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代的诗歌见证和记忆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B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诗歌报》,我唯有感谢和怀念。从20个世纪八十年代到现在,我已在诗歌路上走了三四十年,说起和国内联系最多、也最“深刻”的诗歌报刊,首先就是《诗歌报》——它伴随我们这一代人走过了一个令人难忘的诗歌年代。
  20世纪八十年代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诉求和诗歌冲动被唤醒的年代,是一个伴随着“阵阵春雷”的年代。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那是一个召唤我们、让我们为之献身的诗歌年代。《诗歌报》在那个年代应运而生,对推动中国诗歌尤其是“新诗潮”的兴起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那时我在北京《诗刊》从事编辑工作,凭心而论,八十年代前后是《诗刊》办得最好、最有影响的一个时期。纵然如此,我自己更赞赏和认同《诗歌报》的青年性、探索性、公正性、信息性。比如说,海子的诗我送审过许多次,最后只发出来二三首,但是《诗歌报》就不一样了。任何有才华的青年诗人很快就会被《诗歌报》发现和大力推出。
  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在《诗歌报》那里感受到一种能够激发我们的诗歌精神和诗歌氛围的存在。
  众所周知,八十年代最重要、最有影响的诗歌事件之一,就是《诗歌报》和《深圳青年报》于1986年10月联合举办的“现代诗群体大展”(这次《诗歌月刊》刘康凯给我发来图片,我发现我被编在该大展“跨省朦胧诗人”一栏)。该大展的发起者和编辑们,以巨大的勇气推进了“第三代诗歌运动”,给诗坛带来了新的蓬勃活力。在这之后,我也应邀参加了《诗歌报》1987年1月5日在北京举办的“青年诗人座谈会”。这时的《诗歌报》,发行量已高达十万份了。
  让我难忘的,还有《诗歌报》于1988年上半年举办的首届探索诗大奖赛。我和魏志远、陈超、钱叶用四人受邀担任评委。评选当然是无记名严格评选,向以鲜获特等奖,杨黎等获一等奖,沈天鸿、尚仲敏、柯平、南野、吉木朗格、贝岭、廖亦武等人获二等奖,较公正地体现了当时“探索诗”的发展状况。6月初我还去黄山参加了颁奖活动,高山上雨雾湿冷,但各路好汉们一个个豪情万丈。从安徽回来后,趁着那一阵余热,我还应约给《诗歌报》写下了《从“探索”谈起》一文。那是《诗歌报》的黄金时期。
  当然,当一个轰轰烈烈的诗歌年代进入尾声,《诗歌报》也见证了它更严峻的甚至“悲情”的时刻。1989年4月21日,《诗歌报》总第111期,即是骆一禾、老木、西川关于海子的讣告,讣告的最后一句是“愿海子勇敢和圣洁的灵魂安息”,同期还刊有海子的《秋》《九月》等遗作。说实话,那还是我第一次读到海子的《秋》一诗:“秋天深了,/神的家中鹰在集合/……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
  这里我还想起了:1992-1993年间我在伦敦,有一次我蹲在阁楼地板上整理从国内带去的一些书、资料和文稿,就是这期已有些发黄的《诗歌报》上海子的诗竟又出现在了我的眼前:“秋天深了,王在写诗/在这个世界上秋天深了……”在那一瞬我真是泪流满面。我没想到我把这一期《诗歌报》,或者说把海子也随身带到异国他乡来了!
  回到1989年,在刊发出海子讣告和遗作的下一期,《诗歌报》总第112期(5月6日)还刊出了我的《诗歌——谨以此诗给海子》和《终曲或开端》两首诗。很可能,这是那时最早公开发表的悼念海子的诗。这首诗今天看来过于直白,但在当时的那种精神状态下,也只能那样写了:“诗歌,我的地狱/我的贫困,我的远方的风声/我从来没有走近你/我的城堡/我的从山上滚下的巨石”,而全诗的最后一节是:
  诗歌,我的死亡
  我的再生,我的不再存在的奇迹
  你夺去一切,你高高在上
  你俯下身来
  给我致命的一击吧
  现在,我是世界上,最后一个
  向你祈求的人
  “八十年代到海子为止”,曾经不止一人这样说。从某种意义上看,也的确如此。一个熊熊燃烧的诗的年代过去了。《诗歌报》见证了、参与了、推动了这一切。
  而在接下来多少有些令人沮丧的年月里,《诗歌报》仍在伴随着那些默默坚持的诗人和诗的读者们,成为他们精神的家园。1992年以后,中国社会全面走向市场化,商业文化和大众文化兴起。那是一个严肃文学退居“边缘”并经历巨大危机的年代。我那时旅居英国,但仍和《诗歌报》保持着联系。那时《诗歌报》已改成《诗歌报月刊》,约请我开一个“域外诗坛”栏目,并于1993年第2期和第7期相繼刊出我在伦敦写的诗歌随笔《岸》和《诗歌的边缘化与边缘化的诗歌》。在《岸》的开头我引用了北岛早年的诗“我是岸,我是灯火……”说实话,在那时对我来说,《诗歌报》也正是一个远行人的“岸”和“灯火”;在《诗歌的边缘化与边缘化的诗歌》中,我还引用了布罗茨基评价沃尔科特的话:“与众所相信的相反,边缘地区并非世界结束的地方——而正是世界阐明自己的地方。”我希望以此能给处于“边缘”的中国诗人们带去一些精神的激励。
  而在《岸》中,我还谈到在伦敦读到英译版茨维塔耶娃《约会》一诗的经历:“我读着这诗,我经受着读诗多年还从未经历过的战栗,我甚至不敢往下看……”从它的开头“我将迟到,为我们已约好的/相会,当我到达,我的头发将会变灰……”到它的最后“我赋予我的爱于你:它太高了。/在天空之上是我的葬礼。”就在该文中,我附上了我对该诗全诗的中译。
  我也没想到,该诗在后来产生了那么强烈的反响。多位年轻诗人,如唐不遇、曾蒙等人,都曾专门谈到读这首《约会》时的经历:“当我在《诗歌报月刊》上读到由王家新翻译的这首《约会》,我完全被震惊了。……如炼狱般激荡灵魂……”(曾蒙《在天空之上是我的葬礼》,《青春》2016年第3期)
  我要感谢的,还有《诗歌报月刊》在1995年第1期、第2期上破例连载了我的长篇访谈《回答四十个问题》。这是我1993年在伦敦时对诗人陈东东书面提问的回答,涉及许多重要诗歌问题,之前只在陈东东主编的民刊《南方诗志》上刊出过。它在《诗歌报月刊》上公开发表后,且不说它产生的广泛影响,我也感到我对我们这一代人的诗歌历程有了一个“交代”了。
  这就是我与《诗歌报》的因缘。且不说在上面的发表和对其活动的参与,更深一些来看,它是一份和我们这一代人有着精神上的“血肉联系”的刊物。它和一代人的“诗歌青春”联系在一起,和我们的希望、眼泪和奋斗联系在一起。我会永远记住它给我们的支持和激励。我也深深感谢它的那些主编和编辑们:严阵、蒋维扬、姜诗元、乔延凤、祝凤鸣等。
  当然,远远不止我一人怀有这样的情感和记忆。《诗歌报》的时代已过去很多年了,新起了不少诗歌刊物,互联网时代也有大量诗歌平台,但仍有很多人珍藏着这份刊物,珍藏着他们对一个诗歌年代,或对自己青春的记忆。因为我自己无数次搬家,很多东西都已失散,但是,只要我想找当年《诗歌报》上的东西,在网上很快就会有诗人发来照片!
  还有一次,湖州诗人石人给我发来了他保存多年的我和沈睿合译的《默温诗五首》的剪报照片,就出自1988年10月21日的《诗歌报》。我都忘了我在上面还发表过译作。是的,那是我早年的翻译,“仿佛事物的根裸露出来/在收获的苍白中/除了我自己我没有影子”(默温《在夜晚眺望东方》)。是的,那正是一个与我们自己的过去“相遇”的时刻!
  2019年10月17日
  王家新.1957年生于湖北,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著有诗集《楼梯》等,诗论随笔集《人与世界的相遇》《夜莺在它自己的时代》等多部,并有译著、编著多种。
其他文献
风把耳朵留在山谷  雨把耳朵留在河流  黑夜把耳朵留给一声鸡鸣  白天把耳朵留给奔驰的车轮  月牙儿一样的耳朵  蜻蜓飞上去,想播撒种子  太阳用金嗓子喊着  远处的蛙鸣用慢节奏楔入  时间的河流拍打桀骜生活的浪花  静观与静听,往事清晰或模糊  声音也有弯曲,有隐形者  用爱与恨构建幻想中的分贝  在回归原像,并用平衡术  让耳朵成为声音的容器后  把多余的话,倒了出来  三棵腊梅  三棵怕孤单
他找人把门口两棵树砍了  水桶粗的树干被锯成数截  整齐地码在曾经树荫的位置  它们紧紧靠在一起  害怕失去对方  看上去像一场被哽住的恸哭  枝桠被丢在旁边  这些迎抱过星星和风的臂膀  不久将会以灰烬的形式  变成泥土  三十年了,这两棵水桐越长越高  在母亲死的次年躥过了屋脊  秋风一起  它们宽大的叶子便落满房顶  “沤烂瓦了常漏雨”  父亲躲开我质询的目光  眼神闪过树蔸一样的空洞  他
当月光进入冬夜的峡谷   我看到高高的廊柱闪耀着冷色调   公寓包裹在银色的光线里   不朽的铜管乐器,仿佛墙壁也是透明的   这时的城市是快乐的   人们与月光纠缠,人们相互间纠缠   在一个又一个小隔断间打开自己的书卷   织出自己的网络,折叠彼此的身体   轴线凹凸,月光缱绻   大地沉入一幢幢盒状的居所,针状的高层   在建筑的森林之上   月光是另一种金属   是黑夜的铜管乐队   我拖
向一群麻雀道歉  童年,我曾蓄意地  用爷爷的鱼篓子  藏匿狡黯的笑声,还有  麻雀的恐惧与战栗  长大后,我告诉那些江湖的孩子  不要再强迫母亲的箩筐  去充当残酷的刑具  两鬓花白,我每次回到故乡  都静静地对着老屋顶上  那群嬉戏的麻雀  拱手,问候  ——我反复设想把那份发霉的歉意  晾晒在老槐树的枯枝上  倾听冬天的阳光里  亲昵的鸟鸣,和回乡人的脚步  石头  我常常为一块石头  停下
1944年,正在重庆开展地下工作的江竹筠接受党组织的安排,“潜伏”于四川大学,以一个普通学生身份隐蔽在群众之中开展工作。  2019年11月14日是江姐牺牲70周年殉难日,江姐纪念馆于这一日正式开馆。本刊记者在正式开馆之前就来到纪念馆,館内的“国旗红”色调肃穆庄严。  纪念馆坐落在一处庭院之中,青砖、黑瓦、拱门的设计复原了当年的场景。一走入其中,就仿佛回到了江姐生活的那个特殊年代。女生院大门上悬挂
献给《海上钢琴师》  人们很早就下了船  或者,纽约只剩下最后一场暴雨。  光线朦胧的三等舱  你偷偷吻過的少女嘴唇肥美  她也许会在某个日落的黄昏想起你。  亲手销毁的唱片重新回到朋友手中  还有即将销毁掉的命和命运  这曲调悲伤,世界再次回到告别。  大海的蓝弹奏不出陆地的远  船舷边雨水冰凉,海面平静  鸟群曾经被恋爱变成灰色。  琴键涌出的波涛要清洗美国  清洗所有的街道和临窗的姑娘。  
那栋华丽的房子已经不在了  唯见那雨露注满野花的酒杯  但它一直在我的记忆中高峙  比春风吹又生的青草还茂盛  它有着高高的台阶让你想象  当年回家的人迈着朝圣的脚  地下是无比光滑的大理石面  像极了一床锦缎雍容而冰冷  那栋华丽的房子好像从来就  没有主人。弃于大野的深处  叽叽喳喳的麻雀,登堂入室  是我们童年梦魇游荡的乐园  它一直虚幻而又真实的存在  像潜伏的幽灵在幽暗里出没  与时光对
我用左手飞行,我用  右手写字  遇到尴尬  我习惯用右手护住左手  像秋后浴霜深垂的丝瓜  更像共赴国难的兄弟!  我的左手受控于右脑  思路清晰  它可以确保飞机的平稳  让每一条生命安妥  我的右手粗糙而强悍  可以干农活  也可以写点拙劣的文字  自娱自乐  云很淡  云很淡,不是云一样  像老者的一缕胡须  也好似微风中一朵  回头的浪花  我也很淡  慢慢压着坡度盘旋  让均匀的下滑弧
描述这个暮秋,我关心的白蜡树  灰褐色的小枝在门前低垂  浅沟纵裂有绿撤退的痕迹  每天的日子躲在每天必经的路旁  每天的日子躲着久了就啜饮雨前沙沙的响声  创门心底无名的波动  在虚空的遮掩下紧随暮秋往深处走  我散养的四肢纤细,绒毛都秉持信念  向着暮秋的方向递去大片的梧桐  白蜡叶打开门前的小气候  像正翻阅着我的生活寄予青黄参半的信笺  几个月后,会出现一个融化残雪的普通早晨  会有本质突
劫难过后,钟声敲响   火焰,从普度众生的唇边熄灭   鸟鸣将黑色丛林之门敲响   翅膀收拢,也把善恶收回本心   暮色,佛一般降临   尘世中尚有余温的凡胎肉体   再次经历死亡   浴火中忏悔直至湮灭   而黎明的白骨   在一滴血光映照下   又恢复人间本色   丹东的银杏树   我确信   那些银杏树与丹东这座城匹配   比如枝干的路途与活力   叶的繁茂人群与蓬勃   每一處留白,是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