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培养,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而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深化,可以使得数学计算结果的准确率与计算速度有效提高,从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基于此,本文以小学数学实践教学作为出发点,通过分析学生数学计算教学情况,对如何培养与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提出了几点想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
作为新时代下的小学数学老师,必须有深度的研读新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小学数学教学新要求与新目标,高度重视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一切的教学活动应围绕着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而展开。从本质上分析,数学计算能力指的就是小学生可以结合运算法则进行准确运算的能力,而小学数学教材中大多教学内容都与计算有关,计算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与小学生的学习成果是息息相关的。由此分析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深入研究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策略具有现实意义。
一、 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一) 忽略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的作用与价值
纵观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因为受传统教学方式与理念的深远影响,大多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时仍然使用单一、固定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方面,忽略了其教学的作用与价值,而且实践经验也不足。久而久之,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果就不理想,难以对学习与掌握的计算法则进行应用,从而就会弱化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 创新意识不足,轻视小学生兴趣培养
基于新课程标准下,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在小学数学实践教学中需要激发与培养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同时也要形成扎实的数学计算能力。可是事实上,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大多教师关注点都在成绩,反而忽略了小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更谈不上创新意识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失去兴趣,对于课堂教学投入度不高,从而也就难以提升其数学计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模糊,教师的专业能力与素养有限
新课程标准的贯彻与落实,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新目标有了进一步的解释与补充,可是仍然有一些教师没有准确把握与理解,从而在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时出现了教学目标模糊,教学内容把握不足等问题,在教学中忽略了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导致小学生计算能力停滞不前,不利于其计算能力的提高与发展,成了小学生数学能力与素养实现全面发展的绊脚石。
二、 培养与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策略
(一) 更新教学理念,高度重视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
基于新课程标准背景下,为了能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就必须高度重视计算能力培养。所以需要数学教师及时的更新教学理念,准确把握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方式,在实践教学之中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将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帮助其把握与使用计算法则。以《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教学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应引入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构建与内容相符的教学情境,把抽象、复杂的数学计算变得生动化、形象化,进一步加深小学生对计算的理解与掌握,使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养成数学计算能力。
(二) 激发小学生数学兴趣,深挖小学生创新意识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实现计算能力的進一步提高与发展,就要激发小学生数学兴趣,深挖小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时,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以“学生为核心”,通过各种新颖、有趣的方式激发学习热情,引领小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知识。同时鼓励小学生进行计算练习,针对习题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解题,由此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就会得以提高。以《梯形的面积》教学为例,课堂上教师可以将梯形对折,使上下底重合,顺着折线把梯形剪开,就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而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上底 下底),高是梯形的一半,由此就可以得出梯形的面积。当小学生掌握梯形面积公式之后,要求小学生以不同的方法解读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并根据梯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由此不仅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还能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三) 确定教学目标,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与素养
关于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数学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同时不断地深化自身的教学能力与素养。以《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为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根据现实生活,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等构建教学情景,引入与小学生现实生活有关的案例展开计算教学,由此不仅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兴趣,还能锻炼与提高其数学计算能力,为小学生数学能力与素养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
三、 总结
基于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基本目标之一,而且与小学生数学学习成果息息相关。基于此,作为新时代下的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深入研读新课程标准要求,高度重视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在教学活动中积极贯穿数学计算。同时,也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与教学素养,为小学生打造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在实现小学生数学能力提高的前提下,也要追求小学生的综合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慕华.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才智,2018(36):142.
[2]黄友初.小学生加减法口算速度和广度的发展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8,27(6):17-21,66.
[3]张凯.农村小学三年级学生计算能力弱化的成因及改进措施[J].内蒙古教育,2017(16):4-5.
[4]沈颖.小学中年级数学学困生除法计算错误分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1(4):24-30.
作者简介:
刘相川,河北省唐山市,河北省滦南县柏各庄镇张仙庄完全小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
作为新时代下的小学数学老师,必须有深度的研读新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小学数学教学新要求与新目标,高度重视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一切的教学活动应围绕着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而展开。从本质上分析,数学计算能力指的就是小学生可以结合运算法则进行准确运算的能力,而小学数学教材中大多教学内容都与计算有关,计算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与小学生的学习成果是息息相关的。由此分析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深入研究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策略具有现实意义。
一、 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一) 忽略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的作用与价值
纵观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因为受传统教学方式与理念的深远影响,大多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时仍然使用单一、固定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方面,忽略了其教学的作用与价值,而且实践经验也不足。久而久之,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果就不理想,难以对学习与掌握的计算法则进行应用,从而就会弱化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 创新意识不足,轻视小学生兴趣培养
基于新课程标准下,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在小学数学实践教学中需要激发与培养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同时也要形成扎实的数学计算能力。可是事实上,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大多教师关注点都在成绩,反而忽略了小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更谈不上创新意识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失去兴趣,对于课堂教学投入度不高,从而也就难以提升其数学计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模糊,教师的专业能力与素养有限
新课程标准的贯彻与落实,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新目标有了进一步的解释与补充,可是仍然有一些教师没有准确把握与理解,从而在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时出现了教学目标模糊,教学内容把握不足等问题,在教学中忽略了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导致小学生计算能力停滞不前,不利于其计算能力的提高与发展,成了小学生数学能力与素养实现全面发展的绊脚石。
二、 培养与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策略
(一) 更新教学理念,高度重视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
基于新课程标准背景下,为了能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就必须高度重视计算能力培养。所以需要数学教师及时的更新教学理念,准确把握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方式,在实践教学之中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将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帮助其把握与使用计算法则。以《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教学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应引入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构建与内容相符的教学情境,把抽象、复杂的数学计算变得生动化、形象化,进一步加深小学生对计算的理解与掌握,使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养成数学计算能力。
(二) 激发小学生数学兴趣,深挖小学生创新意识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实现计算能力的進一步提高与发展,就要激发小学生数学兴趣,深挖小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时,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以“学生为核心”,通过各种新颖、有趣的方式激发学习热情,引领小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知识。同时鼓励小学生进行计算练习,针对习题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解题,由此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就会得以提高。以《梯形的面积》教学为例,课堂上教师可以将梯形对折,使上下底重合,顺着折线把梯形剪开,就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而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上底 下底),高是梯形的一半,由此就可以得出梯形的面积。当小学生掌握梯形面积公式之后,要求小学生以不同的方法解读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并根据梯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由此不仅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还能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三) 确定教学目标,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与素养
关于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数学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同时不断地深化自身的教学能力与素养。以《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为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根据现实生活,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等构建教学情景,引入与小学生现实生活有关的案例展开计算教学,由此不仅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兴趣,还能锻炼与提高其数学计算能力,为小学生数学能力与素养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
三、 总结
基于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基本目标之一,而且与小学生数学学习成果息息相关。基于此,作为新时代下的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深入研读新课程标准要求,高度重视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在教学活动中积极贯穿数学计算。同时,也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与教学素养,为小学生打造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在实现小学生数学能力提高的前提下,也要追求小学生的综合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慕华.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才智,2018(36):142.
[2]黄友初.小学生加减法口算速度和广度的发展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8,27(6):17-21,66.
[3]张凯.农村小学三年级学生计算能力弱化的成因及改进措施[J].内蒙古教育,2017(16):4-5.
[4]沈颖.小学中年级数学学困生除法计算错误分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1(4):24-30.
作者简介:
刘相川,河北省唐山市,河北省滦南县柏各庄镇张仙庄完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