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建筑砌体施工中安装工程的预留孔洞

来源 :基层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ivan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建筑砌体施工中,我们难以避免的会遇到各种预留孔洞施工,尤其是在工民建施工中,这种问题表现的尤为突出。在工程施工中,如何确定预留孔洞施工位置,使其在达到后续施工要求的同时不影响结构整体性、美观性,这也成为当今业界研究重点。本文从预留孔洞的概念和施工现状入手,简单阐述了建筑砌体施工中安装工程的预留孔洞施工要点。
  关键词:建筑工程;砌体施工;安装工程;预留孔洞
  在工程施工建设中,难以避免的会遇到各种安装工程,而这些安装工程的开展必须要在砌体结构上预先留置孔洞,这种孔洞也就是我们目前所说的预留孔洞。但是在工程施工中,我们该如何科学的处理预留孔洞,保证孔洞预留位置不影响建筑结构外观美观性?这已成为业界研究重点。
  一、预留孔洞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预留孔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它是影响工程整体质量的关键。但是在过去的施工中,这一施工技术却一直没有被人们重视。就过去工程施工分析,其中很多质量通病都是因为预留孔洞留置位置不合理、留置方法不确定造成的,使得安装工程中不得不再次凿墙钻洞,这种做法不但造成施工进度受到影响,而且破坏结构整体性,美观性,给工程留下其他质量隐患。
  二、预留孔洞施工现状
  1、施工图纸设计方面
  设计深度不够是当今预留孔洞施工中的主要问题,其出现主要是因为设计院对图纸审查的时候没有考虑到住户实际安装情况,在图纸设计、会审中老是按照已有的图纸为基础进行,这种图纸审核方法使得图样几乎没变,各种该标志的尺寸都未曾标出。比如在基础设施安装中,对厨房设施的安装未曾详细给出施工详图,造成施工中尺寸控制不明,有的就是在施工按照实际布局情况进行安装的。
  (1)对于一个工程图纸而言,没有施工人员看不懂得图纸,只有设计人员不了解实际情况、纸上谈兵式的设计图纸。这种设计图纸如果应用在工程施工中,必然给工程施工构成影响,如板墙多厚,梁的大小,楼板的厚度等。
  (2)在工程施工中,要将土建工程和安装工程协调进行,在施工中一旦配合协调不好,那么在施工中为了追赶进度不得不在预留孔洞设置的时候做出不合理的限定,以至于工作人员盲目的追赶工程进度。这种施工做法难免让工作人员出现错误。
  2、技术组织措施准备不善
  (1)建设单位或总承包单位迟迟不能确定安装工程的分包单位,很多分包单位是在项目工程图纸会审前几天才匆匆选定。因此,图纸会审时他们往往还来不及把设计施工图看上一遍,更难指望他们能审查出设计上的纰漏了。
  (2)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会议“走过场”。我也参加过甚多的图纸会审会议,可真正用于“会审”的时间都很短促。会议从业主开场白致词、设计单位念设计说明、各专业分组审图到会议结束,一般就那么短短二三小时,而且往往不能认真专心对待,导致本该在会审时解决的问题未能得以解决。安装单位只好按图施工或者凭经验进行预留预埋,安装时再根据实际需要去扩孔、移孔。
  (3)未按相关要求进行预留预埋。有的总包安装工长不按相关的设计要求、施工规范、技术规程及工艺标准要求工人进行预留预埋,而是自以为是、凭自己的经验施工。比如:设计要求给水管道穿楼板处应设置钢套管,钢套管应比给水管大两号,认为大两号浪费材料只预埋大一号的,结果安装管道时上下层套管位置不在一条垂直线上,只好返工重来。
  三、质量预控
  1、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1)施工前必须把土建的建施图与安装图对照,看看各轴线及平面图布置是否与安装图一致。了解土建的结构图中梁、柱和顶板的布置及大小,地下室到标准层墙体的变化等。
  (2)图纸会审时,必须确定设备、器具的型号、规格,以便确定其预留孔洞的位置和尺寸。
  (3)认真对待图纸会审:①整套安装施工图是否完整,特别是室外或小区综合管道平面布置图;②建筑、结构与设备安装有无矛盾,各专业之间有无“碰车”:③设备房的安装检修间距、运行维护走廊、运输吊装空间是否满足要求;④各层公共走廊、管井是否容纳得了各专业的管道;⑤卫生间预留孔洞、设备基础位置、尺寸是否已明确标注出来;⑥单位工各种进户管的位置、方向是否与小区管线布置总图一致;⑦该提供的大样图、轴测图有无提供,该标注的尺寸有无标注。
  (4)要对施工图进行如下“加工”:
  2、图纸会审阶段的质量控制
  1)将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所补充、修改的内容做好记录。
  2)参照原施工图,用CAD重新排版,特别是厨房卫生间布置,集中画出本层所有预留、预埋的内容,如采暖洞、空调洞。消防自喷洞等,包括对称部分最好也绘制出来,方便施工。
  3)用CAD重新排版布置尺寸时一定要参照土建施工图,注意墙中心线与梁中心线不重合的墙体位置和搁在楼板上的分隔墙位置,地下室到标准层墙体的变化等。如地下室板墙300厚,一层250厚,标准层200,这样必须考虑各立管、厨房卫生间洁具预留洞距墙尺寸的问题,以免出现位置偏差。
  (4)在预留预埋前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交底时力求详尽,质量标准一一交待清楚,使安装工人操作起来心中有数。
  3、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
  (1)做好预留预埋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工作:严格执行“三检”制度,通过自检、互检、专检。
  (2)其它技术管理措施:
  1)要求在混凝土浇筑时派专人看管,并在混凝土终凝前再次校核孔洞位置,以保证预留孔洞不挪位。
  2)准备多套预留孔洞的模具,不得为了周转模具而过早拆模,破坏孔洞周边的混凝土强度。
  4、施工技术要点
  砌体施工中最常见的电气配电箱预留洞是每栋楼每单元的强弱电配电箱(包括强弱总配电箱)。该强电箱是每单元每层两用户的插卡电表计量箱,供用户经常插卡充费使用;弱电箱是电话(网络)和电视。我们在电气施工分项验收时发现,施工平面图上对该电气预留洞设计的细节尚不够完善,只标明了简单的预留洞距墙边柱的中线距离,而没有详细的、规范化的尺寸,也有的在图纸上注明了该洞的尺寸和高度,并附有一说明“电气施工时,电工应紧密配合,做好预留洞及预埋件工作”。这样一来,原本是设计师给电气安装人员留有一个同步、统一协调施工的余地,方便电气施工的一个配合预埋件的方案;可恰恰相反的是,在大量的群体楼房建筑砌体施工中,这些电气设备的功能箱预留洞,大多数没有一个是按统一的尺寸设计规范预留的,在实际施工中是由电工给砌墙的瓦工提供该洞的尺寸,而电工的个人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工作方式各有差异,以及工作时间往往和瓦工不能同步进行,所以,在部分楼栋中就出现了没有留该洞或留洞极不规范等现象。
  四、结束语
  总之,这些看似不大的问题,其实已成为砌体工程影响电气安装的一个难题,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建议:从设计图纸上作以彻底解决。像地下室和卫生间的窗洞那样规范。在图纸和施工交底方案上应作一个彻底的改进,不能按昔日的设计习惯,我们要和WTO接轨,解决一些建筑设计细节的体制问题和施工交底的详细方案,做到砌体施工中电气设备的预留洞能主动性、规范化的预留施工。
  参考文献:
  [1]吴连辉,杨法田.  砖混结构砌体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黑河科技. 2001(01)
  [2]孟涛,邹雷苑.  浅谈蒸压加气混凝土砌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 科技致富向导. 2012(14)
  [3]张立敏,雷振东.  关中农村现有砌体材料建造技术与艺术的发展研究[J]. 建筑技术. 2014(11)
其他文献
摘要:工程质量管理是市政施工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针对目前出现的部分劣质工程,简要分析了市政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要求及主要内容,并提出加强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方法。  关键词:市政工程;项目管理;质量控制  引言  近年来工程项目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被一些市政工程施工单位广泛采用。市政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多工种、多专业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使施工全过程顺利进行,以达到预期的质量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加快,城市对基础设施的投入逐渐加大,建筑市场中的竞争力也就随之增加。随着建筑行业空前激烈的竞争压力的加大,各大建筑公司都在纷纷寻找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途径,然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能够有效地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工作效率,又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目前各大建筑公司都采用了有效的施工技术管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简述  1.1 施工技术管理的基本理论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预应力连续梁施工技术的概述,针对桥梁建筑中预应力连续梁施工技术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桥梁建筑;预应力连续梁;施工技术  引言  目前,我国桥梁建筑施工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无论是桥梁建筑混凝土预应力施工技术,还是桥梁建筑预应力连续梁施工技术均出现超越国际水平的发展趋势。预应力连续梁施工技术通常应用在较宽的河面建设中的大跨度梁上,能够有效降低梁高并有效控制梁挠度,从而减少或规避裂缝
期刊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变化与发展,暖通施工技术也取得了相应的进步与发展,文章重点论述了暖通施工中应该注意的几个关键事项,并针对在暖通施工技术中所存在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与方法,从而为建筑暖通施工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建筑;暖通工程;施工技术  经济的不断变化与发展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建设发展,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建筑施工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暖通施工作为建筑施工中最关键的建
期刊
摘要:建筑是城市发展的体现,也标志人们的生活水平。城镇化的发展占用很多土地,也不利于低碳、绿色生活,针对这样的情况,解决的办法就是开发高层建筑,高层建筑可最大化的使用土地。增加高层建筑的使用功能,可以在高层建筑的特定位置设置了高层建筑转换层,转换层的施工繁杂,功能巨大。这里阐述高层建筑转换层的施工技术和一系列质量控制技术,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 高层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也发展迅速,其中工民建施工管理是建筑工程中尤其重要的阶段,工民建施工管理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工民建工程的质量和水平,如何做好工民建施工管理工作,保障真个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就工民建工程的施工管理问题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工民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一、工民建施工管理的特点  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管理过程,是整个建筑施工
期刊
摘要:建筑工程系统中的排水系统是一个体积庞大而又内容复杂的系统,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对其每一道施工工序都进行高度重视,提高工程设计水平,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本文主要通过对建筑排水施工的特点与过程进行有效分析,并对建筑排水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总结,从而进一步对建筑排水施工的要点与难点进行深入探讨,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来进一步强化排水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使其能够得到更加充分合理的应
期刊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竞争力越来越大,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在施工过程作为一个重要环节受到的压力也随之而长,工程测量在任何工程中,无论是在施工前的准备阶段或施工的过程又或者是后续工程验收阶段都是必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其测量的准确性对主体建筑物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工程测量技术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过程中,其能起到促进质量保证的提高,其的各项技术的运用合理和规范更能体现施工系统现实意义的重要性。本文对建筑工
期刊
摘要:本文是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市政道路施工测量工作所作的总结。  关键词:市政道路;控制测量;平面测量;高程测量  一、引言  市政道路是由线形和结构物两部分构成的,由于受自然条件和地物的限制,市政道路在平面和纵面上均由直线和曲线组成。市政道路的结构主要由路基、路面、排水结构物、桥梁、挡土墙、防护工程等组成。测量放线是市政道路工程很重要的一项技术工作,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从施工前的准备,到施工过
期刊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现代的高层建筑施工中,并在应用的过程中进行着不断的完善和改进,从而逐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深基坑支护技术体系。本文首先对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存在的问题及施工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对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进行了总结,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探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特点  1 概述  1.1 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的功能  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