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股四头肌触发点治疗运动性膝关节痛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疼痛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pao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和评估触发点刃针针刺股四头肌触发点,治疗运动性膝关节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

纳入上海体育学院在校田径和球类运动员运动性膝关节痛患者56例。将患者主诉的膝关节痛作为牵涉痛,定位并针刺患者的股四头肌触发点,并配合股四头肌自我拉伸,每次30 s~1 min,每日3次。于治疗前和第3次、第6次治疗后评估McGill评分,以及治疗前和6次治疗后的膝关节屈膝关节活动度。

结果

3次和6次治疗后McGill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3个月后进行随访,总体有效率为96.4%(54/56例)。

结论

针刺股四头肌触发点,可以有效地治疗运动性膝关节痛。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神经病理性疼痛引起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各30例,分别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组及健康志愿者组。均于入院时取静脉血,检测各组血液黏度和红细胞流变学指标,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 D)活力、血清丙二醛(MD A)和皮质醇(Cor)含量,并制作血涂片观察红细胞形态变化。结果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志愿者组比较
目的探讨膝骨性关节炎中医证候分型与患者膝关节积液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相关性。方法伴关节积液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12例,按中医学症候分型标准分成风湿热痹证组、风寒湿痹证组、肝肾亏虚证组、瘀血痹阻证组4组。治疗开始前测定关节积液内MDA、SOD、NO含量。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参照膝骨性关节炎症状体征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各组症状体
目的本文报告在锥束CT下接受内脏神经阻滞术(SNB)治疗的上腹部恶性肿瘤疼痛患者24例的疼痛缓解效果,并讨论CT成像在两例患者中的应用。方法癌症相关的上腹部疼痛患者24例,从2015年6月起6个月内接受SNB治疗。分别对他们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的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RS)变化、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变化(等效剂量吗啡转换)及治疗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回顾性研究。SNB经T12~L1或L1~2椎间盘入路
目的评价痛点注射联合异丙酚与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肩周炎的疗效。方法肩周炎患者48例随机分为复合麻醉组和加痛点注射组,各组24例。复合麻醉组采取异丙酚静脉注射加肌间沟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松解术,加痛点注射组采取复合麻醉下肩关节松解联合术前痛点注射。于术前及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时行NRS评分并观察术前、术后肩关节活动情况以评估疗效。结果加痛点注射组患者术后1 d、1周、1个月时NR
目的探讨盐酸纳洛酮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标志物CD11b/c、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SD大鼠60只,将其分为假手术组(S组,12只)与模型组(48只),然后再将模型组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即CCI组、盐酸纳洛酮干预P1、P2、P3组,每组各12只。CCI组、P1组、P2组、P3组建立坐骨神经压迫损伤模型,S组仅暴露坐骨神经。P1组、P2组、P3组
本文综述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在分娩镇痛、剖宫产术中镇痛、术后镇痛等产科方面的应用进展,并简述其不同给药方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