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豹录·张新泉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w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批评家的工具箱里面,“先锋性”和“诚恳度”这两个工具,很少有机会能够同时施予一身。想想,也是啊,当“修辞”——甚至“唯修辞”——披挂了某种先锋性,进而成为“生命”的分神之物,诗人往往难以在诚恳度上求得动人的饱满。此种情形并非罕见,是故,诚恳度似乎还得求诸相对“传统”的作品。
  在這个前提下来讨论张新泉,绝对没有半点对先锋性写作的不敬,只是我们应该晓得,在修辞、学养和启蒙导师般的高蹈之外,尚有可能依靠生命和生活的直接性体悟,来成全一种具有很高诚恳度的新现实主义写作。此类写作看似容易,而内行则清楚,我们通常都低估了其内在的难度。
  张新泉做过筑路工、纤夫、码头搬运工、铁匠、剧团乐手和文工团创作员,后来又做了刊物和出版社的编辑。我们着迷于诗人的经历,毋宁说,更加着迷于经历对写作的恩赐。此种经历可以写小说呢,然而偏不,他成了一个诗人,一个迟到的诗人:三十多岁才开始写作,四十多岁才引起关注。张新泉并非早慧的天才,是生命和生活的积累,自然而然地溢出了他的玻璃杯,他才猛地意识到,不去写作可能会是一种损失。
  是的,他没有写小说,然而通过诗,却分担了部分小说的使命:对小现场的沉浸,与对小人物的沟通。诗人并没有士大夫式的鸟瞰式的悲悯之眼,他就在他们中间,剥花生,喝白干,说聊斋,固守着“惯看秋月春风”的野老生涯。布衣江湖,细民市井,固然不知魏晋,却自有充实,自有喜乐,自有通透,自有旷达,自有超脱,反倒没有翻不过的坎,没有破不了的执。这里面自有菩提,中国古代小说多有宣扬;张新泉却用新诗,在新的语境里,重现和重申了此种萧散而轻盈的生活方式。
  值得注意的还有诗人的立场,因为即便在新的语境里,他也没有把写作导向火热的高度意识形态化的“群众生活”,此点已有论者(比如燎原先生)谈及,可以从略,然而不可不知此乃诗人之主要价值。疏离即是价值。张新泉自言,他非鲲非鹏非鹰,乃是一只小麻雀,在低处,在民间,“向你的窗口送去一串叽喳”;我们也早已发现,他的灰色的飞翔,从低树到浅草,嵌满了从容而又夹有惊诧的小回旋。是的,他不是启蒙导师,也不是美学先锋,他和他的他们绕开了轰鸣着的巨大机器,并在某种夹缝之中求得继续生活的情趣,即便有时漏出几颗调侃,几颗忿怒,也不会伤及男中音的风度,不会伤及温柔敦厚的风旨,真所谓:袖里藏好刀,胸中有文火——《好刀》者,《文火》者,皆张新泉之诗也。
  诗人之善不仅及于若干小人物,近来已然及于万物,可参读《白羊渡》《七楼上的鸡》和《一只羊对记者说》。
  前面说到古代小说,顺嘴可说到诗人的语言问题。诗人善用古代小说的白描技法,然而这些老针线缝合而成的,仅仅是其表皮;在诗的具体而微的展开过程中,我们很快就会遭遇年轻得让人吃惊的尖厉、顽皮、幽默和“轻摇滚”:此种皮里阳秋,让他的作品有了那么一点点复调(polyphony)特征。故而此后几代诗人都能在张新泉的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兴奋点,但又总觉得剂量不够:可见兴奋点,亦是清凉油。
  最后还得说到,在六十六岁之年,张新泉私印《好刀》,终以六十四开一百一十八页的小情怀,示弱于这个羊皮精装的多卷本时代。
  “我尽力了。我辜负了我。”诗人满头飞霜,将这句话连说了两遍。
其他文献
说起《诗歌报》,我唯有感谢和怀念。从20个世纪八十年代到现在,我已在诗歌路上走了三四十年,说起和国内联系最多、也最“深刻”的诗歌报刊,首先就是《诗歌报》——它伴随我们这一代人走过了一个令人难忘的诗歌年代。  20世纪八十年代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诉求和诗歌冲动被唤醒的年代,是一个伴随着“阵阵春雷”的年代。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那是一个召唤我们、让我们为之献身的诗歌年代。《诗歌报》在那个年代应运而生,对推动
他看着暮色四合  关上尘世的一扇门  手机里,大千世界翻滚  内心只剩一枚遥远的枫叶  枫叶和手掌多么神似  写在枫叶上的诗句,却没能写在  沾满灰尘的手掌上  书信破旧,吐出倔强的舌头  读到遥远的一句,人生中的  鸡毛蒜皮  纷纷扬扬落了下来  悲伤的落日速写  河水温驯,秋风无所事事  乱翻书  我们因此无心分享书中的句段  悲伤的落日悬挂额头  你交出生世  我沉默听取含糊的方言  落日一
只有在冬天,我才能无限地接近你  才能失去下坠感,直到被物件搁置住  这些都很简单,不过是把煎熬隐匿  在一场洋洋洒洒的大雪前,见到你  我来得很轻,这显然构不成危险  巨大的天空下,只有我在小心翼翼  悲伤绕身  时隔多年,秋季仍会给我带来悲意  这痛苦时骤然加剧的景色,也变得极为不善良  上帝不会宠幸我们之间任何一人  在我躲避一簇鲜红的火焰之前——  很少有人会用他们的头发来衡量时间  所以
我不要这么浓烈的爱情  繁盛之后便是疮痍  我把多余的爱情  还给人间  谁缺乏烦恼,谁就去认领爱情吧  就像山里人把斑斓的果子  還给大地  让斑鸠,青蛙和蛇去贪食  貌似甜蜜的毒果  等  留着一大段空白的日子  等谁呢,未知  一块空白的画布  等待泼墨  荒芜的田野  等待种子  倒空的酒杯  等待琼浆  爱,虚位以待  等一位来自远方的人  也许他会抵达  也许他终将迷路  借一程  分
行程紧密,昨夜路长,黎明收拾残色  畅快之后,隐痛开始挣扎  一粒石子,点破闲塘的清静  池水似有春心荡漾,惊起荷尖休憩的蜻蜓  石粒溺水三千,不愿触及野鱼窒息的深度  翠鸟悬停孤枝,全程唯一的目击者,不知所措  此时,发声最大者罪恶深重  镜中乾坤如花,眉目锁住一丝清秀  芸芸众生,笔墨江海,高悬壁上观  秋风正在易名  先用條石,把斜坡截成一面立足之地  苔藓逐年迎着石阶而上,抬高雨水的仰慕 
周幼安  周幼安,原名周子菲,1997年出生,辽宁锦州人,毕业于东南大学中文系,有作品散见于《诗刊》《青春)等刊物。  夜记一首  夜被呼吸泡透了。  在悲情萌发的温室内部,  四壁过分光滑,  令月色也无处落脚。  不知道是谁的日子  什么日子,烛火与钨丝  一同瘫痪在无情的破碎里;  而一轮新月的飞行,  淡玫瑰色,将比我长久。  夜晚,要怎样妙手空空,  才能于我从镜中拉回。  拈花的女童,
物理学  自然界有一种天生的模糊性  比如,放在桌子上的书  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  比如,花丛中的蜜蜂  可能在跳小步舞,也可能栖落在枝头  近乎安宁  窗外吹着风,也可能并没有风  它此刻可能在某处果园里收集果子的香气  在自然界  一切事物都处于不确定的叠加态  当我们“看”,它才存在  才处于它此刻的位置  或者说,它才可以被我们描述  时间在宇宙被创造之前,还是之后?  时间是两
这时候,我们不愿意面对现实   这时候,家家关门闭户   这时候,我们不愿意说话   石头在深处,吃力地滚动   这时候,远方走投无路   一座城市,成为具体的黑铁   沉重的,三角形的,武汉。这时候   苦酒和药水需要共饮的嘴唇   这时候,尝试着写诗让人心中愧疚   而命运逼迫炉膛和冰雪。而這时候   如果悲哀和苦闷也可以作为一种源泉   磨盘和语言,就可以忽闪着升起   这时候,我们要在一起
我有怪脾气,在夏天的午后  一个人站在一块空地上  伸出一只臂膀,手掌一开一合  你問我在干什么?我仿佛不干什么  但的确在干什么。在十米远的  地方,你看不清楚;在一米远的  地方,你扶了扶眼镜,凑近  我迅速合拢的手掌。“哇,你在抓蚊子”  你恍然大叫,我在抓蚊子吗?我  慢慢张开手掌。为了看得真切  你的整个脸部,几乎落在了我的掌心  是在野外  我藏在一片草叶下,你绝对找不到  我藏在一枚
初五   人間两所医院都在武汉落地   火神山和雷神山   仙人想到的仙名字   崛起速度快得惊人   托塔李天王是否出身医生?   哪吒的风火轮在工地旋转   杨柳枝,菩萨的净瓶   一千万网友观看“神”施工   初八   越宅越将重点放在洗手上   对四肢不放心,对神经   想通过清洗达到自信   不放心电梯就少出门   不放心超市就不去超市   不放心春运的列车与航班   科学防护,其分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