆最大的收入渠道,能否有效地开发无形资产将决定北京奥运会场馆经营的成败。”对于奥运场馆赛后运营问题,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经济与产业教研室主任林显鹏教授说道。
  目前冠名权已成为发达国家大型体育场馆最重要的开发项目之一,然而在我国,长期以来体育场馆的无形资产开发十分薄弱,致使很多场馆自建成之日起就存在亏损。作为奥运会的举办场馆,北京奥运会场馆在国际上有极高的知名度,在无形资产开发方面具有相当大的潜力。
  过去国内鲜有体育场馆被商业冠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国内企业缺乏体育营销的意识,另一方面则是中国较少举办国际重大赛事,一般场馆的冠名权难以引起国际品牌的兴趣。“鸟巢”是奥运会的主体育场,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显然能吸引很多国际品牌推广的需要。企业冠名“鸟巢”,不但能够吸引更多的眼球,而且可以体现企业实力、提升品牌美誉度和忠诚度。
  为此,张恒利表示,国内外企业都可参与竞争“鸟巢”冠名权,但他们在选择冠名企业时会非常谨慎的考虑企业品牌,并未以金钱至上。因为“鸟巢”不是普通的体育场,有其特殊性。据悉,“鸟巢”是唯一由政府出资的项目,政府预计投资15.6亿元,占总投资的52%。
  “企业冠名奥运场馆是商业助推体育的一种体现,本身是一件双赢互惠的好事。“鸟巢”作为政府出资的项目,应该对冠名企业的提出限制性要求。毕竟在“国家体育场”面前冠名需要重视公众声音,不能单凭企业的资金实力。从这一点来看,代表中国企业形象的国有企业品牌的冠名应为首选目标。”李长江说道。
其他文献
半数房企资产负债率逾50%    在全球金融危机、经济下行、周期性调整等多重“利空”因素影响下,曾经风风火火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在2008年疲态尽显,资产负债率高企,接近或超过70%警戒线的不乏万科、保利等知名房企。  “截至3月18日,我们统计已有31家房地产上市公司发布2008年年报,其中,近一半房企资产负债水平高于50%。如万科的资产负债率高达67.44%;保利地产、苏州高新、ST万杰等房企资
期刊
美国社会学家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显然,北京是装盛中华文化最丰富的“容器”之一。尽管二十世纪的“国际风格”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许多城市的特色,但是每个城市仍然由于它独特的自然,人文和历史背景而各不相同。北京的独特面貌依然清晰,并因不同的建筑使文化传承得以继续。  历史上各时期的建筑就像动植物的化石那样,一点点沉积下来,拼帖成现在的面貌。北京以其华丽巍峨
期刊
关于“回暖”的争议    “楼市回暖”为当下房地产行业的热门话题。然而由于对于“回暖”的界定不同,因此,对于楼市是否回暖也就观点不一,纷繁复杂。    “回暖”的信号  楼市回暖的信号到底是什么?  “楼市回暖的信号主要从三方面表现出来:首先是明星板块的价格见底。所谓的明星板块是指供应量较大、知名开发企业聚集且规划较好的板块,价格调整到位,已经达到了购房者与开发商双方可接受的价格底线,且引发了购房
期刊
高端地产,尤其别墅、高尔夫地产等,越来越趋于奢侈品化。尽其第一功能价值依然是人居价值,而越来越强化的奢侈品化则赋予了其越来越强的投资功能价值,或称之为货币保值增值价值。  不过,随着房地产调控的深化,更基于房地产市场基本要素的改变,其销售速度或会放慢。市场交易表现显得不那么活跃,相对于历史基期来说的交易量减少。但是,由于资源越来越稀缺,高端地产房价将呈上涨趋势。换言之,在通货膨胀日趋严重化的今天,
期刊
物业税是一个热点,近年来有关部门和研究机构曾经提出过一些开征物业税的方案,但是争论不休,没有得出一个共识。在讨论物业税税率时对房价和地价的选择出现了较大分歧。时至今日,这些分歧尚未解决。  目前,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市场经济国家都征收物业税,在各国政府的财税结构中占有很重要的比例。这项税种的定义和名称各不相同,例如,在奥地利、波兰等国叫“不动产税”,在美国、加拿大、德国、智利叫“财产税”。也许是受香港
期刊
5月14日,国内首家上市的经济型连锁酒店如家公布了2008年第一季度财报,报告显示该季度净亏损为5030万元人民币(约合720万美元)。至此,加上去年第四季度,如家已连续两季度报出亏损。虽然并非经营性亏损,但一场围绕着如家亏损引发的中国经济型酒店市场面临“泡沫”的争论已愈演愈烈。  日前,记者如约见到了仲量联行酒店集团行政副总裁安瑞达先生。作为酒店投资服务机构。仲量联行酒店集团对于中国酒店市场有着
期刊
周五上午去了换人后的新的国贸房展会,感到有两个意外。一是看房买房人如此之多,感到意外。二是为国贸房展已不是北京房展会而是成为燕郊楼盘展销会感到意外。  自1994年开始,本人目睹了国贸房展会至今的整个历程,国贸房展从百姓高不可及的外销房主导时代,到CBD公寓为主角的商品房大众化时代,直到现在燕郊、威海、烟台低价房霸占展会,可以说,国贸房展演映的就是整个北京房地产市场十余年来的变化,而展会上买房的人
期刊
汶川地震给房价带来了不确定性因素,令人担心的是,在中央与地方的博弈中,因为震灾的缘故,中央政府会选择退却,从而以货币贬值的方式,防止房地产泡沫的突然破灭。这对经济体系特别是银行体系的冲击或许会减轻,但对货币资产持有者的伤害将会很大。  温家宝总理5月16日离开四川地震灾区返回北京前,在接受中央新闻媒体集体采访时说:无论从破坏性,还是从波及范围来说,四川汶川地震都是建国以来最大的,超过了唐山大地震。
期刊
继《楼市》4月1日刊特别企化栏目“京津联动布环渤海楼市新局”刊发后,京津两地的诸多开发商和买房人反馈希望能持续关注京津两地楼市,加之,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在即,京津一体化正在提速。《楼市》杂志自6月1日起将持续追踪报道“京津互动”话题。另,《楼市》有关京津互动的系列推广活动也将拉开序幕,敬请读者关注。    京城知名中介机构“我爱我家”副总裁胡景辉今年以来每个月都会到天津分公司探讨业务,在两地公司的联
期刊
奥运会渐行渐近,但是居住在奥运场馆附近——马甸某高档公寓的高级白领孙小姐夫妇却丝毫没有心情去关心这些,最近房东又开始用各种理由挑剔,目的明确:要么加租金,要么走人。“都是奥运惹的祸!”搬到这里半年,房租已经涨过一次,忍无可忍,二人开始寻找下个居住目标。  不仅高档公寓,这种情况在最近的租赁市场上时有发生,赶集网、58同城等各大网站租赁论坛上,租客抱怨不断,矛头直指奥运。  各种纠纷的发生真的是奥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