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教研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b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人类理解世界、他人和自我的主要途径,是学习之母。教师有指导学生阅读活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任务。语文课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而阅读教学又是语文课中的基础。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进一步锻炼、培养写作的技能。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首先必须具有广泛的阅读需求和兴趣,这是阅读的内在动力。只有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才能不断地“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此外,还要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要使学生在形成和发展阅读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出创造潜能,逐渐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只有学生自己亲身体验阅读,才能从中获取知识、发展智慧、习得技能。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制定阅读计划的参谋,是课间阅读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选择和实施阅读方法和策略的指导者,是学生阅读探究活动中的平等参与者和首席发言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阅读教学实际上已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它占用的课时多,耗费的精力最大。关于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 
  
  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反复训练,以形成良好的、稳固持续的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一贯的语文教育思想。他认为:“语言文学的学习要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只有养成了这种习惯,才算是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这一点从对那些语文成绩优秀学生的考查中不难发现,他们都具有自主读书的习惯,一是基本上理解课堂的内容,但并不是拼命去学习那些死知识;二是大量的课外阅读。大量的课外阅读,拓展了他们的眼界,积累了他们的语文知识,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所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前提,并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二、精读与细读相结合
  
  阅读教学中,把握整体有助于我们全面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图。接下来的任务是学习语文的基础知识,分析其局部的意义,从而提高语言基础知识能力。细读的过程也是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过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教师应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勤于动笔、划要点、编提纲、摘佳句、作批注、写心得等。在读书的同时动笔,可以使阅读细、深、透、活一些,使学生养成阅读时动笔的习惯,不但有利于语文教学的开展,而且有利于整个中学基础教育阅读,将手脑活动与思、看、记配合在一起,可以有效地开发大脑的潜能。
  在精读、细读这一过程中,朗读的作用应该加强。文字是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朗读是思想和情感在发声,一篇词汇丰富、语言精彩的文章,如果只是默不作声地看,有时很难完全体会到其思想和情感的力度和层次,自然也就难以真正掌握表现这些思想和情感的文字。通过朗读,深刻体会文章中蕴涵的思想倾向、内涵,将语言的词句和篇章整体、要旨与表述、意味和感情色彩通过朗读加以沟通,融为一体。
  
  三、充分运用提问法
  
  课堂提问能够激起学生的主体功能,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地学习,进而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语言表达等各个方面的创新能力,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一节课的成败,在于学生能否积极地去探讨。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自己主动去解决问题。只有把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出来,才能使语文课上得有内容、有意义。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善问”的同时还要“善待问”。也就是说,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提问,培育学生“善问”的习惯。因为“疑”是思之始,是学之端。
  以上是我对阅读教学方法进行的探讨,只要遵循语文课学与教的基本规律,在语文教学中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閱读能力,语文阅读教学就能登上一个新的台阶,呈现美好的前景。
其他文献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任何人自身都存在着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缺点,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容忍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并不意味着对自己的不足和缺点视而不见、听之任之,而是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的新形势,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思想道德建设在新时期内的许多新情
采用响应曲面法对动物蛋白酶水解脱脂蚕蛹蛋白的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选定温度、pH值、加酶量、液料比为试验因素,蚕蛹蛋白水解度为考察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温
新课程实施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正逐渐为广大教师所接受,教学过程中洋溢着“动态生成”的生命力,许多教师大胆延伸,不断拓展,课堂教学不再囿于教科书内容,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生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力加强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历史课作为初中阶段的必修课,在促进校园文化发展方面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对固相微萃取(SPME)萃取条件进行优化,并利用SPME对冷却肉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应用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初步鉴定冷却肉的挥发性成分,并分析其在不同贮藏温度
在一、二年级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识字和写字部分尤为重要,因为识字和写字是学生今后阅读和写作的基础。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识字和写字的能力呢?
为创建特色学校,办人民满意教育,图书馆要发挥应有的作用。没有条件的学校创造条件也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图书管理员除了要抓好防尘、防霉、防虫、防火这“四防
古往今来,教师这一职业都是令人尊敬的,同时作用也是巨大的。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当今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教师的作用就更显著了。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精心传授,启迪学生的心灵;也有人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不断耕耘,培育祖国的花朵。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因而对教师言行的要求也就更加严格。   我们知道,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更多地是通过细小的言行举止来体现的。学生都把师
一、确立的依据     《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德,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思想品质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目的和归宿。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本规律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要解决“无知”和“有知”、“认知”和“情感”、“认知”和“行为”等三对矛盾;这三对矛盾的依次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