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ao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培养,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而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深化,可以使得数学计算结果的准确率与计算速度有效提高,从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基于此,本文以小学数学实践教学作为出发点,通过分析学生数学计算教学情况,对如何培养与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提出了几点想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
  作为新时代下的小学数学老师,必须有深度的研读新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小学数学教学新要求与新目标,高度重视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一切的教学活动应围绕着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而展开。从本质上分析,数学计算能力指的就是小学生可以结合运算法则进行准确运算的能力,而小学数学教材中大多教学内容都与计算有关,计算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与小学生的学习成果是息息相关的。由此分析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深入研究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策略具有现实意义。
  一、 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一) 忽略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的作用与价值
  纵观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因为受传统教学方式与理念的深远影响,大多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时仍然使用单一、固定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方面,忽略了其教学的作用与价值,而且实践经验也不足。久而久之,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果就不理想,难以对学习与掌握的计算法则进行应用,从而就会弱化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 创新意识不足,轻视小学生兴趣培养
  基于新课程标准下,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在小学数学实践教学中需要激发与培养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同时也要形成扎实的数学计算能力。可是事实上,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大多教师关注点都在成绩,反而忽略了小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更谈不上创新意识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失去兴趣,对于课堂教学投入度不高,从而也就难以提升其数学计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模糊,教师的专业能力与素养有限
  新课程标准的贯彻与落实,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新目标有了进一步的解释与补充,可是仍然有一些教师没有准确把握与理解,从而在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时出现了教学目标模糊,教学内容把握不足等问题,在教学中忽略了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导致小学生计算能力停滞不前,不利于其计算能力的提高与发展,成了小学生数学能力与素养实现全面发展的绊脚石。
  二、 培养与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策略
  (一) 更新教学理念,高度重视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
  基于新课程标准背景下,为了能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就必须高度重视计算能力培养。所以需要数学教师及时的更新教学理念,准确把握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方式,在实践教学之中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将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帮助其把握与使用计算法则。以《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教学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应引入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构建与内容相符的教学情境,把抽象、复杂的数学计算变得生动化、形象化,进一步加深小学生对计算的理解与掌握,使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养成数学计算能力。
  (二) 激发小学生数学兴趣,深挖小学生创新意识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实现计算能力的進一步提高与发展,就要激发小学生数学兴趣,深挖小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时,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以“学生为核心”,通过各种新颖、有趣的方式激发学习热情,引领小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知识。同时鼓励小学生进行计算练习,针对习题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解题,由此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就会得以提高。以《梯形的面积》教学为例,课堂上教师可以将梯形对折,使上下底重合,顺着折线把梯形剪开,就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而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上底 下底),高是梯形的一半,由此就可以得出梯形的面积。当小学生掌握梯形面积公式之后,要求小学生以不同的方法解读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并根据梯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由此不仅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还能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三) 确定教学目标,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与素养
  关于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数学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同时不断地深化自身的教学能力与素养。以《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为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根据现实生活,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等构建教学情景,引入与小学生现实生活有关的案例展开计算教学,由此不仅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兴趣,还能锻炼与提高其数学计算能力,为小学生数学能力与素养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
  三、 总结
  基于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基本目标之一,而且与小学生数学学习成果息息相关。基于此,作为新时代下的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深入研读新课程标准要求,高度重视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在教学活动中积极贯穿数学计算。同时,也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与教学素养,为小学生打造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在实现小学生数学能力提高的前提下,也要追求小学生的综合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慕华.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才智,2018(36):142.
  [2]黄友初.小学生加减法口算速度和广度的发展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8,27(6):17-21,66.
  [3]张凯.农村小学三年级学生计算能力弱化的成因及改进措施[J].内蒙古教育,2017(16):4-5.
  [4]沈颖.小学中年级数学学困生除法计算错误分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1(4):24-30.
  作者简介:
  刘相川,河北省唐山市,河北省滦南县柏各庄镇张仙庄完全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美术教学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学生们在生活中经常能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美术元素,高中生有极强的艺术感知力和审美能力,对于美的追求也愈加强烈,因此,美术教师要抓住这一重要时机,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良好学习环境。本文就如何培养高中生的审美及创造能力为主线,对具体的高中美术教学策略进行阐述,希望对我国高中美术教学的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高中美术;审美;创造力培养  随着新课改的不
摘 要:过去发生的历史已经成为过去,谁都无法还原,只能根据历史学家笔下的史书来了解过去。然而在这看似已经发生的客观历史事实的背后,却隐藏着极大的主观色彩。一方面体现在历史学家的主观性,作为不同时代下拥有社会性的个体,不可避免地具有自己的主观色彩;另一方面体现在历史事实的主观性,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历史事实殊不知已经过千挑万选。此时,如何追求历史的客观性成为时代面前必须思索的问题。  关键词:《历史是什
摘 要:在填鸭式教学模式下,初中英语教学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不是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文化图景,也不是一份份美味可口的语言大餐,而是一道道枯燥乏味的英语测试题,一条条晦涩难懂的英语考点。有鉴于此,本文从巧借信息技术、联系生活实际、开展趣味游戏等三个方面进行切入,对初中英语创新性教学这一话题进行如下分析。  关键词:初中英语;信息技术;现实生活;趣味游戏  在新课改进行得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实现初中英语创新性教
摘 要:教育将懵懂无知的少年培养成胸中有墨的社会建设者,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数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但是其高度的抽象逻辑让初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倍感挑战,而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切实地掌握数学知识,通常会采用“题海”战术,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巩固,数学成绩虽然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但是数学知识的实践能力却在原地踏步,这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因此核心素养在教育理念中被重视。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
摘要: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其专业素质、思维方式决定教师在教育中的行为举止,并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本文将从教师行为和学生心理的关系入手,探究教师行为异同的产生原因以及由此导致的学生心理问题,旨在讲明教师行为对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心理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自卑心理;自我评价;聆听沟通  这已经是本周内小于同学第三次站在我的面前了。第一次新生报到在整队时,他用脚踢前排的同学,
摘要:自从国家提倡“全民阅读”活动之后,公共图书馆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机制,然后针对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对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进行创新提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创新  一、 前言  公共图书馆是公众开展阅读活动的重要场所,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反映了我国社会阅读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角色游戏体现了幼儿的主人翁精神,在角色游戏中的幼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他们能够利用已有的社会知识经验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以小餐厅为例,幼儿对于餐厅中每个角色的认知、关于餐厅的就餐经验,都将影响着“小餐厅”这个区域中游戏材料的投放、环境墙饰的布置以及教师在游戏中的有效指导。如何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提高幼儿
摘要:本文通过观察和记录两个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留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4个例子,来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分析,从而提出在与留学生交往过程中一些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留学生;个案分析  交际活动是人们为获取和传递信息而进行的社会活动。在留学生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不论在本国学习目的语还是在目的语国家学习都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而文化休克现象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有着突出的显性表现。我们普遍认为文化休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的基本属性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是语文课程所固有的本质属性,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本身是表情达意、思维交际的工具,可以帮助学好其他学科。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指语文学习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如果我们只重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语文教学将陷入科学主义的泥坑;如果我们只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语文教学将陷入人文主义的乌托邦。工具性与人
摘要:当前教育领域不断变革,新课改在各个学科教育中不断深入推进。在开展小学德育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纯地用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小学德育教育应当立足于我国教育发展现状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创新和改革,一方面要保障德育教育质量,另一方面应当在教育中渗透情感,进而促进小学德育教育质量和效果的提升。本文首先对情感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渗透特点进行分析,然后从就小学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进行情感渗透展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