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铅笔是小事吗”活动反思及点评

来源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e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一、二年级教室的讲台上、实验室里经常看到同学们丢掉的铅笔.学生丢铅笔的行为看似小事,但它既浪费木材,又造成教室环境的不整洁,应该引起同学们重视.如何引导他们去改正这个不良的行为习惯?我应该怎么去做呢?我想是否能利用探究课让学生主动去了解铅笔的生产过程,使学生比较深刻地认识到不应该随便丢铅笔.同时让学生自己寻找丢铅笔的原因,然后再想办法帮助自己保管好铅笔.那么这样的探究活动真的有助于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吗?我在二年级各班进行了尝试,开展了“丢铅笔是小事吗”的探究活动.
其他文献
新时期,高校教师的思想在许多新事物、新观念的冲击下,正在不断发生变化,教育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最,“师德”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深入分析师德建设现
最近国内很多舆论认为英国媒体报道中国代表团时充满偏见。奥运会结束后,笔者重读了奥运会期间的所有的《泰晤士报》和其他部分主流报纸,包括《每日电讯报》《金融时报》《独
当前,青年教师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师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未来.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伦理建设是各高校在教师专业化运动全面推进背景下的应然选择.高校
[教学目标]rn1.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验证过程学会发现问题,提出合适的问题并解决问题.rn2.以小组为单位采集指纹,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整理出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r
一、主题的选择rn相对于孩子将要经历的中学、大学毕业来说,小学的毕业可能显得微不足道,考虑到要让孩子永远记住流逝的童年,记住亲爱的老师同学,记住可爱的母校,学校决定为
激烈的舆论斗争并非奥运报道常态。中国媒体与西方媒体在价值观、意识形态、国家政治制度等方面的不同认识,并不总是在各项奥运比赛报道上表现出来。笔者经历了八届奥运会报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一、内容简介rn本节课的活动内容是在学生确定了活动主题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分解主题、制定活动方案后,于活动前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怎样采访”进行集中指导.rn二、教学
摘 要:人们在比较教育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表现出了三种不同的研究旨趣。在“史前阶段”,对别国教育的简单描述主要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兴趣与好奇;在“借鉴时代”和“因素分析时代”,对教育进行比较研究重在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服务;二战后,比较教育进入了“社会科学方法时代”,人们在研究中更加强调增进国际理解和沟通这一宏大目标。  关键词:比较教育 个人兴趣 民族利益 国际理解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