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生活之舟,探航数学教学之海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与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因此,教师在课改实验中应充分挖掘数学知识本身所蕴含的生活性、趣味性,调动学生善于质疑、自主研究,主动寻觅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探索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课堂生活化的教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数学。
  一、精心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对小学生来说,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兴趣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主要思维模式——形象直观。只有有了兴趣,奠定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心理基础,自觉克服困难,才能亲近数学、学习数学、实践数学、应用数学、探究数学和发展数学。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呢?
  我们在每一个教学内容中,每一个教学环节上,都必须精心设计,巧妙安排,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做一个扎扎实实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心人。我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设计了这样的生活情境:
   一天,小明全家为奶奶祝寿,奶奶说:“谁给我表演节目助兴,我就给他奖励。”这时,小明给奶奶讲了两个故事,表演了3个舞蹈。奶奶很高兴,奖励他每个3元;妹妹给奶奶唱了3首歌曲,奶奶奖励了每一首歌曲2元。弟弟为奶奶表演了3个魔术,每个节目也获得了3元的奖励。现在请同学们计算一下,他们平均得到奖励金多少元?
  学生讨论、交流、合作,教师巡视、引导。课堂氛围和谐活跃、轻松愉快,学习主动积极,兴趣浓浓。
  学生回答说:“小明得奖金(2+3)×3=15元。妹妹获得的奖金是3×2=6元。弟弟获得的奖金是3×3=9元。他们一共获得了15+6+9=30元。平均奖金:30÷3=10元。
   综合算式:[(2+3)×3+3×2+3×3]÷3
  =[5×3+3×2+3×3]÷3
  =[15+6+9]÷3
  =30÷3=10元。”
  我和孩子们一起总结得出了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从这一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要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关键是教师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教师必须以宽容和谐友爱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身心都得到舒展,千方百计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实践证明:当学习的材料来自于现实生活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倍加高涨;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因此,要求教师巧妙的把数学学习内容转换成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使学生产生问题的意识。
  在教学“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同学们,自己到商店买过东西吗?
  生:买过。
  师:买过些什么?
  生:钢笔、铅笔、作业本......
  师:好的,买过的东西真不少,像你们买的那些东西都可以称作商品。那么,你在买商品时,应付多少钱是怎样确定的呢?
  生:看看要买的东西的价钱是多少就行了。
  生:不行,有时还得乘。
  师:怎么乘?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吗?
  生:比如作业本每本5角,买2本就得用5乘以2,买3本就得用5乘以3,这样才知道应付多少钱。
  师:说得棒极了。看来,我们学过的乘法应用题这下可派上用场了。那么商品的价钱,买东西的多少和应付的钱数,它们之间有没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这就是今天要研究的问题——常见的数量关系。(板书课题)
  这节课上得很成功,我感到很轻松,学生也觉得没有负担,下课铃响了,学生甚至还埋怨今天怎么这么快就下课了。由此我感触颇深,不要老是埋怨学生不配合,只要你创设出好的、切合学生实际的情境,充分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何愁上不成好课?
  上面片段中,我围绕学生熟悉的“买东西”这一实际生活问题,诱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心理意向,使新课课题的出示水到渠成。从这个成功的导入片段,可以看出:新课的导入,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应该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贴近生活实际的“生活化”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现实情景中开始数学学习,体验和理解数学。
  三、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理解生活中的现象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将数学问题生活化,有利于缩短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既满足了学生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的需要,又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数学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接触生活实际,指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的头脑想问题,加深学生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理解。
  在教学“圆的认识”时,课堂快结束时,我提出了两个问题:1.车轮为什么是圆的?2.人们看热闹的时候为什么自然地围成一个圆圈?虽然学习了圆的知识,但是从课堂上学生的发言来看,学生对这两个现象的解释还是比较模糊。我马上加以引导:“想想我们今天学了什么知识,能不能用来解释这个问题”。学生及时地联系所学过的知识去思考、交流。终于找到了答案:因为圆的半径相等,车轮轴到地面的距离是相等的,这样车就不会上下颠簸了。只要我们经常这样指导,就能让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生活问题,用数学的知识和头脑去想生活中的现象。不但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能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数学与生活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数学学习和现实的联系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小学数学教学加强应用性和实践性,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教师应当把数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不是枯燥无味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应用价值。
  (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县海河小学)
其他文献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我国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它是一种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其实
"植物大战僵尸"里,只有积攒了足够阳光,才可以种植植物,防御僵尸。学生不也一样么?只有积攒了足够的"阳光",他们才能从失败的阴影里走出来,找回自信,才会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生
新时期以来,诗坛的形势喜中有忧.诗歌如何走出低谷?值得探讨.首先要克服诗歌中的大白话、大黑话与大黄话这三大弊端,还要继续在诗歌形式与内容这两方面努力进行探索.许多诗人
对灿烂徽州文化的研究热潮促成了“徽州学”学科的勃然兴起,《徽州学概论》是第一部对徽州学学科、对徽州文化作全面论述的著作,深入浅出,具有普及性、通俗性、学术性。徽州
空间几何体的体积求解过程中往往有这样的经验:对于一个非常规则的几何体或复杂几何体的体积求解仅仅从某一个方面进行研究不能得出最终的结果。本文从一个典型问题出发,多角度
【摘 要】 为了了解高中心理健康课程开展的情况,本文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问题作调查,由此分析出高中心理健康课程实施的情况,并对该课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中;心理健康课程;现状;调查;对策  由于高中的学生年龄较轻,他们不能正确的处理自己的心理问题;他们学习的压力大,很容易出现心理的问题;他们的学习很繁忙,不能通过交流的方式处理自己的心理问题,因此,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让
【摘 要】阅读能力是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核心,有效的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目前阅读教学的不足,提出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四点建议: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重视阅读技能的培养;重视词汇积累,长、难句分析;关注学生阅读兴趣,精选课外阅读材料,希望帮助学生在阅读能力上有所突破。  【关键词】阅读教学;现状;有效;阅读能力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中提出:高中英语课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是否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是判断两种改革开放观的准绳.在价值观上,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共同富裕、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之一,就是
声乐表演中发挥失常的表现很多,有的是心理紧张造成吸气浅,有的是太想喝好导致发挥失常,有的是紧张过度造成喉头上提与喉咙关闭。克服发挥失常的基本方法是:坚持到底,不轻易
常规LQG控制器在车辆座椅主动悬架应用中,存在权值矩阵确定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LQG权值矩阵的方法。该方法利用遗传算法的全局优化算法,以主动座椅悬架性能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