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语文教师的备课关键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un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要想做到深入浅出、精益求精,研究教材是重中之中。教材研读需要教者用积极的审美心态,亲历亲为,以获得独到的体验和真知灼见;教者要思考教学内容的重构,关注问题的确立与整合。
  [关键词]研读 审美心态 教学重组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1-0156-01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怎样做才能使小学语文教学深入浅出、精益求精呢?笔者在从事多年的小学语文教育工作中,总结了一些这方面的经验。要想做到深入浅出、精益求精,课前备课是关键,备课设计就是要揭示作品的时代特征,准确把握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中蕴含的深意和审美价值,在引导学生学习欣赏文本的同时,为其提供开阔的文化、社会视野。怎样才能备好课呢?教材研读是备好课的重中之重。
  那么什么是研读呢?研字从石,本义指细磨,碾为粉末。研读这里指精细地读,详尽地读。教师备课首先要备读,好的教學设计首先源于真正的阅读,没有好的研读也就无从谈起好的备课、好的讲课。具体来说,教材研读由两大部分构成:
  一、作为读者的阅读——读出文本的阅读价值
  教师在研读教材时,面对文本,首先是一个读者。教参替代不了自我的阅读,不论教参阐述得多么详实透彻,分析得细致深入,都无法取代自我的阅读体验和感受。要追求真正的阅读过程、直接的阅读体验、新鲜的阅读感受。
  (一)教材研读需要积极的审美心态,亲历亲为,以获得独到的体验和真知灼见
  语文教师又不是一般的读者,或者说不能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的读者。有一种阅读叫“好读书不求甚解”,语文教师的阅读则不能这样随意,浅尝辄止。语文教师需要用自己的生命与学识和文本对话,以一种积极的审美心态,调动全部的心智、情感和经验,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文本中的人与事、情与理、景与物。总之,每个教师在教材研读中与文本的“对话”都是富于个性化的,都会以自己独特的感性和经验参与其中,形成独到的阅读体验和真知灼见,并使文本的意义和价值在备课设计与课堂实施中得到实现。
  (二)教材研读需要多层面、多角度的观照与鉴赏,以获得对文本的深层次把握
  例如,在准备讲小学语文《他们这样过年》这一课时,首先,研读教材。教师不仅要体会课本中提到的意大利、巴西、法国、加拿大四国过年习俗,还要去查找有代表性的别的国家过年习俗。第二方面,研究教材,是德育目标的研读。经过这一课的教学,在德育教育方面需要达到的目标有两方面:目标一是让学生体验到不同国家过新年的快乐,目标二是让学生通过巴西过年的习俗,体验到真正的幸福要靠我们的双手去创造。第三方面,对教材的研读是知识层面的,通过这一课,让学生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多音字“还”。
  (三)教材研读不能驻足以往的解读视域
  有一种阅读叫陌生化阅读,它是西方文艺理论的一个概念,现在常常被借用来表达阅读的一种状态。通俗地说,陌生化阅读就是把阅读对象,哪怕是读过多次的文本当做全新的文本对待,把曾经有过的体验和认识搁置起来,带着时代的气息、探索的目光,从新的角度、新的途径,个性化地解读文本,不过度依循原有的解读路径,不懈怠依赖于以往的阅读感受。
  二、作为教者的阅读——读出文本的教学价值
  (一)教者的阅读境界是要做出准确的教学价值判断
  教者的阅读不同于读者的阅读,它的目的性、任务性要非常强,不仅是读懂文本的信息内容,还要用 敏锐的目光审视文本的教学价值,做出准确的教学价值判断。这里的教学价值判断指的是要借助这篇文本教什么?解决用教材教的问题。
  (二)教者的阅读需要关注课标学段的要求,准确把握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即教学目标、重难点)
  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思考教材的资源在哪里,怎么用这个教材、这篇文本,关注教什么,关注教学内容的确定,有助于减少教师备课的无效劳动。教这个学段学生应该掌握的语言技能,应该分享到的人生智慧,逐步形成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要混淆学段的要求,把第一学段的课上成第二学段的课,把高年级课上成中年级课,要理解把握各学段的要求。
  (三)教者的阅读要思考教学内容的重构,关注问题的确立与整合(怎么教,策略方法)
  教学内容的重构与整合说起来容易,备课时做起来就会涉及许多复杂的问题。在阅读教学中,精心设计几个好的问题,常常是我们备课中最费心思的重点工作,几个相关问题的先后次第,某一个问题的分解和逐步达成,某一个内容如何展开和深化等,都要综合考虑与设计。问题的设计考验的是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整合能力,提炼能力,要减少问题的量,提高问题的质,问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穿透力,每个问题要能触碰或包容课文相当部分的新内容,给学生感知、思考与阅读创造的空间,使学生有坡可爬,拾级而上。
  以上就是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总结的一些看法,笔者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努力工作,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蔡澄清.我的语文教学观与方法论.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1.
  [2]杨明春主编.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与方法.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5-1.
  责任编辑:杨柳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促进高等教育在现实问题的解决和实现制度治理层面的有效建设和发展,文章对高校学生工作法治缺失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梳理总结,并依据法律与法治运行的基本规则和原理,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尝试从观念改变以及机制建设层面对高校管理工作的法治化建设提出建设方案。  [关键词]法治 高校 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7-0165-02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高职院校学生群体作为一个特殊消费群体,由于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相对缺少社会生活经验,极易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信息影响,表现出许多不理性、不科学的消费行为。本文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消费行为存在的问题做详细的描述。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 消费行为 问题  [中图分类号]G4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
[摘要]20世纪八九十年代,计算机在中国兴起,计算机操作平台软件系统应运而生。许多个人和公司纷纷研制计算机操作平台软件系统。著名成功者有十几家。我们重点介绍的CCDOS和中文之星有共同的特点,影响非常广泛,经济效益显著,都是由个人单打独斗完成的,都在我国计算机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关键词]中文平台 软件系统 研发 回顾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
[摘要]教学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实习模式的有效应用能够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本文在分析与研讨肥料加工课程传统教学实习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学实习的新模式,并在实践和调查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肥料加工 教学实习 模式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
[摘要]分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高。本文以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改革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分析分级教学改革两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以期为学院进一步实施分层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英语 分层教学 问卷分析  [中图分类号]H319
摘要:本文结合江苏省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贯彻落实情况,分析了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我国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具体建议,以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微企业 税收优惠政策 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5-0059-01  一、小型微型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贯彻落实情况分析  (一)小型微型企业
[摘要]本篇文章是加强初中生生命观教育的课堂方案,利用有效课堂对初中生开展珍爱生命的教育,通过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真正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思想品德课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引导学生增强生命意识,学会自我保护,提升生命质量。  [关键词]中学生 珍爱生命 教育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4-0140-02  一、以真实案
[摘要]教育部即将颁布《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随之开始。基于语言测试手段和方法的改变,大学外语测试逐步推进机考。建立以学生为主导,采用基于网络化平台的英语语言测试体系,能促进新形势下语言学习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改革,能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优化高校外语教学与自主学习模式、提高外语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加强高校外语数字资源建设。  [关键词]机考 测试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H
[摘要]加拿大当代著名短篇小说家艾利丝·门罗被称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她擅长在作品中刻画平凡女性的普通生活,并伴随有大量的生态环境描写。《女孩儿和女人们的生活》是她1971年的作品,这部作品中的开篇《弗莱兹路》里关于主人公贝尼叔叔的描写反映了门罗倡导男女平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关键词]艾利丝·门罗 生态女性主义 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I711.074 [文献标
[摘要]建国以来,我国政府长期以行政供给机制来供给城市公共物品,然而其运行效果不良。随着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国外行政改革示范,政府和社会各界逐步注意到了社会力量在城市公共物品供给中的作用和功能,而NGO作为社会的主要力量更是受到关注。本文探讨城市公共物品供给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定位是什么,是如何进行协作的,同时也对两者的协作供给进行反思。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 城市公共物品 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