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廷:用航天人精神引领孩子成长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ger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航天事业的傲人成就,是无数航天人用勤奋和汗水,用拼搏、战斗和奉献的精神换取来的。每一位航天人不仅心甘情愿地将这种精神融入血液,还会将其看成是传递给下一代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后,张小廷一直在航天系统工作。因此,他对中国航天事业有着很深的感情,也有着深刻的理解。从上大学时起,他周围就不乏航天人,接触最多的,对他影响巨大的,也是航天人。他们忙碌的身影勉励着他,他们攻坚克难的样子鼓舞着他,他们对航天事业的热爱感动着他。毕业之后,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加入航天事业,到今天为止,他也为之感到幸运和自豪。多年来,他长期从事我国航天装备的测发控设备研制和保障工作,先后承担多个国家重点型号的测试设备研究和开发工作,在测试工程应用和仪器行业发展方面具有丰富经验。获得过国防科技进步奖、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航天基金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说起他获得的这么多的奖项和殊荣,张小廷告诉我们,在航天工作者队伍中,有非常多的,,先进人物和令人感动的事迹,因为这确实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队伍,“兩弹一星”精神、国家赋予航天事业特殊的使命,深深地影响着航天人,每一位航天人都将其视为一个神圣和特殊的行业,因此,这个行业便有着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特别能拼,特别忘我。
  航天是一个非常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张小廷和他的团队在这个系统中可能只是很小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他说:“在航天这个大家庭,哪怕只是一个非常底层的员工,也能深刻地感受到很强烈的参与感和荣誉感,因为复杂的航天系统工程,离不开每个人的贡献和奉献。”
  “爸爸,你是我的偶像!”
  张小廷这种强烈的荣誉感、自豪感以及对工作的热爱和投入,当然会影响孩子。他的大儿子今年10岁,对爸爸的工作充满好奇和崇拜。爸爸告诉过他,航天是为国家的国防安全提供保障,为军人提供武器手段的,航天还是国家的高科技行业,这里面有很多科学家和院士,在为国家做宇航探索。张小廷加班的时候,特意把儿子带到单位,给他看自己团队研发的部分产品,给他讲解研发过程。虽然小家伙对爸爸具体如何工作还是一知半解,但是“通过编程设计可以完成航天型号任务”这个解释,让他找到了自己与爸爸工作的连接点——“爸爸,我要去学编程!”于是,机器人编程成了儿子最喜欢上的为数不多的兴趣班之一,而且他学得很投入,很开心,盼着有一天能和爸爸一样厉害,可以为火箭、导弹的发射、运行进行程序设计。
  因为觉得自己有个很厉害的航天人爸爸,小家伙经常在学校里“显摆”,小伙伴们都期待着这位爸爸能来给他们讲航天知识。儿子回家和爸爸磨了好久,张小廷终于在无比繁忙的工作中挤出了时间去儿子的班级里做了“航天知识小讲堂”的活动。儿子开心极了,好长一段时间,走到哪儿他都骄傲地挺胸抬头,在学校里表现得也特别好。
  春节时,奶奶来家里小住。张小廷并没有主动和母亲说自己刚刚获得了“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却被儿子一副昭告“天底下最大的事”的样子告诉了奶奶,惹得奶奶开心得笑了起来。
  “孩子,你的努力和坚持让我们刮目相看!”
  “还记得你学习骑自行车的时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你比同龄的孩子学骑车早得多。刚开始学时你摔倒了好几次,甚至还摔破了膝盖,流了血。好多次你都想放弃,对自己没有信心了,但是我们鼓励你再多练习一次,再多练习一次……突然间,你就学会了,可以独立骑行,可以从晃晃悠悠地骑起来到加速再到飞驰。这件事,让你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习任何事,都会有很多困难和曲折,但是只要有信心、有毅力坚持练习,就一定会取得成功。看到别的孩子还在骑带小轮子的车,而你已经很早就能和爸爸一起骑自行车,我和妈妈都为你感到自豪。我们相信,只要你肯努力、肯坚持,就一定可以战胜一切。”
  “作为爸爸,我很佩服你坚持做下来的好几件事。第一件事就是你从小到大坚持听故事,从《西游记》到现在听“三国”,要是我可能很难坚持,佩服你。第二件事就是学吉他。我认为你没有一点儿音乐细胞,肯定学不会,而且吉他很难学,那么复杂,那么多根弦,我至今都记不住。结果你让我非常吃惊,你竟然坚持学了下来,而且已经会弹两首曲子了,太厉害了!”
  这是张小廷在儿子10岁生日时写给他的一封长信中的两段,旨在强化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力求让孩子将克服困难、学会努力和坚持等这样的优秀品质不断巩固和发展下去,这是他非常注重的教育目标和引导方向,也和他尊崇并已融入血脉的航天人精神完美合一。
  张小廷感慨地说,航天人就是这么高度地认同这种精神,而且只要做过航天人,无论走到哪里,也有这样的印记。也许因为中国航天事业没有外力可以依靠,完全是“中国制造”,所以必须有自强不息、攻坚克难的精神,为了完成任务加班加点,绝对服从命令都是航天人工作的常态。他自己的体会是在这样的精神鼓舞下进步得特别快,所以也希望孩子能在一点一滴的生活小事中磨砺出如此不畏困难、不畏挫折的坚毅品格。
  “爸爸,我们能一起玩的越来越多!”
  也许因为自己是典型的理工科男的缘故吧,张小廷希望能按照“目标—方案—计划—实施”思路为孩子明确地规划好人生和学习,但他也发现,养育这件事还真的没办法执行得如此理性,教育孩子也不是程序设定,而是要根据孩子的成长一边学习一边摸索尝试。但他还是觉得,要尽可能多地陪伴孩子,影响孩子,履行好做孩子全程的“指引者”和“影响者”角色。就像航天产品,是通过“全过程质量监督”来实现高质量的。回顾他自己的成长历程,无论是当时坚决地报考大学,还是进入航天系统工作,抑或是走到了今天的管理岗位,都是因为有人在不断地指引、影响他。所以,他也希望成为一个可以引领孩子有更远大目标、有更高格局的父亲,希望把自己认为的重要品质和美德传承给孩子。张小廷认为,越能和孩子同步,越能影响孩子,所以,对于一位忙碌的航天人爸爸来说,现在最宝贵的就是时间。他要高效地完成工作,要挤出尽量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带他一起打羽毛球、看电影、去书店、读历史、到大自然里撒欢……这些事都已经逐渐成为父子俩共同的爱好,成为父子俩可以逐渐同步的介质。   但是,经常加班的工作节奏,让张小廷几乎很少有接送孩子上下学的机会。孩子在生活、学习上的一切具体事务都是由妻子和岳父完成的。尤其在有了二宝之后,对工作充满热情的妻子选择放弃当职业女性的梦想,担起了照顾孩子和家庭的重任。提到这个,张小廷满怀对妻子的感激之情和愧疚之意。看来,中国航天人战斗拼搏的精神背后,总有家人在默默地付出,总是有人担起了另一副生活的重担。
  “孩子,你要学着多担事!”
  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的张小廷都是一个积极、热情、主动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男人嘛,要多担事。”自己的工作状态不太有机会让儿子看到,张小廷就尽量把他带进自己的交往圈,同学、朋友聚会,他都会带着儿子一起参加,让儿子有机会观察、学习到自己是怎么为大家付出更多的。儿子小时候是和3个同龄小伙伴一起在一个小区里长大的,后来大家都搬离了那个小区,却一直保持着每年聚会的习惯。以前聚会的事是家长们张罗,随着儿子逐渐长大,张小廷鼓励儿子来做这个主动发起和组织聚会的人,鼓励儿子多担责,多操心。张小廷发现,虽然儿子有时候在家里会耍小孩子脾气,但是在重要的场合会表现得特别大度,会照顾别人。看到这样的场景,他和妻子经常会偷笑,但是心里还是很欣慰的。成为一个愿意主动担责、愿意为他人付出和奉献的人,也和航天人的“特别能奉献”精神一脉相承。这样的精神激励着张小廷在事业上不断进步,还被他融化在生活点滴小事中,成为重要的教育目标。
  问与答
  您觉得孩子要成为未来的主人,要具备什么样的素养?
  修身
  在我看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顺序不能乱。最先要做的就是修身,修身就是要修养自身的品性,不仅要传承尊敬老人、对人友善、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还要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坚毅不拔的性格。个人修养提升后,才有可能为自己的家庭、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情怀
  我觉得不管未来世界什么样,远大的理想抱负、信仰和梦想对孩子来说依然特别重要!这才是一个人不断进取的原动力,也是能长久地支撑他完成、做好一件事的重要支点。有情怀,会让人不受过多物质和功利的影响,一直能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不畏難、不畏挫折,勇往直前。
  受访者简介
  张小廷,北京航天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研究员。
其他文献
当你做噩梦的时候,亲爱的宝贝儿,试试看让梦里的怪物们穿上小红点内裤,扭起屁股,跳上一段可笑的舞蹈,好不好?  专家  袁坚  文学博士,早教专家,专栏作者,出版有《猫博士育儿笔记:换个方式爱孩子》,联合翻译绘本《神奇的世界》系列,创作“小狐狸卷卷”系列儿童故事,潜水员,创作“山海经”系列海洋主题幻想小说。  让孩子害怕的东西有很多。早期的、基础的恐惧感其实来自久远年代,是人类祖先在生存危机中不断进
一次公益活动中,天使合唱团的孩子们曾用他们天使般的童声合唱《天之大》感动了彭麻麻,她主动拉着这群“小天使”合影。这家儿童合唱团是众多媒体和公益组织的合作伙伴,他们是如何塑造出这些合唱小天使的?作为宝妈的当家人又是如何让音乐来滋养自家小天使的?  宋莹芳是北京天使童声合唱团团长。她6岁参加合唱团,当过20年的音乐教师,然后辞职创办了童声合唱团。对合唱的热爱,她是发自心底的,她说人生没有什么事情是唱歌
一顿吃饱,十顿喝汤—食贵有节  “一顿吃饱,十顿喝汤”这句民间谚语的意思是,如果饮食不注意节制,吃得过饱,必会损伤脾胃,影响胃的受纳和脾的运化,出现食欲不振,只能喝汤来调理脾胃。中医经典名著《黄帝内经》曰:“脾胃者,仓廪之官,谓为水谷之所聚也。儿之初生,脾薄而弱,乳食易伤,故曰脾常不足也。”又《黄帝内经·素问·痹论》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不可不慎也。”均说明了饮食失宜极易伤及孩子的脾胃。  饱
不论是女宝宝,还是男宝宝,私处都是非常敏感、脆弱的地带,从出生开始就需要妈妈精心呵护。对于不同性别的宝宝来说,有些呵护方式是通用的,有些则有大不同。  私处护理通用秘籍:男女宝宝都需要  ●不管是男宝宝还是女宝宝,都要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干燥。  ●勤换尿片,每次宝宝尿完或便后都要清洗干净,否则残留的尿液或便便会刺激宝宝的皮肤,诱发尿布疹;选择吸水性强、透气性好的纸尿裤或尿布。  ●宝宝洗屁屁的小盆和
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年里,他的视觉发育非常快。与宝宝一起玩护眼小游戏,有助于他的视觉发育,同时也能通过小游戏及时发现宝宝在视力发育的过程中是否出现异常。  逗逗乐  让宝宝躺在床上,你可以把脸忽而凑近、忽而离开、忽而又出现,让宝宝去寻找。当宝宝熟悉这样的忽远忽近的移动后,在宝宝眼前慢慢晃动自己的食指,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同时训练宝宝目光的跟随运动。追彩球  出生后2~3个月,宝宝的眼睛已经可以追随物体
体格发育  出生后第11个月,宝宝体重月增长200 ~300克,身长月增长约1.3厘米,头围月增长约0.4厘米  心智发育  运动能力:能扶栏站立或独自站立片刻,扶物能行走几步,会扶物蹲下捡拾地上的玩具。会把书打开、合上。  适应能力:会从杯子中取物,并能主动将东西放入杯中。能模仿成人动作,如推玩具小车向前。  语言:能有意识地发一个字音,能听音辨物或图5~6种。  社会交往:喜欢模仿成人的动作,
《父母必读》杂志和红泥巴读书俱乐部每年一度的优秀童书排行榜又揭晓了!15年前,这个榜单开始评选,现在翻看我们第一年的榜单:《活了100万次的猫》《爱心树》、“可爱的鼠小弟”系列、《猜猜我有多爱你》《爷爷一定有办法》……天哪,不会吧?!这可都是现在最畅销、最经典的图画书啊!没错,这就是这个榜单的“厉害”之处,它永远能在第一时间把优秀的图画书遴选出来,放在你和孩子面前。今年也一样,我们相信,这24本优
宝宝在一天天长大,辅食添加成了新手妈妈们的头等大事。加什么?怎么加?如果道听途说或是想当然,那么,给宝宝添加辅食时就容易陷入一些误区,对宝宝的健康无益。  早点儿添加辅食,宝宝长得壮  经常有妈妈问,宝宝已经3个多月了,是不是该给他添加辅食了?在不少人的观念里,奶的味道太单一,早点儿添加辅食,宝宝吃的食物丰富了,才能长得壮。  实际上,这种想法不科学。为什么宝宝不能早于4个月添加辅食呢?因为小于这
许文:创办路上的思考与骄傲  许文老师是《父母必读》杂志的创办者之一,也是第一任主编,是见证这本杂志走上辉煌之路的人。近80岁高龄的老人,每当和我们谈起当年的故事,都有说不完的话。那些琐碎的细节,宏大的手笔,老一辈国家领导人的殷切期冀,无数机构和权威专家的鼎力支持,以及读者和舆论如泉源般的回报,都深藏在她的心里。  1979年8月,我在当年北京出版社旧址所在的校场胡同口,碰见了刚刚参加完中共北京市
宝宝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促使他常常像科学家一样去认识、观察、探索这个多彩的世界。面对感兴趣的事物,他有让人惊讶的专注力,有用不完的钻研劲儿,有问不完的“为什么”……  可是,怎么启发他深层次的思考,引导他掌握科学的探索方法去完善自己的认知体系?父母总会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其实没有那么神秘,我们围绕科学思维的本质总结了4招,相信聪明爱学习的你,一定能够跟宝宝一起感受到探索科学的乐趣。  懂点儿童朴素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