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驾齐驱筑牢理想之基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umblossomme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人生就像一次远行,“理想”就是终极目标。要想顺利成行,享受成功的快乐,就必须备好行装:目标、修养和行动。
  有目标才有动力,有动力才能履险如夷,所向披靡。这犹如扬雄所言之“靶的”,无的放矢,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纵观古今成大事者,无不如是。钟相起义,高呼“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的口号,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经济平均、政治平等的思想;袁隆平胸怀“禾下乘凉梦”“杂交稻覆盖全球梦”,泽被世人,国士无双。目标为理想指明方向,成就一代伟人。
  目标已定,自当牢记初心,砥砺前行。当前途遇阻时,唯有如扬雄所言,“修身以为弓”,凭借至高修养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才能避险滩,战恶浪,“踏平坎坷成大道”,“柳暗花明又一村”。
  叶嘉莹一生颠沛流离,但始终专注于中华古典文学研究,孜孜耕耘,忘我地传播文学之美。她认为人应当有一种“弱德之美”:“弱德不是弱者,弱者只趴在那里挨打。弱德就是你承受,你坚持,你还要有你自己的一种操守,你要完成你自己,这种品德才是弱德。”正是凭着这样的修养、品德,她在逆境中如春蚕吐丝般不求回报地奉献,在中华文化的薪火相传中织就天机云锦,熠熠生辉。
  有了精准的“罗盘”、充足的“食粮”,还要迈开矫健的步伐,才能一步步抵达心驰神往的终点。
  克雷洛夫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天才少年曹原正是凭着不懈的探索,最终发现了石墨烯超导效应;国测一大队凭着双脚两下南极,七测珠峰,徒步行程6000多万公里,丈量祖国大地,用血汗乃至生命绘出祖国的壮美蓝图。他们用行动成就梦想,书写传奇。理想变成现实,靠的是永不止息的跋涉和独辟蹊径的开拓。
  通往理想的征途上,用目标引路,修养保驾,行动奠基。如此三驾齐驱,无往而不胜。理想,一定能变成现实!
  评点:韩延明
  文章立意高远,从“目标”“修养”“行动”与“理想”四者的关系入手,把前三者形象比作“三驾齐驱”,犹如鼎之“三足”,共同撑起“理想”的大旗。论述中运用巧妙的过渡语段,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结构层层展开论述,文末回扣关键词,首尾圆合。行文中作者始终牢记“当代青年”的身份,時时对照反省,体现出自我意识,充满思辨色彩。
  (编辑:王冠婷)
其他文献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高中生子光的妈妈想从小培养他的经济独立能力和节俭精神,从他5岁时,就让他自己捡矿泉水瓶、易拉罐和硬纸板去卖。11岁时,子光已经拥有一万多元的小金库。子光说,他将来上大学, 不需要家里掏一分钱。此事一传开,赢得街坊邻居普遍称赞。子光的父母也以培养儿子初见成效为荣。  子光的同学景天很想向他学习,但妈妈却极力阻止他。她私下里对家人说:“子光妈妈的做法是不对的,
夏日,当你在海上游玩时,突然从海里跳出一只海豚(tún),而且还会说人话。你认为它会说出哪一句最令你惊讶(jīnɡ yà)的话呢?  A.这里有很多鲨(shā)鱼,要小心哦。  B.海底有很多宝物!  C.前面有个美丽的珊瑚礁(shān hú jiāo)!  D.请别惊讶,我是被施(shī)了魔法才变成海豚的!  E.对不起,请问现在几点了?    选好了吗?跟阿咪一起来看看结果吧——  选A.你
  
“送你一朵小红花,开在你昨天新长的枝桠……多么苦难的日子里,你都已战胜了它。”最近热映的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说的是两个普通人面临癌症努力生存的感人故事。许多人含着泪水循环播放这首同名主题曲,才发现其作曲作词和演唱者赵英俊也罹患癌症,且是吃完止疼药在家录的《小红花》。但这首歌里既无自怜自艾,亦无慷慨悲壮,它洋溢着老友聊天式的平实温暖,带着负重前行又洒脱释怀的能量,深深触动听众心灵。近年来赵英俊创
米兰·昆德拉有部长篇小说叫《慢》,里面写到:“慢的乐趣怎么失传了呢?啊,古时候闲逛的人到哪儿去啦?民歌小调中游手好闲的英雄,这些漫游各地磨坊、在露天过夜的流浪汉,都到哪儿去啦?他们随着乡间小道、草原、林间空地和大自然一起消失了吗?”  从布拉格到维也纳的旅途中,我在广袤的乡间悠游,想起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这句话,不禁感慨。因為,我真切地体会到了一种慢啊。老旧的城墙,古老的街道,窗口摆放着色彩鲜艳
“内卷化”是近几年来网络上特别流行的一个词,有些人用于形容某个领域中发生了过度的竞争,导致人们进入了互相倾轧、内耗的状态。典型的内卷现象包括高考,大学录取的名额有限,家长又都希望孩子上好大学,大家只好没日没夜地备考,形成恶性竞争。再比如说房价,世界其他地方的房子并没有那么贵,就是因为中国非刚需买房的人太多,把房价推到了离谱的程度。“内卷”这个词如此流行,以至于现在只要看起来是让人难受的竞争,有些人
纵观八荒山川,阅览四海霞澜,世间草木、鳞甲众生皆生而有异:有以卵击石之弱,也有虎荡羊群之强。然强与弱虽泾渭分明,强弱之理,却不尽于此。  毛泽东曾指出:生而强者可以弱,生而弱者可以强。“体育”便是实现由弱至强的关键。此所谓“体育”,已不仅是健体强身之能效,更是奋发图强、苦干实干之行动。人自坠地之日起,虽强弱有别,但若勤自锻炼,“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于国亦如此,纵起于三寸之坎,若奋发图强,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科技日报》曾发表一篇题为《今天,我们为什么特别怀念钱学森》的文章。文中写道,2019年是钱学森108周年诞辰,钱学森不爱钱,住了一辈子老房,家具是旧的,一个公文包用了40年,捐出所有的奖金,从不要求生活待遇。钱学森不爱权,他主动辞去国防部五院院长职务,余生只任副职,以集中注意力于科研。钱学森不爱名,拒绝“导弹之父”或“航天之父”的称号,说真正的功劳属于人
2019年10月26日,著名法学家潘汉典因病逝世,享年98岁。在潘汉典身上,最重要的一个标签是“当代中国比较法学的奠基人”。  勤奋,是潘汉典治学的信条。退休以后,潘汉典也没有闲下来。93岁那年,潘汉典在1945年翻译的《博登海默法理学》准备出版,半个多世纪过去,当年的手稿已经泛了黄、积了灰,潘汉典要把它们从箱子里翻出来一一审核、校对。  那段时间,潘汉典每天工作十小时以上,状似痴迷,日以继夜是常
小奇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那年参加高考,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当时父亲对他说,考不上大学就跟老爸到酒店当厨师去。工作以后,一位做生意的发小跟小奇讲,你是属于典型的知识改变命运,要是不上大学,当初跟着老爷子去打工,现在你十有八九已经成了酒店老板,不至于是现在这样的收入水平。小奇回答,你说的可能有些道理吧,但是从大概率上来计算,1 万个打工者也未必出一个酒店老板,但是1 万个大学生可能出众多专家、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