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字诀让党教片“原汁原味”

来源 :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c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教片要想直达人心,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从而起到宣教实效,有一点尤为重要,就是要充分发挥好党教片的纪实性,让片子“带着露珠,冒着热气,散发着泥土芬芳,闻得见汗水味道”。纪实意味着真实、生活化、原生态,观众对于纪实性强的片子也愿意“买账”。那么究竟如何为党教片融入浓郁的“纪实味道”呢?笔者总结出一套“五字诀”,从制片实践的不同层面与大家做一番交流。
  “转”
  即使在党教片越来越讲求真实性的今天,我们也会经常看到一些“不够纪实”、类似“摆拍”的片子,其僵硬的形式、“人为”的味道和斧凿的痕迹总让观众感觉乃“刻意为之”,同期、现场等原始素材在片中少得可怜甚至是毫无体现。可以说,这样的片子很难让观众产生兴趣,总感觉是在“看电影”“都是假的”。这种现状如果说有主观原因,那就是主创者的潜意识里还是没有把“纪实”的理念融进去,执意要体现出所谓“导演的功力”。这个观念不转,党教片的纪实性乃至真实性就难以得到体现。
  其实,笔者接触党教片创作工作后,也总是刻意去追求“调度”“摆拍”,觉得非如此不能体现出“策划功力”。直到逐步接触到大量优秀的党教片后,看到里面浓浓的纪实味,思想上才深有触动,并立行立改。2014年夏天,笔者准备拍摄一部反映姐弟大学生村官创业的电教片。创作伊始,就在想这次一定要有所改变,并做了个大胆的决定:纯纪实,不用一句解说词,完全是姐弟俩和其他人的现场同期或者现场实况,再叠加一些必要的字幕注解。整个作品不到8分钟,取名《姐弟村官创业记》。完工之后,自己感觉很新颖,同事们也觉得很实在,乡土味很浓。后来该片被全国远教课件频道采用。现在回顾,如果当初仍然用老套路,可能会比较容易操作,不必劳神费心,但一定不会有这样新鲜的效果。这也说明走纪实之路,首在转换制片观念。
  “早”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谋划或策划,在制片方面的作用极端重要,决不能一味地守株待兔。创作伊始,我们需要什么纪实素材,希望实现怎样的效果,是应当尽早筹划,且做一番扎实的准备工作的,这样才能避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局面。
  制片准备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思想上的准备、方案上的准备,再比如项目、人物、场景等的调度准备,等等。以设备上的准备为例,需要几台摄像机、多少个机位,都要做到有备无患。在这方面,笔者有过一个小教训,曾经拍摄一部反映村干部活力工程的电教片《激发新活力》,当时就准备多拍点原汁原味的现场同期。当来到村文书家,他爱人正在厨房做饭,笔者就扛着摄像机,边拍边和她聊她爱人的故事,讲得很实在,也很自然,回去的路上对这段素材还颇感得意。没承想,摄像机的录音开关在拍摄时没有及时打开,结果拍回来的是一段“默片”。这次的教训很深刻,此后笔者就特别注意拍摄前的准备。后来拍的一部《分红》,说的是农业合作社带动乡亲们集体发家致富的事,镜头主要聚焦合作社分红那几天的故事,有分红之前的准备、乡亲们的内心喜悦,有分红现场的敲锣打鼓、人人喜笑颜开,有在场乡亲们的内心表白,纪实素材的大量运用增强了全片的纪实感,也使画面更具冲击力。这些素材之所以能够捕捉下来,归功于前期颇费心思的准备工作,不仅提前布置了多个机位,而且谁来拍、拍什么、怎么拍都有详细的预案。如此周密详尽的准备,当然会出精品。
  “熬”
  知易行难。真正想要拍到纪实感强、专业水准高的素材,绝非易事,镜头之外要下很多功夫,其中有一项就是“熬”。不要满足于毕其功于一役,要有足够的耐心,紧紧地盯住拍摄对象,默默地“熬”到最精彩的时刻。能做到这一点,一定会功到自然成。
  《村医贺星龙》这部党教片精品广为人知。片子之所以那么打动人,是因为里面的诸如走村串户行医、家庭生活片段等内容都非常真实,直击人的心灵深处。这部电教片是一名退休的老电教人创作的。他为了创作这部作品,坚持跟踪拍摄了好几年,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比如有一次,贺星龙去给家远的乡亲看病,因天冷路滑,摩托车速度过快,转弯时摔到在悬崖路边,这样高度写实的画面既惊险揪心,又让人感动。最近,笔者正在创作一部流动党组织书记的微纪录片。之所以想创作这部作品,是因为手里面关于的他的原始素材跨度达十年,非常丰富,既有他刚去外地的内容,也有多年来的工作场景,还有最新的素材画面。把这十年的素材梳理一遍后,笔者自己也有点吃惊,原来积累的素材这么多、这么全。当然,这要得益于这些年来电教中心一直对这位主人公的持续拍摄,还有其他媒体对他的不断追踪。假如没有这些,这部暂定名为《坚守》的作品,恐怕想也不敢想。
  “快”
  在具体的拍摄过程中,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不期而遇的细节和素材,出手要快,行动要迅速,这样才能捕捉到那些稍纵即逝的内容。如果说“熬”是文火,那么“快”就是猛火,两者相辅相成,方得品味。
  再说回前面提到的流动党组织书记微纪录片。在观看历史素材时,有2013年的一段画面,笔者看后,非常感慨。这段画面是主人公在“乡音调解室”里现场调节的实况,拍摄纯属偶然,完全不在计划之内。当时去太仓市流动党组织驻地,笔者准备记录一下他的工作情况。那天下午,他突然接到电话,一位务工群众准备来他那里。不一会儿,人来了,他又请来了一位法律工作者,现场进行讲解、调解,帮助解决问题。这个场景正是主题所需要的。笔者当即决定开机拍摄,全程记录下来。虽然当时还是标清素材,但现在回顾一下,这个内容非常有用处。假如当时缺少敏感,没有快速捕捉镜头,又或墨守原有的计划,不对其他临时的新素材进行拍摄,可能只会留下遗憾了。“快”,需要磨炼,需要时时紧绷这根弦,只有这样才能有所获、有所得。
  “准”
  如果把党教片比作一道佳肴,那么拍摄就是备料、后期编辑就是烹饪。一道菜能否色香味俱全,烹饪环节至关重要。前期拍摄做得再到位,但后期编辑要是处理欠妥,没有合理运用素材,最终的成片效果只会大打折扣。其实,做后期最关键就是一个“准”字。就是说,该用则用,用就要恰到好處。
  要做到准,首先要敢用,后期编辑有时也是需要魄力的。比如有部微视频《口碑》,在全国很有影响,讲的是一位社区女书记倾心服务群众的故事。全片三分钟左右,没有一句解说词,全部是现场同期、群众讲述、主人公讲述,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的纯纪实,让人耳目一新。可以肯定,主创者在谋篇布局时,是为此下了一番苦心的。当然,这个选择也是要冒一定风险的。如果选择了全纪实,却没有操作好,就会功亏一篑。其次是清醒。不一定说类似的题材就都适用纯纪实,就完全不需要解说词。到底该如何操作,必须对片子的主题需要、素材的保有情况等方面有一份清醒的认识。如果条件成熟,当然可以;假设不够成熟,那就必须因地制宜了。最后是精巧。在纪实手法的处理上,也是需要“绣花功夫”的。《村医贺星龙》在这方面堪称样板。比如,之前说到的那段骑摩托摔倒的画面,主人公摔倒时,衣服划破了,手和脚都出血了,画面中透着一种疲惫、寒冷、疼痛……他强忍着,眼眶有些湿润,明显能感受到那份艰辛与坚持。这段内容是纯粹的纪实画面,让每一个观众身临其境、为之动容。这样的作品,又怎能不打动人呢!
  (作者单位:安徽省定远县委组织部)
其他文献
内蒙古乌海市乌达区将远教工作列为党建工作的重要部分,建立了干部聯系包干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局面。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成立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党(工)委书记亲自抓、分管副书记具体抓、社区协力配合的格局。全面推行AB岗制度,明确大学生村官和社区工作者担任站点A岗管理员,同时从社区“两委”班子中选派一名B岗管理员。强化学习培训,截至目前共举办六期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大学生村官
期刊
为进一步加强对新担当、新作为的时代精神的宣传报道,河北省遵化市委組织部深入基层拍摄新任村“两委”班子干事创业专题片。一是主题鲜明。以贴近基层、弘扬正能量为标准,以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为主线,通过展示新任村“两委”干部短小精练的人物事迹或工作纪实激发广大党员干部比学赶超的干事热情。二是注重写实。通过实地取材、入户采访等方式,从不同角度记录村“两委”干部舍小家顾大家的点点滴滴,展现出勇于担当、
期刊
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委组织部近日开展了一期远教站点管理员专题培训,并在结业典礼上举办首届“新时代最美远教站点管理员”评选大赛。大赛由三个环节组成:第一个环节是利用“衡山微组工”开展微信投票活动,选手所得票数按比例计入总成绩;第二个环节是学用展示,参赛学員通过精美PPT展示本村的美丽风光、远教学用成果、典型事迹、富村兴村的产业发展状况等,由评委现场亮分;第三个环节是即兴问答,参赛学员从党的十九大知识、
期刊
安徽省铜陵市大力推进互联网模式远教站点向机关事业单位、学校、醫院、国企、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延伸。以“建”为先。把牢“三有三满足”建设标准和“四步走”推进步骤,稳步有序推进远教站点拓展延伸工作。以“管”为纲。分层分类建立站点信息台账,明确工作职责,选好配强远教管理员队伍。以“学”为要。针对机关单位、企业、学校、医院、社会组织等不同类型党员群体,分别制定学用指导意见。以“用”为本。精心组织开展远
期刊
河南省武陟县远程办立足实际、主动作为,倾力打造“三秋”综合服务体系。武陟县各终端站点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为农民群众上网查询天气、网上咨询、发布供求信息等提供便利。县远程办定期通过“武陟党建”微信公众平台、“武陟党建网”、“武陟远教群”等渠道,及时发布指导農民搞好秋作物成熟期管理、秋耕秋播以及秋作物和生产资料购销等信息。同时,县远程办积极发挥科技、畜牧、农机和农业等成员单位的技术资源优势,成立了15
期刊
今年以来,广西乐业县不断创新远程教育举措,助推扶贫攻坚扎实开展。一是依托“八桂先锋”平台创建网络课堂。充分发挥“八桂先锋”手机APP系列平台的数据优势,促进“两学一做”、“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一系列党内政治生活落到实处。二是依托红七军、红八军革命教育基地创建紅色课堂。充分挖掘红七军、红八军会师革命历史的“红色资源”和其他历史文化名胜中蕴含的廉政教育资源,着力打造廉政教育基地。三是依托党建示范群创
期刊
四川省洪雅县在建好手机端、电脑端“智慧党建”平台的基础上,全面建设“智慧党建”电视平台。洪雅县在417名村级后备干部中着力培养和组建了一支覆盖159个村(社区)的“智慧党建”管理员队伍,负责协助党支部书记用信息化手段抓好党建工作。为发挥好队伍作用,每月由乡镇组织开展工作交流,每年由縣委组织部组织开展“智慧党建大比武”,不断提高“智慧党建”管理员队伍专业水平。同时,全县“智慧党建”平台不断简化准入门
期刊
2016年10月,海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创办海南省脱贫致富电视夜校,于每周一晚8点至9点在海南综合频道播出,同时开通“961017”脱贫致富服务热线。两年来,脱贫致富电视夜校共播出节目110期。2018年全年累计收看人次约1442万。  环顾南海,饱饮椰香,被誉为海角天涯的海南省以其迷人的热带风光,吸引着四海游人到此徜徉。独特的地域魅力让海南省党员教育工作也带着火一般的激情,不断在新时代开拓奋进。为
期刊
“苍术在整个生长季节,一定要做到见草就除,以防杂草与苍术苗争水争光;并要及时追施肥料……”在一大片绿油油的苍术地里,陕西省凤县留凤关镇酒奠沟村的党支部副书记魏建新清清嗓子,给大家开讲了。“魏书记又开讲了!”不少村民远远看见苍术地里那围成一圈的一群人,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原来,这是魏书记给大家上“微党课”呢。  留凤关镇四周群山环峙、地处偏僻,资讯传播并不发达,所以远程教育在这里大受欢迎,成为很多农
期刊
党建内容的微视频是颇受基层党员欢迎的新媒体教育资源,正成为新时代的党员教育“网红”。如何开发出数量充足、时效性强、质量上乘的党员教育微视频呢?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围绕需求“运筹帷幄”  应把握时效性。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推出热点主题的党员教育微视频,不但能吸引本地党员群众学习观看,还能为新媒体拉来可观的“流量”,取得较好的政治影响。  应注意制作方式。微视频可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