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0580025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职教育作为我国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其教学质量和教育成果与中职教师专业发展密不可分。通过剖析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中职学生发展要求,寻找出适合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与路径,为中职会计教师制定专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互联网+”;中职教师;专业发展;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9-0148-02
   “互联网+”的背景下,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风云对中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使命,近年来,职业学校教师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中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与现当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不适应,是制约中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关于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很多,但以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为基本的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少之又少。脱离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发展就成了无本之木、纸上谈兵,我们必须思考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视角之下推进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本文探讨“互联网+”的背景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会计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现状,剖析学生发展要求,分析中职会计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出中职会计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与路径,为中职会计教师制定专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一、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中职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也就是说教师在教育观念、知识、能力、专业态度和动机、自我专业发展需要意识等不同侧面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中职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性、终身性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履行教学功能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
   二、中职会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学生因素
   (一)教育部对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内涵的要求
   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与教育部发布的核心素养吻合,即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而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进行细化,特别应该重点强调具有较好的专业能力、良好职业道德与创新能力。
   中职学生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正好迎合了知识经济社会对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迫切要求,其本身所具有的超越单纯关键能力概念的综合性和动态性特点,成为我国中职教育培养目标基本理念的发展方向。
   (二)中职会计课程的教学特点
   1.中职会计课程的特点
   会计课程又不同于一般的理论课或实践课,它的理论性与实务操作性都很強,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财务会计核算的一般原理和方法,要培养学生从事出纳、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和会计监督及计算机应用等工作相应的操作技能。
   2.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特点
   会计专业的中职生以女生居多,据我们的调查统计,会计专业男生占比仅在14%左右。中职生绝大部分还是初中成绩较差的学生,不仅学习能力差,学习风气也差,玩世不恭,悲观失望,又看不清方向,不用说理想,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学习目标也难以确立。学习态度浮躁,向往成熟,却又成熟得那么幼稚。
   三、中职会计教师职业专业能力现状
   与会计专业相似,目前中职学校里所设置的许多专业多数都具有实用性、时代性、实操性的特性,这些特性就决定了其教学内容应与时俱进,要及时反映行业内最新动态和成果。然而,许多中职教师仍采用陈旧的专业教学内容,甚至将滞后于生产建设的内容或生产中陈旧的、落后的、已淘汰或将要被淘汰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这势必造成教育严重脱离生产实际。目前我国产品换代速度快、新技术引进渠道多、设备更新周期短,携带着新技术和新工艺的设备和产品使实际生产岗位上的所需的技术水平高。然而由于许多中职教师对本专业或本行业内最新的技术工艺尚不明确,缺乏对新设备所携带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深入了解,对产品和工艺上的实操性操作展示更是力不从心。这种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的缺失直接影响了中职教师向学生对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授。另外,中职教师同样缺乏与时俱进的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理念与策略。在课堂教学中过分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以教师为中心,把学生置于被动、消极的地位,以教师自我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过分强调知识和理论的教学,忽视中职学生实践和操作能力的培养;过分强调集体发展,忽视学生个体发展;课堂气氛过于严肃死板,教学组织形式过于封闭、固定,忽视开放式、创造性的教学;教学手段落后,中职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还多数停留在“粉笔加黑板”和有限的“白板”的水平上。
   中职教师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的落后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现代先进科学技术和知识的理解认知,这种断层式理解认知的偏差使中职学生无法适应目前日新月异的社会科技发展,导致中职学生专业知识理论落后,专业技能实践操作跟不上当前生产实际要求,职业核心能力不足。
   四、中职会计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中职会计教师专业发展是指中职会计教师在整个教育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学习逐步获得教育会计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并在中职会计教育教学实践中持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最终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会计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会计专业教师。这一过程一般认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会计教师在会计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发展;二是会计教师教学及班级管理能力发展。    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前,教师专业发展一般是教师自学和面授培训。进入“互联网+”时代会计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有多种选择。近年来,教师专业发展普遍使用了网络培训,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普遍都有所提高。但据我们的调查研究表明,对网络培训表示肯定的人数较少,老师认为:网络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不强。教师普遍存在对网络培训的厌倦情绪,网络培训缺乏面对面的辅导和管理,是低效培训,甚至是负面的。这说明利用“互联网+”提高教师的“核心素养”时代教师没有准备好,教育管理部门也没有准备好。“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会计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有以下几条。
   (一)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
   教师在拥有计算机和手机,可以上网的情况下,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和地点,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登录“中职开放教育在线学习平台”“中职教学资源网”“中等职业教育”等网站,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得到持续发展,从而提升自己的人文底蕴、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让自己与时代一起发展。
   (二)从教育实践中学习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收集资源,广泛听取学生意见,同学科专家进行交流,共建教学资源。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教师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行动研究者。每年学校可以选派部分教师去签约企业财务部门观摩锻炼,提高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紧跟国家财税政策的发展变化步伐,让教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
   (三)面授与网络相结合培训
   面对面的培训应该是教师专业发展最有效的途径,但教师精力有限、工作紧张,很难拿出超过一周的时间参加面对面培训。网络具有时间、空间上的灵活性,使学习变得随时、随意,更能适应教师的实际情况。两者的结合将使教师专业发展变得容易而快乐。
   (四)建立“互联网+教育”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
   如今,“互联网+零售”造就了像阿里巴巴、京东这样的电子商务巨头,“互联网+通信”造就了腾讯QQ、微信这样广为人知的即时通信服务商,这些传统的行业在互联网的催化作用下发展得异常迅速。那么“互联网+教育”能产生什么呢?是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它至少应该有基于学习、研究型教师朋友圈;在寓教于乐中的教师教研成果及反思学习平台。从而全面推进教师教育创新,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促进教育发展,以信息化带动教师教育现代化,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
   “互联网+教育”还有很长的路需要我们去继续探索和尝试,“就算在互联网特别发达的美国,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形成有效地公认的模式和案例”。的确,顺应互联网潮流是教育领域无可选择的选择,但必须认识到,教师才是教育的根本,互联网只是学习的辅助工具和手段,无论多么先进的网络教育都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立足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利用好互联网,努力提升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学生还是那些学生,教材也还是那些教材,因为我们有了“核心素养”这树梅花,我們寻常的窗前明月,也显得诗意盎然了。
   参考文献:
   [1]黎加厚.迎接“互联网+”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5(10).
   [2]张渝江.教师企业家:“互联网+”时代教师发展新路径[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5(10).
其他文献
[摘 要] 课程教学改革是高校一直在做的事情,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是可以持续改进不断提升的过程。以石河子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对已取得一定成绩的教学改革实践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同类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建议和参考。  [关 键 词] 土木工程;教学改革;石河子大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標志码] A
期刊
[摘 要] “慢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是一位“传道”者,其次才是“受业”和“解惑”者。“传道”者要传达“做人之道”和“励志之道”;“受业”者要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惑”者要解答“学业之惑”和“人生之惑”。“慢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作用决定着教师的定位,教师是严格的管理者,是热情的励志者,是耐心的施教者,是时尚的“铁杆粉”。  [关 键 词] “慢课堂”;教师作用;教师定位
期刊
[摘 要] 通过引入行为决策理论中的行为组合模型分析大学形象与高考择校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得出在信息传播中的信息源、传播途径和大学形象等都会对考生择校产生影响,因此适合本校的有效的传播方式和大学形象的建立尤为重要,有利于获得竞争优势,抢占优质生源,促进学校的发展。  [关 鍵 词] 大学形象;高考择校;行为决策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期刊
[摘 要] 行动导向教学法起源于德国,最新应用于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学生为主的理念,以小组或团队为主的教学形式,以任务或项目为载体的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目标,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实践性和新闻评论课程的应用特征相契合。尝试将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到新闻评论实践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场“新闻评论栏目实践展演”教学场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式学习,同时丰富新闻评论课程教
期刊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大型体育团体操表演越来越得到大众的认可与推崇。在大学大型体育团体操表演中,引入体验式教学模式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大学体育教学创新性改革的必然要求。以海口经济学院为例,就如何正确采用练习法促进高校大型体育团体操表演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关 键 词] 练习法;大学;团体操;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期刊
[摘 要] 认识自我一直都是人类历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命题,也是人生发展、心理成熟的重要标志。而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从青春期走向成年期的重要发展时期,也是一个人自我认知发展完善的重要时期。大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以及个人未来的发展。  [关 键 词] 以人为本;重拾信心;自我认知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
期刊
[摘 要]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以劳树德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由于家庭劳动教育失范、学校劳动教育失衡、社会劳动教育失向,导致当前中职学生的劳动素养存在思想上怕吃苦、劳动意识淡薄、劳动价值取向重物质重回报、劳动行为被动、劳动能力退化等。要进一步认识到提升劳动素养的现实价值,通过锁定校园传播媒体、锁定日常生活教育、锁定利益契合点、锁定现代学徒制和实习实训环节来探索提升中职学生劳动素养的途
期刊
[关 键 词] 班书;游戏设计;文字传情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9-0038-02   人与人的问题,都是“关系”的问题,而关系,需要通过沟通来经营。善于沟通,沟通方式得当,可以升华感情,减少矛盾,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工作、生活提供更好的环境。在带班实践的过程中,笔者探索出了一种用传统方式促进
期刊
[摘 要] 中职生的特点以及电子线路教材内容决定了教师在电子线路初始教学时必须采取“低坡度”教学。让学生在初始学习电子线路时一步一步按照教师预设的程序进行,使学生逐步掌握学习本专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以电子线路教学实例来阐述教学中采取的“低坡度”系列教学措施,旨在让学生更快入门学好本专业。  [关 键 词] 中职;“低坡度”;电子线路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期刊
[摘 要] 现阶段,汽车市场迅速扩大,这意味着未来几年汽修行业将成为热门行业,专业汽修人才市场需求量将不断增大,在这种情况下,相关的中职汽修专业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实践育人,提升汽修专业人才的实践应用能力,对此,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成为中职汽修专业教学的有效发展模式之一,对培养专业汽修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就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在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优势进行分析,探究中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