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作业创新设计的特点、形式及评价方式

来源 :中学生物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J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生物课的教学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在教学观念上,由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变为发展学生的能力为中心;在教学模式上,由灌输式的课堂教学为中心转向以感悟式的探究教学为中心;在教学关系上,由教师传授为主转为学生活动为主;在教学手段上,由单一化、传统化转向多样化、现代化。如何适应新变化,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成为高中生物学教学的新课题。在生物学教学的探索之路上,生物学作业能否创新也是教学是否创新的重要标志,因此,笔者对新课改下作业的创新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其他文献
<正>高中生物必修1教材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原理,学生理解起来十分困难。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把生物学问题"形象化",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原核细胞与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摘自法国帕斯卡尔的《思想录》
<正>1教学思路1.1指导思想探究实验重在知识的建构、方法的训练和过程的体验、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的领悟。本实验要求学生通过探究认识和理解动物行为的成因。通过设置探究方
合作、平等和互动能有效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其学习兴趣。而借助生物学科的生活化特点,把身边的一些现象或素材转化成课堂互动的有效资源,会平添许多教学情趣。为了让师生的
1问题的提出二期课改将过程与方法作为三维目标之一是有重要原因的。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对学习对象的认识是以已有的知识
<正>"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为了有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正>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科学,我们在教学中给学生传授学科知识及培养学科技能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形成健
制作活动小纸片,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提供素材,既能丰富教学资源、活化教学过程,又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到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有利于实现课堂“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教
<正>在近几年的教学中,不少学生对现在使用的初中生物教材(济南版)中的几处内容感到疑惑不解。几经研究和查阅资料,现将笔者的一些见解与广大师生一起探讨和学习。1红细胞原
高三生物复习迎考最后阶段回归教材时,对教材知识要构建知识网络;对教材课后习题的复习要根据题意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变式练习,以拓展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