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管理现状分析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dw1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已经逐渐由精英教育过渡到为大众化阶段,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依据和指导方针已经指向全民终身教育。继续教育和成人学历教育都是主要的实现方式,只有了解了现今高校成人教育学生特点和管理现状,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引导学生,改善学生管理工作的效果,才能促进成人高等教育更稳健地发展。
  关键词:教育大众化;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管理
  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指出,如果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标准,则可以将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他指出,当毛入学率低于15%时为精英教育阶段;15%~50%之间时为大众化教育阶段;达到50%以上则为普及化教育阶段,此时教育将成为一种义务。截至201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提前实现了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的目标,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近些年,高等教育事业已经由精英阶段逐渐过渡到大众化阶段。自从“大众化教育”提出以来,高等教育招生率直线上升。截至2012年,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243.96万人。但成人高等教育的需求依然非常大,仍有学生选择成人高等教育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学习机会。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大学生生源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学生教育管理成为现今高等教育的首要问题。成人高等教育更是如此,只有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改善管理效果,才能推动成人高等教育更扎实、完善地发展。
  一、成人学历教育学生管理特点
  第一,多数成人学历教育的学生都来自普通高中或中职院校,想通过成人教育在学历方面有所提升,还有一部来自社会或在职人员,所以学生群体之间的年龄、学习习惯及素质差异较大。
  第二,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管理中多呈现出间接性,且对学生的约束性不大。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要兼顾学业、工作及家庭,管理上不像普通高等教育那样集中和统一。学生与任课教师在沟通上多通过电话或网络平台,面授难度较大。
  二、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情况
  1.学生构成复杂
  成人教育学生构成复杂,在学识、阅历、素质等方面参差不齐,认知能力与做事方式不同,个体思想差异较大。
  2.学生业余学习
  2008年,教育部规定停止招收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脱产学生。目前,成人高等教育学习形式只有业余和函授,不要求学生在学校住宿,授课均在业余时间。
  3.入学目的明确
  大部分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对于校园没有归属感。多数学生入学学习的目的比较功利。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上课出勤率低。
  三、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成人高等教育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中仍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处境却非常尴尬,社会上一方面呼吁加强成人学历教育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在高校中成人教育的管理却处于边缘地带。高层次、高水平管理人员很难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成人教学管理的研究上,使得近年来我国成人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普遍低下,前景令人担忧。
  四、社会对成人高等教育服务功能认识的缺位
  成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为推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服务。因此,成人学历教育首先要基于本地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设计。如今,社会对学历教育的过度重视,导致大部分师资力量都投入到了普通高等教育当中,使得成人高等教育师资不足,教学效果无法得到保障,这些都大大削弱了高校育人服务社会的职能。
  全国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建立30周年紀念大会,提出要加快继续教育改革发展,推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学习需求,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加快推行教育大众化,真正建立起全民学习型社会,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当今时代,教育大众化已成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前进方向。我们要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优势和资源,冲破传统普通学历教育的束缚和障碍,努力实现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与创新,顺应时代潮流,向着教育的全民参与性与终身性建设阔步前进。
  参考文献:
  [1]丁丹,谈传生.新时期高校成人教育模式转型发展探索[J].成人教育,2013(4).
  [2]张世斌.更新高职教育观念、培养高职专门人才[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7(4).
  [3]井伟.成人高等教育中学生管理问题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4]项丽颖.当前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管理的难点及对策[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13(5).
  [5]李立国.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的转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35(1).
其他文献
本文作者根据多年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的经验.简述了玉米的施肥技术,以便对今后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新课标实施以来,广大教师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且也注重了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堂中的训练与养成,使历史与社会课堂充满了勃勃生机。但下课后问学生学了些什么,学生却不知所云;学生在课堂上回答得很好、表现得很棒,却总是考不出高分。这些现象的产生是因为现实的课堂教学淡化了知识的传授,以致学生“缺钙”。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注重以下“结合”。  一、知识传授与基本观点的提
摘 要:高职院校的主题教育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围绕某系列主题或者某一主题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主题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本文以2016年为例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教育  一、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  广大青年大学生是党和国家极其宝贵的人才资源,而怎样培养素质过硬、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为国家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是摆在教育界面前的一个重大
临近春节,双鸭山农场蕴岭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意十分火旺,哈尔滨市200多家超市纷纷下订单催货,公司每天只能以定额配送的方式将3万多枚虫鸡蛋投放市场。在红兴隆管理局像双鸭
摘 要:本文对小学课堂纪律管理进行研究,梳理了小学课堂常见的纪律问题,从教师的教学、管理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方面分析课堂违纪的原因,最后对学生违纪行为的管控和纠正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课堂纪律;问题;对策  在素质教育时代,新课程教学更加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同时一些课堂违纪行为层出不穷。为了让课堂活而不乱,教师必须处理好课堂纪律问题。课堂纪律违纪行为将对课堂教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一般
摘 要:当前,以手机为载体的“拇指文化”给各高校在校大学生带来了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探索“拇指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努力探索切实可行的思想政治工作途径。  关键词:拇指文化;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拇指文化”是随着手机媒体的诞生和普及而来的,它已经开始改变并且会越来越影响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