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情感,尊重学生差异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bin1985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你手中是许许多多正在成长的生命,每一个都如此不同,每一个都如此重要,全都对未来抱着憧憬和梦想,他们都依赖你的指引、塑造和培养,才能成为更好的人和有用的公民。”这是新加坡教育部在颁给校长委任状上的一段话。这段话使我们深受启发,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要学会善于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
  教育要呵护学生的内心情感,关注学生生命的状态。生命不仅是一个活的有机体,生命的意义更在于它是一种活力的存在,是一个有尊严的个性的存在。我们应该每日反省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给学生以尊严了吗?珍视学生的存在了吗?平等对待学生了吗?下课后走到学生身边了吗?与学生单独面对时,有多少次谈到了学习之外的事?多少次只做一名忠实的听众?在送走了一届学生之后,有多少学生和我们保持联系?有人就学生向教师致谢后教师的反应作过一个观察:在被观察的40位教师中,有19位以“不用谢”或“不客气”应答学生,有14位以“嗯”应答学生,有7位以点头应答学生。当学生走出教师办公室时,却没有一位教师起身相送的(师道尊严由来已久)。从这个小小的事例来看,教师习惯上还没有真正把学生作为一个“人”来平等对待。学生需要平等,需要教师蹲下身子和学生处在同一视线上的平等;学生需要真诚,需要教师拉钩击掌,和学生交心换心、同喜同悲的真诚;学生需要主动,需要教师每天传递一次关爱的眼神,嘘寒问暖,贴近学生,走进心灵的主动。据说,日本有学校规定,教师必须做到每天和每一个学生有一次感情交流,谈一次话,拍一拍肩膀,或者传递一个微笑的眼神。
  反思我们的教育方式,要么是棍棒相伺,要么是百依百顺。爱迪生母亲独特的教子方法曾给我们以启发: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鼓励孩子,赏识孩子。“我的孩子并不笨,他与一般孩子不同,因为他想探询的是事情的原因而不是结果,你们不了解他。”正是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培养出了一位杰出的发明家。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课程及其文化,对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学习的动力并取得好的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我们教师应该做到:
  1.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尊重学生,更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创造精神。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和学生相互学习、相互研究、相互合作、相互激励、共同进步,是我们中华民族古已有之的“教学相长”的优良传统。每一位具有创新人格的教师,都要和学生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真正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伙伴,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的发展环境,与学生产生情感的交流和生命力的碰撞,使学生逐步树立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信念,敢于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潜能。
  2.把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3.特别要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所谓的“差生”是教师筛选出来的。每个学生都是一本书,教师要读懂学生尤其是那些学习有困难但有潜力的学生,需要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即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具有语言、数理、空间、音乐、运动、交往、自省、自然观察等多元智能)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以人为本,尊重个体差异,建立学习特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让会飞的飞,会跑的跑,会走的起,加强一帮一、一帮十“扶贫”,以点带面,相互促进,实现共赢。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教师应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我们要让教育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每节课都鲜活起来,关注学生情感,尊重学生差异。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材料的选取要体现关注生命的个体存在;要为学生提供优秀文化遗产,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开拓学生心灵阅读的时空,努力提升多边阅读的质量。  【关键词】心灵阅读;文化积淀;多边教学    学生是社会的一份子,他们的生活空间是社会、学校和家庭。阅读是一个人的智力储蓄,资源不仅仅是学校的教材(文本),而应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体验。阅读教学要使每一个学生懂得阅读是生命的需
现代教育提倡注重人的发展,然而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在高考或中考中失利,甚至是辍学后回头的学生。基础差、底子簿、对学习缺乏兴趣,是当代中职学生的普遍特
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教师分析讲解多、学生读书少的现象,这种“以讲代读”“讲深讲透”的状况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为了克服这种弊端,新课程教材把原教材中的“讲读课文”改为“精读课文”。从“讲读”到“精读”,虽一字之差,但含义深刻,需要我们深入体会。教师如果不转变观念、改进方法,仍旧穿新鞋走老路的话,那么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无法提高的,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不可能得到提高的,更无法谈语文素养的提高。  一
中学音乐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任务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对净化学生的思想、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采用教唱几首歌曲或讲授简单的乐理知识等传统陈旧的音乐教学模式,既不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也不适应新时期中学生的特点和求知的需要。为了摆脱传统单薄教学模式的束缚,我在教学实践中遵循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对中学音乐教学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与探索,逐步总结形成了一种适
一座复合材料叶片涡轮机样机的潮水发电站,在北挪威海峡现在己启动并连续运转。
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文化,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我们祖先所创造的宝贵财富,是一座伟大的丰碑,其内容博大精深。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让我们不能忽视这样一个事实:传统文化,传统道
朱启平以其独到的新闻、历史眼光,现场采写的通讯《落日》记录了一个极有历史意义,值得“永志不忘”的瞬间,被公认为“状元之作”,并被列为大学新闻系教材。那么,这篇轰动一时,且影
近一百年来,对大脑功能的研究不断探索着神经系统编码与解码的原则,感知、识别、定位、运动控制、抉择等方面的编码原则逐层被解读。自1971年位置细胞被发现以来,以学者Joh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