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民的大国心态现状及特征r——基于2015年“公众社会意识调查”的数据分析

来源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czbczbcz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的综合国力继续提高,在经济、军事实力以及政治、外交影响力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中国社会的发展进入更为复杂的时期,面临的国际形势更为复杂,国人的社会心态与思潮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脆弱的自卑与盲目的自大交织存在于国人身上.在此背景下,建立与国家发展相匹配的国民心态就至关重要,它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崛起的必要条件.文章在操作化测量的基础上,将这种心态界定为“大国心态”,主要由自信心、平常心和责任心构成.本文以2015年“公众社会意识调查”的数据为支撑,考察了中国民众的大国心态现状和不同特征群体中的大国心态特征,提出了改良公众大国心态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明朝方鹏、方凤两兄弟的文化活动,在明朝正德、嘉靖年间影响较大,且有丰富的著述流传至今,而当今学术界尚未对方氏两兄弟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依据方氏兄弟及其友人著作中的相关文献材料,考证梳理“二方先生”的家世谱系,并梳理方氏兄弟的家世图.
张存学《白色庄窠》融合历史、时代以及生命存在的体验书写,以静默于心灵的语言触摸藏地草原文明的近代遭遇,触及时代力量的暗伤中边地生活方式逐步消亡的历史,而内敛的叙事情感倾向于心灵疏离“故乡”的创伤抚慰.小说语言简劲,叙事的回忆情调较为舒缓而低沉地展示了青藏高原边缘地区的独特风情,从一个庄窠的兴衰揭示了三代人的悲剧命运.鲁迅或存在主义哲学生发的现实观照,具有形而上的求索,小说人物命运与时代交错的深处是审美批判的存在之思.
《仇池风》是陇南著名学者杨克栋先生搜集整理的一本当地山歌汇编,所收录的山歌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通过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理论诠释陇南山歌所蕴含的女性意识、生态智慧、女性主体,彰显其生态女性主义价值.
《上海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坛重要刊物之一,短篇小说更是其颇具特色的标志性栏目与主打文学体裁.通过对近三年《上海文学》杂志(2018-2020)所刊载短篇小说的整体性阅读发现,一方面,作品中所透露出的“现代个体孤独感”既是现代人普遍的心理感受,同时也通过文学书写来完成自我表达与“疗愈”;另一方面,随着“八〇后”“九〇后”一代年轻作家的崛起,“迷惘的青年形象”在其作品中呼之欲出,且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此外,科幻小说的崛起作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文学现象,不仅标志了一个文类自身的发展,更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症候意义.
“花儿”这种民歌形式,长期流传于我国西北地区,尤其是在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是花儿最集中的传唱地.其中,宁夏“花儿”主要在人口较为集中的宁夏南部山区西海固周边传唱和流行.而固原地区境内的六盘山“花儿”,当地称为“干花儿”,更是别具特色.宁夏“花儿”是以民歌形式呈现的一种集中原文化、草原文化等多元文化交融的民间艺术,它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本文以宁夏“花儿”名称的翻译及宁夏“花儿”的经典歌词文本为例,以翻译目的论为理据支撑,力求探讨宁夏“花儿”歌词中的英译策略,借以强化“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中的地方特
2020年3月,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出土明韩府辅国将军墓志一盒,墓志记载了明韩藩乐平王朱冲烌庶长孙徵銴的生平、家族成员等内容.墓志的出土进一步丰富了明代韩藩宗室的研究资料,弥补了史料记载的不足.通过对墓志相关问题进行考证,认为韩恭王朱冲火或就藩平凉的时间是洪熙元年,到崇祯十六年末代韩王被执时,韩藩在平凉共计218年.韩藩乐平王府宗室的家族墓地可能位于平凉市区以南太统山之麓的这片塬地.
城市纪录片是城市空间意义生产的重要媒介,不仅记录城市地理人文空间,在城市形象构建和区域文化传播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在系列纪录片《市井雄心》第二季中,创作者以银川作为城市表达样本,通过影像聚焦城中的个体故事,有意味地将城市进程中的共同体——“个人”与城市交织在一起,以影像生产构建城市空间意义.在地域空间、社会空间和精神空间三重话语中复合再现了银川多元的城市文化空间.
郭文斌是近年来颇受文学界关注的宁夏作家,他的长篇小说《农历》,用节日志式的手法,以十五个农历节日过节的时间为经,以过节的各类风俗习惯为纬,绘出一幅恬淡浪漫的民俗风情长卷.本文以《农历》为中心,从节庆文化、饮食文化以及审美文化入手,分析郭文斌小说中呈现的乡土、传统以及诗意的“中国形象”和小说的地方性特征,认为郭文斌的创作有助于我们反思自我,重建精神家园.
新文化运动强势开启了近代中国思想变革的时代帷幕,诸多思潮在“文化救国”的旗帜下如雨后春笋,骈兴错出,争鸣奔放.各种思想传播与践行过程中,以“全盘西化”“吉尔特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为主要表征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一时之间甚嚣尘上,形成较为广泛的社会影响,造成部分新知识分子群体在挽救近代民族危亡道路上的落差和挫败,并在一定程度上歪曲了对“近代中国诸问题”的正确认知,抑制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带来近代中国文化救国思想的选择性混乱.虽然历史虚无主义终究是无源之水,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走向式微,但其思想流变之余孽深深隐
乡村社会是西北地区社会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也是透视西北地区现代与传统互动的重要窗口.作为现代化产物的新媒体传入西北乡村社会后,对西北地区乡村社会文化传统带来了重要影响.本文通过一些典型“文本叙述”,作出新媒体对西北地区乡村社会的意义阐释,以此来进一步阐释西北地区乡村社会文化传统的传承与演变,新媒体是推动西北乡村社会发展和传统的现代化的重要力量,这取决于受众群体如何使用新媒体,以及文化信息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