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育德 德育人人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youmy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阶段在人的一生中是启蒙智力与能力、培养优良品德和良好生活习惯的最佳学段。小学教师的品德修养尤为重要,小学教师应从“斜事做起,牢记学校无大事,事事有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的教诲。小学教师的师德应有以下几方面的师德意识和修养:
  第一,热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必须有老师的“大”爱来呵护学生的成长。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教育根植于爱,爱心是打开小学生心扉,开启小学生道德和智慧,塑造小学生美好人格的金钥匙。在和蔼可亲、笑容可掬、民主宽容、公平无私、刚柔相济的教师面前,小学生会觉得自由愉悦,与教师心灵相通,情感交融,小学生会亲其师,信其道。面对升学竞争、面对分数第一的教育现实面前,老师一碗水端平,赏识好学生,喜欢“坏”学生。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倾注自己全部情感,换回学生真心的拥护和爱戴。对暂时学习困难的学生,更要持宽容的态度,诲人不倦,耐心帮助,期待进步。爱学生就不会发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事情。
  第二,理解是热爱学生的基础理解学生就是要走进学生的心里,洞悉学生的喜怒哀乐,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适应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的情绪;理解学生就是不用成年人的眼光看学生,教师以孩子的心态看待孩子,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学生的需求和期望;理解学生就是不对学生的所作所为求全责备,而是对学生的一点点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在学生的学习或者生活出现困难时及时送上精神和物质的援助。教师真正理解了学生,在学生学习成长中出现困难时给予理解和帮助,就能化解学生一时的焦虑和胆怯,学生也必定会把教师视为自己永远的朋友。
  第三,尊重学生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前提小学生是公民,他们有一定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尊重学生首先要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也就是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一种文化存在,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蹲下来跟学生说话”,要少一点教育者的威严,多一点慈母般的温和;少一点公众场合的批评指责,多一点两人世界的情感交流。要满腔热情地给予鼓励和肯定,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尊重学生还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要彻底改变教师主宰课堂的现象,使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要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给他们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自己安排学习时间的机会。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习的主体地位的交往,才是真正的平等交往。
  第四,言谈举止的榜样示范是师德的具体表现,黑格尔说“教师是孩子心中最完美的形象”。模仿是小学生良好学习和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途径,教师的“偶像”示范作用影响学生的一生。学校里的小学生、小事、小节,必须用教师的大德来哺育和感染,才能培养出参天大树。因此,无论是数学教师的简单的加减乘除、语文教师的听说读写、美术教师的画画写写、体育教师的蹦蹦跳跳、音乐教师的唱唱笑笑等等,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当成为楷模。①仪表示范,教师随时随地都要给学生留下端庄的仪表、朴素干净、整洁大方的形象。②语言示范,脸上表情写满了一个人的情绪。我们工作对象是有生命、会思想的孩子,教师应时时要以饱满的情绪、高涨的热情去感染每一个学生。③性格示范,教师良好的性格是积极的教育因素,性格是身教的重要方面。教师对现实生活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热爱生活、尊重他人的品格。教师有稳定的情绪,有助于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教师坚韧的意志,有助于学生形成坚毅的品格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④行为示范,教师的行为应充分表现其教育性,在讲课时应体现语言美,操作时表现出协调美,板书时表现出文字美,教态中展现气质美,运动、劳动和其他活动中的动态美,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⑤人格示范,学生是教师的镜子,教师的人格时时处处影响着学生。教师要做到诚实守信,求真求直。要按照我校的教师行为准则的要求。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做到;凡是学生能做到的,教师必须做到。凡是答应学生的事情一定保证做到、做好,决不失言。小学教师的事业就如同泰戈尔说的:“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
  小学教师就应像那最早露出泥土的一片嫩叶,在点点滴滴中体现教师的高尚师德,促进学生的发展成长。
其他文献
对初中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参与。班主任在这方面具有极大优势:接触学生时间长,次数多,对学生了解较全面深入。  在班主任的诸多工作中,德育工作是核心工作。要做好德育工作,必须依托学生良好的心理,改善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这是德育的基础,故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因此,在遵循心理健康教育规律和原则,充分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班主任能
期刊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过程中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关系着其教学的成败。但对于大多数的乡村小学生来说,他们能阅读到的书籍太少了,除了语文、数学书之外,其他的书籍对他们来说都可能只是奢求,为此,小学语文教师仅能抓住那仅有的资源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
期刊
【摘 要】 英语朗读对英语教学有着促进作用。英语朗读能够体现出英语教学的真谛,朗读有助于提高记忆;有助于培养语感 ;能够促进听力和口语的进一步完善;朗读更能够充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  【关键词】 朗读 语言学习 英语教学  在中国古代,朗读是语文学习的一种主要学法。语言学习是识字、读书、写文章的过程,识字是朗读的基础,而朗读又是进一步完善语言学习必要条件,有益的朗读更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语言
期刊
【摘 要】 化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由多种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关键词】 优化 和谐 创新  化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由多种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系统的运作是动态的和有序的,基础是化学信息。化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是信息源,教师是化学信息的传输个体,学生是接收,转化和使用的主体。要实现化学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就必须保证化学信息传输通
期刊
【摘 要】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在逐步推广甚至已被广泛使用。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能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内容呈现更直接,更形象,更生动;能使新课的导入更简洁鲜明,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能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关键词】 多媒体 辅助 英语教学 交际环境  如今优质课、示范课上的
期刊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品德课堂,是当前初中政治教师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我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构建方法。  1 教师不断更新观念,是构建以学生为本思想品德课堂的基本前提  教学观念对课程改革具有先导性和前瞻性。因此,作为领路人的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尤其是传统教学强调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个
期刊
【摘 要】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启动使得我们不得不思考:在新课程在我们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怎样去上小学音乐课,许多音乐教师面对新课标,认为他们自己的素质太低,没有准备好一桶水让学生取用,小学音乐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与创造,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潜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品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新课程创新能力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天生
期刊
思想品德活动课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培养思想品德与情操,帮助学生掌握辨别是非的标准,解决学习、生活和社会中思想上的疑点、难点和热点的教学活动,这就必然要求把学生作为教育主体,解放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形成独立人格,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思想品德活动课还是一种培养学生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的教育实践活动的模式,是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
期刊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指出:德育工作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工作,德育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小学德育工作要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基础上,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学情。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个性更复杂、更丰富多采。品德教育的目的就是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和道德完善。  1 学校的德育作用是重要的  人类教育活动的发展,从早期的教育形态,到制度化的形态,到今天开放化的
期刊
开学已经有一个多月了,回想起这段时间的教学近况,甚是欣慰。因为我的学生从不喜欢上音乐课,到现在已经开始喜欢上音乐课了,并且他们的自制力、听讲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也随之提升,这使我信心倍增。这些都缘于我刚开学时,对各班学生进行的心理调查分析是密切相关的,从中我悟出一个道理,作为教师,在学生身上就该下功夫,用心研究方法,因材施教,常言说的好,功夫不负有心人。  记得新的一学期刚开始,做了多年的专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