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来源 :基层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eng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电气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具备电气安装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是十分必要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递发展,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方法也不断的进步,在实际安装时,电气技术人员需根据自身经验结合工程实际进行操作,本文主要对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电气安装;技术;方法;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气安装工程技术水平已经较为先进和完善,各项难题也得到了较好的解决。目前的重点在于,根据社会需求,制定出合理的方案,然后根据方案的执行情况,加入合适的技术,通过环环相扣的方式,让电气安装工程能够顺利的施工,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主要对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方法及主要技术措施进行分析。
  1 施工工序
  安装准备→管路预制加工→箱盒定位→管路连接→穿带铁丝→扫管→带护口→穿线→电缆敷设→配电箱安装→照明器具安装→防雷接地安装→系统调试。
  2 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2.1 配合土建施工预留预埋
  应首先要弄清楚建筑标高、装饰材料及抹灰装饰厚度,以此来调整预留预埋的高度和深度。混凝土内暗敷线管应沿最近的线路敷设,并应减少弯曲。埋入建筑物、构筑物的线管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5mm。暗配盒、箱应在其对应的模板处,用防锈漆或其它有区别的油漆做好标志,引出混凝土墙、地面的管子要顺直,两根以上管引出时应排列整齐。管子切断后,断口处应与管轴线垂直,管口应挫平,刮光使管口整齐、光滑无毛刺,并封堵严密。
  (1)钢管暗配
  敷设于多尘和潮湿场所的电线管路、管口管子连接外均应做密封处理;进入落地式配电箱的电线保护管,排列应整齐,管口应高出配电箱基础面50~80mm。埋入地下的电线管路不宜穿过设备基础,当必须穿过时,应采取保护措施。管与盒在焊接连接时,应一管一孔顺直插入与管相吻合的敲落孔内,伸进长度最好为3~5mm,应在管与盒的外壁相接触处焊接,焊接的累计长度不宜小于管外周长的1/3。
  (2)PVC 电线管暗配
  PVC电线管耐腐蚀,但易变形老化,且机械强度不如钢管好,它常适用于室内有酸、碱等腐蚀介质的场所,不得在高温和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敷设。线管暗敷时,以最近的线路进行敷设,且尽量减少弯头的数量,以便管内穿线时减少阻力;电线保护管的弯曲处不应有褶皱、凹陷和裂缝,而且弯曲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线管的弯曲半径也应符合规定,当线管暗配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线管埋设于地下或混凝土内时,它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倍。暗敷于砌体内的PVC电线管,补槽时填充水泥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小于M10作抹面保护,其厚度不小于15mm;所有进盒的电线管,必须采用锁扣连接,也应做到一管一孔,没有线管进入的盒面上的敲落孔应保证完好无损。
  2.2 管内穿线
  (1)清扫管路在管内穿入导线前,应进行一次扫管,清除管内残留的积水及杂物。一般可在钢丝上绑上破布,来回拉几次,将管内杂物和水分擦净。特别是对于弯头较多或管路较长的钢管,为减少导线与管壁的摩擦,应随后向管内吹入滑石粉,以便穿线。
  (2)穿引线穿引线也是检察管路是否畅通,管路的走向及盒、箱的位置是否符合设计及施工图的要求。在管路较长或转弯较多时,可以在敷设管路的同时将引线一并穿好。穿引线受阻时,应用两根铁丝同时搅动,使两根铁丝的端头互相钩绞在一起,然后把引线拉出。
  (3)导线在管内严禁有接头和扭结,也不得将导线接头埋入箱底板后的墙体,如有接头必须在箱、盒内。导线在盒、箱内应预留长度。在接线盒、开关、插座及灯头盒内导线的预留长度应为150mm,在配电箱的预留长度应为配电箱周长的1/2,出户导线的预留长度应为1.5米。共用导线在分支处,可不剪断导线而直接穿过。
  (4)穿入管内的导线应分色分相。L1相为黄色,L2相为绿色,L3相为红色,(中性线)为淡兰色,PE 保护线为黄/绿双色。穿线时根据各相用电负荷情况,L1、L2、L3 相之间作适当调配,确保各相之间负荷平衡。
  2.3 配电箱、柜安装
  配电箱、柜安装应在土建地面施工完后进行,墙柱上明装箱也应在土建施工完后进行,而暗装配电箱、接线箱应在土建抹灰装饰前,根据抹灰厚度进行。配电箱、柜安装位置应准确,部件齐全,箱体开孔合适,切口整齐,暗式配电箱盖紧贴墙面,零线经汇流排接,无绞接现象,油漆完整,盘内外清洁,箱盖、开关灵活,回路编号清晰,接线整齐,并绑扎成束。配电箱、接线箱、分线箱如有引出管而需开孔时,必须使用开孔器,严禁用电、气焊开孔。
  2.4 电缆敷设
  (1)电缆敷设前,要认真检查电缆型号、规格与设计是否相同,电缆的外观应无损伤、绝缘良好、必要时还要进行超潮湿判断。直埋电缆还应经过实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电缆封端应严密,并根据要求做绝缘试验,6KW 以上的电缆应做交流耐压和直流泄漏试验;1KW 以下的电缆用兆欧表测试线间和线对地间绝缘电阻,必须大于0.5 兆欧并做好记录。
  (3)敷设时不应进行交叉,电缆应排列整齐并加以固定,及时装设标志牌,直埋电缆沿线及其接头处应有明显的分位标志或牢固的标志。高低压电力电缆、强电与弱电控制电缆应按顺序分层配置,一般应按由上而下配置,电缆和控制电缆若敷设于同一侧支架上时,应将力缆放在控缆上面。控制电缆在普通支架上,不宜超过一层;桥架上不宜超过三层。交流三芯电力电缆,在普通支吊架上不宜超过一层;桥架上不宜超过二层。
  (4)电缆终端头和中间接头制作时,应由经过培训的熟悉工艺的人员进行;在制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制作工艺规程;室外制作电缆头时,应在气候良好的条件下进行,并应有防止尘土和外来污物的措施。
  制作电缆终端和接头前应看电缆绝缘状况是否良好,有无受潮;附件规格应与电缆一致,零部件应齐全无损伤,密封材料不得失效。电缆终端头与接头从开始剥切到制作完毕,必须连续进行一次完成,以免受潮。剥切电缆时不得伤及芯线和绝缘,包缠绝缘时应注意清洁,防止灰尘和潮气进入绝缘层,力缆终端头、电缆接头的外壳与该处的金属护套及绝缘层均应良好接地,接地线采用铜绞线,其截面不宜小于10cm2
  2.5 防雷接地
  按一般要求所有电气设备正常不带电,而事故情况下可能带电的金属外壳,均应做良好的接地或接零,变压器中性点、外壳、开关及操作机构的金属底座、电缆、电缆头金属外皮、电缆保护管及所有金属支架,都必须可靠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欧姆。防雷接地应由专人负责,结构主筋绑扎时应焊接跨接线,均压环与主筋引下线也应焊接跨接线;建筑物门窗如需接地时,在焊接引下线时,预留接地端子,并与门窗相连接;专用接地采用铜线时,则需用铜套管压接,与接地体用端子连接。
  3 结论及展望
  本文对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方案及主要技术措施进行阐述,目前的一些工作的确得到了较大的进步。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方案,在未来的作用会更加广泛,很多工作都要从综合性的角度去思考,这样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电气安装工程作为城市进步的重要工程,绝对不能因为细节上的工作和框架上的设计出现问题。今后的施工除了要结合实际需求以外,还要在材料、方案的优化、技术的合理应用、总体施工的配合上努力,通过综合性的措施,来实现工程上的较大进步。
  参考文献:
  [1]王荣福.  浅述电气安装中常见问题与改进措施[J]. 科技与企业,2012(07)
  [2]李本初.  电气安装工程技术措施[J]. 中国房地产业,2011(03)
  [3]赵智勇,刘勇.电气安装新工艺在变电站安装施工的应用[J]. 安装,2009(06)
  [4]朱景虹.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常见问题及质量控制[J]. 河南建材,2011(03)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变化与发展,暖通施工技术也取得了相应的进步与发展,文章重点论述了暖通施工中应该注意的几个关键事项,并针对在暖通施工技术中所存在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与方法,从而为建筑暖通施工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建筑;暖通工程;施工技术  经济的不断变化与发展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建设发展,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建筑施工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暖通施工作为建筑施工中最关键的建
期刊
摘要:建筑是城市发展的体现,也标志人们的生活水平。城镇化的发展占用很多土地,也不利于低碳、绿色生活,针对这样的情况,解决的办法就是开发高层建筑,高层建筑可最大化的使用土地。增加高层建筑的使用功能,可以在高层建筑的特定位置设置了高层建筑转换层,转换层的施工繁杂,功能巨大。这里阐述高层建筑转换层的施工技术和一系列质量控制技术,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 高层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也发展迅速,其中工民建施工管理是建筑工程中尤其重要的阶段,工民建施工管理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工民建工程的质量和水平,如何做好工民建施工管理工作,保障真个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就工民建工程的施工管理问题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工民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一、工民建施工管理的特点  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管理过程,是整个建筑施工
期刊
摘要:建筑工程系统中的排水系统是一个体积庞大而又内容复杂的系统,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对其每一道施工工序都进行高度重视,提高工程设计水平,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本文主要通过对建筑排水施工的特点与过程进行有效分析,并对建筑排水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总结,从而进一步对建筑排水施工的要点与难点进行深入探讨,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来进一步强化排水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使其能够得到更加充分合理的应
期刊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竞争力越来越大,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在施工过程作为一个重要环节受到的压力也随之而长,工程测量在任何工程中,无论是在施工前的准备阶段或施工的过程又或者是后续工程验收阶段都是必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其测量的准确性对主体建筑物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工程测量技术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过程中,其能起到促进质量保证的提高,其的各项技术的运用合理和规范更能体现施工系统现实意义的重要性。本文对建筑工
期刊
摘要:本文是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市政道路施工测量工作所作的总结。  关键词:市政道路;控制测量;平面测量;高程测量  一、引言  市政道路是由线形和结构物两部分构成的,由于受自然条件和地物的限制,市政道路在平面和纵面上均由直线和曲线组成。市政道路的结构主要由路基、路面、排水结构物、桥梁、挡土墙、防护工程等组成。测量放线是市政道路工程很重要的一项技术工作,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从施工前的准备,到施工过
期刊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现代的高层建筑施工中,并在应用的过程中进行着不断的完善和改进,从而逐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深基坑支护技术体系。本文首先对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存在的问题及施工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对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进行了总结,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探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特点  1 概述  1.1 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的功能  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结
期刊
摘要:在建筑砌体施工中,我们难以避免的会遇到各种预留孔洞施工,尤其是在工民建施工中,这种问题表现的尤为突出。在工程施工中,如何确定预留孔洞施工位置,使其在达到后续施工要求的同时不影响结构整体性、美观性,这也成为当今业界研究重点。本文从预留孔洞的概念和施工现状入手,简单阐述了建筑砌体施工中安装工程的预留孔洞施工要点。  关键词:建筑工程;砌体施工;安装工程;预留孔洞  在工程施工建设中,难以避免的会
期刊
摘要:渗漏问题一直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不仅破坏了建筑的使用寿命,对人们的生活也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房建施工中应用防渗漏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施工现状及优化措施工作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分析,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防渗漏;建筑施工;应用  引言  防渗漏技术的良好应用对于整个建筑工程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既影响着建筑质量的合理控制,又关系着整个建筑
期刊
摘要:房屋固有的承载特性,保障了构架预设的可靠性。混凝土建构起来的房屋,也应预设适宜数值下的扭转刚度、对应着的侧移刚度。地震情形之下,刚度偏小的特有结构,会遭到偏多毁损。通常来看,构件固有的刚度特性,密切关联着总体范畴的承载性能。抗震构架特有的延性,也应予以注重。大震来袭时,应能依托延性,耗散掉累积着的地震能,规避惯常见到的构架塌陷。  关键词:房屋抗震结构;混凝土结构;延性设计  延性特性的框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