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职教:攻坚克难求发展

来源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zi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内蒙古自治区2009年“两会”上,自治区主席巴特尔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从2D09年开始全面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投入,自治区要增加2.15亿元的专项经费。2010年,自治区还要继续投入2亿元。
  加大职业教育投入,这是内蒙古自治区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种体现。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始终把职业教育作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实,不仅在资金投入上给予有力支持,而且在教学改革、布局调整和专业设置等方面积极推进。本期,《教育与职业》记者就职业教育的相关问题采访了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厅长李东升。
  
  职业教育,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突破口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努力改变职业教育相对较弱的状态,将其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突破口,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教育与职业》:李厅长,您好!请您简单介绍一下目前内蒙古自治区职业教育的办学情况。
  李东升:近年来,我区把调整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扩大中职招生规模作为工作重点,把高中阶段生源增量主要用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初步形成了布局结构基本合理、学科门类比较齐全、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相互结合、办学特色较为鲜明的职业教育办学体系。全区现有中等职业学校334所,2008年招生11.6万人,占高中阶段招生总规模的39%;在校生29.5万人,校均规模882人。与2003年比较,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增长了58.7%,在校生增长了52.8%。2004年至2008年,全区共向社会输送中职毕业生36.27万人。
  《教育与职业》:如此的增长速度和规模,对教师队伍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你们是如何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
  李东升:从2006年开始,我区在中等职业学校实施了“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先后选派近2000名骨干教师参加了国家级培训、自治区级培训及出国进修,同时邀请了德国专家和澳大利亚专家来我区培训教师和管理人员。加强了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内蒙古农业大学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内蒙古工业大学等4所院校被自治区确定为自治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目前,全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和实习指导课教师7519人,占教师总数的51.4%;“双师型”教师1639人,占专业课和实习指导课教师的21.4%。通过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了“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有效地改善了职业院校的教师结构。
  《教育与职业》:除此之外,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也是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在这方面,你们进行了哪些尝试与探索?
  李东升:我区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普遍实行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的办学形式,积极推行弹性学习制度,学校在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制定、教材选用等方面可以根据实际自主决定。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半工半读,三年级学生普遍实行顶岗实习办法,同时提倡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实行区内外学校、城市与农牧区学校联合办学,我区中等职业学校与天津、北京、山东等地职业学校开展了“2+1”为主的多种形式联合办学,既解决了农牧区学校专业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又解决了农牧区职业学校的就业渠道。自治区连续三年组织全区职业院校专业技能大赛,通过各种形式的技能竞赛,激发职业院校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热情。争取劳动与就业部门的支持,在职业学校毕业生中积极推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教育与职业》:职业教育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要注重为当地的主导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服务。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实现了跨越性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自治区经济建设需要,你们在布局和专业结构上做了哪些调整?
  李东升:我们合理调整布局结构,积极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改革。2006年,自治区将各部门举办的中等职业学校下放到盟市管理,强化了盟市统筹管理中等职业教育的职能。企业办学也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包钢、北重、平煤等大型企业举办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和规模都达到一定的水平。民办职业教育有了较大发展,现有民办中等职业学校71所,在校生3.22万人,公办与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
  此外,为适应学生就业需要,还调整了专业结构。我们的职业教育发展坚持为自治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大力调整专业结构,进一步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在专业设置上,紧密结合自治区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农畜产品加工和高新技术等支柱产业,集中力量举办一批特色专业。全区中等职业教育实施“一校一品”工程建设,专业点达到1270个,已确定建设的精品专业点80个。一大批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特色鲜明,设置专业紧贴自治区需要,毕业生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率。
  
  2.15亿专项经费投向何处?
  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增加职业教育专项经费2.15亿元;2010年,还要继续投入2亿元。这些投入会如何使用?用于何处?
  《教育与职业》:我留意到,在自治区2009年“两会”上,自治区主席巴特尔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从2009年开始全面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投入,自治区要增加2.15亿元的专项经费。那你们之前的投入情况如何?
  李东升:2006到2008年三年间,国家和自治区累计投入中等职业教育专项经费3.07亿元。
  《教育与职业》:2009年,自治区本级安排专项经费就达到了2.15亿元,这是一笔不小的投入,对你们而言,这2.15亿元的投入意味着什么?
  李东升:2009年,自治区在财政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决定大幅度增加中等职业教育投入,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和自治区专项经费将超过前三年的总和。2.15亿元的投入,是我区中等职业教育历史上最大的一次。2010年,自治区还要继续投入2亿元。有了这笔投入,我们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将有较大的改变。我区300多所中等职业学校,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57亿元,生均只有1328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08元。如果我们把这笔资金用来购置教学设备,我区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实训条件薄弱的局面将会显著改善。
  《教育与职业》:拿出这么多钱来改善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表明了政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心。我们关心的是这笔投入,你们打算怎么使用?
  李东升:对于这笔投入的使用自治区政府十分明确,主要是用来购置实习实训仪器设备,相关基础设施由盟市、旗县配套。自治区有关部门已经决定,要集中力量投入,进行重点建设,集中财力办好一批办学优势明显、实训条件较为齐全、师资力量较强、办学质量较高的职业学校。加强80所左右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装备200个水平较高,具有教育、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等多种功能的 专业实训基地,基本解决我区中等职业教育实训条件严重不足的问题。
  
  新举措,打破瓶颈促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职业教育成效显著,但有喜也有忧,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内蒙古自治区仍面临着四大难题亟待突破。2010年,自治区将采取一些新的举措以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新的职教蓝图也如此展开。
  《教育与职业》:在很多地方,资源整合和资金投入成为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两大瓶颈。你们的情况如何?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你们遭遇了哪些难题?
  李东升:尽管我区中等职业教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是我区各类教育中较为薄弱的部分,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还未形成广泛重视的氛围;二是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实训设备落后,一部分职业学校做不到按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格实现学生的培养;三是专业课教师难以满足职业教育办学要求,“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从社会聘用兼职专业教师存在体制、机制障碍;四是与普通教育的结构比例不够协调,距国家要求的“大体相当”仍有较大的差距。全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占高中阶段的比例仅为39%,在校生的比例只有35.6%。
  《教育与职业》:内蒙古职业教育要想更好更快地发展,就要打破这些制约发展的瓶颈。今年,你们在职业教育方面将有哪些新举措?
  李东升:一是加强统筹,做好规划,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自治区和盟市将进一步加强统筹力度,做好全面规划,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结构,对规模较小、专业重复、招生困难的学校将由骨干学校牵头实行集团化办学,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整体办学水平和效益。争取到2012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要达到13万人,在校生规模达到35万人,基本实现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二是大力加强基础能力建设。
  三是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实施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落实专业课教师到生产一线实习的制度,提高教师实践技能。通过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增加周转编制,制定和完善职业教育兼职教师聘用政策等措施,解决学校专业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和配备问题。
  四是进一步深化职业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学校自身建设。完善以聘任制为核心的学校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深化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核心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适应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既重视自治区支柱产业技能型人才需求,也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所需的专业和面向生活消费的新兴服务类专业。
  五是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积极推进职业资格制度。大力发展岗位培训等各种形式的短期职业教育和社会化培训,把承担社会培训任务、举办各种形式的技术和职业培训放在重要位置,作为职业教育今后发展的重要任务。积极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在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建立专业技能鉴定站,争取让全部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都能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通过严格的劳动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的实施,把社会就业需求与职业教育和培训需求结为一体,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其他文献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是在原有六校多年积累的基础上,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地方经济发展呼唤技能型人才的大背景下诞生的。学院秉承优秀的办学传统,厚重的红色文化,传载着辉煌的延安精神,朝着建设国内有影响、省内一流的高职学院目标阔步前进。  延安精神是我党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已经并将继续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正如胡锦涛总书记2007年元月在延安考察时指出的:“延安精神是我
期刊
《教育与职业》: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实际工作中,江苏省是如何将德育为首真正落到实处的?  沈健:主要是通过点线面的整体构筑。首先,突出育人重点。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是职业教育的首要目标,而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第一要素。多年来,我省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德育为首,把育人作为全省职业教育工作的起点和重点,作为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高度重视,加强领导。除省教育厅职能处室安排专人负责外,主要负责人亲自分管德育
期刊
民办高校的兴起,在缓解公共财政压力、扩大中国教育总体规模、满足老百姓多样化、选择性教育需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然而,由于缺乏清晰的民办高校产权制度和投资回报制度,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民间资金投资办学的积极性。为此,建议:  1、从法律上对民办高校进行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划分,产权明晰,权责对等。建议对我国民办高校体制进行综合考虑,作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划分,并对这两种类型的民办高校采取不同的规
期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下简称《高教法》)明确规定大学是独立法人,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但是与这一规定相背离的是,近年来大学行政化趋势日益明显:一是政府行政干预日益强化,大学越来越像行政单位而非独立的教学科研机构。二是大学内部高度行政化,行政权力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  事实表明,当前中国大学的许多问题,都与此有着直接关联。大学要真正成为国家现代化的先导和创新发展的持久动力,成为引领社
期刊
2010年1月21日下午,教育部副部长鲁听来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为“第二期中等职业学校校长改革创新战略专题研究班”学员作专题报告,来自全国各地200余所中职示范校的校长聆听了报告。报告会由教育部职成司司长葛道凯主持。教育部职成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厅职业与成人教育处、高教处,教育部职成司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等有关领导、研究人员、媒体记者参加了报告会。  鲁昕指出,中等职业教育已经站在新的
期刊
当下,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保证他们顺利就业,很多高校积极对大学生开展就业培训。本期校长论坛邀请来自中国石油大学、湖南大学、福州大学的三位管理者谈谈他们的做法和经验。  主持人:陈曦    目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结构性矛盾:一方面,部分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另一方面,很多企业难以招聘到合适的毕业生。这折射出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
期刊
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四库全书》等古籍,显得古朴厚重;清扬的古琴,传达出华夏文人雅士的逸兴深致;身着传统服装的学生演绎的茶道,淡雅中透着醇厚……当记者来到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采访时,不禁被这里弥漫着的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吸引了。  让人惊讶的是,这所广州市属的职业院校,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召开了几次全国规模国学研讨会议:2008年6月,国际儒联“第二次儒学普及工作座谈会”在该校召开;12月,广东古琴研究
期刊
2006年12月26日,西安市4所中等专业学校“强强联合”组建的西安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成立。西安市有关领导一致认为,学院的成立对进一步完善西安市高职教育格局和促进西安市职业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今,经过三年多的努力,“西安动漫行业教育集团”“西安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西安市职业教育机电类实训基地”“陕西省职业教育机电类综合实训基地”相继在西安职业技术学院挂牌成立,学院也先后被授予“抗震
期刊
日前,教育部颁发了《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立即引起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职业院校的高度关注。在《方案》确定之后,对其认真研读并准确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  主持人:李文君    开展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是应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发展需要,是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因此,要准确把握《方案》,首先要深入了解《方案》制定的背景。  社会各方对评估的新期盼,呼
期刊
时下,许多重点大学都纷纷改革人才选拔模式,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等一些著名学府明确提出破格招收“奇才”“偏才”“怪才”。这些大胆的改革确实令人感到欣喜。  所谓“偏才”“怪才”,就是在某一学科领域有特殊兴趣、爱好和专长、潜质、独到见解的特长学生。从2003年开始实施的自主招生,到时下许多高校盛行的招收“特长生”,再到当前北大正在试行的“中学校长推荐制”,都体现了大学的“不拘一格降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