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自由为体,民主为用”命题的内在紧张

来源 :大众科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l20071002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曾提出一个重要命题,即“自由为体,民主为用”。长期以来,学界多认为该命题有重要的启蒙作用,理论也甚有深度。但是也有学者指出,严复的这个命题是“终极目标上的全盘西化论”。其实从严复体用一致的观点来看这个命题,确是如此。而事实上,严复的自由观是提倡一种经其修正了的中国伦理文化本位的自由,而非西方意义上的自由。此时以体用一致的观点来关照,我们就会发现“自由为体,民主为用”命题中的自由与民主之间出现了紧张关系。
  关键词:严复;自由;民主
  体用之间是对立统一关系:“体用一源”,即“体”和“用”总是“物”的体用,没有脱离物的单独存在的体用;“体用一致”,即一个“物”有什么样的“体”,就有什么样的“用”,同体同用,异体则异用;“体立而后用行”,即“体”是“用”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据。在这样的前提下,严复批判了当时社会上的主流思潮“中体西用”。因为“体用一致”,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而“中体西用”恰恰是要用牛为体而希冀有马之用,体用不一,所以,“中体西用”根本无法实现,只会导致两亡。
  一、严复“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全盘西化论的倾向
  严复少年丧父,然而天资卓越,是福州船政第一批出洋学生之一。1879年,严复归国,在北洋水师学堂任总教习,其时中国已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中国战败,这也代表着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此时在北洋水师任职的严复痛不可当,他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的强盛不在于“船坚炮利”的形下之迹,而是在根本上的自由思想与民主制度。在对当时中国的政治、文化做更深入的思考后,严复在给他儿子严璩的信中写到: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管、葛复生,亦不能为力也!
  我们知道西方社会非常珍视自由,并且在现实上实现了国家的繁荣昌盛。因而,严复认为“自由为体”是西方民主国家的基本特征和富强的根基,也是中国应该仿行的方向。这也就意味着对中国旧有文化的革命。中国旧有文化的核心是以儒家礼教为主的纲常伦理,在清末,广大的民众已经不再能深入理解和继承儒家精神的内核,而只是在精神、行为上受到纲常礼教的严重束缚,这无疑是对人的主体性的无情泯灭。而在“自由为体”中,“自由”是人的自主,恰恰要凸顯人的主体性。“自由云者,不过云由我作主,为所欲为云尔。其字与受管为反对,不与受虐为反对。”[1]显然,这种自由与强调“服从”意识的纲常伦理根本对立,“自由一言,真中国历古圣贤之所深畏,而从未尝立以为教者也。[2]”其次,“自由为体”还将催生与旧有国民习俗迥异的新文化。“自由既异,于是群异丛然而生。
  民主为用则是在政治制度上主张仿效西方,建立民主国家。在严复看来,民主是一种最好的制度,是“治制之极盛也。[3]”突出民众政治参与权利,可以宜泄民情,减少社会动乱,维系政治稳定。因此,既要主张“自由为体”,又要提倡“民主为用”。而“民主为用”中的“民主”不仅仅不同于中国传统提倡的“君主”,甚至与“民本”思想也有相当大的异处。因而,“民主为用”是用民主取代君主和民本,要求推翻君主专制,由民众代替皇帝来治理国家。
  显而易见,严复“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思想要求既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即民主制度,更是要以西方的精神文化,也就是自由思想作为根基、作为“体”才能保证民主的“用”有实际的效果,不然就是牛体马用,只会导致“两亡”。因而,就“自由为体,民主为用”这个命题来说,显然严复倒向了全盘西化论。
  二、严复作为“体”的自由观与西方“自由”的偏离
  清末的许多仁人志士都认识到,中国一定要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否则根本无法屹立世界民族之林,而严复此时提出了“自由为体”,把自由作为民主政治的内核。那么严复所谓的自由究竟有什么特点呢?是否与西方意义上的自由一致呢?
  国群自由是从国际关系的角度立论的,可以视为自由原则在国际关系上的具体体现。严复指出,“国之独立自主不受强大者牵掣干涉为自由。[4]”这就是说,“国群自由”即国家的独立。近代中国饱受苦难,领土和主权都受到了极大损害。在这样的形式下,严复在论及自由主义时始终把国群自由放在首位,即中国应首先向西方列强争国家自由与民族独立。
  通过对近代欧美的纵向历史考察和横向比较,严复认为,民主立宪国家的政治自由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其一“黜无谓之干涉”,即限制政府治权。宗教自由、贸易自由、婚姻自由、言论自由、集会自由等皆可划入此类;其二“禁专制而防怙权之独治[5]”。以政治自由作为划分国家的标准,则有政治自由者为“以众治寡之立宪”;无政治自由者为“独治之专制[6]”,而当时的满清帝国无疑是一个专制独裁国家。
  严复在理论上把国家自由放在首位,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国家自由问题未有解决之前,绝对不能讨论和争取政治自由;相反,严复认为重视民众的政治自由有助于争取国家自由严复认为,同民主立宪国家相比,中国政治自由的首要课题是:“民对君上而争自由[7]”。而这又具体表现为行君主立宪、开国会、制定一部限制君权、捍卫民权的宪法[8]严复指出:根据天演学说,民主立宪代替专制独裁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在民主立宪之国,民众可以通过议院或国会轻而易举地完成政府更迭,包括皇室在内的统治者终将难免杀身之祸[9],将斗争的矛头直接对准清政府。
  事实上,学界有相当多学者认为严复在救亡的威胁下“大声疾呼舍己为群,己轻群重,重视"国群自繇",这样一来他的思想虽然不具有集体主义的色彩,也肯定个人自由具有的终极意义,却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李泽厚所说的"救亡压倒启蒙"的特色,而忽略了强调群体的观点对个人自由可能会有的威胁。[10]”
  三、“自由为体,民主为用”命题中的内在紧张
  经过以上论述,我们看到严复一方面批判了“中体西用论”,认为体用必须一致,民主必须依靠自由为体才能完成,所以他才提出了“自由为主,民主为用”的命题;另一方面严复在翻译穆勒的《论自由》时却又对穆勒的观点做了修正(尽管这种修正是善意的),他的自由观其实是提倡中国伦理文化本位的自由,而非西方意义上的自由。我们把修正了的自由观与西方意义的民主共同放在“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命题中来看,会发现这实际上违背了他原本所要求的体用一致和体用一源。如此严复所提倡的自由就无法开出他所要求的西方那样的民主,这也就是“自由为体,民主为用”命题中的内在紧张关系。
  参考文献
  [1] 王栻.严复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1287.
  [2] 王栻.严复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2.
  [3] 王栻.严复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957.
  [4] 王栻.严复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1289.
  [5] 王栻.严复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1299.
  [6] 王栻.严复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1313.
  [7] [英]穆勒著.严复译.群己权界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9.
  [8] 王栻.严复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1284.
  [9] 王栻.严复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1314一1315.
  [10] 黄克武.自由的所以然——严复对约翰弥尔自由思想的认识与批判[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250.
  作者简介:张俊哲(1996—),男,汉,河南漯河人,湘潭大学碧泉书院·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刘天一(1995—),男,汉,湖南湘潭人,湘潭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法律哲学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六盘水山歌是民歌中的一种体现方式,它具有非常浓厚的民族色彩,是行走的历史教科书,是人们的精神寄托,可以增强当地民族的认同感,从而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在自媒体盛行的时代,很有必要对其进行保护传承的研究。  关键词:六盘水山歌;文化内涵;保护传承  贵州六盘水,别名“中国凉都”,地处贵州西部,云贵川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六盘水山歌属于贵州民歌的一个分支,它是流行于贵州西部的山歌,其旋律简单,格调
期刊
摘要:在当前时代快速的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经济的快速发展,还需要做好自然环境的改善工作。随着当前生产方式的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随之得到改善,人们对于木材产品要求不断提高,这对于我国的森林资源造成较大的影响。如何做好森林的保护工作是当前发展发展建设的首要任务,相应的技术人员应该重视森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此推动我国林业的整体发展。本文首先对森林保护策略做出介绍,随后分析当前森林开发资源的方
期刊
二零一九年九月三日我来到北京画院,进门一小院,正对门是齐白石雕像;墙壁有老藤,院内许多鸟;九点《开学典礼》见到了导师李小可老师;“北京画院李小可艺术工作室二零一九级高研班”门厅集合点名;然后去往老师工作室,在北工大“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美术楼;一楼展厅有画展,老师画室很大,画案五米长,墙上也有画板;全班十六人同时画画足够有余。老师说:高研班是高级研究学问的,不是上大时的国画笔墨基础;我们是要研究中国
期刊
一、关于《竹林涌翠》的文学背景  《竹林涌翠》是扬琴独奏曲中非常著名的一首作品,它是著名扬琴演奏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项祖华先生赴云南采风时,对那里的风土人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对那里的美景充满了无限热爱与向往,在采风而归后写的一首描写云南民俗风情的扬琴作品,乐曲收录于项祖华先生作品集《风情录》一篇中。作品创作与七八十年代。作品采用回旋式结构,旋律清新优美、节奏生动明快、织体纵横多变,充满诗情画意
期刊
摘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为我们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内在统一、相互促进和协调共生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新时代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刻把握这一理念的形成及其具体内涵,对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关键词:“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生态文明
期刊
摘 要: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向地下空间发展,同时建筑结构也变得复杂,其地基承受压力也增大,因此地基的稳定性就成了土木工程基础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内容之一,深基坑支护工程是确保建筑基础更加稳定、安全的重要内容,因此要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需要和施工特点,科学选取适应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从而为建筑工程其他各工序的有效进行奠定稳定的基础。本文结合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对其在建筑工程施工当中的具体应
期刊
摘要:后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股新思潮,墨菲是后马克思主义的旗手之一。她主张利用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女权主义等当代理论结合起来,阐述一种激进的多元民主理论。利用马克思主义的一些传统批判理论批判资本主义,表达了对社会主义的新探索。墨菲认为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力图重建和超越马克思主义以及提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哥白尼式革命的“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包
期刊
摘要:在新时期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工会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有利于满足职工的需求,还能够增强事业单位的凝聚力,对事业单位和职工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工会工作的探究,从三个方面分别论述了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实际的工会工作中的现状和当前面临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实施策略,希望能够对思想政治工作和工会的工作的融合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会工作;
期刊
摘要:党建融合是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一体推进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互促并进的格局和方法,实质是“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党支部作为党的基础组织,是党员直接参与、服务企业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因此,强化基层党支部的政治功能,持续促进基层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油田;稳定发展;党建融合  新闻文化中心文体部是一个集展览、会议、运动、健身、游艺等为一体的综合性
期刊
摘要:作为日本文化的代表内容,认识武士道是了解、研究日本不可绕开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主要选取来源、内容、评价三个视角探究武士道。武士道是日本吸收他国文化,根据自己需要创立的关于武士的规范准则,对日本国民有十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国际关系;日本;武士道  武士道是日本文化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本文以来自日本本土的近代著名国际政治活动家新渡户稻造《武士道》作为研究基础,辅以来自二战后对日本实行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