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鸟(短篇小说)

来源 :北京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cq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已经万念俱灰,未来似乎已无任何期待,然而,窗外忽然来了一只鸟,仿佛命运送来的福音, 在一只鸟的叫声中,他慢慢振作,人与人,人与自然,演绎着一段温暖的缘分。那是一只什么样的神鸟?
  “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就这么没完没了咕了一中午。都眼看三点了,还在反反复复把人往死里烦。岂止一中午,已经足足两个多月,天天早晨中午咕咕咕闹腾两回。
  算上厨房、阳台,全家共有五个窗户。铁蛋是这家十六岁的独子,却不交往不出门,天天在家宅着,休学已经一年多了。心情恶劣,失望得有点儿厌世,没心情和任何人发生任何交道。删除了通讯录,有同学打手机打家里电话一概不接,街上碰着熟悉的人绝不夹一眼,愣是低头擦肩闯过去,自己把自己从这个世界上给一脚踢飞了,连爸爸妈妈也不想多瞧一眼多说一句话。也有最幸福的时候,就是宅在自己屋里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呆呆地坐着躺着歪着爬着,感觉最好。可是,有不得不做的事情,比如这“咕咕——咕”,尤其搅扰一个宅在家里,把安静看得比阳光空气还重要的人。恨不能宰了这声音,就再到自己窗台上,再到爸爸的窗台上,再到妈妈的窗台上,再到厨房的窗台上,再到客厅阳台上,每一处都仔细得有点儿紧张,他下决心今天必须搞清楚什么在叫在哪儿叫为什么叫。
  从爸爸妈妈卧室窗户往下看是小区美丽的院子,有花有草有树,还有一圈朱砂红橡胶步行道,镶嵌进满眼翠绿中。自己这面窗户有点儿憋屈,被一道铁锈红墙壁挡得出不上气。这道墙其实也是楼房,和这边一样二十二层。墙和墙用桥梁才用得着的又粗又重的钢筋水泥梁连接。每回“咕咕——咕”,铁蛋儿就找一圈儿。已经至少找了一百多圈儿了,始终没搞明白什么在叫在哪儿叫。天麻麻亮就“咕咕——咕”,比鸡司晨准,从春到夏,叫得单调乏味没任何变化。好不容易到了周末上班族们需要睡个懒觉,中午享受享受午睡,“咕咕——咕”就来了。妈妈没了耐心也叫:“天呐天呐天——呐!”爸爸说:“你叫得和那声音一样节奏。确实该给物业反映反映了。”这话爸爸已经说了不下二十遍。妈妈一听就气急败坏,抓电话的手哆嗦,声音也哆嗦:“忍无可忍忍无可忍!”可是,物业那边没人接。爸爸照旧心平气和:“急不得。我一会儿亲自去找。”其实,他靠安定才能睡着觉,当然比娘儿俩更烦更躁。铁蛋闭紧自己的门,没心情掺和大人的嚷嚷。他们两个嚷嚷一阵儿准刷牙洗脸,妈妈喊:“宝贝,爸爸妈妈得上街一趟,回来给你买好吃的。想吃什么?”“我减肥。”“别说傻话!小孩子家家又不超重,有肥可减吗?”
  “咔嚓”,爸爸妈妈随手把安全门关上。
  “咕咕——咕”害得最苦的人又不是你们。宅家几个月不出门,每一声“咕咕——咕”都不放过他。靠转椅上懒洋洋伸长腿,一支铅笔在五根手指间转过来转过去耍杂技。只要脑子思考,铅笔就得在手指间转,宅在家养成的毛病有助于动脑筋:肯定是糊里糊涂一老奶奶或一老爷子两个月前买了只闹钟,声音设置为“咕咕——咕”。老年人操作不了电子设备,胡乱下指令,闹的声音太大、闹的时间不讲理。但还是有规律,每天早晨闹一回,中午闹一回。这么有规律闹只有电子设备办得到。铁蛋准备写一张启事贴电梯口,“敬请有此‘咕咕——咕’叫设备的先生女士重新设置闹钟时间,若有困难,请打电话XXXXXXXX,将免费上门服务……”双手搁键盘托上,手指即将雨点般落下。“咕咕——咕”……这一次听得真真切切,天哪!竟然在自己窗外!他慢慢往起站,终于看到了,两只灰色鸟落在铁锈红横梁上,脖子上长一圈儿彩色斑纹,这一只歪斜着脑袋深情地望着那一只,望一眼“咕咕——咕”一声,在表达关爱或者问候。谁都看得出,这是对儿情侣。“咕咕——咕”,那一只回应。一只叫的时候,另一只绝对不开口。不像我们人类,爱插嘴打断别人的话。爱你说我说他说谁也不听谁,吵吵嚷嚷乱七八糟打嘴仗。它们懂礼貌知忍让。铁蛋津津有味欣赏了一會儿,差点儿忘了自己几十天来积攒的仇恨,就扬了扬手轰它们滚蛋。隔着厚厚的真空玻璃,它们听不见也没看着,依旧卿卿我我“咕咕——咕”。铁蛋随手拉起条白枕巾,开窗冲鸟们上下乱挥,两只鸟忽地扇起翅膀翙翙飞去,消失在对过楼群后。
  安静了,没谁再吵了。铁蛋儿耷拉下眼皮俯视院子里阳光下的树影,安静得连影子移动都能磨出声音,安静得人心悸。人家一对儿鸟好好谈恋爱玩儿,又不懂得打扰了谁,就被无辜地惊吓、野蛮地驱赶,着急忙慌飞起,慌慌张张说不定就碰了钢筋水泥墙,很可能被电线挂一下翅膀倒栽葱跌一跤……铁蛋双手捂了大半张脸,两只鸟可人的模样儿不时在紧闭的眼里眨巴。即使飞起没出事,可怜它们那么弱小到哪儿去寻安身?这个角落,可能是它们千辛万苦才寻得的,虽然不遮风挡雨,没有茅草铺位,还不能算一个窝,能够拖儿带女小宝宝们可以躺可以卧才算窝。这里不是窝但有乐趣,刚才它们就乐了好一阵儿。说这个窝不安全似乎也不妥,这角落还是比较安全的,因为,只对着一组窗户,窗户里就一个宅在家的大男孩儿,绝对不杀生,应该非常安全。至于刚才驱赶,“我也没弄明白呀!你们藏起身两个多月,好吃好喝铆足劲儿‘咕咕——咕’,闹心别人两个多月,别人糊里糊涂任你们‘咕’,都快被你们咕疯了,终于发现了你们俩,不打你们骂你们,还不许吓唬吓唬?你们总不能不讲理吧!如果你们有良心还讲道理,天黑前乖乖回来。不要吓唬人好不好?”
  一年来,男孩儿没说这么多话。可惜,这些话,是对窗户说的。他觉得心里窝住一股无法流转开的怨气,他从来就没想对谁说。对着玻璃说不丢人,不会有谁非要同情开导谈心教诲讲大道理,没谁为谁落泪伤心痛苦。窗户什么也不知道,连傻都不会。男孩儿说着说着,揪张抽纸抹泪,展开在眼前看了好一会儿,说:“奇怪不?我居然流了泪。其实才不是为那双鸟,是为自己。完全是为自己。”
  眼泪再一次汩汩流。是“汩汩”,只有他自己能够听见流淌声。他接连揪好几张抽纸捏手里,说:“你们两个傻瓜!告诉你们,这是一座世界级超大城市,人口就有两千多万,在这里比你们各种鸟加一起还多得多。我们人像鸟一样住在各自的小小的窝里,就像他们两个大人出去,回来给孩子们提点儿吃的。你们不是回来也衔根虫子、叼颗什么豆豆吗?你们不也是要经常哄一哄小鸟们吗?我们和你们不一样,我们谁都不需要理会谁。我就不知道同一层住着的人的名字。我也不想知道。他们也不想知道我的名字。我们一群陌生人就这么黏黏糊糊好多年,一点儿意思也没有。说哪儿了?现在是说你们。两千多万知道吗?即使像你们那么小不点儿,飞起来黑压压能遮盖整个蓝天。而且人挨人人挤人,从地铁钻出来,一个个挤成相片。你们两个傻瓜也不知道什么是相片。这么多人,你们上哪儿找安身处?你们飞着飞着肯定会累,累了肯定要落墙头上、电线上、树梢上歇歇翅,我们没有翅膀,我们叫歇歇脚。你歇着也不能闲着,记住要来回走,没规律地走,千万不能一动不动。我们人发明了一种打鸟的坏东西叫弹弓,所有男孩子都爱玩儿,听听,打落你们,我们叫玩儿。打落了还手舞足蹈庆祝欢呼。你一动不动停下,说不定谁家小子就学独眼龙闭起一只眼瞄你。危险不危险!”   男孩儿絮絮叨叨絮絮叨叨,直到开门声响才顿住,眼睛仍然像猫那样睁得大大的,盯着窗外喊:“妈——妈——”男孩儿一般不习惯喊爸。男孩儿黏糊妈。大概,妈妈已经有一年多没听儿子这么急切地叫妈找妈了,手一松包呀袋儿呀掉了一地。“妈——妈——”那道宅闭的门冲着他们俩呼一声推开。“是鸟!是鸟!”妈妈迎上去抓住儿子的大手问:“慢慢说慢慢说,什么鸟?”“扰人烦的声音,是鸟叫,就在我的窗户外那根横梁上。”妈妈冲进儿子屋里想看个究竟,却被儿子一把拽住胳膊,说:“它们也许回来了,别惊扰了它们。”儿子说着话,眼睛瞅着窗外,这种激动和期盼他们认识。这是儿子的神情,小时候直到休学前的神情。爸爸愣住了,一年来压在心上的石头动弹了,泪水噎得抽抽搭搭双肩乱抖。儿子每隔一分钟就小心翼翼去看一次,爸爸压低声音问:“回来了吗?”儿子一下子又回到原来,痴痴呆呆说:“还没有。本来人家两个好好说话,我开窗用枕巾赶。它们吓坏了,谁还敢回来?”门“咔嚓”关闭上。还是原来的家,原来的气氛。妈妈轻轻叩门,叫:“儿子,儿子……”
  门开了,儿子泪流满面絮絮叨叨:“真后悔!为什么就要赶?它们那么乖,也不懂得碍着谁,多大的委屈呀。妈妈,你说,他们今儿晚上能找个睡觉的地儿吗?那么小,那么弱……”眼睛直勾勾往窗外看。妈妈爸爸目光直勾勾落在儿子关心的地方。心里在祷告:“阿弥陀佛!神鸟呀,回来吧!您就回来吧……”两个人的心冲上嗓子眼儿跳,如果那鸟万一不回来可怎么办?
  两个人坐进沙发里不换衣服、不换拖鞋、不洗手、不吃不喝闭起眼,惊心动魄地等着。
  门悄悄开开,脚步声压抑得不注意就听不见。儿子压低声音:“回来了!”父亲忽地站起,儿子手放嘴唇上:“嘘——不要惊着它们。”三个人抱成一团,互相轻轻拍背热烈庆祝。六只掌不出声击了三次,爸爸要击第四次,妈妈躲开自己的手赶紧制止:“神三鬼四!”爸爸一连串点头如鸡啄米:“正确。正确。正确。该避讳!要讲究!”三个人贼似的踮脚尖儿挪步。如果从鸟们的角度看,儿子的窗户下沿不时露出三颗脑袋六只眼睛。妈妈按住爸爸的头,爸爸按住妈妈的头,都说:“还敢往上呢?”生怕头升高分分厘厘把鸟惊着。不看的时候,就坐窗台下商量,约定偷看鸟们、留住鸟们、保护鸟们的办法。“咕咕——咕。”鸟们说话了,声音轻轻像喃喃耳语,不似白天滔滔朗朗粗声粗气,而是缠缠绵绵柔声细气,好像说:“瞌睡——吗?”另一个说:“那就——睡。”
  儿子问:“我想拍照,又怕吓着它们。”爸爸想了想说:“第一千万不能闪光。第二千万不能‘咔嚓’。”儿子爬到写字台取了手机又爬回来,在爸爸妈妈的监督下取消闪光关闭声音,再审查三次,不放心再试拍两张,然后偷偷举起,“高点儿,再高点儿,再高点儿。”两个家伙正挨一起歪着头互相欣赏呢,儿子连按三次快门。爸爸大拇指举在妈妈鼻尖上:“绝对精彩。”妈妈推开爸爸的手:“捅眼睛了!二百五。”三个人挤窗台下,打开手机屏幕,放大——歪头的那只在使劲儿讨好,浑身的甜蜜,酸极了。儿子举起大拇指骄傲地瞧瞧爸爸再瞧瞧妈妈:“怎么样?”两个人异口同声:“棒!”儿子话中有话问:“摄影者谁?”“当然是铁蛋。”“不——不不。应该是狗仔队。”爸爸首肯:“鬼眉溜眼背着人家咔嚓,不是狗仔队是谁?”
  那天晚上,这家人大人孩子热血澎湃得闹不停睡不着。他们聚集在客厅几乎是同步发声说:“得百度百度是什么鸟。”有事没事总招惹爸爸是妈妈的老毛病,何况这次还有了事,怨声怨气嘟囔:“我就纳了闷,一个内蒙古长大的半城里人,竟然不认识是什么鸟。”爸爸也不吃素,说:“蹊跷——!三分之一童年在农村土旮旯混大,连鸟都不认识。”儿子就有点儿急,说:“不认识不要紧,我们可以百度。百度‘咕咕——咕’叫、灰色脖子有一圈美丽花斑的鸟。”爸爸说:“我百度‘咕咕——咕’叫、灰色鸽子大小。”妈妈说:“我百度‘咕咕——咕’叫的鸟。”于是,儿子把手机拍的片子发给爸爸妈妈,拜托他们附上照片。百度了,他们又不约而同要给微信朋友圈发照片,问:“请教高人指点这是什么鸟?”铁蛋上“QQ同步助手”下载存在那里的通讯录,再整理恢复微信朋友圈。爸爸妈妈就等着,他们俩要和儿子同步把信息发出去。好在机器在铁蛋手里简直就是玩具,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仅仅不到三分钟,铁蛋问:“准备好了吗?现在,三二一!”结果,妈妈忙中出错,在手机屏上怎么也点击不出微信朋友圈,急得乱嚷嚷:“不公平!重来。重来。”儿子、父亲扒住沙发笑,儿子说:“太笨了!”父亲说了三遍:“笨的!”妈妈假装生气把手机丢沙发上:“不玩儿了!”为了体现公平公正,爸爸建议“狗仔队”成员第二天早晨八点整核对朋友圈的回复,比一比谁的朋友圈有能人认识“咕咕——咕”。爸爸命令:“今儿晚上谁也不能作弊。谁作弊谁是小狗。”妈妈就笑:“狗仔队里还有猫?”
  那一夜,爸爸吃三颗安定却未合一眼。他感觉到,压顶的石头被一只小小的鸟撼动了。他几乎整夜盘腿坐床上,双手合十“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内蒙古西部人遇要紧事就爱这样祷告。爸爸的爸爸一祷告就忘了祷告的目的,连自我都忘记了,就只剩下祷告本身。
  那件事发生在冬天,铁蛋的物理老师冤枉了六个男生,用绝对权威就范他们,五个男生认下自己是最早笑了的一群中的一个。那天,几个女生把两根跳绳接起来,拴两棵树上搭外套。老师扭头欣赏几个女生毛毽踢得神,脑门儿剐绳子上脚来不及收,自己把自己整了个倒栽葱,挣扎爬起摇摇晃晃站不稳。如果没有师长的权威镇着,现场的人都憋不住笑。可是回到班里,笑声山洪似的暴发了好长时间,有的差点儿没笑死,笑得忘了上课时间,物理老师来了,又铁青了脸走了。老师记住有六个人笑得最狂,其中一定有个挑头笑的,这一个肯定是铁蛋,他笑得捂住肚子趴桌子上。谈话的时候就他一个嘴硬不认账。老师问:“谁带的头?”铁蛋答:“不知道。”“谁泪奔了?”铁蛋答:“不知道。”那几天还发生了一件寸极了的事件,老师的奥迪Q3轱辘下被安放了古代打仗用的铁蒺藜,车一开“噗噗”两声放了气。老师又气又心疼,跑校长办公室告状哭了一场,说:“应该是铁蛋。”是谁放了铁蒺藜?铁蛋真的不知道,当然不能认。其他五个也不认。校长训导了大家两回,仍然搞不清这个恶作剧是谁干的。校长说:“不應该像是我们学生干的。”物理老师死心眼儿还小心眼儿,真心实意认定是铁蛋干的,真心实意要帮助铁蛋,三次家访,十多次找铁蛋谈心。他不发脾气不训人,说话细声慢气却不依不饶。“其实吧,你这么好个孩子,老师真不忍心认为是你。”“能认识自己的错误,对今后的进步可是大有帮助的。”“字写得比老师的还好!这么好的手,可惜了。”还隔三岔五打电话关心铁蛋。一个十五岁的男孩子哪消化得下这份儿窝囊,有生以来第一次失眠了,又感冒了一场,开始害怕学校、害怕谈话、害怕电话铃。想到一句老话“惹不起还躲不起”?一跺脚,休学了。   仍然习惯早晨六点醒,第一个动作仍然是伸手抓床头柜上的闹钟,第一个意识仍然是“闹钟怎么不闹”?才记起自己在休学,一动不动抓着闹钟犯愣。拉开窗帘,看上学孩子的自行车无声无息滑过。看到第十六天,坚决地从通讯录删除了大部分同学、老师。第二十天,再删除十个好朋友。第两个月的早晨,最铁杆儿的几个朋友也删了。非常心疼,一起看电影打篮球踢足球远足辩论……一幕幕在脑子里过。舍不得看不见他们,舍不得看见他们。最舍不得一个叫何路路的女生,坐自己前两排,不是自己的好朋友,好像也不注意自己,不多和自己说话,对每一个男生都不理不睬,每堂课落座总瞥人家一眼,上课常常用书打掩护瞥了又瞥。有时候梦见她,昨天就梦了,在重度阴霾中裹一方红头巾溜达。最后,咬咬牙把她也删了。留着也没实际意思,和她就从来没通过话。在她的通讯录里,可能根本没自己的姓名。删除这个号码,心疼得不想吃不想喝不想睡也睡不着。其实,如此重量级号码,存放在心灵深处没法删。三个月头上,连微信朋友圈子的信息也删了个干干净净。干干净净好,干干净净是无,无是无烦恼无苦痛。经常不知道怎么进的浴室,开足水量冲了多久不知道。
  爸爸就是那时候落下失眠症的。有一天西瓜吃多了起夜,见爸爸门缝有光,蹑手蹑脚从门缝瞅见爸爸抽两口烟抹一把泪。他知道,在为自己苦恼。他还知道,爸爸最近上医院频繁得很,备忘录里尽是精神科医生,和妈妈不争不吵比较和谐。两人三天两头互相推荐医生,三天两头筹备送礼,羊绒衫、苹果平板、沉香手串儿、丝巾、紫砂壶、金骏眉茶……妈妈舍不得摊开双手抖:“这么漂亮的东西自己都没舍得用。”爸爸句句铁石心肠:“没办法,大家都送,我们也得送。要好的就得好价钱。要舍得!”妈妈就“唉——唉——”叹气。爸爸拍拍妈妈肩膀:“十个人九个小偷,谁不是小偷?”铁蛋不知道他们这是在干什么,爸爸病了?妈妈病了?铁蛋没了想象力,日子过得纯净,关紧自己那道门,不笑不哭不疼不痒不生气不追求不关心不思考不说话,仅仅上网浏览浏览无聊的人世间。对了,出过一次门。爸爸妈妈上班走后,倒三趟公交车去拜雍和宫,没烧香没磕头没找喇嘛。心中什么也不需要,当然就什么也不求。他来,只是为了来。来了,找一个角落干干净净坐了一上午一中午又一下午。一对夫妇牵着刚刚会跑的小姑娘来朝拜,忙烧香磕头忘了女儿。小姑娘举着一支红玫瑰来找铁蛋,说:“花儿不是给你的。”掏出一块大白兔糖说:“给你的。”铁蛋正需要吃一块糖,就接住那块糖。小姑娘说:“谢谢我。”他没说谢谢,但当小姑娘想要到另一个院子的时候,他说:“不能离开我。”小姑娘拿一根木棍儿蹲地上划砖缝,铁蛋目光一直落在她身上,直到有人牵了她的小手,铁蛋问小姑娘:“认识他们吗?”小姑娘指住男的:“爸爸。”再指住女的:“妈妈。”铁蛋点点头认可。他放心这个陌生小姑娘了。
  回到家,爸爸妈妈正惊慌失措焦急万分等儿子。妈妈说:“最少发条短信告诉我们一声呀!”爸爸不责怪,忙把拖鞋放儿子脚下,端一杯柠檬水递儿子手里,心平气和地问:“遛弯儿?”儿子:“不是。雍和宫。”妈妈也缓和下来了,问:“祈福了?”儿子说:“就是走走,真的。”爸爸妈妈疑心了,如果是假的呢?如果去参拜大德高僧呢?很可能是遁入空门的先兆。爸爸说:“爸爸认识雍和宫大住持呢,是咱内蒙古鄂尔多斯鄂托克蒙古族,真正的大德高僧,我们可以走后门拜访一下。”儿子丢下三个字:“我没想。”宅进自己屋里。
  “唉——唉——听说雍和宫香火可灵啦。”
  爸爸压低声音说:“最灵的药,应该是他暗恋的那个同学。”
  “我也这么想过几十回。要不,我去找她妈妈爸爸求求?”
  “我也这么想过,还征求过医生的意见。医生说,有可能是良药,也有可能是毒药。”
  “怎么讲?”妈妈急得摇头。
  “如果儿子认定自己目前状况不配见那姑娘,把见那姑娘看作丢了人,就是毒药。”
  “良药呢?”
  “医生说,良药的几率极低极少。这服药,谁敢用?”
  “咕咕——咕……”第二天,鸟第一个醒来闹出动静。父亲轻轻地轻轻地叩儿子的门,儿子一根手指头竖嘴中间,“嘘——”母亲立刻加入进来。两只鸟正说在热闹处,这只说,那只听,盯住窗户。那只说,这只听,也盯住窗户。应该是警惕的眼神,害怕着昨天那白色恐怖条子。但是,白色恐怖没扰乱它们客客气气礼礼让让。儿子说:“真是对儿好鸟!”
  8点,谁也没招呼,一家人分秒不差聚集客厅。母亲习惯了抢先:“我的朋友中百分之六十认为是鸽子,你们内蒙古人叫噜噜。他们还发来古巴名曲《鸽子》,可好听了,听吗?”父子俩头摇成拨郎鼓,鼓得從来没这么一致过。父亲让儿子先说,儿子执意让父亲占先。父亲说:“我朋友们百分之十一认为是石鸡。百分之五十认为是鹧鸪。百分之六认为是斑鸠。绝对少数派……”
  “真理有时候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就是斑鸠!”儿子已经成竹在胸。“我一同学爸爸是有名气的花鸟画家,扫了一眼就说是斑鸠。我百度了,就是斑鸠。国家保护动物。有火斑鸠、珠颈斑鸠、白斑鸠、山斑鸠、灰斑鸠,我们家这俩,应该是珠颈斑鸠,最漂亮的一种斑鸠!同意不同意?”
  六只掌对击三次。
  儿子宣布:“我给它们起了名……”
  “停——!”父亲像篮球裁判那样右手食指放左手掌心下。“爸爸最知道它们为什么来。名字得爸爸起。”父亲可怜兮兮能撼动铁石心肠。
  儿子望着母亲,母亲撇撇嘴:“我们得保留修改的权利。”
  父亲一字一板说:“它们俩共同的名字叫福鸟。好不好?公的叫大福,母的叫小福。好不好?”
  母亲立刻举起双手:“好名字!但是怎么就公的母的,太不尊重!要说男的女的。小福有点儿那个,叫二福行不?”
  “二福也有点儿那个。大福挺好,是爷们儿的名字,女的改洪福。大福我们叫大福。洪福我们叫红红,红色的红,女的名字。靓不?”
  “靓!”六只掌再击。
  “你们别打扰我。我要和大福红红套近乎。”儿子的门关上了,爸爸妈妈互相庆贺击掌。儿子今天要做的事,将引导他迈开第一步。这一步,关系到正常。他们俩苦苦挣扎奋强的,就这么简单——正常。   “阿弥陀佛——”夫妻俩双手合十。
  儿子门“咯噔”一声。“我去理个发。”儿子打招呼,无可奈何地笑了笑。“头发长成刺猬了,别吓着福鸟。”父亲照照镜子,说:“我们一起走。我染染头发,瞧我这两鬓白茬茬怪吓鸟的。”铁蛋一手抓住爸爸的胳膊,一手伸爸爸脸上,摸摸左鬓再摸摸右鬓,迟迟疑疑顿了一下,再拍拍爸爸后脑勺——爸爸就经常这么拍儿子的后脑勺。爸爸竟然热泪涔涔,笑着说:“没事,没事,人老了都这样。”妈妈也哭了,抱住父子俩说:“你爸爸才四十出头,就这一年劳、劳的……”她泣不成声没法往下说。
  在鸟们眼里,现在出现的这头直立动物有点儿可以亲近,不操练白色恐怖条子,头长得好,像“我们”的头那么服帖顺溜。操练白色恐怖条子那一头长得就恐怖,像谁呢?想起来了,像豪猪。豪猪那么点个子就凶得要死,连猫呀老鼠呀兔子呀什么的都惹不起。个头是豪猪的十多倍,谁惹得起!好在“我们”有翅膀,张开就躲得起。事实上,铁蛋认为把长发剪短,得到了鸟们的一定信任。剪短发之前,哪怕铁蛋的影子落玻璃上,鸟们立刻张翅。理了发的铁蛋就远远站屋子中间,不让手和头有突然动作。每两分钟前挪两厘米,一个小时后,终于靠住了窗台。鸟们现在像在树林里看到迎风摇曳的小树那么放松,“咕咕——咕”……铁蛋慢慢举起手挠挠头,鸟们紧张了一刹那,判明是这一头无害动物,就放心大胆地跳来跳去做游戏。铁蛋双手举过头顶,鸟们只是看看毫无反应。铁蛋想起父亲的一句口头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自言自语说:“慢慢来,莫要急。”
  鸟们出去玩耍浪漫,铁蛋抽空画了鸟窝图纸,买了木板钉子铁丝钢锯榔头,地板上衬切菜板,钉子榔头之类在切菜板上干不心疼。实话实说,鸟窝造得七扭八歪丑得很,没一根线条是直的,摸了一遍,还好,没有露尖儿的钉子,不会伤着鸟。趁着鸟们没回来,打开窗户,把鸟窝和有两个格子的塑料餐具固定在阳台护栏上,这边添食物,那边注清水。窝里垫了一块带毛的羊皮,福鸟卧上去会舒服得立马做美梦。
  如果是人,白白逮着一座房子和一套餐具,还不手舞足蹈?鸟们可不会这么兴奋。它们跳来跳去没完没了“咕咕——咕”商量。大福先把头伸窝里看个究竟,红红学大福看了看,退出来。鸟们不认识,不知道可以派什么用场。但它们认识食物和水,立刻挤上去又啄又饮又叫。
  夜幕一分分一寸寸一毫毫咬紧。从前的十六年,铁蛋没观察过白天黑夜如何交替。鸟们天生对日出日落敏感。鸟们听太阳的话,日落而歇,它们就歇了。铁蛋打算明天起个大早看黑夜和白天交替的全过程。几点起床?他打开手机,想查找明天日出时间,他知道需要在日出前一个小时起,才有可能观察白天和黑夜交替的全过程。微信上趴了大堆红点儿。点击……几乎所有同学都不问人们好,只问鸟们好,表情用得棒极了,微笑的,龇牙的,羞赧的,惊奇的,打酒的,献花的,舞蹈的……有一个表情最酷:一条女汉子怒气冲冲猛踢大门,一行字是:“你个铁蛋!敢金屋藏鸟,不邀本小姐解眼馋!”落款是路路。心慌得横冲直闯,击键指头打A戳Z上。乱了方寸没了远近。铁蛋的回复是:“熊铁蛋恭候路路何小姐大驾光临寒舍观鸟(注意:不准羞着最美丽的小鸟小姐)。”表情是一只浣熊两手捏两朵花儿得意洋洋一步一举起,括号内的字写了三遍删了三遍。
  路路选在一个星期三中午,不是看铁蛋,微信上说是“专程看望尊敬的斑鸠夫妇。”铁蛋心思:这丫头智商扔我五条街。星期三,任何人都上班不在家;中午,下了最后一节课二十分钟就能到。和谁也不用请假打招呼。铁蛋明白路路的良苦,当然就不告诉爸爸妈妈。
  路路要来,尽管只看鸟不看人,铁蛋还是紧张得有点儿不对劲儿。瞒着爸爸妈妈,在爸爸妈妈面前就心虚。铁蛋做了理亏事一貫如此。尽量避免单独和他俩在一起,没事给自己找事躲他们俩。比如,上窜下跳调整墙上的画框,结果是歪的调正了,正的调歪了。不辞辛苦再上窜下跳调。真正要做的事得等爸爸妈妈不在的时候。列了张清单:打扫屋子(要一尘不染)。书桌上搁书(托尔斯泰《穷人》,课本)。小吃(西瓜,樱桃50块1斤以上的,草莓30块以上的)。饮料(柠檬,摩卡咖啡……)。乖乖,太多了。
  那天没有霾,天上蓝是蓝白是白。福鸟们已经在阳台上跳来跳去。父亲卧室阳台对着院门,可以观察每一个进出的人……“应该到大门口迎接呀!”他对自己说。可是,路路来了!着运动衣系红丝巾,丝巾头发搅一起风风火火飘,怀里抱一只憨得不行的泰迪熊。有一次铁蛋没招惹她就挑衅:“熊孩子。”铁蛋姓熊。那是一次温柔的挑衅,和这次一样。
  “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福鸟说话了,低音部分穿透力很强,可以隔两三百米听到,路路停下脚步侧耳倾听。肯定听着了,向着这个方向举起泰迪熊使劲儿摇晃,还咧开嘴笑呢。
  作者简介
  杜弋鹏,男,《光明日报》高级记者。文学爱好者。
  (标题书法:周润天)
  责任编辑 王秀云
其他文献
意志坚强,积极向上,这是所有人对陈耔蓬的印象。瘦弱的身躯里,蕴藏着强大的精神力量;黑亮的眼睛里,饱含着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陈耔蓬,一个身患重病的小小少年,却用自己优异的学业成绩和卓越的创新能力向命运宣告——我不放弃!本期《TA模样》,初初就带领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令人敬佩的同龄人。  特殊的“学霸”  2017年9月10日,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创客大赛颁奖大会上出现了一位坐在轮椅上的领奖人,他就是来
冯亦同,1941年生,江苏宝应县人。现任南京市作家协会顾问、江苏省诗词协会顾问、江苏省中华诗学研究会顾问、南京市诗词学会顾问、南京市对外文化交流中心理事。  诗作《莫高窟写意》获首届金陵文学奖,诗集《男儿岛》获第二届南京市文学艺术奖银奖,文学传记《徐志摩》获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颁发的首届龙文化金奖,广播剧《朱自清之歌》获江苏省1998年度广播剧单本剧一等奖、江苏省第四届“五个一工程”奖,诗集《紫金花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冶山初级中学石柱林文学社诞生于1998年,“自主写作,自觉阅读,自觉提升”是她的追求。《诗言志》《感悟生活》《青春花語》《作文擂台》《名著阅读》……在社刊《石柱林》这片芳草地上,社员们尽情驰骋、展露才华。文学社经常邀请专家为社员们开展讲座,夯实写作技能;文学社还定期举办作文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有了放飞心灵、展示自我的平台。  经过多年的积淀,石柱林文学社获评2003年“南
几位志愿军战士的传奇人生和跌宕起伏的命运浮沉,折射出新中国数十年的政治风云。视野开阔,时空久远,背景恢宏,故事牵动人心,读来令人心酸却又荡气回肠,郑重推荐。  1  这个故事发生在我的老家万家堡,说起来,有些年头了。  那是新中国建立后的第一个国庆日。那年的国庆节热闹呀,不光城里热闹,咱乡下也热闹。老百姓庆祝天下太平,也庆祝五谷丰登。想想看,除了风调雨顺,土改后的农民有了自家的土地,哪个不豁出浑身
季节,是一扇虚掩的门,推开它,就拥有了它的全部感觉。在朝雾渐渐散去的晨曦中,在烟霞明灭的傍晚,我走向郊外,走向山川与河流,走向一棵草一朵花,瞬间,我就能感受到春意的熏染与浸润。如果在过往的时间里,错过了许多的事物,我实在不想错过春天。  因为,它可能是一驾将行的马车,撇下希望,空空地远征,在挽留的目光中,留给我踽踽独行的背影。  唯有大地,才是春天之母。那里是万物生长的胎盘,阳光、雨滴和土地里蕴含
竹,秀逸柔美,四季盎绿,象征生命常青;竹,凌云有意,刚柔并济,一派高风亮节。  2008年9月,竹园文学社在竹文化的精神熏染下孕育而生。10年来,竹园文学社始终坚持“学以为耕,文以为获”的宗旨,鼓励学生积极躬耕于文学的竹林,在孜孜不倦的阅读中汲取文学的养料,在勤勤恳恳的写作中彰显翠竹的品质。  文学社还定期举办“走读苏州,寻访书店”“书声状元府,诗意凤池园”、修学旅行等精彩纷呈的活動,将文学的竹林
你看,南京市第十三中学锁金分校的同学们,身穿汉服,手持团扇,团扇上挂着中国结装饰,古意十足,娉娉婷婷,俨然成了校园里的一道美丽的风景。  许多同学喜欢汉服,因为它象征着古朴典雅,彰显传统文化的美。还有许多同学喜欢中国结,因为它寓意着吉祥如意,而且作为装饰物非常漂亮。  而当这两种美叠加在一起时,美被放大了。你看,南京市第十三中学锁金分校的同学们,身穿汉服,手持团扇,团扇上挂着中国结装饰,古意十足,
亲爱的小伙伴们,大家好!  说起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大家的头脑里一定涌现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你们最喜爱的是用两把板斧扫荡黑暗势力、憨直天真而又粗鲁蛮勇的黑旋风李逵,还是济困扶危、不拘小节而又粗中有细的花和尚鲁智深?是逆来顺受,被逼上梁山后浴火重生的豹子头林冲,还是英勇刚烈的血性英雄行者武松,抑或是“忠为君王恨贼臣,义结梁山且藏身”的呼保义宋江?当然,《水浒传》有一百零八将,每一
一个令人震惊、耐人寻味的乡村故事。  为何一把雪亮的菜刀在清晨举起,为何一个花季少年果决的一刀剁掉自己的命根?在沂蒙老区的这家农户小院到底发生了什么?1  三十多年前的春天,那可是真正的春天。  一场新雨过后,少年宋元走在田间小路上。  面对蓝天,面对大地,面对在春风里凶猛拔节、荡荡漾漾的麦苗,宋元不禁心潮澎湃。宋元双手插在裤袋里,他时时感到自己的裤裆空空荡荡,他一下子拥有了一些非常重要的人生秘密
小伙伴们听说过“百寿图”吗?知道它的绘画方法吗?江苏省江阴市南闸实验学校“百寿图”主题社团就是为研究“百寿图”而设的社团群。自2013年开始,该社团群依托江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金氏“百寿图”,对其丰富的寿文化进行研究和解读,实现文化传承。百寿图绘画社团用传统的工笔画、现代的油画等多形式的绘画方法,实现艺术传承;百寿图十字绣、钻石绣等社团用常见的工艺手段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目前南闸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