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及提升途径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hg54h446jn6gf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采用查阅以往研究资料的方式,辅以对相关研究对象的访谈及日常教学管理的观察,对广西某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现状进行研究,从高职院校和学生两方面着手分析,归纳出导致就业现状令人堪忧的原因,如:就业指导部门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校企合作项目和创业基地未能惠及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课程设置与毕业生和市场的需求脱节;学生英语基础不扎实,专业知识不过关;学习意识和危机意识淡薄等。针对上述问题,作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如:加大就业信息宣传力度;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学生创业培训力度;优化课程设置,改善教学方法;转变学生就业观念,提升其就业竞争力等。
  【关键词】广西高职 商务英语专业 就业质量现状 提升途径
  一、引言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迅猛增长以及对外贸易的日益加深促使各高校纷纷开设商务英语专业,为国家培养并输送了一批批高技能的外贸人才。广西作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与窗口,也为区内各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宝贵的契机。然而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发展脚步放缓,虽稳中有进,但受到金融危机的震荡,世界经济仍处于低迷状态,“难民潮”所引发的恐怖主义事件频发让国际经济雪上加霜,再加上一些强国的政策干涉等,我国的对外贸易还是受到了冲击。另一方面,高校的扩招使得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麦可思 近5年来发布的关于毕业生就业的研究数据显示商务英语专业已不止一次出现在了高职高专黄牌专业名单中,这一看似市场需求高、发展空间大的专业,现今正面临着失业率较高,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窘迫局面。为此,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都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展开了研究,着眼点主要在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学生就业能力以及实训基地等方面,研究成果大同小异。而且将研究重点集中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就业问题上,且具有区域特色的研究成果并未形成规模。本文将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辅以对相关研究对象的访谈及日常教学管理的观察,将研究重点锁定在广西某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上,以更具针对性、更独特的视角来研究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该学院专业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资料。
  二、广西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
  经调查,该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整体偏低,急需改善。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虽然初次就业率高,但转岗率也非常高。毕业生离校后一年之内转岗1-2次已成普遍现象,甚至有些学生三个月内就连换了3份工作。然而麦可思研究院《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显示毕业生换岗位的次数越多,其工资越往后发展相对而言越低。
  2.就业地点多在区内私营企业。私企虽然有管理便利,灵活度高、内部发展空间大等特点,但另一方面,相对政府、外企或国企而言,在私企就职也会面临着工作量更大,缺乏成熟的培训制度和机会以及福利待遇不稳定等弊端。
  3.专业对口率低,且多数在各行业的基层岗位就职。笔者很遗憾的发现,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中,只有小部分学生从事的是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另外二到三成的学生会选择与英语相关的幼儿教学管理工作,剩余毕业生的就职岗位多为销售、前台接待、客服、收银员、文秘等。另外少数选择在广东求职的毕业生,虽然身处我国对外贸易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仍有小部分人从事的是跨专业的工作。可以说,现阶段该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已经偏离了专业教育“为社会提供高端技能型英语人才”的最终目标,这无形中是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浪费。
  4.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方的满意度低。一方面,毕业生认为用人单位福利待遇低、培训机会少、工作量繁重、工作压力大以及人际关系差等。另一方面,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毕业生们存在着基础知识不扎实、专业知识不过关、综合实践能力弱、不能吃苦耐劳、工作不够认真负责以及缺乏忠诚度等特点。
  三、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出现就业问题的原因分析
  1.高职院校自身的因素。
  (1)就业指导部门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现今高职就业指导部门在学生就业统计方面普遍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加之学生不重视就业协议,只求应付了事,从而出现学生初次就业率高的现象。根据笔者自身的留学经验及对相关资料的研究,国内发达地区和欧美国家的高校一般都会特别设立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中心规模较大,人员齐备且分工明确,有专门的心理、职业和法律等方面的咨询师,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为学生提供面试和制作简历的技巧、帮助学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等。这些就业指导教师大多学历高,专业对口且工作经验相当丰富。中心每周都会向学生的邮箱发送专业对口的求职信息,定期开展就业培训以及及时通知学生招聘会信息等。除此之外,就业指导中心还会给学生印发宣传册子,告知中心地址、作用和重要性,提供简历样本,精彩面试视频的链接等。整个就业指导工作发展得相当成熟。相比之下,该校的就业指导部门规模不大,负责人员偏少,工作量大,主要从事档案登记、就业数据统计和招聘信息刊登等工作。然而,该校网站上提供的招聘信息更新速度慢,且多与商务英语专业无关,学生甚至不知道学校网站上提供就业信息,多数毕业生表示学校开展的一系列就业指导工作对他们帮助不大。
  (2)校企合作项目和创业基地未能惠及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虽然该校为学生提供了创业基地,但由于地理位置一般、宣传力度不大,学生课业繁重以及学校的创业培训力度不足等原因,创业孵化成功率并不高。另一方面,该校的校企合作项目虽有与商务英语专业对口,但由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高,该专业在校生没有办法胜任企业的工作,企业最终只能成为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基地,对学生方面并没有很大的帮助。这样一来,学生得不到真正的实践机会,无法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很好的结合起来,其结果就是毕业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弱。
  (3)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经验不足。该校的就业指导课程由辅导员或系部专任教师兼任。虽然这些教师都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他们所学专业多不对口,对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和心理咨询等相关的就业指导专业知识往往掌握得不够全面,理解得不够深刻,这无疑会给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从学生的反馈中也能看出多数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指导教师不够满意,认为他们多数喜欢照本宣科,缺乏实际经验,无法满足自身求职所需。学生希望就业指导教师能多提供职业生涯规划、面试和简历制作的技能技巧等方面培训,且一定要加大实践力度,不要光强调课本上的知识。   (4)课程设置与毕业生和市场的需求脱节。毕业生之所以出现忠诚度差、责任心不够且不能吃苦耐劳的现象,说明学校在学生职业道德培养上力度不够。采访中用人单位也表示希望学校加大职业素养部分的教学力度。虽然该校商务英语专业无论是素质教育课还是专业课都基本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来设置,例如就业指导课,该校总课时为38课时,分三个学年上完,其中课内外实践占20课时,这看似循序渐进的课程安排实际上教师们很难做到在有限的课时里为学生深入的讲解每一个授课内容。很多学生都表示在素质教育课堂上的授课教师多采用死板的教学方法授课,课堂索然无味,理论讲授与实践应用失衡,三年来课上真正让学生参与的机会屈指可数,学生兴趣大减,教学效果不佳。
  另一方面,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得不到用人单位认可也表明专业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没有成功的帮助学生巩固英语基础知识,地基的不稳固必然导致专业技能不过关。2016年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的教师陈小近的研究成果显示就业市场上最缺乏的三种商务英语人才是国际商务谈判人才、出口营销管理人才以及商务翻译人才。而笔者了解到,广西的外贸行业近两年对国际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逐渐上升。结合该校专业课程设置来看,虽有商务英语翻译和市场营销课程,但并不全属于专业核心,且学生普遍英语底子薄弱,对就业形势缺乏认识,培养效果不理想。
  2.毕业生自身的因素。
  (1)英语基础不扎实,专业知识不过关。该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多是农村生源,入学时高考成绩偏低,过半的学生选择该专业并非出于兴趣,且之前接受的英语教育相对落后,英语基础薄弱。通常情况下,当他们还在苦苦挣扎于基础知识之时,教学进度已经到了专业部分,导致大部分学生感到有心无力,最终带着挫败感在学校里漫无目的地混子日。因此毕业后,学生找对口工作的意愿并不强烈,导致专业对口率低。
  (2)自我认知能力差,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由于多数学生几乎整个学生生涯都是被身边的人看成是问题学生,所以他们内心深处有着很强的自卑感,遇到别人的否定他们会有很强的反抗意识和行为。他们不清楚自己擅长的是什么,不足在哪里,对未来充满迷茫,加上不认真接受就业指导培训,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缺乏合理的规划,导致转岗率高。
  (3)学习意识和危机意识淡薄。90后的高职生大多强调个性,紧跟潮流,但由于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入大学后,身边也是相同际遇的人,相对本科院校而言,缺乏非常优秀的同龄人做标杆,因此他们往往没有学习的紧张感和压迫感,多数学生只有到考试时才会临时抱佛脚,这无疑对他们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有害无利。其次,他们也不了解市场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总觉得考过英语B级就可安心毕业,俗不知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至少要有大学英语四级证书,更何况自己是科班出身。有些相对出色的高职毕业生,本身获得了升本的资格,但却因为缺乏对当前就业形势的了解,自动放弃了升本名额。
  四、提升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途径
  1.优化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是一个全力全策的过程,需要学院领导、相关行政部门、系部领导、班主任、辅导员、专任教师等层层监督、层层关怀、层层把关,才能切实改变该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笔者就十分认同王星远在2013年的研究中提到的“三师型”教师的说法。他认为商务英语专业教师除了在英语语言文学和国际贸易领域上要具备能力外,还需要拥有指导学生职业规划的能力。因此,学校应加大对教师的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的经费,不光是让就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参与培训,所有一线的教辅人员也都有学习的机会。另外还要多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如人力资源总监、高级职业生涯规划师及心理咨询师等来校开讲座。除了引进来,我们也要走出去,向就业指导工作开展成功的高校学习,借鉴经验,努力打造一支专兼结合,专兼齐优的学生就业指导队伍,使其全员化,专业化。
  2.学校就业部门应加大就业信息宣传力度。该校的就业部门应该学习国内外优秀的就业指导中心,加大对自身部门和就业信息方面的宣传,可以通过分发宣传手册、向学生个人账号或者是邮箱发送信息等形式,特别是要及时、准确、对口的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增加就业单位,办活校园招聘会,保证数量的同时还要保证质量,多给学生开展就业技能培训讲座,多开展就业技能方面的比赛,如简历制作比赛、面试比赛及职业生涯规划比赛等,对每届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满意度调查,不断完善工作,提升工作效率。
  3.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学生创业培训力度。该校应加强校企合作,结合学生被动选择商务英语专业以及近年来毕业生选择幼儿英语教师作为就业岗位的趋势逐步上升,可以将校企合作潜在对象主要锁定在对外贸易和幼儿英语培训这两个行业上。此外,可以考虑与学校周边社区合作,长期开展英语志愿者服务活动,例如教社区儿童英语、为社区播放英语电影以及举办小型的英语联欢等,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的同时,提升全民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创业方面,学校应该多为创业学生提供有关工商注册、财会、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和消费者心理学等方面的培训,以便提升创业孵化成功率。
  4.优化课程设置,改善教学方法。该校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可以考虑增加国际电子商务和国际商务谈判等符合市场需求的课程,且专业任课教师必须狠抓学生的英语基础,还要在不断地实践中强化他们的专业知识,努力培养出应用型的英语人才。在素质教育课方面,学生职业道德培养上要增加更多课时,让毕业生的专业和为人都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另外,鉴于90后的学生更偏爱新颖独特的教学方式,如多媒体的运用、风趣幽默的教师、贴近他们学习生活的案例及互动式的教学氛围等,无论是素质教育课还是专业课的教师都应该结合学生的喜好优化自身的教学方式,以提升教学效果。
  5.转变学生就业观念,提升其就业竞争力。教师们应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用心寻找每一个学生的优点,也不要过分苛责他们的缺点,协助他们规划好自己的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使他们树立信心和目标。同时要及时让学生了解当前就业形势,适当营造危机意识,既要避免他们好高骛远,又不能过于迷茫自卑。督促学生加强理论学习,多参加学术活动,增强实践经验,鼓励他们升本,提升学历,增强就业竞争力。
  五、 结语
  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关乎着一个家庭的未来、学校的声誉、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兴衰。要想改变高职商务英语黄牌专业的现状,单凭一方之力是无法达成的。只有各方都齐心协力,才能让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有质的飞跃,广西的商务英语专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小近.高职院校外语类跨境电商人才就业能力匹配度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6(7):85-87.
  [2]傅微.就业市场下高职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广西教育,2013(3):75-82.
  [3]雷玉梅.制约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因素分析[J].教育科学,2016(3):212.
  [4]黎士军.我国高职院校就业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4:1-55.
  [5]刘爱英.贴近市场办学,提高就业质量——广西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4(24):104-108.
  [6]罗妍.广西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与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69):86-87.
  [7]王星远.岗位需求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3(5):94-96.
其他文献
【摘要】大学课堂除了专业技术知识的传输,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也非常重要。大学英语作为大学广泛性的基础课程,在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新视野大学英语1》(第三版)为例,探讨以课堂为中心,以语篇材料为载体的人文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大学英语 语篇 人文素质 培养  一、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教育改革发展的方针,即“优先发
【Abstract】The fortnightly periodicity and other patterns of the seismic activities on the earth suggest that lunar and solar pulls are fundamental factors underlying earthquakes. The time lag in the d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心理因素。当一个学生对某种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才会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参加各种学习活动。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俱来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鼓励机制来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利用实物,培养学生识记单词的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学习兴趣还不稳定,对于抽象
【Abstract】The poet applies many figures of speech into the poem “Drinking”, which gives us a vivid and animate impression.  【Key words】drinking; figures of speech  Ⅰ.Paraphrase  Everything in nature d
【摘要】内化于心外化行是文学艺术领域上的知行表达。而语言属于人类文学表达方式之基础,语言的结构也有一定的美学价值,二者密不可分。把内化于心外化行这一文学艺术术语用于小学生的语言实践技能培养正是基于该理论。笔者以该理论为引导,结合实际教学实践研究,提出的通过英语语言文化差异的渗透以及生活化情景再呈现等方式对小学生英语实践技能进行培养这一论点。  【关键词】内化于心外化行 生动教学 语言实践技能  生
【摘要】生态翻译学理论为口译译员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术视野。在生态翻译学这一新的视角下译员口译策略是如何运用的?文章以2014年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为例,试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译员 口译策略  一、生态翻译学概述  生态翻译学“作为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生态学翻译研究途径,是运用生态理性、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进行综观的整体性研究,是一个‘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生态范式和研究
【摘要】泰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进行泰语交际的独立能力,即通过教育培养提高学生泰语各方面水平,如听、说、读、写和翻译等。在这五大能力中,最基础的就是听。本文以怎样成功的培养学生听泰语的能力入手,阐述了提升泰语听力的技巧和方法,为促进学生更好地运用泰语,提高泰语能力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泰语教学 听力训练 强化  泰语最终教学目的就是教育学生,提高学生泰语水平,培养学生全方位的泰语能力,如听、说、
【摘要】语言学科有自己独特的学习规律,而会话环境、阅读思维、词汇积累是其三个重要的指标。那么,教师应如何以高效课堂为突破口,优化教学模式,巧妙地创新英语教学呢?本文从匠心创新词汇教学策略,高效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匠心创设英语会话情景,高效提升学生的听说能力;匠心激活阅读教学课堂,高效发展学生的阅读思维三个方面阐述。  【关键词】高效课堂 创新模式 语言规律 能力提升  高中英语是一门培养学生语言交
Teaching Goals:  Knowledge Goals:  1.Get a general idea of Orient carnival ---Torch festival .  2.Learn the usages of the Passive Voice in some certain cases.  3.Learn to make use of The Passive Voice
【摘要】新课改理念下,为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应该践行新课改教学理念中的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挖掘学生潜力,鼓励学生从各方面得到提升。结合我国小学英语教学实际情况,得出现阶段英语教学效果不尽理想。而导入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基础和初步阶段,导入教学策略的运用直接影响到小学英语教学效果。本文从悬念导入、故事导入、情境导入、游戏导入这几个方面探索了小学英语科学