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在树梢间的武林高手

来源 :中国国家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ffx76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之前已经看过相关的文献和图片,但第一次见到白头叶猴仍让我惊叹不已,它们能在几乎垂直的石壁上敏捷地攀爬,在纤细的树枝间快乐地嬉戏,或在悬崖边上若无其事地打盹。白头叶猴还能借助树枝的弹力和长长的尾巴,从20多米高的树梢纵身跃下而毫发无损,仿佛一个武林高手施展轻功从高处飞身而下。
  白头叶猴是第一个由中国人自己发现和命名的灵长类动物。直到20世纪末期,公众都不知道这个物种。当时科学界把白头叶猴看成是黑叶猴的一个亚种,关于这一物种行为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基本为零,只知道这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动物,分布在广西左江和明江相夹的一个狭小的三角地带。当地人还有猎杀白头叶猴炮制乌猿酒的传统,这导致其数量迅速减少,最后剩下的三片主要栖息地彼此相距甚远,且被村庄、道路等阻隔。
  我还记得第一次进入白头叶猴栖息地时的情景。那是我第一次到广西,从机场赶到研究基地已是深夜,一路上,青草、黄土和牛粪的气味扑面而来,温热而潮湿,似乎是在不断提醒我已经跨入了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地区;一座座喀斯特石山静静伫立在夜幕中,如同一群婀娜多姿的少女,只在朦胧的月色里显露出神秘、静谧的背影。
  虽然之前已经看过相关的文献和图片,但第一次见到白头叶猴仍让我惊叹不已,它们能在几乎垂直的石壁上敏捷地攀爬,在纤细的树枝间快乐地嬉戏,或在悬崖边上若无其事地打盹。白头叶猴还能借助树枝的弹力和长长的尾巴,从20多米高的树梢纵身跃下而毫发无损,仿佛一个武林高手施展轻功从高处飞身而下。这些对它们而言都是平常举动,却往往令观察者替它们捏一把汗,生怕它们会因为疏忽而掉落悬崖、粉身碎骨。当然,事实证明,是人类想多了,白头叶猴早已适应了这样的石山生活。
  白头叶猴的社会以一夫多妻的家庭群为主,每个家庭“占山为王”,生活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家域内。不同家庭的性别和年龄组成也不尽相同。如果观察地更仔细些,还能看出个体之间的相貌差异。个别居无定所、组织松散的群一般都由青年和亚成年公猴组成,带头的通常是一只稍大一些、刚成年的年轻公猴,体内的荷尔蒙让它们莽撞不安、四处游荡、惹事生非,它们常去骚扰妻妾成群、一心想要开枝散叶的家庭群,所以这样的全雄群也常被研究者戏称为“烂仔群”。
  1998—2001年,我对白头叶猴做了近3年的野外观察和研究,从种群数量调查开始,随后转入对固定一群白头叶猴的行为观察,研究其社会结构的演变。如果你没有密集恐惧症(热带地区各类虫子奇多,且好多都喜欢集群出现),不惧酷暑和暴晒,不怕各种毒蛇,行走在锋利如刀的喀斯特石头山上也能如履平地,那么,这里的研究条件其实还真不错,猴群有相对固定的家域,基本上每天都能找到它们,研究者大部分時间只需在山下的谷地里进行跟踪观察,无需翻山越岭寻找,更不用担心与狗熊、豹子等大型猛兽不期而遇。3年里,最让我惊悚的时刻也就是曾与一条近碗口粗的眼镜王蛇狭路相逢,我俩默不做声,认真评估了一下彼此的实力后就友好地说了再见。
  当时我观察白头叶猴的装备非常简单:一台双筒望远镜用于搜索,一台单筒望远镜用于行为观察,外加记录本、笔、水以及一把用来防身和开路的砍刀。为了不干扰白头叶猴的正常生活,我通常会在山脚下进行远距离观察。喀斯特石山形状奇特,地形复杂,常有一些观察上的盲点,而且,晚上由于光线昏暗或猴群进入夜宿洞,也无法继续观察。现在有一些新技术被应用在野生动物的研究中,比如无人机。虽然它的噪音会对白头叶猴产生惊扰,还不适合用来做行为观察,但已可以用于栖息地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分析、威胁分析和寻找夜宿洞等。潘文石教授带领的北大研究团队还将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应用于白头叶猴的研究,把红外线高清摄像头架设在夜宿洞内观察和记录猴群的夜间行为,由此观察到了非常罕见的夜间分娩行为。
  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会有更多更新的技术和设备应用到濒危野生动物的研究中,但如果没有科研团队在野外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不可能对其行为和生态有深入了解,也就无法了解其濒危的根源,保护工作者也就无法提出有效的保护措施。在灵长类研究和保护领域,英国的珍妮·古道尔博士(Jane Goodall)以研究非洲黑猩猩并创办自然保护机构“根与芽”而闻名全球。她长期的野外研究,不仅揭示了黑猩猩的神秘世界,也改变了人类对自身的认知。她发现黑猩猩在与人类接触的过程中,会被人类携带的脊椎灰质炎病毒感染,黑猩猩的家园还会受到森林砍伐等人类活动的威胁,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与当地的原住民合作,帮助当地人解决生活和发展问题。与古道尔博士一样,潘文石教授所带领的研究团队从1996年至今一直在持续进行白头叶猴的研究,并帮助当地人改善生计和教育,以便更好地保护这一物种。
其他文献
关系型“what 名词”结构是英语中一个十分有用的结构,也是一个比较难理解的结构,尤其是当阅读中遇到涉及该结构的复杂句子时,若不能正确理解,往往会步入误区。    一、该结构的两个用法特点    1. 特指性。即其中的名词表示特指意义,此时的 what 在用法上大致相当于 the。如:  I will give you what help I can.   =I will give you the
在空中欣赏一场硬核演出  此次我和两个朋友在洛杉矶会合,准备乘直升机航拍机场中民航客机的起落。洛杉矶国际机场是我们所知的唯一一个允许直升机在上空持续盘旋的机场,在其他机场,直升机可以飞越,但不能停留。  我们搭乘的是罗宾逊R44轻型直升机,除了机长正好还能坐3个人。直升机从洛杉矶国际机场东边的霍桑市政机场(Hawthorne Municipal Airport)起飞,这里也是这驾直升机所属的租赁公
常德桃花源不只是一个还原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的风景旅游名胜区,更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个现代人的心灵居所。桃花源的美不因季节的变换而打折扣,但春天的感觉最为特别。  当城市发展越来越快,拥挤、喧嚣、焦虑、压力也随之而来,暂时卸下重负,回归自然与田园之乐,能够让我们重新认识生活原本的意义。  作为中国旅游业的老牌景区,位于湖南常德市的桃花源风景区传递出的信号丰富而精确:桃花源里好生活。她的内核驱动
摄影师蒙蒂·卡普兰(Monty Kaplan)1986年出生在阿根廷,南美斑斓的生活,使得他从小就对视觉观察有着极大兴趣。7岁时,他就决心成为一名电影制作人,十几岁开始专注于电影制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几乎就是他生活的全部内容。但卡普兰的电影制作生涯从未像他希望的那样成功。几年前,他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故事片,由于预算非常低,拍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成片的结果也并不理想,整个过程就如同
重温故园风雨  第三次英国之行,我停留的第一站是霍华德城堡(CastleHoward),一来正好顺路,二来我刚刚重温过1992年詹姆斯·伊沃里导演的《霍华德庄园》(HowardsEnd),艾玛·汤普森凭借这部影片登上了奥斯卡影后的宝座。虽然此“霍华德”非彼“霍华德”,但这座拥有:300多年历史的城堡也曾经作为知名影视剧的拍摄地——1981年和2007年,由英国作家伊夫林.沃的小说《旧地重游》(Br
距高不有100天时,我突然间觉得很迷茫,我不知道在这忙忙碌碌的一年中,在我19岁的这一年中,我做了些什么,我想要做什么……    ONE    那年9月,秋天的清凉冲淡了夏天的灼热,也稍稍安抚了我们浮躁的心,但一切并没有丝毫轻松的迹象。一天十三节课,单调冗长的日子里我渐渐疲乏,力不从心。  老郭,我们可爱的班主任,总是站在讲台上一脸忧郁地告诫我们:“抓紧吧,都高三的人了。”  有时我们就是这么不懂
环保隐患  乌孙古道沿线水源充足,河水极其清澈,当地人和旅行者都是直接饮用,但目前户外活动中的营地建设很不科学,会影响到水质。此外,一些外来人员喜欢野生动物用品,可能严重破坏天山已经很脆弱的生物链。文明冲击  乌孙古道沿线是传统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他们有自己的信仰和生活习俗,大多数人不懂汉语,旅行者贸然闯入,可能引起敌视甚至冲突。乌孙“天马”  古代的乌孙国位于天山雨水丰沛区,地理位置优越,水草丰美
“我的人生好比一套被水浸泡过的拼图,一片片画块发胀变形,彼此之间无法咬合。”——李·米勒  李·米勒(Lee Miller,1907—1977)出生于纽约州波基普西一个殷实的中产阶级家庭,1927年在街头被传媒大亨康德·纳斯特(Condé Nast)看中,登上著名时尚杂志Vogue的封面。20歲的米勒有瘦削的身材、修长的脖子,线条硬朗得像个男孩,又带着静雅淑贤的女性气质,很快成了纽约最炙手可热的模
综观近几年全国及各省市的高考语文试题,多音字的考查力度有加大的趋势,如2006年的江苏卷和天津卷的字音题均为对多音字的考查。如何正确记忆多音字,以下方法可供参考。    1.据词义,辨多音字  一般来说,词义不同,读音也不同。如“殷”,指深厚、丰盛,读yīn;如果表示颜色(黑红色),读yān。“哄”当表示许多人同时发出声音时,读“hōng”;当表示欺骗意时,读作“hǒng”;当表示吵闹之意时,读作
每當我们仰望星空,点点繁星就像千百年来芸芸众生在这个星球上努力绽放出的生命之光。星光落入大地,璀璨光芒的湮灭处散落下了无数遗迹,它们无比罕见、无法被替代,成为今天的世界遗产——一笔来自时光和生命的财富。我们找到了三位旅人,他们都把世界遗产当成自己的探寻线索,踏上了伟大的“寻星”之旅。当这些杰出的旅行者将视野拉宽到整个人类文明历程、甚至亿万年地球演化的范围时,他们旅程也呈现出仿佛来自星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