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规则和诚信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cat_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朋友刚和家人去夏威夷旅游归来,她向我说了两件令她一家印象深刻的事。
  一件事是,在夏威夷海边看海龟时,同团的一个小朋友拾起海边的小石块,扔向海龟。旅游团的人,都觉得好玩。这时,一个在海边晒太阳的老外,大声叫喊,说不能向海龟扔石头。在路上,导游接了一个电话,之后十分慎重地告诉全车人:刚才警察局来电话,说这个团有一个小朋友扔石块打海龟,这在当地是违法行为,有人向警察局举报了。这让全车人十分惊讶,这么一件小事,就告到警察局,而且,还这么心细地记下了旅游团的车牌。那个惹事的小朋友更是吓坏了。朋友告诉我,这对这个小朋友以及同车人的教育可能是一辈子的。
  还有一件事是,他们从夏威夷到加拿大过海关时,她的先生填写入境申报资料,在是否随身携带“动植物及其制品”一栏中,填了一个“NO”。她女儿在与海关官员交谈时,告诉海关官员,从夏威夷带了一些坚果给同学。这引起海关官员高度警觉,马上质问为何在申报表中填了“NO”?于是要求所有随身携带的行李箱全部开箱检查,他们一家为这几袋坚果在海关处折腾了很长时间……朋友说,其实按照加拿大的规定,坚果是允许携带的,他们不能容忍的是,你在申报表上说谎。
  这就是规则教育。一个健康的社会,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必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规则意识,人们只有形成规则意识,才会遵守法律,捍卫自身的权利,同时不去伤害他人的权利。在美国,孩子们小学上的第一课,老师教育孩子们的是,不要伤害他人,这就是最基本的规则教育,也是最重要的人格教育、生命教育。由于从小培养规则意识,因此,长大后对规则有敬畏意识,也就会自觉遵守并维护法律。像扔石头打海龟这样的事,被法律严禁,那么,每个公民不但要遵守,而且,有责任去监督别人也遵守。
  与规则并行的是诚信。在一件小事上都说谎,推而广之,就可能在其它事情上也不值得信任。这就是欧美国家特别在意说谎的原因。
其他文献
小时候经常挨打。虽然如今求证老爹,得到的回答竟是:啥?我打过你?眼神迷惘地好像刚从火星回来。  最有画面感的挨打经历是,某次我发烧哼唧不想吃米饭,想喝面条,结果我娘整了一碗炝锅面给我,我又嫌腻,推开说不想吃了。老爹一个箭步窜上来,连碗带面一下飞到南墙……与此同时,筷子也噼噼啪啪冰雹般砸我脑袋上……还不够,老爹气运丹田扎下马步,将筷子担在大腿上,啪嚓一下劈成两截。此时,耳边萦绕付笛生老师的成名曲:一
期刊
关于性教育,做得最好的国家,最能脸不红心不跳打开天窗说亮话的国家,是荷兰。别不服气,人家可以用事实说话——少女怀孕率最低。他们怎么做到的?我有幸参加了中国性学会主办的“性教育倡导力建设培训班”,授课专家就是来自荷兰著名性教育机构“荷兰人口理事会”首席专家,森德瑞教授(Sanderijn van der Doef),我来做个搬运工,搬给各位亲看看。  婴儿的性教育,是妈妈满满的爱  对孩子的性教育,
期刊
受访人:聊城东阿棒孩子幼儿园园长 宋天华  教师:任焕荣 郭东秀 王芳  口齿不清,原来是奶瓶惹得祸  朗朗刚来园里时,说话老师总是听不清。家长也搞不清咋回事。有次,老师去家访,朗朗妈拿来奶瓶让朗朗喝水,都上幼儿园了,还用奶瓶?!这在孩子七八个月的时候就该戒掉了。这么大了还用奶瓶,会造成孩子口水多、牙齿形状不规则,吐字不清。  老师跟朗朗说:你上幼儿园了,就是大孩子了,喝水不能用奶瓶,像这样,用杯
期刊
叛逆、忧郁、迷茫,还是快乐?每个人的青春期都是不一样的,而关于我的,却是麻木。  小升初,按规定我应该到一所重点中学报到,可不知为什么,被划拨到了极为一般的学校,妈妈很着急,央求爸爸去托熟人走关系,爸爸脸上写满了烦躁和抱怨。  这天,爸爸正好为我上学的事求人刚进门。妈妈见爸爸脸色不善,就支开我跟姐姐去倒垃圾。  回来的时候,姐姐让我一个人提垃圾桶,我不愿意,姐姐就喝斥我。爸爸一直就极为偏爱姐姐,只
期刊
爱哭的孩子  打电话来的是孩子的爸爸,很着急的样子,他说感觉孩子得了抑郁症。孩子从小动不动就哭,一哭就要很长时间,不过哭完了之后也就算了,该玩就玩,该上学就上学。可他近来发现孩子哭得越来越多,有时还偷偷地哭,问她怎么了,也不说,当爹的急得不行。原先,他一发现孩子不高兴就去问她怎么了,孩子往往会边哭边告诉爸爸谁惹她了。他会安慰女儿,帮助她解决困难,她也就破涕为笑了。可现在有什么事女儿不跟爸爸说了,当
期刊
自主学习很重要。因为孩子学习的差别就在于是否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节假日里的学习,没有老师的督促,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干预越来越少,自主学习的时间会越来越长。  在学习上仅有才智是不够的,还需要意志品质。在中小学学习阶段,很少需要天赋,只需要自我约束做到勤奋,就能掌握所要求学的知识,做到出类拔萃。  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自律的父母才能培养出自律的孩子。一个无法约束自己的父母却要
期刊
唱在小学二年级的寒假,迷上了看电影。半个月连轴转,去电影院看了8部大片。有几部制作精美的动画片《神偷奶爸2》《天才眼镜狗》《极地大冒险》《冰雪奇缘》不仅充满了童趣和想象力,还充盈着人性之美,让唱念念不忘,如数家珍。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寒假一过,院线上映的动画片明显减少,周末时,唱总是喜欢缠着唱妈,帮她从电脑里找些好电影来看。  唱妈感觉到,唱到了会看片、有思考能力的年龄,既然有这么个高大上的需
期刊
微博上发了一张照片,女儿大清早站在打太极的老太太前面。题为:晨练。孩子爸爸拍的,当时我正在家睡觉。  女儿每天四点半准点儿醒,睁开眼就叫“爸爸”,睡眼惺忪地爬到老公胸膛上,把小脸儿贴上去。我呢,在一边撅着腚装睡,此时起床太崩溃了。不过呐,半分钟之内,老公还是会挣扎着爬起来,挤给女儿一个笑,然后抹把脸带女儿去小区散步。  每天听他们的关门声,我都要深深叹口气,为了闺女那声又萌又嗲的“爸爸”,老公真是
期刊
吵架和好神器:  久别重逢  有一次看电视上有这么个场景:爸爸和儿子由于某种原因不能相见,后来经历了很多,爸爸和儿子终于重逢了。剧终时,爸爸满眼热泪高喊着:儿子,儿子……儿子边跑边哭着喊着:爸爸,爸爸……父子俩激动地拥抱在一起。不知为啥,杨杨对这个镜头超级喜爱,拉着爸爸深情地“演”了好多次。  后来,这个游戏发展成了我家“爱的仪式”。杨杨看到爸爸不高兴或者发脾气,他就会做飞奔状,深情地高喊着:爸爸
期刊
头悬梁锥刺股,苦读到深夜的动人场面,是今天的孩子不买的账。心理学研究发现,孩子不买账是对的。  心理学家发现,人在走动时创造力会提高。看到这一研究结果,我特有体会。我经常在散步或骑自行车时,文思如泉涌,久坐办公室思路容易卡壳,去楼道得瑟一阵,灵感才会回来。乔布斯也是这样,据说他最喜欢边走路边开会。  但是,话又说回来,创造力好像很高大上,会不会离我们很远?乔布斯毕竟只有一个。说说这个实验是怎么做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