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金瓶梅》英文全译本语域变异多维分析

来源 :外语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k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运用多维分析法(MF/MD),对比考察《金瓶梅》埃杰顿译本与芮效卫译本语域特征的拟合度。研究表明,两译本分别归属"虚构性叙述"与"普通叙述说明"两种子语域,在交互性/信息性、叙述性/非叙述性、显性劝诱表述、信息具体/信息抽象以及即席信息组织精细度这5个语域维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线性回归及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参与维度差异对比的67个语言因子中,存在显著差异的因子达54个之多。造成单一维度差异的因素各不相同,其聚类能够反映出译者的语言风格及翻译策略。语域变异是译者主体性及目标语社会文化环境变化的文本体现。
其他文献
本文对比分析汉、泰两种语言的"方式存现结构"。结果显示,两种存现结构在论元实现模式、动词选择限制及构式扩展路径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差异。两者最重要的差异体现为存现动词的隐现规律不同:泰语选择显性的存现轻动词,表现出较强分析性的句法组织方式;而汉语倾向于选择隐性的存现轻动词,表现出弱分析性的句法组织模式。这种分析性强度的差异是汉泰存现结构诸多句法差异背后的根本原因。
本文结合Spolsky(2004,2009)提出的影响语言政策制定的普遍因素,以语言价值和组织导向为基本维度,构建国际组织官方语言选择机制的分析框架,并就75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选择进行多角度分析。从整体上看,重视语言实用价值的外向型组织最多,而英语是占主导地位的官方语言;从横向对比看,不同功能类别的组织在语言选择驱动机制上差异显著;从纵向趋势看,政府间国际组织的语言选择深受外部国际环境的影响,其选择的多样性和均衡性随着国际社会的发展不断增强,凸显出语言与国际环境的协同演进。文章进而从语言生态的角度
本文旨在梳理近年兴起于各语言学分支领域的历时研究动向。语料库理念和方法是这一研究趋势的重要推动力。得益于众多千年和百年历时语料库,以及多元统计和可视化方法,词汇、短语、句法、话语、语用、认知等诸多语言维度的长期演变和短期渐变成果叠出。语料库语言学的概率方法,以及语言特征和语境因素共现/共变的理论思维,使得历时语言变化研究在描写和阐释方面均有建树。
如何判断概念迁移是否真正发生是一大疑难。本研究基于认知对比分析,探索概念迁移研究新路径。研究以物体域为例,选取30对存在概念差异的英汉翻译对等词,以210名中国成人英语学习者为受试,设计图文范畴匹配任务,旨在探究受试是否发生概念迁移。结果显示,在物体域中,学习者发生正向迁移的几率远高于反向迁移。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发生正向迁移的几率会降低。同时,英汉概念差异类型也会影响迁移的发生。当英语概念包含汉语概念时,相对于汉语概念包含英语概念的情形,迁移更容易发生。研究结果证实了认知对比分析在概念迁移研究中的适用性
本文对新闻学专业学生ESP阅读课程的学习展开了历时3学期、量-质混合的研究,廓清了学习者ESP知识读取机制的认知生成过程。质性的研究,特别是对100篇学习笔记的历时编码表明,确立"段落句群"原型是从读取二语转向读取知识的阈值转折。段落原型不仅加固低阶的词汇和小句习得,锐化语义群,还可拓展为高阶的篇章"语类-结构"原型,图示化判别语篇的信息主题、读取专业知识。编码同时表明,读取机制的生成并非一个孤立、自冾、闭合的过程,其发展与学习动机息息相关。两者互为前提、互相加固。表层的工具型动机触发读取机制的更
本研究旨在探究外语产出中语音协同的模式及影响因素,考察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接触英语母语者发音之前及之后的元音产出,并将其与母语者发音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学习者接触后的元音发音比接触前的更接近母语者发音的声学特征,即发生了语音协同;通过混合效应模型建模发现两个语言因素,即接触之前的声学距离及元音类型,均能显著预测语音协同的程度:声学距离越大,发生协同变化的程度越大,不同元音引发的协同程度不同;且两因素存在交互作用。非语言因素,如学习者对母语者声音的好感度不能预测协同程度。本结果对语音协同机制的理论提出了新的挑
如果翻译的语言因与原创的语言具有某些显著差异而成为一种语言变体,那么这些差异应满足三个具有统计意义的条件:1)特征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2)特征差异在不同文体中具有一致性;3)这些特征可被聚集为一个因子。本文通过两个百万词的英语可比语料库:翻译英语语料库(COTE)和原创英语语料库(FLOB),采用96个词汇、短语、句法和语篇特征,通过多特征统计分析找到了一组翻译英语变体的语言特征,为"翻译共性"提供了新证据,并初步探讨了这些变体或共性特征的动因。
语言观是人们对语言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影响并指导外语教学实践。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体认语言观逐步形成并完善,揭示了语言的体验性和认知性,对外语教学实践富有启发意义。体认语言观视角下的外语教学遵循基于使用的教学原则,以构式为语言教学单位,注重语言使用的理据性,引导学习者在使用中学习语言知识、学会使用语言,鼓励学习者根据语域和说话人意向等因素选择和使用语言表达式。
本中心成立于2014年7月,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科研机构,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共建共管。中心是中国语言学会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会主要组织成员,国家级学术智库之一,以"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学科"为理念,聚焦于"国家语言能力"、"世界语言生活与资源"和"语言文字国际标准"等研究方向。
1.引言语言学能(下称“学能”)是一种复杂的能力,它将个体的认知能力与感知能力融合在一起,使学习者能较快或较好地学习语言(Carroll 1981),具有先天性、稳定性和持久性等特点(Carroll 1993)。有关语言学能的研究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盛行于美国,后来经历了三四十年的研究低潮,直到新千禧年重新展现蓬勃发展的势头。最初的语言学能多用来预测外语学习成效,但随着应用语言学、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研究者们认为应重新考量传统语言学能构念(Wen 2016),关注二语习得和学习加工过程中语言学能的解释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