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压滴流床反应器中氢氧直接合成双氧水工艺

来源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c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氧水(H2O2)作为一种典型的清洁高效氧化剂,将在未来化学工业的绿色化、高效化、安全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传统蒽醌法合成H2O2工艺污染大、能耗高,亟需开发安全高效的H2O2绿色生产工艺.据此开发了常压滴流床反应器用于氢氧直接合成H2O2工艺.基于商业钯/碳催化剂,系统地研究了常压条件下滴流床反应器中气相流量、氧氢比例、氮气浓度以及催化剂装填密度等因素对H2O2产量的影响,并对反应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为连续、稳定、高效地直接合成H2O2绿色生产工艺提供有效参考.
其他文献
针对现有的微光视距模型中变量参数多,难以适用实际复杂夜天环境中目标侦察能力预测的问题,本文根据Ross方程,大气光学传输和远距离侦察图像对比度模型,提出了采用标准靶对比度测试对特定目标侦察能力进行预测的方法,在特定夜天光环境下完成了标准靶对比度曲线测量,并基于最小可分辨对比度(minimum resolvable contrast,MRC)评价模型,对坦克、卡车目标的侦察距离进行了预测,与实际测试值对比,误差在16.2%以内,验证了采用标准靶对比度测试预测目标侦察距离的可行性,该项研究成果对不同背景和环境
细菌生物膜是造成空间环境下航天器材料腐蚀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简述了细菌生物膜的结构和形成机制、其对航天器材料的危害、主要评估方法以及防控策略,并提出目前防控策略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当前的细菌生物膜防控策略主要分为3类:1)修改易感表面的特性以防止细菌生物膜形成;2)调节信号通路以抑制细菌生物膜的形成;3)施加外力以消除细菌生物膜.文章可为造成航天器材料腐蚀的细菌生物膜的防控策略创新和发展提供参考.
针对目前临床上监测生命体征设备的不便携带、接触人体等问题实现了一种将红外热成像仪作为信息采集设备,通过分析人体面部血管模型及鼻孔位置温差变化得到心率值和呼吸信息的方法.首先对获取的热像图序列提取前景目标以缩短在整幅图像中进行人脸检测的时间,再利用各向异性扩散滤波法增强感兴趣区域内血管位置的对比度,并利用形态学处理获得人脸血管部位的灰度均值形成初始心率信号.最终通过趋势消除、小波阈值去噪方法去除时间序列中的趋势项和随机噪声获取最终的心率波形图和动态心率、呼吸值.与医院专用设备对比试验得出该方法可控制心率误差
采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制备Al2O3薄膜作为InSb材料介电层,制备了MIS器件,研究了金属化后不同退火温度对界面特性的影响.利用C-V测试表征了MIS(metal-insulator-semiconductor)器件的界面特性,结果表明Al2O3介电层引入了表面固定正电荷,200℃和300℃退火处理可有效减小慢界面态密度,利用Terman法得到了禁带界面态密度分布,表明200℃退火可使禁带中央和导带附近的界面态密度显著减小.同时文章对C-V曲线滞回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Al2O3介电层中离界面较近的负体陷阱
针对采用红外成像仪获取红外图像边缘模糊、对比度差等缺点造成图像视觉效果差、质量低等问题.以多尺度Retinex算法为框架,依据引导滤波保边和梯度保持性,提出引导滤波和对数变换算法融合的多尺度Retinex红外图像增强方法.首先,用引导滤波替换MSR算法中的高斯滤波来估计照度分量.其次,将照度分量经过对数变换处理,执行低灰度部分扩展和高灰度部分压缩.最后,引导滤波分割得到的细节层图像线性放大并与MSR(多尺度Retinex)处理后的图像叠加,获得增强的红外图像.实验证明,与传统MSR算法和引导滤波相比该算法
近年来图像融合技术广泛应用到电力行业,通过不同类型的图像传感器采集电力设备和输电线的图像,经过红外和可见光的图像融合处理,实现电力设备及输电线的智能巡视和故障分析.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加权的多尺度图像融合算法,采用配准后的可见光和红外图像,进行多尺度小波分解,根据高低频的不同图像特征,低频采用自适应加权融合规则,高频采用绝对值最大的融合规则,将融合后的小波系数进行逆变换后得到全新的融合图像.通过对融合图像的主观和客观评价分析,证明融合算法解决了单一图像传感器采集图像存在的完整性问题,提高了融合图像细节信
2,2,4,4-四甲基-1,3-环丁二醇(CBDO)是制备高性能共聚酯的重要单体,2,2,4,4-四甲基-1,3-环丁二酮(CBDK)加氢制备CBDO是其制备工艺的核心反应.在搅拌釜式反应器中对Ru/C催化剂上的CBDK加氢过程进行了反应动力学研究.通过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对催化剂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观察,发现Ru金属均匀分布在活性炭表面,金属Ru颗粒的平均粒径为2~3 nm,这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加氢活性和选择性.在排除传质影响的条件下,考察了催化剂浓度、温度、压力对加氢反应的影响,并通过参数回归得到
钢轨安全状态的监测对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针对钢轨裂纹的检测,本文阐述了几种不同的裂纹检测技术.重点分析了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在钢轨裂纹检测中的应用,该检测技术包括外激励加热、红外图像采集以及图像处理三部分.本文将常用激励方式进行了介绍和对比,详细阐述了卤素灯作为激励在裂纹检测中的应用;其次,搭建了基于卤素灯激励的红外热成像检测实验平台;然后,对采集到的红外图像进行增强处理,并提出改进图像处理算法;最后,本文对该技术未来的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为提高分子筛纳米片催化烷烃裂解的低碳烯烃收率,通过改变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C22-6-6与Na+的比例(C22-6-6/Na+),水热合成出不同厚度(7.5~20.6 nm)的HZSM-5纳米片(ZN-x),并将其用于催化正癸烷裂解反应.结果表明:随纳米片厚度增加,催化剂外表面积和介孔体积显著降低,外表面Br?nsted酸量从ZN-10的65μmol/g降到了ZN-2.7的26μmol/g.ZN-2纳米片(17.9 nm)在500℃下催化裂解正癸烷具有最高的低碳烯烃收率(38.3%),较ZN-10(7.5
聚合反应动力学参数估计是烯烃聚合过程建模与优化的重要环节和难点.针对Ziegler-Natta催化剂多活性中心特性、反应复杂、动力学参数多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烯烃聚合反应动力学参数估计方法.该方法以聚烯烃分子量分布(MWD)、短支链分布(SCB)、共聚组成分布(CCD)等微观链结构为目标,以动力学参数为优化变量,采用免疫算法(IA)和PSO算法直接进行优化求解.结果表明:两种算法均可以实现以MWD为目标的均聚反应动力学参数的估计,但PSO算法可以实现多活性位烯烃聚合反应动力学参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