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花开胜椰香

来源 :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j16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10月,海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创办海南省脱贫致富电视夜校,于每周一晚8点至9点在海南综合频道播出,同时开通“961017”脱贫致富服务热线。两年来,脱贫致富电视夜校共播出节目110期。2018年全年累计收看人次约1442万。
  环顾南海,饱饮椰香,被誉为海角天涯的海南省以其迷人的热带风光,吸引着四海游人到此徜徉。独特的地域魅力让海南省党员教育工作也带着火一般的激情,不断在新时代开拓奋进。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实现省委、省政府“三年脱贫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总体目标,海南省紧扣时代命题、坚守使命责任、立足阵地优势,创新开办了海南省脱贫致富电视夜校(以下简称脱贫电视夜校)。自2016年11月18日起,脱贫电视夜校利用电视教学和“961017”电话热线咨询的方式,每周对驻村第一书记、贫困村“两委”成员、部分党员、贫困户劳动力和帮扶责任人进行教育培训,做到扶“志”与扶“智”并举、扶“能”与扶“技”并行,从而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脱贫电视夜校开办后,在教学组织管理工作上的创新成果不断,取得了让群众满意的喜人实效。
  2017年5月,海南省脱贫致富电视夜校节目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选为“2017年第一季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2018年10月,海南省脱贫致富电视夜校工作推进小组办公室获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
  2018年8月,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在中国共产党海南省第七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提出:要继续办好电视夜校,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勤劳致富光荣,不劳而获可耻”的思想,摒弃“等靠要”,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这为继续办好脱贫致富电视夜校指明了新的方向。
  启动引擎——发挥系统化组织优势
  两年来,省委组织部作为脱贫电视夜校牵头单位,主要负责脱贫电视夜校教学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考核工作。全省各级党组织立足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充分利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发挥组织优势抓好教学组织管理,为全省贫困户做好教学服务。
  在纵向组织方面,形成自上而下的组织管理体系。省委省政府成立由省委副书记李军任组长的省脱贫致富电视夜校工作推进小组;市(县)成立由党委副书记任校长、市(县)组织部为牵头单位的市(县)脱贫电视夜校;乡镇成立由党委书记或副书记任校长的脱贫电视夜校分校;建档立卡贫困村和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行政村,依托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设施,设立由驻村第一书记或村党支部书记为班长的脱贫电视夜校教学班(点),负责为教学对象造册登记,建立上课签到、讨论交流、意见建议等台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脱贫电视夜校教学组织工作安排严谨有序。
  在横向组织方面,17个省直有关单位形成相互协作的联动机制。省委组织部负责全省脱贫电视夜校的教学组织管理;省人社厅负责劳动就业指导;省住建厅负责指导贫困户危房改造;省教育厅负责教育扶贫政策解读和实施;省农业厅和省科技厅负责相应技术支持;省文体厅负责协调广电、通讯等单位提供节目传输保障;省扶贫办、省广播电视大学负责策划节目主题,省广播电视台负责所有扶贫节目的制作和播出;省委督查室负责明查暗访现场督查。与此同时,各成员单位派专人在省脱贫致富“961017”电话服务热线设岗值守,为基层群众提供随时咨询服务。
  善用利器——创新信息化管理手段
  “上学改变命运,知识挖掉穷根,开办脱贫致富电视夜校,是为了给各位乡亲提供一个只需要花费时间、不需要花费一分钱的上学机会。”担任省脱贫电视夜校校长的海南省委副书记李军在主讲的夜校“第一课”上这样鼓励大家。随着广大群众认可度的提升,脱贫电视夜校已向全省1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干部、农村“两委”干部,宣讲国家帮扶政策、传授种养技术、发布农产品产销信息、提供打工岗位信息、开设热线答疑解惑等,用扎实的举措按下了帮助党员群众脱贫致富的“快捷键”。
  为切实保障脱贫电视夜校的教学效果,省委组织部制定《海南省脱贫致富电视夜校教学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引进阿里巴巴“钉钉”系统,建立全省2700多个教学点5600多名驻村第一书记、村党支部书记的姓名和联系电话数据库,对教学活动进行实时监督管理。一是在每节电视夜校开课前30分钟,通过“钉钉”系统发布通知,要求各级管理员即时签到。在开课前5分钟,核查签到情况,并对签到进度较慢的市县进行通报、催促;二是利用“钉钉”系统定位功能抽查管理人员是否真正在村,确保管理人员不脱岗;三是要求课前课后至少拍一张全景照、一张贫困户集体照、一张管理人员集体照并上传到“钉钉”平台,通过照片清点实到参学人员,特别是贫困户参学人员,确保所有教学对象按时参学、全程参学;四是对各教学点开展实地明查暗访和抽样检查,并将管理人员签到、教学对象参学情况向全省通报。
  截至目前,脱贫致富电视夜校已开课110期,共通过“钉钉”系统随机抽查1753个教学点,完成全省夜校签到率和参学率情况通报43次,有力保障了教学活动的开展。
  搭乘快车——释放多元化教学能量
  收看了电视夜校,有不懂的问题怎么办?为解决贫困群众诉求表达渠道不畅、求助无门等问题,脱贫电视夜校开通“961017”脱贫致富电话服务热线,安排专人接听热线、解答问题,不能当场答复的问题会形成热线工单,派发至各职能部门,并限定在7个工作日内回复办理。
  据“961017”服务热线班长陈昭君介绍,热线自2016年开通以来,一天最多接通电话445个,扶贫政策、住房改造、教育补助、技术咨询和民政低保是群众咨询最多的问题。截至2018年11月,“961017”服务热线收到群众来电55344个,共生成工单46370个,办结工单39129个,有效回应了群众诉求。
  不仅有脱贫致富电话服务热线,为进一步提升脱贫电视夜校教学服务品质,还综合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优势,与脱贫教学服务紧密相连,多元化释放脱贫教学能量。一是发挥远程教育网络基础设施作用。目前,全省共有近3500个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其中2700多个农村远程教育终端站点承担着脱贫电视夜校教学点教学任务,现有的站点设备得到充分利用,避免了重复投资。二是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开展补课和重复学习。脱贫电视夜校每期直播的电视节目都同步上传到省远程教育平台和海南党员教育视频网,教学点既可用站点实时学习,也可以组织补课、重复学习。三是利用现有的远程教育教学队伍开展教学辅导。各终端站点管理员积极发挥熟悉教学制度、熟悉教学组织、熟悉设备操作的优势组织教学活动。各市、县组织部积极安排农技部门和乡镇“七站八所”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辅导。四是将脱贫电视夜校学习与农村基层党员教育培训相结合。将农村党支部集中学习与脱贫电视夜校集中学习合并进行,把脱贫电视夜校学习作为党员教育培训规划关于“党员创业就业培训”的主要内容,使农村基层党员教育培训与扶贫教育培训实现有机结合。
  丰满羽翼——灵活互动式教学反馈
  “脱贫电视夜校保留了传统夜校的優势,把分散的贫困群众组织到一起集中学习,并利用课后至少半个小时时间进行讨论,巩固教学成果,比一家一户在家自学更有效果。”海南脱贫致富电视夜校工作推进小组办公室主任、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谭基虎介绍道。
  一方面,每节课后都用30分钟时间组织参学人员对课程内容进行讨论。讨论时预先确定讨论主题,请专家、技术人员、脱贫致富榜样等进行现场讲解,以便加深理解。万宁市北大镇中兴村在课后讨论中通过积分奖励机制,有效地调动了参学人员特别是贫困户的积极性,既活跃了讨论氛围,也巩固了课程内容。另一方面,设置灵活多样的课后反馈形式。自海南省脱贫致富电视夜校开播以来,全省各地争相创新,推出了“观看电视夜校+专家授课交流”“夜校线上学习+线下点单培训”“学习成果转化+产品销售活动”等多种模式,以及有奖问答、“学习之星、服务之星”评选等系列活动。乐东县尖峰镇山道村把9名村“两委”干部和59名党员分组,组成8支队伍深入到8个自然村,宣讲脱贫电视夜校的教学内容,为贫困户面对面地解惑答疑,切实提高了扶“技”水平。
  脱贫电视夜校不仅有固定的受众群体收看学习,每期还有大约超过40万观众收看。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海南电视台、《海南日报》、“南海网”等省内主流媒体进行了持续性报道,中央媒体也给予了热切关注。
  (作者单位:海南省委组织部)
其他文献
浙江省苍南县建立“三项机制”狠抓远教活跃度,切实提升远教站点学用水平。一是建立定期提醒机制。每月月初,根据省、市布置的学习内容和苍南实际,制定下發基层站点必学、选学、推荐学内容菜单,在每月上、下旬和农村支部主题党日前后,分四次发布基层站点学用活跃度情况,对活跃度未达到100%的乡镇站点“挂黄牌”提醒。二是建立定期督查机制。每月采取无告知抽查、随机暗访等形式,对基层站点学用情况进行督查,对发现的问题
期刊
江苏省灌云县坚持做好“三个注重”,着力提升远程教育学用服务水平。一是注重“硬件”與“软件”建设同步。通过县、乡两级财政支持,对村级远程教育站点设备进行换代升级;组织站点AB岗管理员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学习交流,进一步提升其使用“江苏先锋综合服务平台”的熟练度。二是注重扩大宣传与树立典型并行。充分运用 “共产党员网”“江苏先锋网”“连云港党建云”和“灌云党建云”等党建平台的网络优势,通过悬挂横幅、刷
期刊
陕西省千阳县创新建立编外远程教育“田间大学”站点。一是保障資金。千阳县围绕县域重点产业,从县管党费中争取资金,给予“田间大学”站点在硬件设备投入、网络管理维护、视频拍摄、管理员报酬等方面的支持。二是突出宣教。“田间大学”站点依托“流动课堂”“田间课堂”和“固定课堂”三种模式,采取专家指导、种养殖大户引导的“手拉手”“一带十百千万”培训模式,拓展提升远程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功能。三是整合资源。围绕“田
期刊
内蒙古乌海市乌达区将远教工作列为党建工作的重要部分,建立了干部聯系包干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局面。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成立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党(工)委书记亲自抓、分管副书记具体抓、社区协力配合的格局。全面推行AB岗制度,明确大学生村官和社区工作者担任站点A岗管理员,同时从社区“两委”班子中选派一名B岗管理员。强化学习培训,截至目前共举办六期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大学生村官
期刊
为进一步加强对新担当、新作为的时代精神的宣传报道,河北省遵化市委組织部深入基层拍摄新任村“两委”班子干事创业专题片。一是主题鲜明。以贴近基层、弘扬正能量为标准,以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为主线,通过展示新任村“两委”干部短小精练的人物事迹或工作纪实激发广大党员干部比学赶超的干事热情。二是注重写实。通过实地取材、入户采访等方式,从不同角度记录村“两委”干部舍小家顾大家的点点滴滴,展现出勇于担当、
期刊
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委组织部近日开展了一期远教站点管理员专题培训,并在结业典礼上举办首届“新时代最美远教站点管理员”评选大赛。大赛由三个环节组成:第一个环节是利用“衡山微组工”开展微信投票活动,选手所得票数按比例计入总成绩;第二个环节是学用展示,参赛学員通过精美PPT展示本村的美丽风光、远教学用成果、典型事迹、富村兴村的产业发展状况等,由评委现场亮分;第三个环节是即兴问答,参赛学员从党的十九大知识、
期刊
安徽省铜陵市大力推进互联网模式远教站点向机关事业单位、学校、醫院、国企、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延伸。以“建”为先。把牢“三有三满足”建设标准和“四步走”推进步骤,稳步有序推进远教站点拓展延伸工作。以“管”为纲。分层分类建立站点信息台账,明确工作职责,选好配强远教管理员队伍。以“学”为要。针对机关单位、企业、学校、医院、社会组织等不同类型党员群体,分别制定学用指导意见。以“用”为本。精心组织开展远
期刊
河南省武陟县远程办立足实际、主动作为,倾力打造“三秋”综合服务体系。武陟县各终端站点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为农民群众上网查询天气、网上咨询、发布供求信息等提供便利。县远程办定期通过“武陟党建”微信公众平台、“武陟党建网”、“武陟远教群”等渠道,及时发布指导農民搞好秋作物成熟期管理、秋耕秋播以及秋作物和生产资料购销等信息。同时,县远程办积极发挥科技、畜牧、农机和农业等成员单位的技术资源优势,成立了15
期刊
今年以来,广西乐业县不断创新远程教育举措,助推扶贫攻坚扎实开展。一是依托“八桂先锋”平台创建网络课堂。充分发挥“八桂先锋”手机APP系列平台的数据优势,促进“两学一做”、“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一系列党内政治生活落到实处。二是依托红七军、红八军革命教育基地创建紅色课堂。充分挖掘红七军、红八军会师革命历史的“红色资源”和其他历史文化名胜中蕴含的廉政教育资源,着力打造廉政教育基地。三是依托党建示范群创
期刊
四川省洪雅县在建好手机端、电脑端“智慧党建”平台的基础上,全面建设“智慧党建”电视平台。洪雅县在417名村级后备干部中着力培养和组建了一支覆盖159个村(社区)的“智慧党建”管理员队伍,负责协助党支部书记用信息化手段抓好党建工作。为发挥好队伍作用,每月由乡镇组织开展工作交流,每年由縣委组织部组织开展“智慧党建大比武”,不断提高“智慧党建”管理员队伍专业水平。同时,全县“智慧党建”平台不断简化准入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