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真的“大撤退”了吗?——关于中学语文课本鲁迅作品选目

来源 :鲁迅研究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jxz333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作品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进入中学语文课本,至今已历经百年.本文通过对百年来各个时期具有典型性的十几种语文教科书的梳理,探讨鲁迅作品在总篇目和不同文体方面的发展更替,分析总结鲁迅作品在语文课本中的编选规律,以期为近年来鲁迅作品编选的讨论提供一些借鉴.
其他文献
原始闽北区方言中的箩义词当为单说的“箩”.后来靠近浙江省吴语区的方言从吴语处衢片引进了单说的“(薯)去”.镇前方言仍保存着这种单说的“(薯)去”.在其他方言中进一步形成了双音节的“榖(薯)去”.此处“榖”指稻榖义,也是引自吴语的方言词.在浦城县临江和观前方言中说“(薯)上箩”,这是从浦城吴语引进的说法.在枫溪方言中则发生“榖(薯)去”和“(薯)上箩”的混合而形成了“(薯)去箩”.在峡阳、洋墩和东峰方言中“篓”取代了“箩”.“篓”原来大概是指较小的箩.迪口方言的“篓箩”是“篓”和“箩”的混合词.迪口方言原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其中《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体现了家庭作为国家的最基本单位所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属性、民族精神和文化特性.本文基于《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英译实践,讨论以《民法典》为代表的中国法外译逻辑,包括法理逻辑、语言逻辑、文化逻辑和政治逻辑,进而指出法律翻译不仅是术语概念的对接、规则制度的迁移,也是法律制度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情境的还原,更是法律制度蕴含意义的重构.
科学小说《月界旅行》和《地心游记》是鲁迅初涉译坛的代表作.鲁迅由日译本转译,采用当时流行的“意译”手法,以传统章回小说的形式对凡尔纳原作增删修改,使译文带有强烈的“再创作”色彩.本文梳理两部译作文本,特别是鲁迅对原作叙述视角、主要情节和人物性格的改动,讨论鲁迅的翻译策略和他对科学小说的认识,以及鲁迅的科学观、翻译观与晚清“小说界革命”的渊源,并结合鲁迅在文学生涯初始阶段的科普文章创作,讨论他早期如何将科学作为启蒙的一种方式,强调科学在改良读者精神方面的作用.
中国古代科技术语负载了鲜明的中华文化要素.本文以明末的科技典籍《天工开物》为例,剖析其中科技术语的文化特征,并比较和评析了任以都、孙守全英译本和李乔苹英译本对表层物质、中层制度和里层心理三个层次的文化类科技术语的翻译,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在英语语境中完全空缺和部分空缺的中国古代文化类科技术语有针对地使用直译、音译和多模态注释的翻译方法,以期为之科学性和人文性双重属性的跨语际移植以及中国科技文明国际化传播提供借鉴.
古代文献在历代传抄镌刻过程中,因字形相近而讹者触处可见.有时因一字之讹而使文意百思不得其解,或致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故排比历代字讹的实例,总结一些历代字讹的规律,有时可以取得举一反三的效应,是我们做好古籍整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基于古文献中“面(面)”“而”“向”“回”四字字形相近,经常互讹这一认识,对古文献中几个疑难问题作出考释.
鲁迅小说中的身体以空间聚焦的方式得以彰显,内化为空间性存在,并积极参与了环绕在人周遭的空间性的社会建构.多元空间的开启导致跨界旅行的想象成为可能,也是鲁迅小说身体诗学的重要特质.在鲁迅小说中,故乡与都市、过去与现在、回忆与此刻始终相伴相随,均是社会人生的缩影.鲁迅小说呈现的不是单调乏味的都市与乡土空间,而是要揭示出每个卑微灵魂的挣扎与彷徨.
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对文学译介的质量与传播效果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西班牙著名翻译家、汉学家雷爱玲对中国古典文学在西语世界的译介和传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对雷爱玲的中国古典文学西译历程进行系统性梳理,探析其翻译观念、翻译策略与翻译路径,分析其翻译与研究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并着重关注译者在其翻译观念的引导下,以西方读者愿意主动接受的方式和易于理解的表达,拓展其翻译创造性的实践,以期探索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有效途径.
翻译共相是指一切翻译类型与形式所共有的现象与范畴,因而被视为翻译通论议题.长期以来,翻译适应多以隐性方式存在于翻译活动当中,未能获得独立的研究地位.从语言学、跨文化传播、翻译价值等视角可以充分论证翻译适应乃是翻译共相的一种类型,完全可以构成翻译通论中一个新的议题.翻译适应由于涵纳了等值与非等值,因而成为后等值时代翻译行为的新追求.
闵福德以后现代的眼光重新审视《聊斋志异》的古典世界,试图以多元、开放的翻译文本拆除东西方文化的二元对立.闵译本着意彰显互文性和游戏性,散发着强烈的后现代主义气息.但闵译本以“戏”为中心解读原著也导致原作者的孤愤情绪并未在译作中得到充分呈现.
在表情达意上,语言艺术使用的单位是字、词、句等,绘画艺术使用的单位是线、面、色等.文学创作中,语言艺术与绘画艺术在表现技法上互相借鉴与融合以创新文学表现形式,实现最大量的表现力,进而推动着文学艺术向前发展,这种现象较为常见.但在翻译研究中,这一现象引起的关注并不多.本文基于绘画色彩的特性及审美价值,探讨了文学翻译中色彩表征距离、情感与情景的认知过程及其艺术价值,旨在启迪译者表情达意的艺术思路,创新文学翻译实践方法,拓展文学翻译研究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