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拉紧换届纪律“高压线”

来源 :党的生活(黑龙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ading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省松潘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党建办主任王勇,进安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室主任赵军等人在换届选举工作中履职不力;吉林省双辽市东明镇德胜村原代理婦女主任张俊侠拉票贿选;吉林省乾安县农村经济服务中心原副主任鲍长胜插手干预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近期,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陆续通报了多起违反换届纪律典型案例。这其中,既有履职不到位的换届工作执行者,也有拉票贿选的候选人,还有插手换届工作的党员干部。在中央三令五申、各级党委严肃要求下,为何依然有个别党员干部漠视换届纪律、顶风触碰纪律底线?
  通过案例剖析不难发现,有的换届工作执行者站位不高、重视程度不够,习惯走形式、走过场;有的候选人心存侥幸,自以为拉票的方式很隐蔽、手段很高明,能够逃避纪律监督的“法眼”;有的基层领导干部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意识淡薄,习惯打招呼、卖人情,依旧信奉“潜规则”能摆平“明规则”……这也警示我们:换届绝非儿戏,制度不是“稻草人”,党员干部要以实际行动维护换届纪律权威,以铁的纪律确保换届风清气正。
  当前,全省市县乡领导班子换届工作全面展开。选好人用对人、好中选优是头等大事,关乎党和国家事业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严肃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做好问责工作,加大监督和查处力度,确保换届风清气正。
  早在今年2月,中央纪委机关、中央组织部、国家监委就联合印发《关于严肃换届纪律加强换届风气监督的通知》,提出“十个严禁”纪律要求;各级党委在贯彻落实中央相关精神的同时,也严明了纪律要求,公布了举报电话。
  新陈交替是一个敏感期,更是考验党员干部的“试金石”。好的换届风气不是单靠某一个群体维护的,换届纪律的每一环都不可缺位,每一个参与者都要有“换届卫士”的自觉。为确保换出新班子、新气象、新作为,需要广大党员合力拉紧换届纪律的“高压线”——换届工作的组织者应严格执行换届制度,严把思想关、程序关、人选关,杜绝跑风漏气、违规用人;换届工作的监督执纪者应坚持严督实导,确保纪律执行到位;换届候选人必须严格遵守换届纪律要求,既不弄虚作假,也不跑官要官买官、拉票贿选;各级领导干部更是要做到洁身自好,不说情打招呼、干预换届。
  此外,在换届工作中,还有一个群体至关重要,却又往往自我重视不足——广大选举人。有些选举人容易矮化自己的地位、轻视自己的作用,认为自己只是一名普通党员,一张选票不足以决定大局。事实恰恰相反,每一张选票都至关重要——只要有一张选票被金钱、物质、人情所“破防”,就是对换届不正之风的助长。
  说到底,好的换届风气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营造。只有全体党员身体力行,用正气祛邪气,以清风肃歪风,才能真正把一心为民的好带头人选出来。
其他文献
说到对底层及小人物的书写,小说家们往往有两副截然不同的笔墨:一是沉重的悲剧氛围,黑暗时局及枷锁制度,不可知或无法抗争的命运,主人公做着各样的努力及挣扎,仍然逃不出宿命的结局,作者试图通过揭示和批判不合理的现状,来建构理想的生活及精神;二是谐谑的喜剧色彩,主人公既有可能是对自身的处境并不自知的蒙昧者,也有可能是看清时世的游戏者,一切的价值及理念都有着被拆解、嘲讽的可能,重建的无望,传达出来的也就是一
期刊
初次阅读《篡改的命》的读者,一定会对其叙事的力量感到震惊,继之产生深深的迷惑。小说里不乏东西笔下那些一直存在的质素,只是在这里体现得更极端更刺目,既荒诞、黑色幽默、举重若轻,又尖锐、直接、痛彻肺腑。当然疑问也就挥之不去:这一切可能吗?  人仅凭自己的力量,能否改变命运?这是古老而常新的问题。对《篡改的命》中的汪家人来说,所谓改变命运,就是从农村走向城市,从贫穷变成富裕。在当代中国,一个靠种粮食谋生
期刊
杨显惠的《定西孤儿院纪事》在《上海文学》连载的时候,我就读过其中的一部分,比如《黑石头》,但没有坚持下去,因为内心的恐惧。后来撰写《杨显惠论》,还是没有读完。二○一五年某个晚上,兰州某家茶楼,我们和杨显惠老师喝茶聊天。不知怎么,说到了我的《杨显惠论》,杨老师忽然说:“我的《杨光祖印象》是《杨光祖论》,你的《杨显惠论》其实是《杨显惠印象》,因为你没有读完《定西孤儿院纪事》。我写你那个‘印象’,把你的
期刊
在现当代文学史上,有关“流浪”的书写一直绵延不绝。从郁达夫的“零余人”系列、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洪灵菲、蒋光慈带有“流浪”性质的革命小说、三十年代艾芜的《南行记》、萧军的《同行记》一直到四十年代那些以“旷野”中漂泊者为主人公的创作,“流浪”一直是很多作家所青睐的题材。新时期以后,流浪者的形象又裹挟着“异质”重来,我们既可以看到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中那种体认世界的“塞林格”式流浪,也可以看到韩
期刊
东西的小说与桂地的南国植物很相似,茂密地、葳蕤地、兀自地生长着,各有不同。北方的人初见时总忍不住想知道它们的名字,也想知道它们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东西写小说每每以悬疑开篇,再如剥笋般层层向内,最终将真相一一呈现出来。这样的叙述实在是一种奇特的分析和倾诉,让小说成了一株株葳蕤奇异之树。很大程度上,它源于作家的童年经验。东西在少年时代体验过特殊的倾诉与聆听,在中国南方一个没有秘密的小山村,他过早体验到
期刊
一、引言  全球化时代,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领域出现了流散现象以及随之而来的流散文学。后殖民理论家爱德华·赛义德、阿里夫·德里克、霍米·巴巴等人或以亲身的流散经历来关注流散现象及流散写作,或者通过分析一些流亡作家的文学文本介入了对流散写作的考察和研究,(1)使流散文学成为后殖民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从词源上讲,流散(diaspora)一词出自希腊语,原用来描述犹太人的大规模迁徙和流离失所。在当代语境
期刊
问题与背景  众所周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降的中国当代文学使用最多的断代词是“新时期”。这不难理解,因为今天意义上的当代文学的确只有“新时期”以来才真正具有现实言说的地道的文学史意义。但是,我们也同样知道,早已进入新世纪的中国当代文学,当人们谈到这个话题的时候却仍然是深怀不满的,一种普遍的认识就是,当下的文学在以一种集体逃亡的方式羞涩而曲折地书写,这已经成为一种时代文学特质。没有真情,缺乏意义;没
期刊
DOI:10.16551/j.cnki.1002-1809.2016.02.023  胡学文(一九六七-)这位出生于河北张家口的作家从新世纪之初陆续发表代表性作品,如中篇小说《秋风绝唱》(二○○○)、《飞翔的女人》(二○○二)、《命案高悬》(二○○六)等,他擅长写小人物的故事,创作的质量和数量在同辈人当中都相当可观,中篇小说尤其突出,但他在读者圈的名气显然不能与他的创作成就成比例,二○一五年鲁迅文
期刊
DOI:10.16551/j.cnki.1002-1809.2016.02.009  一  君不见,这些年中国文坛,几乎是小说一统的天下,即“诗歌中国”已被“小说中国”所取代。这是文学生态发展的失衡和倾斜,令人匪夷所思。于是,人们谈论中国文学(包括海外华文文学),首先说到的是小说,似乎诗歌已无关紧要,评论界和学术界皆然。面对此种窘境,令人无所适从又深感无奈。  诗歌必须自救。直面人生,直面惨淡的诗
期刊
DOI:10.16551/j.cnki.1002-1809.2016.02.027  约十年前,韩瑞(Eric Hayot)完成了一项开创性的研究:《中国梦:庞德、布莱希特及现状》(Chinese Dreams:Pound,Brecht,Tel Quel),他在绪论中多少以怀疑的口吻提到方兴未艾的东西方比较研究在文学方面所取得的成功。韩瑞指出,“庞德与中国”成了比较研究的家庭手工业,如遇“牛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