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RUIZH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程教学改革是高校一直在做的事情,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是可以持续改进不断提升的过程。以石河子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对已取得一定成绩的教学改革实践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同类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建议和参考。
  [关    键   词]  土木工程;教学改革;石河子大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標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9-0086-02
   石河子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是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培养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服务于国家及新疆地方土木工程建设与发展,以土木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与开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工程素质为培养重点,以发展为主题,以专业内涵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目标是建设成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一流、人才培养质量优秀、科研特色突出、社会贡献度高、地域特色鲜明、区域一流的专业。
   基于土木工程专业定位和发展理念,培养高质量的专业人才须依托于高质量教学效果,而高质量的教学成果得益于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教学质量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是个可以持续改进不断提升的过程。本专业教师大力在课程教学中进行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和宝贵经验,现将教学改革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将PDCA质量控制模型引入课程教学质量管理中,不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控制过程,土木工程专业的课程教学质量控制不妨借鉴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PDCA循环,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行动)的首字母缩写组合,PDCA循环就是进行具有大环扣小环、螺旋式上升循环特点的质量管理过程,是程序化、标准化的一种工作方法,全部专业教师均按照PDCA循环把持续改进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逐步强化课程教学全过程监控、教学效果跟踪反馈和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标准机制,提升整个教学环节的质量和水平。
   二、严把教材关,把最新最好的知识呈现给学生
   教材是课程知识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渠道之一,是学生手边用起来最方便的工具书,因此,必须重视教材及教辅材料的选择。我校定位于培养的学生主要从事土木工程领域中项目的设计、施工、管理、运行和维护等工作,故要求选用的教材具有针对性强、适用性广等特点,重点能反映土木工程领域广泛使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成果,保证学生所学知识能够在将来职业生涯中发挥作用,经过反复实践,大部分选择的是国家级规划系列教材。
   三、与工程建设类执业资格制度对接,调整与更新课程教学内容
   本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是模块化课程体系,为了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教学内容包括人文社科、经济、法律、工程设计原理、技术、施工和管理等知识,按照工程集成系统特征,形成了以“力学原理与方法模块”“计算机应用技术模块”“工程结构设计模块”“施工原理与方法模块”“工程经济与管理模块”为核心的模块体系,各模块都由若干门课程组成,模块之间具有相互独立的专业方向性和跨学科课程的特征。目前,这些模块知识体系与工程建设类执业资格制度中对各类工程师(结构工程师、建造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土木工程师、设备工程师等)知识结构体系要求有一致性。我院土木系教师14人取得了各类执业资格证书,因此,在满足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前提下,将教学内容与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内容一一对应起来,完善了教学大纲理论知识体系,从根本上保证了我校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行业所需。
   四、将项目式参与学习法、案例讨论式教学法应用于课程教学改革中
   目前,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学生处于从属和被动的地位,不利于学生主动思考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但是土木工程专业设计类课程、项目评价类课程、工程计量类、施工组织与管理类等课程特点是实践性很强,要求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后能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即体现学生所学知识的效用性。因此传统教学方式就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需要将国内外普遍认可的“研究式学习方法”应用到课程教学中。将基于项目式的参与式学习法应用到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设计、砌体结构、建筑方案设计、土木工程施工等课程中,将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法融入工程经济学、土木工程概预算、工程项目管理等多门课程上,均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相关教学改革获得了多项自治区、校级一、二等教学成果奖。
   五、重视课程教学设计,规范和优化教学过程
   优秀的教学设计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之间有较强的逻辑性,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培养起着各自的作用,教师必须弄清楚每门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准确定位,确定出所教授课程重点内容,才能避免课程之间内容脱节和重复交叉。在此基础上,教师认真分析所授课程章节内容逻辑关系,针对重难点知识,结合学生学习认知规律,同时考虑教师自身能力选择合适搞错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教学目的。本校各学院在开学前第一周要进行基本教学文件检查和观摩学习活动,尤其关注教学设计文件质量,而且学校每年都组织开展课程教学设计评优活动,这对规范和优化教学过程和促进本科教学质量大有益处。
   六、满足“用户”和“岗位”需求的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课程是培养优秀工程师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是围绕石河子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是服务于国家及新疆地方建设与发展,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培养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而展开的,充分考虑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效衔接,本校教师进行了大量实践教学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反馈。现举两个有代表性的改革案例。
   以满足“用户需求”理念进行课程设计改革。建筑方案设计为了提升设计价值,在原有设计成果中增加了前期调研分析报告,换言之,学生进行高校教学楼建筑设计前,先去学校的几栋典型教学楼实地调研,对其平面布局、采光、降耗措施、使用者反馈等信息进行分析形成调研报告,基于报告,在设计中放大优点,缩小缺点,提高设计价值。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课程设计是工业厂房设计,原来的组织教学方式是学生在给定的厂房建筑施工图基础上完成结构设计。现增设一个环节是熟悉建筑施工图纸后进行现场核实和采集投入使用后的信息,包括目前功能使用情况,尤其是需要改善优化的需求方面的信息,再回到学校进行理论分析、计算和设计。这个前置环节让学生知道我们设计的真正用途和目的,对“设计”这个概念重新定义。
   以满足“岗位需求”理念进行实践教学改革。一部分学生毕业后进入施工企业,以施工员助理身份从事相关工作,最常见的是钢筋下料和绘制施工平面布置图。基于这种岗位需求,土木工程施工的课程设计增设了小竞赛活动,即“钢筋混凝土构件钢筋配料”和“某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布置图”竞赛,并邀请企业专家对成果进行评选和给出建议。钢筋下料这项任务要求下料者工作态度认真、准确读图和下料准确,才能保证效率高和不浪费钢筋;绘制施工平面图过程中要有统筹思想,全面考虑施工的便利性、安全性和经济性。通过选优环节,强化了竞争意识,一方面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另一方面学生的成果更符合实际,将来进入岗位能迅速适应,增强了自信心。
   七、丰富命题内容,考核形式多样化,形成有效的考核体系
   考试是依据课程教学目的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检查,也是对教师整个教学活动效果的检验,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教学方式改革后,教学考核方式也随之而变,首先加大了平时成绩的比重,平时成绩从占总成绩30%提高到50%,注重过程控制。其次,兼顾考试过程也是再学习过程,因此考试内容并不是全来自教材,而是把生产实践内容(如工程测量实习、土木工程施工实习、认识实习)和工程项目设计分析及案例分析(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工程项目管理、混凝土结构设计、建筑方案设计、工程经济学等)也纳入考题中,这样做的目的是考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提升了理论和实践结合能力,对学生真实水平进行有效检验,抑制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不投入,只是在考试之前突击学习,因为知识不应用很快就会被遗忘,那么工程教育的目的就大打折扣。最后,根据课程的性质、特点不同,选用同步设计、课堂测试、回答问题、课内试验、小组讨论、调研与文献查阅、纪律表现、课后作业、期末考试多种形式中的五种及五种以上结合的考核方式。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此考核方式比较认可。
   人才培养是学校首要任务,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的人才必须依靠教学质量做后盾。首先,全体教师要秉持持续改进理念,教学质量每年上个台阶。其次,学生获取知识、能力培养、提升素质需要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那么在课程学习和实践中,必须让学生主动多参与,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最后,对整个教学活动效果做出有效评价,为持续改进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唐艳娟,何明胜,江煜,等.土木工程专业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3(1):67-71.
   [2]唐艳娟.项目驱动教学法在《工程经济学》课程应用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3(9):107-108.
   [3]唐艳娟,夏多田,何明胜,等.“专业竞赛”在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應用研究:以石河子大学水建学院为例[J].中国西部科技,2013(1):105-106.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逐渐深入高职课堂,被教师关注并尝试,有效地将课堂的单边传授演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动,体现“教师导、学生学”,促进学生合作意识、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在教學改革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得到师生认同的同时,也存在小组组建、重视课堂轻课前准备和课后反思等问题,对师生双方都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师生改变观念,重于实践
期刊
[摘 要] 从事某职业必须具备的能力可称为职业能力。与国外相比,我国职业教育培养过程与职业能力发展的逻辑规律不相符问题比较突出,这不仅源于大部分职业院校对职业能力重视不高,而且也源于职业能力的测评相对复杂。如果职业能力评价依托课程进行就会变得可操作,专业课程基于职业能力评价多元化考核方案包括考核主体、考核标准、考核内容、考核形式、考核环节、考核场所、考核结果运用等要素;针对过程性考核和结果
期刊
[摘 要] 英语短剧表演能够迎合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表现力强的个性特征,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习难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模因模型的角度进一步了解英语短剧的全过程。  [关 键 词] 英语短剧表演;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模因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1-0288-02   一、概述  
期刊
[摘 要]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与高职生学习特点决定了高职教学方法的特殊性。从高职教学方法改革现状入手,分析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厘清适合高职教育的主要教学方法,展示教学方法改革实践和改革内容,以飨读者。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1-
期刊
[摘 要] 音乐教育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陶冶幼儿情感、启迪幼儿心灵、开发幼儿智力、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等。幼儿音乐学习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就是用唱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对吉林市S幼儿园唱歌教学活动的调查研究,发现在S幼儿园唱歌教学活动中存在歌曲素材的选择、教学方法选择、唱歌训练方法方面没有遵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使S幼儿园唱歌教学活动的目标难以真正实现。分析这些问题可
期刊
[摘 要] 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是高等院校永恒的主题,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源。应用型教育规模的迅速发展对其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特对学校教师进行地方高校质量标准的校内教学运行与监控机制问卷调查,发现学校在招生管理、培养计划、全程管理学生、教辅管理等四个方面基本建立了校本保障机制,但尚存不足,需继续奋斗。  [关 键 词] 地方高校;教学运行;监
期刊
[摘 要] 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与评价是当前各高校十分关注的问题,在书院制背景下构建合理而具有可操作性的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对高校管理的顺畅进行,对激励大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及未来就业走向,对培养人格健全、基础知识扎实、专业实践能力强、勇于创新的当代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提出“把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考评体系作为书院制全人格教育的主线”,并以西京学院在书院制背景下开展大学生综合素质
期刊
[摘 要] 新工科背景下为了提高工程教育的质量,分析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为了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设计能力和创新素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改进了教学方法,提出了基于设计过程项目化教学法。将课程内容项目化,经过三年的研究与探索,解决了教学过程中如何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实现无缝接轨的问题,提高了教学质
期刊
[摘 要] 在新型职业教育的教学健康控与质量评价体系下,以物联网系列课程为例对课程建设进行方法上的探讨,并给出现阶段的部分实践结果,该方法不仅适用于物联网课程建设,对其他类型的课程建设同时存在参考意义。  [关 键 词] 新型职业教育;课程建设;教学监控;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9-
期刊
[摘 要] “慢课堂”就是针对学困生大量存在的教学班提出的有效教学理念,学困生学习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甚至不少学生存在厌学情绪。在针对学困生群体进行课堂教学时,应该因材施教,慢教慢学,让课堂节奏慢下来、教学过程慢下来、学习进度慢下来。同时,教学目标单纯化、授课内容基础化、课堂容量精简化,在慢讲、慢教、慢学、慢思、慢练、慢进、慢中求活、慢中求进、慢中学有所获,让教师教有所成,让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